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修正版要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修正版要点 主机(host)未来通信和网络的目标5W:任何人(whoever)任何时间(whenever)任何地方(wherever)和任何人(whomever)任何信息(whatever)资源子网硬件资源(主机、终端、I/O设备等)、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等,负责全网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通信子网传输介质(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通信设备(交换机等),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1.2.1 1.2.1 数据交换技术概述数据交换技术概述最简单的网络连接:两站点直接用线路连接一般通信网络,则根据网络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交换通信网络和广播通信网络广播通信网络中的通信方式是广播式,所有网络节点共享通信媒介,不需要中间节点的介入LAN一般为广播通信网络交换通信网络是由若干个网络节点按照某一拓扑结构相互连接而成的数据的传送从源节点开始,需经过若干中间节点转发(交换),才能最终到达目的节点限于经济性或连接的非永久性,WAN一般为交换通信网络名词】站 节点(结点)广播通信网络交换通信网络1.2.2 1.2.2 数据交换:基本要求与常用技术数据交换:基本要求与常用技术一般来说,对数据交换有下面五个基本要求:u要满足多种多样的用户对各种不同速率的数据通信的需求u在交换的连接过程中的速度要快u高的传输准确性u适应用户的实时性要求,网络时延要小u能满足用户各种数据通信业务的需要 常用数据交换技术有:n电路交换n报文交换n分组交换 n信元交换数据交换技术之一:数据交换技术之一:电路交换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通信时需在两站间通过交换结点(交换机)先建立一条独享的通信“线路”,即所谓“通信通道”。
通信过程三次握手(handshake):建立连接(hello)电路建立 源端向网络系统发送一个带目标端地址的请求联接信号(呼叫),中间结点按一定路由算法分配一条可能达到目标的信道,在这个请求呼叫的联接过程中,各中间结点“记住”了联接中的输入输出对应关系,相当于在源端和目标端间临时分配了一条直达通路,直至取消(例:打 前先摘机拨号)数据传送(talk)数字或模拟数据 一般为全双工(即可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数据)(ACK,确认)取消连接(bye)电路释放(电路拆除)电路交换:源于电路交换:源于 通讯技术通讯技术电路交换是由传统的 通讯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换方式特点:通信通道利用率很低(连接期间专用该通道,空闲照样付费)数据通信时真正占用线路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甚至只有1%(语音通信最高可达80%)而且建立电路和电路释放时间较长,小数据量传送不经济实时性好(连接期间无延迟)带宽固定(不适合猝发性大通信流量),整个线路要求单一速率,无差错控制功能只能一对一通信交换设备简单(纯硬件),收发速度快 数据交换技术之二:数据交换技术之二:报文交换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采用技术实现数据传输,即A站发出的数据被整个地作为一个“报文”(对报文大小没有限制),而且传送在每个中间节点处都要先存储一下再转发给下一节点。
它是由传统的邮递通讯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换方式,这种方式直接以一次传送的信息包(报文)为单位组织通信,如一封信、一个文件或一个电子邮件等,信息包的长度不定,自带目标用户地址它没有连接和取消连接的过程,每个信息包在传输过程中只是一段一段地占用信道,而不是占用整个链路报文交换:适合在公用电报网中使用报文交换:适合在公用电报网中使用特点:通道可复用(连接期间无需独占通道,多个报文可分时共享同一通道)带宽可调变(对猝发性通信流量十分适合)实时性差(存储转发过程引起通信延迟),不适用于语音和视频之类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可实现一对多通信交换设备(节点)需用大容量存储器的电脑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主要用于传输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通信业务,如公用电报网数据交换技术之三:数据交换技术之三: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类似于报文交换技术,但所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一个个不等长的“分组”(packet,包)进行传送由于每个分组数据包很小(一般为几千个二进制位),传送设备只需将它们保存在主存中再转发,而无需存储在物理存储设备中,所以速度、效率和实时性均优于报文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两种分组交换方式两种分组交换方式分组交换的方法有两种:o数据报(datagram)分割后的各个数据包(带有目的地址)通过网络单独发送到目的站再装配复原“无连接”方法。
