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_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Wo****Z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KB
约13页
文档ID:136603787
202_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_第1页
1/13

2022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__年是教育信息化建立年在园区信息化领导小组和苏州市教育局、电教馆的指导下,在园区教育局领导下,我们“坚持平台建立与标准管理、应用研究同步推进,优质资引进与系统性开发并举”的思路,加快构建“立足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枢纽平台及资体系,积极开展应用培训与研究活动,探究“挪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交融的有效方式,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进步教学质量效劳年是园区教育信息化崭露头角的一年以“智慧教育建立”为主题的园区教育信息化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有时机在各种场合亮相,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3月25日,市教育局周__副局长一行调研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一致认为:园区教育借力园区信息化建立大背景,抢抓机遇,优势后发,实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华美转身”,园区智慧教育“顶层设计”、“网络根底”、“建立形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探究经历值得借鉴; 5月17日,__市智慧教育建立推进会在__实验中学举行,园区教育局葛虹副局长作题为《园区智慧教育的理论与考虑》交流发言,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发言全文被《__教育信息化》刊载; 10月23、24日,“第十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开展”在苏州隆重举行,园区教育局沈坚局长作了题为“园区智慧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的理论与考虑”的发言,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也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会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管的《中国教育信息化》还了沈坚局长,对园区智慧教育的建立情况进展了全面的访谈和刊载; 10月27日,中国·新加坡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__召开,会议期间,教育部副部长杜__专门听取了__工业园区智慧教育的情况汇报,杜部长对园区智慧教育给予的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园区智慧教育整体规划,系统推进,成绩非常突出,有许多好的做法,应该借助“第十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开展”在苏州举行的良好契机,认真总结,推广经历;11月7日,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__亲临园区老师开展中心,现场调研智慧教育进展情况,对园区智慧教育枢纽平台一期建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园区智慧教育尽管起步较晚,但建立成效明显,希望继续努力,深化应用。

年是园区教育信息化影响力提升的一年与此同时,__年园区也先后接待了来自__市、__新北区、__市、____市、__滨江区、__县等教育局教育信息化考察团的来访,并与来访专家就智慧教育的建立工作进展了深化的讨论年是创新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年完成了十项主要工作,概括起来为,逐步完善网络根底环境,如期推进一期平台建立、及时跟进平台应用培训、重点打造生态资系统、积极开展亮点工程研究、认真落实常规电教工作、科学制定资引入机制、初步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努力探究教育运营形式、深化开展信息教学研究等,也获得了本质性的成果值得庆贺的是,申报的《智慧教育区域推进与生态运营理论研究》课题被中央电教馆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__”规划__年重点课题,这对下阶段的智慧教育建立会起到很大的引领作用回忆一年的工作,详细表达在以下十个方面:一、逐步完善网络根底环境园区教育网络根底主要包括WTT域网主干和校园网络两大局部WTT域网采取复用政务网技术,实现了高速、稳健的互联互通网络完善的重点就放在了校园网络的标准化改造上网络根底改造方面主要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新建学校WTT域网的接入工作与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沟通,制定接入方案,先后完成独墅湖学校、星洲学校等新建学校,斜塘学校、跨塘实小等改建学校的城域网接入工作;二是完成了首期8所学校的校园网络改造。

在调研的根底上,争取财政的重视与投入,教育局从特色经费中列支137万用于8所学校的网络更新改造;改造过程中,坚持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标准”,为集约化管理到桌面打好根底,为云桌面应用提供保障;三是开展“园区校园网络标准环境及云应用形式构建”专题研究,暑期完成了所有直属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信息化根底设施调研,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学校网络标准环境建立标准”,为新校建立提供标准,为全面推进校园标准化改造做提供根据二、如期推进一期平台建立一期建立包括“一库一门户六个系统”,分两个阶段完成一期一阶段的“区域网络阅卷系统”、“区域老师招聘系统”、“区域招生系统”和“生态学习资系统”等均按照迭代交付的方式,上半年陆续投入使用,老师招聘系统在__年新老师招聘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招生系统数据采集在园区“电脑择位”工作中功不可没,网络阅卷系统支持了高标准、无过失的六次区域网络阅卷工作;一期二阶段 “智能门户”、“教育根底数据库”、“区域老师研训”和“教育协同管理”于5月底全面启动开发工作,分别在8月15日和11月27日分两次完成交付为保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展,我们与代建公司风云科技通力合作,先后召开43期枢纽平台建立工作例会,组织调研论证会议的近30次,不断完善代建管理机制,明确开发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步开发质量与速度。

