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视角解读《乔家大院》中的直接请求语摘要: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小说、诗歌等文本的赏析 开辟了新的视角意象图式对看似不相关请求模式背后一致 的认知机制有一定的解释力,从意象图式视角分析《乔家大 院》中的直接请求语,找出实施直接请求策略的动因,有助 于读者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言语行为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 好地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 高对作品的鉴赏力,从而为小说文本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关键词:直接请求语意象图式动因《乔家大院》一、引言自Austin(1962)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以来,请求言语行 为就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语言学家如Brown 和 Levinson( 1978)及Blum-Kulka( 1989)等分别从各自的 视角对请求策略进行了探究,Thornburg和Panther(1997) 从言语行为转喻视角对请求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都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一些国内学者如张绍杰、王小彤(1997)对英汉语请求言语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但这些研 究大都是在言语行为框架内进行的,注重在单一的语境中分 析其特点及使用的交际策略,而很少从认知的角度研究文学 作品中的请求言语行为。
朱秀海先生的《乔家大院》是一部 讲述商业奇才乔致庸如何挽救庞大的家族事业,及实现自己 远大理想的长篇中文小说,享誉中外,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较 丰富,请求言语行为占较高的比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意 象图式这一视角分析该小说中的直接请求语,找出直接实施 该请求的动因,以期该研究能够加深读者对小说人物关系、 人物性格特征及主题的理解,深化对小说文本的理解,从而 为小说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二、请求言语行为英国语言学家简?奥斯汀(J?Austin)最早提出了言语行 为理论,把言语行为分为三个次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 和言后行为;并认为每个言语行为都有其某种交际意图:如 请求、承诺、道歉、命令等美国语言学家塞尔(J.R.Searle) 在奥斯汀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把言外行 为分为五大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 其中请求言语行为属于指令性言语行为,这一类言语行为具 有共同的言外之力,即发话人试图让受话人做某事Blum-Kulka(1989)进一步提出,开展请求言语行为就是让 受话人付出时间、精力或物质资源,甚至威胁到受话人的面 子请求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请求言语和间接请求言语行为。
因此,为了实现请求,发话人要使用易于受话人接受的请求 策略以达到交际目的Blum-Kulka把请求策略分为三大类, 包括九小类,这些策略在直接程度上呈递减趋势:(1)直接 策略:语气导出型、施为动词型、慎用类施为动词型、义务 陈述型、需求陈述2)常规间接策略:建议表达型、询问 准备型3)非常规间接策略:强暗示、弱暗示以上请求 策略的具体运用在《乔家大院》中都可以找到充足的例证, 本文旨在探讨使用直接请求策略的请求语三、力图式意象图式产生的基础是人体与空间接触产生的经验,人 们也时刻感受着各种空间经验,如人们用力把箱子推走,向 饭碗里添加食物等,于是就有了力图式、容器图式等力图 式是意象图式分类中的一种Johnson(1987)把力图式主要 分为五类:强制图式、潜在性图式、障碍清除图式、转向图 式和反作用力图式本文的着力点在于从力图式的视角分析 直接请求语,在此简要介绍强制图式,并用简图表示出来 人们时常可以感受水力、风力等,有时这种力量是不可阻挡 的,带有强制性的,其简图如下所示:(Johnson, 1987: 45-46)自然力如风的力量等可以隐喻延伸至认知领域,例如, 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就是自然力在人类概念中的延伸。
Marmaridou(2000)认为,发话人(施力者)意图通过话语 来影响或改变物体的状态,而这一概念源于我们的身体经 验因此,自然力延伸至社会领域就产生了无形的社会力, 如亲人间、朋友间的压力等实施言语行为同自然力一样, 也涉及力的相互作用言语行为主要研究的是言外之力,请 求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就是发话人试图让受话人去实施某 种行为,以改变客观现实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发话人就必 须对受话人施加一定的言外之力,这种力一般是无形的社会 力因此,实施言语行为也符合力图式的基本特性:发话人 与受话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发话人到受话人的力的运动; 力产生的效果即改变客观现实(孙亚,2000)简言之,请 求言语行为可以用力图式进行诠释以此为基础,我们从力 图式视角对《乔家大院》中直接请求语进行分析,试图找出 实施此种请求策略的原因,了解人物性格特征,从而更好地 解读这部文学作品四、从认知视角解读《乔家大院》中的直接请求语 (一)《乔家大院》中使用直接策略的请求语据统计,《乔家大院》中共有340个有效的直接请求言 语行为经数据分析发现,直接请求策略中的“五小类”在 该小说中都能找到例证,其中使用语气导出型策略的请求语 比例最大,达到82.3%,其次是施为动词型,达到7.4%,需 求陈述型占6.8%,义务陈述型有2.9%,慎用类施为动词型 策略比例最小,仅占0.6%。