o虚电路(virtual circuit)传送方式类似电路交换(建立连接数据传送取消连接),但连接是“虚拟”的,数据包在每个节点处仍需存储转发,并不独占线路,所以可进行多路通信面向连接”方法数据报交换虚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技术:数据报与虚电路比较分组交换技术:数据报与虚电路比较n数据报(datagram)无需呼叫建立连接阶段,所以传输少量数据时比虚电路快分组可绕过故障节点到达目的地,但不保证分组能按序到达,数据丢失也不知晓n虚电路(virtual circuit)传输前需先建立连接,所以适用于两端之间大数据量交换能保证每个分组按序正确到达但构成虚电路的某个节点或链路出故障时,虚电路完全失效数据报交换虚电路交换三种交换技术比较 o电路交换 数据传输之前必须先通过呼叫设置一条完整通路路拆除(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效率不高,适合于较轻和间接式负载使用租用的线路进行通信LAN中广泛使用o报文交换 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报文需要排队因此报文交换不适合于交互式通信,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通常用于公用电报网o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长度。
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在虚电路分组交换中,数据报传送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分组交换技术是在计算机数据通信网中最广泛使用的交换技术,适用于交换中等或大量数据情况数据交换技术之四:数据交换技术之四:信元交换信元交换(cell switching)又称“快速分组交换”数据被切分成一个个固定大小的“信元”(如53字节),这样允许交换以硬件形式完成,同时不必进行复杂的计算,使交换更快速特点:o高速交换,又适应于不同速率的要求,特 别适合于多媒体信息的传送o通信设备价格极高(“贵族网络”)o能最充分支持QoS采用信元交换技术的主要网络是ATM(异步传输模式)网络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体现了数据网络提供服务的能力服务质量可以由一些特定的参数来描述客户和通信提供者可以协商这些参数的值对于每一个服务质量参数,其最差情况下的值被指定了,要求通信提供者必须要达到或超过该值衡量QoS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带宽控制、传输延迟、读码特性、流量控制、抖动控制和实时特性等从用户的角度看,QoS是通信业务的质量要求,从网络的角度看,QoS是网络的整体性能目前真正能达到多媒体应用所需的QoS要求的是ATM。
正如人到餐馆就餐一样,低档餐馆只提供所需的饭菜,而顾客可能还要求卫生、快捷、空调、包箱、卡拉OK等“服务质量”)什么是外网?现代网络,与外网(特别是因特网)的连接是必不可少的对一般用户而言,一般是通过接入第三方的通信网实现WAN连接,所以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接入的通信网的性能和线路使用情况(费用等)通信网通常有三种类型:公共服务通信网、高速光纤通信网(SDH、ATM和B-ISDN)和无线移动通信网本节仅要求了解常见通信网的名称、类型和特点1)PSTN(公用 交换网)DTE+Modem+交换机 PSTN的特点:PSTN即许多家庭或单位个人使用的拨号网络PSTN即指一般的公用 网,是一种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电路交换网络用它构造计算机网络通信费用最低,但其数据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也最差最方便之处是:凡是 线所到处均可通过一个Modem接入计算机,构成计算机网络由于PSTN用户线的信道频带已按话音传输要求设计为很窄的4kHz,所以数据终端设备联接PSTN的接口速度很难提高,即使采用高速Modem技术也只达56kbps(一路数字话路速率在64kbps以下)其系统为多级多层次的网络型结构,典型结构为:DTE+Modem+用户专用小型交换机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市话局交换机+长途局交换机+多路复用载波机+长途宽带信道。