风云网络的代建形式经过一年的历练,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代建流程和约束机制,在二阶段乃至二期和三期的建立将发挥其更好的作用1 2 3 4 下一页 三、及时跟进平台应用培训平台的云端测试、部署和分层次的应用培训,是保证各类平台推广应用的根底性工作平台开发完成后,我们先在虚拟效劳器上进展部署,然后进展并发压力测试,再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最后部署到消费环境,进展功能与性能的测试与优化,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一年来共开设用户账号_____余个,组织培训30轮次,参训_____人次,让每一个用户可以熟悉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与使用方法,便捷地运用到管理、教学与学习之中,真正发挥平台的应用绩效生态学习资系统的模块,涉及人员面大量广,先后组织苏大附中老师的全员培训、高中学校技术保障人员专项培训、主讲老师的使用培训和骨干老师的应用展示等四次培训活动,为高中校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保障下半年还在园区范围内组织一次涉及各中小学的____个并发点的实测活动,以检验模块的应用功能还有教育协同办公系统〔教育oa〕,涉及单位___个,用户____余人,先后组织四轮区域培训,推进了局端和校端的应用四、重点打造生态资系统园区“生态学习资系统”包括“学习管理”、“学习资”、“”、“同步课堂”和“社会化资”等五个模块,是枢纽平台的重要系统,旨在满足学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年,在加快系统开发根底上,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推进系统化构造化微课资的开发;二是推进 “”课程的施行与资积累在微课资的开发上,出台了《园区教育系统化构造化微课开发方案》和《关于加强园区教育生态学习资系统建立与应用的意见》,给生态学习资系统资的资建立提供了政策保障,由教研中心组织发动、信息中心组织培训、学校备课组研究制作、骨干共同体参与制作,推进了系统化构造化微课的开发同时,探究资开发与使用鼓励机制,形成一个资建立与应用生态,下半年还组织了42节课的拍摄制作目前,信息中心共组织各类微课制作培训28次,受益老师达___多人次;微课资到达____节,课将到达___节,元资将打破___件在“”方面,开设课程143次,参与学生_____人次,积累视频资___个五、积极开展亮点工程研究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常态化应用研究的根底上,积极开展信息化亮点应用研究一是完成了9个“将来教室”的建立工作,并展开了应用培训活动在落实专项经费的同时,统一建立标准,深化学校指导建立工作,确保将来教室的建立进度与质量;10月在跨塘实验小学新建的将来教室内,对园区已经建成“将来教室”学校的实验老师及__年拟建立“将来教室”学校的骨干老师50人进展了专题培训,12月又在园区二实小举行了 “将来教室”应用第一期种子老师教学设计展示与研讨活动,推动了“将来教室”的应用;二是推进“翻转课堂”的试点研究工作。

上半年,先后文萃小学、星海实验中学举行研讨活动,做到了“浸透理念,先学后教;形式多样,尝试翻转;资先行,课程跟进;骨干带头,群策群力”,下半年,在跟踪试点校研究活动的根底上,组织参与实验的骨干老师进展基于园区生态学习资平台学习支架创立专题培训,指导借助平台开展“翻转课堂”研究工作11月28日,在翰林小学组织小学“翻转课堂”展示研讨活动;__年1月7日,在斜塘学校组织中学“翻转课堂”展示研讨活动,交流研究经历,展示研究成果年先后有8人次,分别参加了成都、济南、深圳、南京、武汉等全国性“翻转课堂”展示活动,获得高度评价六、认真落实常规电教工作重点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工作一方面继续做好市级网络培训的组织工作,根据苏州市电教馆通知精神,积极发动并组织了__年春季、秋季班网上培训报名工作,共有1489名老师参加了27门课程的学习,获得良好成绩;另一方面组织好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培训工作11月份成功举办了园区校园电视节目制作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培养园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电视创作人才,进步了园区校园电视节目制作程度二是组织好电教评比工作,荣获苏州市四个组织奖,市级以上单项奖300多个。

其中,组织参加__年“苏州市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的四个赛项〔老师多媒体作品、网络教研团队、整合课评优和英语口语比赛〕,获奖一等奖11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51个;组织参加__“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园区共报送校园电视作品25件,16件作品摘金夺银;组织参加“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评选”中,报送教学课例作品59件,43件作品获奖;组织参加“江苏省微课大赛评选”,报送微课作品150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市处于上游程度;组织参加__年“中小学校优秀校园网站评比”,荣获市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获省一等奖2个; 3 4 下一页 三是做好了园区“第四届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活动根据苏州市教育局〔_教信息〔__〕3号〕印发的《苏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方法》和园区教育局__年9月25日下发的《关于组织园区第四届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各校〔园〕推荐、申报的根底上,经对照申报条件考核,评选出教学整合能手10名、应用维护能手6名、管理能手2名四是开展常规应用研究工作指导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研讨和校本应用研究,开展互动课堂构建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园区老师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理论观摩活动”,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__个、三等奖__个;推荐优秀网络教研团队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理论活动〔noc〕竞赛活动”,荣获一等奖36个、二等奖__个、三等奖_个。

