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 汉中柑桔生产技术主编 衡文华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绿色食品 汉中柑桔生产技术目 录一、园地选择技术二、规划设计技术三、栽植建园技术四、土壤管理技术五、平衡施肥技术六、整形修剪技术七、花果管理技术八、水分调控技术九、病虫防控技术十、防寒防冻技术绿色食品 汉中柑桔生产技术城固县林果试验场 衡文华汉中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的过渡地区在该地区栽种柑桔,既有生态立地条件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不少劣势因此,汉中柑桔要实现优质、丰产、稳产、高效,不仅要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而且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栽培技术一、园地选择技术汉中位于我国柑桔栽培的最北缘地区改革开放之初,曾被划归为全国柑桔生态次适宜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和栽培技术不断研究改进,国内外专家已经认定汉中部分地域是我国柑桔的适生区适生区选择技术标准和要求如下:(一)气温条件年平均温度14.0℃以上,最冷月(元月份)平均气温2.0℃以上,≥10℃年活动积温4200℃以上,最冷月极端低温平均值在-7.0℃以上,极端最低温≤-7.0℃的发生频率不超过20%,极端最低温≤-9.0℃发生频率不能超过5%。
二)海拔高度应当在海拔500~700米之间的平坝区、丘陵区、浅山区进行发展海拔超过800米的中山区及深山区不宜发展,以免柑桔产生冻害现象三)坡度坡向坡度应在300以下,坡向应在阳坡(南坡、西南坡、东南坡),不宜在阴坡(即北坡)栽植和发展;也不宜在坡度大于30O以上的山地栽植和发展,以免违犯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四)地形地势雨季或灌溉后常易积水,不具有排水条件或排水不畅的低洼地不宜栽植和发展,土层内常年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以免产生积水烂根引发的枝叶干枯现象,冷空气易沉积的山谷地不宜栽植和发展五)雨水条件年平均降雨量应在600mm以上,最好应在800mm以上;各年度、各季度降雨量尽量分布均匀;要有渠水、库水、塘水、井水等水源作为补充水源,以利旱季进行灌溉;水质要干净无毒、无污染六)土壤条件土壤PH值最适为5.5~6.5;土壤质地最适为中壤土、沙壤土和轻粘土;重粘土也可栽植,但应在栽植以前进行改良,未进行改良则不宜栽植;土壤活土层厚度最少应在80cm以上,最好应在10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1%以上七)生态环境绿色食品(汉中柑桔)生产除应满足前述的柑桔生长发育和优质丰产的基本条件之外,生产区的空气质量、水源质量、土壤质量等产地环境质量还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详见NY/T391—~2000)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柑桔产地是否达到生产绿色食品(柑桔)环境质量标准,应由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检测,并获得产地认证证书,才能证明该产地具备生产绿色食品(柑桔)的环境质量八)水体条件如果某地域邻近或四周具有湖泊、水库、河流等大水体条件,则可因水体存在而调节气温在冬季极端低温到来时,因水体存在而起到增温作用,防止柑桔树体受到冻害;在夏季极端高温到来时,则因水体存在而起到降温作用,防止柑桔树体受到热害二、规划设计技术要使汉中柑桔栽后生长健壮、优质丰产除应在注意前述和各项园地条件的选择之外,还应做好栽植建园以前的规划和设计,才能为优质丰产打造良好的基础规划设计中应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点:(一)道路交通应当规划和修建必要的通往园区的主路、支路及便道,以方便大小车辆通行,方便生产资料及所产果品运输二)水利设施应当规划和建立必要的蓄水、灌水及排水设施,以保证及时合理的灌溉与排渍三)防护林带有风害的地域要营造防护林,防护林要选择乔灌结合的速生树种,并与柑桔没有共生性病虫害;为防止偷盗而建蓠芭式围墙时,所选树种也应与柑桔没有共生性病虫害,防止这类树种成为柑桔病虫害的转主寄主四)栽植行向平坝地区栽植行向宜采用南北向,不宜采用东西向,以增加柑桔树体的受光率;坡度在15O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向以顺坡向栽植为宜,以利雨季排除积水;坡度在15O以上的浅山丘陵地,栽植行向宜与梯地走向相同,梯地水平走向应有3-~5‰的比降。