2)DDN(数字数据网)DTE+基带Modem+DCCS交换机 由数字交叉联接设备DCCS(Digital Cross Connect System)及各种数字信道组成的、以传送计算机数据为目的的公共服务通信网DDN(数字数据网)网络示意图 DDN(数字数据网)的特点:采用数字传输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通信网,用户的终端设备通过DTU(基带MODEM)与就近的DCCS节点机相连DCCS是一种具有交换功能的多路复用/分用设备,其基本系统结构和功能与PSTN中的局间数字程控交换机无本质区别,但其交换控制(输入和输出的连接选择)由DDN网管中心NMC统一集中控制,而PSTN由用户拨号自动寻址因此,用户要使用一条从某地到某地的DDN信道,必须向NMC申请国内主要是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DDN的主干传输为光纤传输,采用数字信道直接传送数据,所以传输质量高采用专线连接的方式而不必选择路由,直接进入主干网络,传输速度快,网络时延小,线路质量好,是目前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广域网接入技术但DDN专线需要铺设专用线路从用户端进入主干网络,用户 除了需要交纳昂贵的网络流量费,还有一笔可观的线路月租费,相同带宽费用是其他上网方式的很多倍,用户端还需要专用的接入设备和路由器,不适合普通的互联网用户。
3)PSDN(分组交换网)DTE+(集中器)+分组交换机 PSDN诞生于70年代,是广域网发展早期在分组交换和统计时分复用技术基础上构成的以数据通信为目标的公共数据网互联的交换机组构成PSDN交换网的核心,每台交换机都具有分组交换功能,故称“分组交换机”(PSX,Packet Switch eXchange)交换机根据DTE送来的分组报文所携带的地址信息,按一定路由算法在交换网内选择转发路径PSDN(分组交换网)的特点:u用户设备通过“集中器”或直接接入分组交换机使用集中器的目的是便于用户就近接入u PSDN采用X系统标准,其中PSX和DTE之间的联接和通信标准为“X.25 建议”,故PSDN网又称“网”DTE用户终端只要外部接口符合分组交换技术建议标准,就可接入任何公司的网uDTE到集中器或直接到PSX使用的物理线路称“用户线”,常用专线(短距)或租用PSTN线(通过同步的频带Modem接入)PSX间则常使用数字PSTN高速信道uPSDN采用虚电路(面向连接)技术,比PSTN具有更好的信道利用率,常用于构筑广域网传输速率64kbpsuPSDN最大优点是在传输中可进行差错校验,因此能够路误码率较高时保障数据完整、可靠的传输。
但现路质量已大大提高,PSDN已进入暮年4)FRN(帧中继网)u是在简化协议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基于光纤的高速、广域和公共服务的数据通信网,它比网性能好,比ATM网成本低,且易于构造传输速率2Mbpsu与相比,帧中继交换的是帧(frame)而不是报文分组网强调网内数据传输的高度可靠性,是个确认型的网络,相邻结点间都要有确认和重发机制;而帧中继着眼于数据的快速传递,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是根据当前的传输设备以及替代铜质线的光纤已能充分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设计的,它只在源端点和目的端点间进行确认和重发,各中间结点间只进行检错,有错即简单把其丢弃u帧中继线路质量好,速度与DDN相当,费用是DDN的1/2到1/4,但帧中继线路质量随网络负载上下波动,传输可靠性比DDN差FRN(帧中继网)网络示意图:T-carrier(T载波):一种多路复用的高速租用线,T载波服务级包括T1、T2、T3和T4T载波提供最大传送率是274MbpsBell系统的T1载波利用脉码调制PCM和时分TDM技术,使24路采样声音信号复用一个通道每一个帧包含 193位,每一帧用 125s时间传送T1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T1 1.544Mbps(6424kbps,四条线)T3 45Mbps(28条T1)亦可租用“部分T1”(最小为64kbps)(5)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DTE+(TA)+NT2+NT1+ISDN交换机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中国电信将其俗称为”一线通”,是通过对 网进行数字化发展起来的它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 、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进行传输和处理ISDN向用户提供两种接口:基本速率接口BRI(Basic Rate Interface)提供2B+D信道,即两个64kbps 的B信道,用于话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一个16kbps 的D信道,用于传输信令或分组信息,总带宽144kbps常用于个人用户)基群速率接口PRI(Primary Rate Interface)提供23B+D讲义或32B+D讲义 信道常用于网吧类LAN与Internet的连接或重要部门的DDN备份)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示意图:(6)xDSL(数字用户环路)DTE+ADSL Modem+交换机 xDSL是一组数字用户环路(Digital Subscriber Loop)技术,其中x表示有若干种(见下表),它利用现在 线铜缆用户线中的2对或3对双绞线实现高速数据接入。