本文将从力图式视角对《乔家大院》中以下使用直接策 略的请求言语进行分析,了解该小说人物在不同的语境中实 施该请求的动因,以期该研究能够加深读者对小说人物关 系、人物性格特征及主题的理解二)从力图式视角分析《乔家大院》中的直接请求语John(1987)认为,强制图式作为力图式的一种,涉及 一种外部的力量推动或试图推动物体前行,这种力是强制 的,不可阻挡的此外,在不同的语言情景,说话双方使用 不同的请求言语达到请求目的,有时,说话人在实施请求时 向听话人施加也是直接的、不可阻挡的社会力,如父母的权 威、同伴的压力和道德的权威等,使得听话人必须实现该请 求在直接请求策略中,言外之力直接表现在句子的结构上 和用词上,如祈使句和使役动词的使用等我们对以下《乔 家大院》中使用直接策略的请求语进行分析,以此来看它是 否和强制图式的特点相一致及小说人物实施直接请求策略 的原因1.语气导出型A. 玉菡原本扭身呆呆地坐着,忍不住大为心痛,回身痛 苦道:"你给我好好待着!我先写封信去,劝她好好想想, 等她有点缓过气,我再亲自去劝她……这下你满意了吧!”(P198)B. 致庸恭敬道:“马大掌柜,从今以后,致庸就把父祖三 代创下的基业……托付给你了,请受我一拜!”(P184)A、B两句使用了语气导出型策略。
A句中玉菡使用祈 使句来请求致庸“好好待着”玉菡致庸此时已成亲,因此 她强加给丈夫的是夫妻间的压力,这种力是强制性的,不可 阻挡的给我好好待着”这个行为的强加程度对于她丈夫 而言并不大,因此她能够实现请求玉菡因为丈夫心中仍然 挂念着前女友雪瑛而大为心痛,但她仍答应丈夫去劝雪瑛不 要嫁给一个将死之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宽宏大 量、仁慈的,深爱丈夫的女人B句中,致庸任命马荀为大 掌柜,把乔家的基业托付给他表面上看,他是请求马荀接 受他的跪拜礼,但事实上,他是请马将来能用心管理好乔家 大业作为乔家的员工,马有责任经营好乔家生意因此, 致庸强加给马荀的是上司对下属的压力和责任,迫使马不得 不接受该请求从此句中的请求语,我们可以看出,致庸是 一个深谋远虑、明智的、仁爱的人2 .施为动词型C. 致庸连连磕头,痛声道:“大人有所不知,致庸一岁丧 父,三岁丧母,是哥嫂将我养大,如今大哥就要离世,致庸 心如刀绞……大人,求您让他们开龙门,放我走吧!”(P42) C句中有施为动词“求”,使用了施为动词型策略 致庸“求”官员们开门放他回家探望兄长,尽管两者之间的 社会距离和相对权势相差较大,并且“考试中开门放他回家” 这个行为的强加程度较大,但在此紧急情况中道德要求可以 起作用,因此施加给官员的社会力是道德要求。
这种力是不 可阻挡的,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该请求以此可以看出致庸善 良孝顺的性格特点3. 慎用类施为动词型D. 她温柔地帮母亲擦去眼泪,细声道:“娘,女儿只想 再求您一件事,您打发一个人,再往乔家送一张喜帖,就说 请乔家二爷以兄妹情分明日送雪瑛上轿……”江母不再多 说,立即下楼,吩咐道:“长乐,备车到乔家堡送喜帖P222)此例句中,雪瑛使用了施为动词“求”和表达意图的动 词“想”,请求母亲派人往乔家送请帖,期盼旧恋人乔致庸 能亲自送她上轿,属于慎用类施为动词型请求语动词“想” 减弱了 “求”的强加力度,因此她施加给母亲的是强制的, 不可阻挡的社会力,即亲人间的压力,从而达到了请求的目 的从该请求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雪瑛是个珍惜情感的人4. 义务陈述型E. 回光返照中的陆大可眼中一阵发亮,喘了一口气,道: “闺女,爹走了,不能再护着他了,可是还有你,你一定要替我好好护着他,不是护住他这个人,而是护住他这颗心! 护住他一生的志向……我们父女俩这一辈子,也做成了大 事,不只挣了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银子!”(P409)E句使用了义务陈述型的直接请求策略危在旦夕的陆 大可请求女儿替他护住女婿致庸的志向、锐气,“一定”二 字表明做这些事是玉菡的义务。
换句话说,陆是以说话人为 中心,向女儿施加义务及亲属间的压力,这种力是强制性的, 迫使女儿不得不接受他的请求从而达到目的尽管在别人眼 中陆是一个吝啬抠门、过于谨慎的人,但从陆使用的请求语 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个慷慨大方、具有雄心抱负的人,竭尽 全力支持并帮助女婿实现他远大的理想5.需求陈述F. 致庸赶紧一拱手道:“岳父,我想请岳父暂时周济小婿 二十万两银子P122)该句中,致庸使用了需求陈述型直接请求策略致庸想 从岳父那里借银子,“想”字表明了他的意图及需求,因此, 他是以说话人为中心,向岳父强加的是亲人间的压力,这种 力是不可阻挡的,从而能够成功地实施该请求五、结语从力图式视角对《乔家大院》中的直接请求语分析,我 们发现,这五种直接请求策略的祈使语气及强加程度呈递减 趋势,礼貌程度呈递增趋势;说话人是以自己为中心,施加 给对方强制性的社会力,使听话人必须接受请求;体现出了 力的强制特性,但力的强度各不相等,符合强制图式的特点; 小说中人物在不同情景下使用直接请求语的具体原因得以 探究,主人公如致庸、玉菡、雪瑛等的人物性格也很好地体 现出来总之,从认知视角分析该小说中直接请求言语行为, 找出本作品中的人物使用直接请求策略的动因,有助于我们 更清晰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并使读者在更深层次上 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 深化对小说文本的理解,为小说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 角。
参考文献:[1] 绍杰,王晓彤.“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J].现代 外语,1997,(3).[2] 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朱秀海.乔家大院[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