五)砧木选择应以抗病性、抗病性、矮化性较强的枳砧为宜,繁育苗木,进行栽植和发展其它砧木抗寒性、抗病性、矮化性均低于枳,不宜选用六)品种选择汉中地处亚热带北缘地区光照时间长于我国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于南方产区是柑桔优质丰产的优势,但年平均气温、年活动积温以及冬季气温低于我国南方地区又是柑桔健壮生长发育的劣势因此,汉中柑桔主栽品种应当选择对热量需求相对较低、抗寒性较强的宽皮柑桔类品种作为主栽品种进行栽种及发展;对热量需求相对较高、抗寒性较差的橙类及柚类品种只能选择其中的早熟品种作为搭配品种进行少量发展具体推介意见如下:特早熟品种:九月中下旬—~十月上旬成熟可以发展日南一号、大浦、山川、脱毒宫本等特早熟温洲蜜柑以及龙都早香柚等特早熟柚类,以适应“中秋节”、“国庆节”等第一个“双节”市场消费需求早熟品种:十月中下旬—~—~十一月初成熟可以发展兴津、宫川、山下红等早熟温州蜜柑,其中应以兴津为主进行发展中晚熟品种(本地如此称谓,按全国柑桔成熟期划分,仍属早中熟品种)十一月中下旬—~十二月初成熟:可以发展地方特色品种(城固红冰糖桔、东华蜜桔、少核朱红桔)、早熟柑(太田柑、柑260)、早熟脐橙(朋娜脐橙、福本脐橙)、早熟杂柑(诺瓦桔柚)等。
外国或外地新选育的品种引入本地后,在当地未经过至少5年以上试栽或高接鉴定,不可盲目发展千万不要认为只要是从未听说过的新品种就是好品种务必经过小面积试栽、科技人员鉴定、市场消费者认可,之后才能大面积推广发展七)品种结构汉中柑桔目前主栽品种(早熟温洲蜜柑)占95%以上,容易因成熟期过分集中而在短期内产生供大于求的“卖桔难”现象为延长汉中柑桔上市供应期,同时极早抢占市场,建议适当调整汉中柑桔品种结构及发展方向,具体应按特早熟品种占总面积30%、早熟品种占总面积60%、中晚熟品种占总面积10%的比例加强引导、逐步调整、逐步到位以充分发挥汉中柑桔成熟上市早的优势,进一步增强汉中柑桔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防止与我国南方柑桔(十一月开始大量成熟)或国外柑桔(十二月开始大量成熟上市)争夺市场八)品种区划不同品种需要不同的立地条件只有满足该品种生长发育的立地条件,才会为优质丰产打牢基础依据城固试栽经验,兹提出具体区划意见如下:特早熟品种:大浦宜在浅山丘陵地区发展,在土、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栽种会产生粗皮大果的现象,不利于提高果实的商品率;日南一号宜在土、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栽种和发展,在土、肥、水条件较差的地块易产生树势衰弱现象。
早熟品种:兴津在平地、坡地均可发展,均能优质和丰产;宫川宜在丘陵坡地发展,在土、肥、水条件较好的平坝地区发展易产生粗皮大果现象,甚至产生“葫芦把”现象,降低果实的商品性;山下红宜在土、肥、水条件较好的丘陵坡地发展,才能使该品种果色橙红的特点得到充分显示中晚熟品种:冰糖桔在平地、坡地均可发展,但以在土、肥、水较好的坡地发展为宜;太田柑及柑260均适宜在平地、坡地发展;早熟脐橙和早熟杂柑适宜在土、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发展,在浅山丘陵区发展则树势生长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九)栽植密度应当因所选择品种不同、土壤肥力不同、地形地势不同而采用合理的栽植密度,切忌千篇一律地采用2×1.5m的栽植密度进行永久性定植依据多年试验和研究,兹将汉中柑桔栽植密度建议如下:特早熟品种:大浦、宫本等特早熟蜜桔在浅山丘陵可按株行距1.75×1.5m进行栽植(亩栽254株),在平坝区可按2.0×1.5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亩栽222株).早熟品种:兴津、宫川、山下红等早熟蜜桔在浅山丘陵区可按2.0×1.5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亩栽222株);在平坝地区可按2.5×2.0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亩栽178株)中晚熟品种:早熟脐橙、早熟 柑、早熟杂柑等在丘陵地区可按2.0×1.5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亩栽222株),在平坝地区可按2.25×1.5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亩栽178株);冰糖桔在丘陵地区可按3.5×2.0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亩栽95株),在平坝地区可按3.5×2.5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亩栽76株);南丰蜜桔、东华蜜桔等在丘陵地区可按3.0×2.5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亩栽89株),也可采用二倍式计划密植的方式,进行加密栽培,每亩先栽植178株,待进入盛果期之后,再将密度间伐为亩栽89株。