XDSL有对称(如HDSL)与非对称(如ADSL)之分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所谓对称与非对称是指上行与下行的带宽是否相同简称含义下行传输速率上行传输速率传输距离ADSL非对称DSL1.58 Mbps64kbps2Mpbs3000 6000米HDSL高速DSL1.58 Mbps1.58 Mbps2/3ADSLVDSL甚高速DSL5155 Mbps1.62.3 Mbps1000 6000英尺SDSL对称DSL384 kbps384 kbpsRADSL速率自适应DSL7 Mbps1 Mbps ADSL:通过 线实现宽带接入 目前最常用的是中国电信开通的ADSL业务(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它在普通 线的底频语音上叠加高频数字信号,能够提供高达8Mbps的高速下行速率和2Mbps的上行速率,传输距离可达36千米它无需修改任何现有协议和网络结构(只需在电信公司的线路出口和用户的 线路入口各加一台 ADSL调制解调器),即可在电讯公司与最终用户间架起一座高速通道当在你身边的 线两端分别放置ADSL Modem时,在这段 线上便产生了三个信息通道:一个速率为 的高速下行通道,用于用户下载信息;一个速率为 16Kbps-1Mbps的中速双工通道,用于用户上传信息;一个普通的老式 服务通道,用于普通 服务。
且这三个通道可以同时工作在铜线两端安装ADSL Modem的作用是接收基带数据,然后通过调制技术形成高速模拟信号进行传输ADSL标准 G.DMT标准 所谓“全速率ADSL”;支持8Mbps高速下行和 上行速率;要求用户端安装分离器,成本高,适用于网吧和小型 网络的共享接入G.LITE标准 所谓“轻型ADSL“;支持高速下行和512Kbps上行速率;省去复杂的分离器,适用于普通家庭用户目前所有ADSL局端设备都支持以上两个标准,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支持不同标准的客户端设备ADSL的特点 高速Internet接入 (相比PSTN和ISDN)数据和语音同时传输 接入费用低廉(相比DDN)可以拥有静态IP 始终 软硬件安装简单(普通 线/申请ADSL业务/准备ADSL Modem/设置)ADSL接入及计费方式 专线接入 静态IP,无须拨号(无用户名和密码)通常采用包月制计费虚拟拨号 连接时获得动态IP,需“拨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但并非真拨号,只是系统记录拨入和离线时间以便计费的一种技术方式故可采用计时收费ADSL接入方式之一:家庭接入用户设备:ADSL MODEM卡(内置式);ADSL分离器(采用全速率接入时,通常由局方提供)。
ADSL接入方式之二:家庭接入用户设备:带USB接口的ADSL MODEM(外置式);ADSL分离器(采用全速率接入时,通常由局方提供)a)ADSL MODEM卡(内置式)(b)(c)带USB接口的ADSL MODEM(外置式)(a)(b)(c)ADSL接入方式之三:网吧或单位接入用户设备:带RJ-45接口的ADSL MODEM(外置式);ADSL分离器(采用全速率接入时,通常由局方提供);可后接集线器,实现小型网络的Internet共享ADSL接入方式之四:要求网络安全性好的单位接入用户设备:ADSL路由器(价格高),通常还后接有交换机或集线器;ADSL分离器(采用全速率接入时,通常由局方提供);可提供地址转换、一个IP共享Internet连接等功能7)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DTE+Cable Modem+有线电视传输系统近年来,有线电视(CATV)正在由同轴电缆向HFC(Hybrid Fiber Coaxial)发展,即主干采用光纤,而光结点小区仍采用同轴电缆与PSTN相比,CATV带宽可达550/750MHz,在城市几十公里内仍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一个光结点小区可容纳202X个家庭接入。