七、科学制定资引入机制我们对相关社会化资进展深化调研,形成了一定的考虑,做到社会上有的资我们不重复开发, 企业能提供的效劳我们尽量加以利用我们初步研究制定了社会化资引入机制和推进道路图,让优秀教育类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立中来信息中心也在生态学习系统和app应用中为社会化资预留了接口,开展对接试点3月份,教育局已经邀请相关公司做了产品展示,目前正就合作细节展开研讨,如合作期限、产品版权、数据共享、保密协议、法律条款等信息中心正在积极与思必驰、梦想人、北极光、北京四中网校等高新技术企业商洽,__年度将社会化资引入和第三方资采购纳入年度预算,开展常态化运作八、初步建立教育数据标准体系随着根底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平台的启动建立,针对数据标准、库表构造、字段、容错性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在根底数据库建立的同时,信息中心在参考国家教育根底库元数据标准和江苏省信息化建立指南的根底上,建立园区教育数据标准体系,并根据应用在本期的根底数据库里目前根底数据库已经采集125所区内各类教育机构的____余条老师、_____多条学生的详细数据,开发制作了11个主题数据库,为将来的应用系统提供权威的数据运营保障。

九、努力探究教育运营形式园区教育信息化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较高,一开场就采用云架构展开建立,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使用当前先进的虚拟化和集约化管理形式随着枢纽平台和瘦终端逐步交付使用,摆在信息中心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就是探究和理论云时代背景下的新型运维体系的建构在系统运维方面,我们得到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依托运维公司对校园网络、教育专有云资池进展了全面的部署与管理,保证了网络根底与云资池的稳健的运行;在业务运营方面,教育局与管委会计算机中心、信息化办、园区财政多方沟通,开展了园区教育信息化运营中心的工作职能和工作量的调研,也得到了财政与管委会计算机中心的认同,10月份教育信息化运营中心正式运营目前,已组建了8人运营团队,负责所有教育平台业务数据层面的运营工作包含软硬件的运维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运维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运维绩效评价的研究和优化等诸多方面,能更好地衔接软硬件交付,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运维生态链十、深化开展信息教学研究技术教学研究方面,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立典型课例,开展有主题的研讨活动小学段分别在星海小学、园区二实小开展了“学案引导下互动课堂的构建”研究,初中段分别在__学校、__学校、__学校开展“moodle支持下的互动课堂的构建”研究,高中段在西交附中、星海实验中学开展了“体验与评价型互动课堂的构建”研究,在课堂教学观摩与现场研讨后,开课老师与参与研讨老师均形成书面的教学反思和观后感,从中提炼出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推广;二是围绕微课资,开展设计与制作培训。

先后组织小学段、中学段的制作培训,由骨干老师牵头,开展了系统化构造化微课的制作,中小学信息技术近100节微课已经发布;三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师生竞赛活动学生层面:组织中小学学生信息技术应用作品分片初赛,下学期组织了现场制作比赛,并组织了中小学生的技能操作竞赛,包括键盘操作、logo程序设计和flash制作等内容,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与组织初、高中生参加__年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__赛区暨__市的竞赛活动,荣获省一等奖12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22名,市一等奖12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30名,;老师层面:按照苏州市统一安排,上学期组织了园区小学信息技术根本功竞赛,并选送优秀选手参加了__市比赛,荣获市一二三等奖各1名,下学期组织了中学信息技术老师根本功竞赛,并推荐两名选手参加__市比赛,荣获一二等奖各1名 3 4 下一页 __年是园区教育信息化面对新挑战的一年一是时间紧迫,任务量重,既要补缺,更要创新,挑战大一期开发八个系统,大多为补缺工程,上线时间很紧;同时,全为定制开发,无成熟经历借鉴,往往会出现“开发难跟进,调试不彻底,问题易产生,影响会消极”的现象二是涉及面广,应用面宽,既要有车,更要有货,要求高。

园区教育枢纽平台涉及学生、老师、家长、社区与管理者等诸多层面,光有平台是不行的,不能跑空“车”,要有“货”——数据与资,构建一个数据与资的生态化系统是需要积淀的,需要不断完善在“智慧教育”的建立过程中,“建不建,用不用,好不好”是信息化建立过程中必须答复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信息中心往往无法答复或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责任主体或使用者来考虑、研究和应用体验,提出明确的建立目的和完善要求;信息中心根据需要进展设计、开发与完善只有“智慧教育”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和老师的共识,“智慧教育”才会真正走上快车道 3 4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