北京市房山区部分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的晚年生活实践报告首先简述下养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摘自房山新闻网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超过10%,即称为老龄化社会由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表可以看出,目前老年人口数量已占人口总数的15%,到20年,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0%,到2050年,这一数据将突破30%,目前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4.9%,高于总人口年均增长率,呈现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的特征现在,纵观房山区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统计数量,呈现老龄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社会负担重等主要特点,老龄化发展速度已经高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据完全统计房山区城关地区具有本市户口、60岁以上的无保障老年人4082人针对整个房山区老年人统计数量,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指标也就是说目前房山区农村老年人基本呈现老龄化的现状,且已存在加快发展的趋势由于房山大多处于城乡结合部所以我先走访了琉璃河,大石窝等经济相对发展缓慢的村落进行简单询问在这些地方居住的大多都是40,50岁的中老年人询问了10人有余,差不多都是原先同学的亲戚,父母等所以在样本来源上没有做到平均但是也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他们大多是自由职业者,没有稳定收入。
其余为农村老人,他们过去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收入低,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大多数老年人都没有存于养老的生活存款等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人又进入老年,不能为自己的养老进行经济上的储备,晚年就需要子女赡养而且在过去的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身体上的疾病没有根治,再加上没有好好照顾,结果在进入老年后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甚至疾病缠身所以根据上述这些情况,我也上网查询了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写出自己的几点心得虽然在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存在问题很大目前,在农村老年人看病药费自己负担占75%,政府补贴和镇村报销占25%,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的矛盾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看病难、药费贵、报销少”,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有些地方老年人看病报销药费比例还不到10%我询问过几个经常看病的老年人,看病花3000元,报销就200元已经是常事因而许多老人因付不起药费只好“小病扛、大病挨”,发生过不治而亡现象其次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多也是目前农村养老中的一个可见的基本现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向城市,来到城市发展他们远离父母,有时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自生活,不仅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在身边的照顾,相反有的还要替外出务工的子女照料孙子,孙女。
经济,心理的双重负担使得他们身心俱疲接下来说一下城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相对于农村老人,这些城镇老人的生活可谓是“幸福”多了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一个专门提供公务员的住房,所以他们拥有相当可观的退休金所以我调研的有退休小学教师王奶奶,退休某饭店的经理孙奶奶由于父母在小区的关系,我此次调研就显得比上次十分顺利老人们首先都很乐意与我交谈,所以能让我了解更多由于退休金或是自己购买的养老保险,在经济上就比较充裕所以有几个人都买了理财的基金在医疗方面政府做得也比较不错,参加完合作医疗个别报销至少能到90%如果家里的子女都外出工作,我们镇也有万科提供的养老院,条件也是非常不错社区的老人们一般都在七点左右出来遛弯有孩子得带带小孩,没有的都会在树下打打牌,溜溜狗之后到了晚上夏天一般左右会到公园跳广场舞结束这一天,虽然可能单调但这也是生活关于城镇老人了解的最多,但是可写的却是最少的城镇的晚年生活大多都是相似的所以我结合这些地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再加上国家相关政策和许多前辈提出意见,我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城乡的差距之大确实超乎了我得想象所以希望国家在相关政策上能够平衡下城乡养老间的差距农村养老(一)加强宣传、鼓励劳动农业者自我保障及家庭养老。
巩固和支持家庭养老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主要还是得依靠家庭及其成员解决,家庭在养老方面具有社会服务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其基础地位还是得长期坚持要通过道德教育、舆论宣传和制度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决不能因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而将本应由家庭承担、家庭又有能力承担的责任推向社会这些都是我们共同认知的二)低龄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继续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撑能力相适应,农村养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对农村老年人的各项优惠政策,解决农村“三无”老人和因病、因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生活问题继续支持和鼓励、健康的农村老年人从事各种正当的经营活动,提高自养能力,确保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城乡特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制度对农“三无”老人和其他特困老年人,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让农村贫困老年人也享受低保按照“国家政策扶持,农民自我保护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建立“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新型的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问题研究完善奖励扶持措施,真正让每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有关部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制度越完善、服务越到位,老年人的养老就越无后顾之忧针对“三无”和低保的老年人,采取政府补贴形式提供养老服务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为老年人提供有法可依,相对完善的制度,这样就不会出现补贴未下发或下发后,但到老年人手中多数额不对的情况,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这种问题,这也是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三)加强房山区社会福利院建设,提高“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比例一是继续全面实施区政府提出的“福星”工程二是将乡镇、村福利院、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以保证供养对象有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休养环境三是免征、减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后,原从农业附加中列支的五保供养资金,列入县乡财政预算四是大力发展院办经济,以提高供养对象生活水平,确保这些老年人的生活不低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五是妥善解决好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赡养问题xxxx农村和城镇养老都有相同问题,比如医疗卫生保障等等但是相对于农村突出的问题,城镇要说的只有两点一,养老院不再是子女因无暇照顾老人而安置老人的地方,而是将家庭养老扩大和延伸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心理沟通,感情交流的平台。
建立游艺室、组织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等,创造良好的养老和服务环境,是老年人身心愉快的生活办好社区养老院,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民心所向,是政府关心民生的一件大事,十七大报告中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在这里得到真正体现二,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养老保险体制作为有机组成部分,应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只有加快我国养老保险的法制化进程,才能确保其顺利进行和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由于法制不健全,养老保险领域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如企业拖欠、克扣保险金,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养老保险“群龙治水”,保险覆盖面过窄等立法部门应该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对养老保险目的、对象,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保值增值、管理成本问题,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法律规定,使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和实际运作有法保依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彻底扩大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面,不仅覆盖所有就业者,也要覆盖所有非就业者,以及所有为雇主的公民通过建设国家级社会保障系统工程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实现全体公民保障信息共享,建立可持续进行数据更新的国家老龄系统工程模型,使政府对重大养老问题提前有所掌控。
这次暑期的调研活动让我和更多年长的老人有了更多的接触认识到了他们生活中的不如意,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他们有需求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作为一名预备役人民警察,我会做好本职工作,为党为国排忧解难努力快速全面建设xx而奋斗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