目前我国有5000多万户CATV用户,而且以每年新增500万户速度发展两大技术难题:(1)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传输 (2)采用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CATVHFC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高速联接访问Internet 10-30Mbps,是PSTN的100倍 推动多媒体应用 VOD(视频点播),在家点看电影不是梦想 电视、共缆传输 (7)HFC(有线电视网)DTE+Cable Modem+有线电视传输系统HFC网是一种新型的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的宽带网络,它有效地利用了当前的先进成熟电视传输技术,融数字与模拟传输为一体,集光电功能于一身,同时提供较高质量和较多频道的传统模拟广播电视节目、较好性能价格比的 服务、高速数据传输服务和多种信息增值服务,还可以逐步开展交互式数字视频应用HFC的优点是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不需要再单独架设网络,且速度比较快,缺点是HFC网络结构是树型的,Cable Modem上行10M下行38M的信道带宽是整个社区用户共享的,用户数增多,每个用户的带宽就急剧下降,而且共享型网络拓扑致命的缺陷就是它的安全性(整个社区属于一个网段),数据传送基于广播机制,同一个社区的所有用户都可以接收到他人的数据包。
还有一种利用CATV的方法是使用“数字机顶盒”:让电视兼任电脑(8)SONET/SDH(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体系传输网)SONET是美国用于光纤数据传输的标准,最大的可以达到实际线路速率接近20 Gbps,与SONET相当的国际标准是SDH(同步数字体系)据称,ATM over SDH有可能成为城域网建设的主流技术之一SDH实际上是一种全网时钟同步体系该体系要求在SDH传输网中设置一个高精度、高稳定度的统一的时钟源(常用具有10-11稳定度和精度的铯原子钟),由它通过专门的信道对全网所有网络单元中的时钟进行频率和相位的同步由于全网所有节点的时钟保持严格的同步,所以传输数据时不必再考虑位串同步措施,大大提高了传输效率和速率美国和加拿大采用的是SONET,欧洲和中国采用SDH9)ATM(异步传输模式)网 ATM是一种基于统计时分复用(ATDM)的信元交换方法,而且是着眼于与高速光纤传输介质配合而研制的一种高速交换技术它可同时支持语音、图像和数据等多媒体信息提供高速交换,充分支持QoSATM网络的原理:将传输数据切分为固定长度的信元传送,可根据业务类型对带宽的需要动态分配信元,执行异步信元交换;采用纯交换技术,每个连接都有自己的独占带宽,数据传送效率高,基本传输速率155Mbps(最大)。
ATM的基本单位是信元(cell)每个信元长度为53字节,其中前5个字节为信头(header),载有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目的地址、信元类型、优先级等),后48字节为净荷(payload),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10)SMDS技术(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技术(Switched Multimegabit Data Service)是美国七个地区性BELL公司制定的一项宽带通信标准,被设计来连接多个LAN,主要用于城域网SMDS是一种基于信元交换技术的高速和高性能的连接方式,采用无连接方法(45Mbps),是基于数据报的高速分组交换WAN技术,主要用于公用数据网络的通信SMDS可以采用光纤介质或铜介质11)DQDB技术(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技术(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是一种广播式城域网技术DQDB由两条单向总线组成,两条平行的单向总线穿绕于整个城市,各站点同时接于两条总线之上每条总线都有一个首端点(head-end),它产生一个稳定的53字节的信元流每个信元从首端点沿总线往下传,到达终点时,从总线中消失目的计算机在发送者右方时使用上方的总线,反之使用下方的总线。
12)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使用基于SDH的ATM(ATM over SDH)网络作为基本交换网络SDH利用同步时分复用技术(STDM)和统一的同步时钟,着重于解决以光纤为基础的高速数字传输问题ATM则是利用异步(统计)时分复用技术实现数字信号高速传输和交换的一种模式它更着眼于解决高速交换方面的问题所以B-ISDN就是将SDH的高速传输能力与ATM的高速交换能力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宽带综合业务数字传输网络13)DWDM技术 现有的光纤城域网基本上都采用的是SONET/SDH技术,虽然非常适合语音传输应用,但随着多种数据传输业务的增加,改善网络性能所需的投资却很难令运营商们接受另外,SONET/SDH的传输效率和利用率也不能令人满意随着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于是,世界主要的光传输设备提供商推出了DWDM(密集波分复用)解决方案DWDM技术的大容量和波分复用特性非常适合当前宽带网多种业务、多种协议并存的发展趋势而城域网正是通信网中最复杂的环节,需要直接面对多业务、多协议环境,DWDM是目前惟一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环境的低价解决方案另外,发展城域DWDM与现有的SDH网不会发生冲突,两者可以并存,而且运营商可以通过城域DWDM网提供SDH业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前期投资。