十)整地改土应依土壤质地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整地改土方式,以增加有效活土层体积,满足柑桔根系生长发育对水、肥、气、热的要求,为柑桔根系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促进柑桔树冠健壮生长、优质丰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具体改土方式如下:挖穴改土:该方式是最传统的整地改土方式这种方式是开挖宽度、长度和深度各为1米的栽植穴,每个穴内填入各类有机肥30—~50公斤kg进行改良这种改土方式只适用于土壤理化性状较好的沙壤土或中壤土土质,在土质粘重的丘陵坡地或平地上采用挖穴改土的方式, 开挖的穴在雨季来临或旱季灌溉后,在柑桔根系周围会形成“蓄水坑”或“小水库”,由此会产生根际积水,缺氧呼吸而形成的烂根现象,柑桔树栽后会形成“小老树”、枝叶干枯甚至死树毁园现象抽槽改土:该方式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固柑桔科技人员研究、推广的新型改土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开挖宽度和深度各为1米(至少80cm)的沟槽,槽内混土填入秸秆等各类有机肥,平均每立方米沟槽至少填入25-~30kg抽槽方向应当沿自然坡向顺坡向开挖,不宜横坡向开挖这种方式可起到暗沟排水之作用,可有效克服和防止“蓄水坑”或“小水库”现象产生深沟高畦:该方式适用于平坝区和丘陵区平地应用。
主要是采用开挖深度至少50 cm、宽度至少60 cm的沟槽的方法,将开挖沟槽后取出的土壤培成高畦或高垄,在垄畦上边栽植柑桔垄畦宽度至少1.5m 以上,垄畦高度至少60cm以上,最好达80 cm以上起垄栽植有助于降低柑桔园土壤地下水位,有助于排出雨季产生的明水和暗水,有助于减轻或防止柑桔根系积水烂根现象发生,有助于强健树势,防止柑桔越冬后产生枝叶干枯甚至死树毁园现象三、栽植建园技术(一)栽前准备栽植建园之前首先要选好柑桔苗木,苗木质量要求选用脱毒苗、容器苗或根系带土的甲级纯种苗所选用苗木应具有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苗木生产许可证”、“苗木经营许可证”、“苗木检疫合格证”、“苗木质量合格证”只有“四证”齐备,苗木纯度等质量指标才较为可靠严禁选用从外地调入的未经检疫和检验的劣质杂苗栽植建园栽植建园之前还要认真搞好整地改土工作整地改土时间一般应在实际栽植三十天以前完成,最好在实际栽植建园三个月以前完成这样可有效防止柑桔栽植以后幼树根系树于悬空状态,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提高栽植成活率,促进根系良好生长,进而促进柑桔地上部枝叶健壮生长二)栽植时间非容器柑桔苗一般在春季二月至三月或秋季九月至十月栽植为宜。
过去曾认为,北缘地区为预防栽后冬季受冻,应以春栽为主;但因陕南春季易产生干旱或“倒春寒”,苗木栽植成活率偏低,栽后树冠开始生长晚,现在提倡以秋栽为主秋栽后因气温尚高、雨水尚多,较易成活,当年栽植后根系能充分生长,开春后根系和树冠开始生长早,因此而生长期较长,在当年能尽快形成健壮的枝梢容器苗等根系带土的健壮苗可不受栽植季节限制,但以春、夏、秋季栽植最为适宜,冬季不宜栽植三)栽植方法栽植前按长、宽、深各30cm左右挖穴,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填土后在苗木周围做直径约100cm的树盘,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苗木根劲露出地面10cm左右为宜;切忌将苗木及根系放在阳光下暴晒;切忌在栽植数十分种甚至数小时后才浇定根水;切忌在下雨天或高温天栽植四)栽后管护栽后10—~15天对苗木是否成活进行检查如柑桔幼树枝叶未发生卷曲现象,则表示苗木已经成活;如发生卷曲甚至干枯现象,则表示苗木不能成活,应及时进行补栽春旱严重时,应在栽后及时浇水防旱,以利成活;晚秋栽植较晚的柑桔幼树还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树盘,以提高土温保暖防寒四、土壤管理技术(一)间作套种柑桔定植后第一年可在离树干30cm以外(第二年50cm以外、第三年70cm以外)的地方种植矮秆作物、绿肥或牧草,如花生、大豆、蚕豆、紫云英、黑麦草等,第四年开始应停止间作套种。