202X年7月6日,“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NSFCNET)”重大研究项目在清华大学顺利通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验收、鉴定该项目是该项目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承担建设,是我国第一个高速计算机互联试验网络,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Internet 2的连接,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NSFCNET采用200GBPS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传输技术,在北京建立了连接六个节点的10GBPS高速计算机互连研究试验网,是我国第一个与Internet 2实现互联的计算机互联网1.4 网络的五种基本系统结构1.4.1 终端主机(Terminal/Host)系统(T/H系统)又称主机系统或多用户系统操作系统:UNIX(XENIX)、LINUX主 机:大、中、小型机,高档微机特 点:“哑”终端(键盘显示器,甚至可以无 CPU 与内存)一切事务由主机分时处理(与MS-DOS命令不兼容)说 明:Internet总体上为UNIX系统,网上之PC机执行模拟终端程序模拟成终端进入主机(此时PC机只是负责将键盘指令主机,主机处理结果显示屏,一切处理与PC机上的CPU无关,均由主机进行)1.4.2 工作站文件服务器(Workstation/File Server)系统(W/S系统)操作系统:Novell公司出品的NetWare(主流产品)服 务 器:高档微机特 点:服务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和传送管理功能(不处理数据),工作站执行应用程序的所有功能,通过磁盘映象,又可象使用本地磁盘一样使用服务器上的硬盘。
1.4.3.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系统(C/S系统)操作系统:Windows NT/202X/202X Server Windows 202X Advanced Server服 务 器:高档微机或大、中、小型机特 点:服务器除提供数据共享和传送管理服务外,亦可应Client机要求提供数据库处理服务(即对Client要求的数据记录作筛选或检索后再传输,从而减少了传输压力W/S系统是将整个文件传输给工作站处理,哪怕所处理的仅为整个库文件中的一个记录)基于C/S系统的网络访问系统资源需要两个独立的实体:客户机给出访问系统资源的请求 服务器管理对资源的访问,但只在收到一个客户机请求时才被激活(一直空闲等待用户请求)1.4.4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系统(B/S系统)操作系统:Windows NT/202X/202X Server Unix Linux服 务 器:Web服务器特 点:是C/S系统在因特网上应用的换代技术C/S目前主要应用于LAN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B/S则主要用于发布网页的网站系统中B/S客户端采用统一的浏览器软件(如IE),用户接口标准通用,操作界面一致。
基于B/S系统的网络访问系统资源同样需要两个独立的实体:客户机给出所访问网站的网址(如因特网用户电脑)服务器管理对资源的访问,但只在收到一个客户机请求时才被激活(一直空闲等待用户请求),且提供的资源主要为成套网页成套成套网页网页Web服务器服务器浏览器浏览器客户机客户机1.4.5 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系统 操作系统:Windows 95/98/NT(Workstation版)Windows 202X Professional服 务 器:没有专用服务器特 点:每个工作站既可起客户机作用,亦可起服务器作用例:一台PC机运行应用程序时,其他用户还可访问该机硬盘上的文件,同时该机还可作其他PC机的网络打印服务器初建费用低,简单(必要时加入专用服务器即可形成W/S或C/S系统)缺点:没有服务器系统中的高级管理和检查功能一般机器总数达到十台左右,宜停止使用对等网络(对需共享的网络,则应使用对等网络)1.5 常用网络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