高粱、小麦、玉米、油菜等高秆作物不宜作为间作套种作物,以免影响柑桔幼树通风透光能力二)深翻扩穴不论是挖穴整地或开槽整地后栽植的柑桔,都应在幼树期,通过深翻扩穴的方法实现全园改土改土方法可结合秋施基肥在每年11月进行,改土后可促使全园土壤进一步熟化,以利增强有效活土层体积,促进根系生长,达到根深叶茂,为柑桔优质丰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进入结果期之后,可以每隔三年左右再进行一次深翻扩穴三)树盘覆盖树盘覆盖可显著地稳定地温和土壤水分,因而有利于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旱覆盖一般采用季节性覆盖的方式进行夏季高温干旱季节,采用秸秆、青草、绿肥等作覆盖材料,厚度10-~15cm左右,覆盖物与主干保持10cm左右的距离当覆盖目的达到后,可将已腐烂的覆盖物翻压入土,用作有机肥料入冬后的十二月上旬,用园土或堆肥、河泥等在根颈处培土10-~15cm,可保温防冻;也可用塑料薄膜等覆盖树盘,增强柑桔幼树根系抗寒越冬能力四)中耕除草可以采用机械法、人工法等多种方式对幼龄柑桔园地进行中耕除草;也可采用化学除草法杀灭桔园杂草,防止杂草丛生与柑桔幼树发生争水、争肥、争光、争气现象中耕次数依果园杂草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在当年五月、七月、九月各进行一次。
结果期桔园只宜采用化学除草法或人工中耕除草法进行,不宜采用机械法中耕和除草中耕深度一般为10-~15cm,近主干稍浅,远主干宜深五、平衡施肥技术(一)施肥原则应当满足柑桔对各类大量元素(氮、磷、钾)、次量元素(钙、镁、硫)及微量元素(硼、锌、锰、铁、铜、钼等)等各类营养元素的需要,以确保柑桔健壮生长发育和优质丰产对各类营养成份的要求切忌单一施用碳铵、尿素等氮素肥料,切忌每年只施一次肥料、进行“一炮轰”二)肥料种类所适用的肥料种类不应对柑桔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应当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质量技术要求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首先是有机肥,包括厕厩肥、堆沤肥、沼气肥、绿色肥、作物秸秆、饼肥等;其次是商品肥,包括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无机肥(矿质肥、化学肥)、叶面肥等;再次是其它肥,包括不含有害物质的食品、牛羊毛废料、骨粉、骨胶残渣、家畜或家禽加工废料、糖醋酒厂废料等有机物制成的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肥料禁止使用的肥料种类:首先是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属、橡胶、塑料等有害物质;其次是硝铵类氮肥和未经腐熟的人粪尿;再次是国家和省上明令禁止的其它肥料和未获批准登记的肥料产品。
三)、幼树施肥施肥目的主要是加速营养生长,尽快形成树冠因此,应重点考虑幼树春、夏、秋稍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一般应于每次新梢萌发前10-~15天施入促稍肥生产实践中,一般应在三月上中旬、五月上中旬、七月上中旬和十月上中旬各施一次肥前三次应以速效肥为主,第四次应以有机肥为主施肥种类:应依氮肥为主,适量配施磷肥和钾肥氮:磷:钾的比例应以1:0.3:0.5为宜1-~3年生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400克,随树龄增长而逐年增加叶面喷肥应按缺啥补啥的原则依据营养诊断结果适时适量喷施生产实践中,每株施肥标准为第一年幼树全年施圈肥5公斤kg,尿素0.4公斤kg;第二年幼树全年施圈肥10公斤kg,尿素0.8公斤kg;第三年幼树全年施圈肥15公斤kg,尿素1公斤kg四)结果树施肥施肥目的是既要促进柑桔树体营养生长,又要保证花芽分化和果实生长发育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施肥种类和数量:原则上应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应占全年所需肥量的50%以上,一般应按斤果斤肥的标准施入,每亩每年3000-~4000公斤kg;无机肥应按产果100公斤kg施纯氮0.4-~0.5公斤kg为宜,氮:磷:钾配比应以1:0.6:0.8为宜微量元素应按营养诊断结果缺啥补啥,喷布浓度按0.1%-~0.3%的比例为宜。
喷布时间宜在春、夏、秋生长初期进行如果缺乏有机肥肥源,那则应加大无机肥用量,一般应按产果100公斤kg施纯氮0.8-~1.0公斤kg为宜,氮 :磷:钾配比仍按1:0.6:0.8进行配合,具体计算磷肥和钾肥的用量施肥时间和次数:传统和经典的施肥时间和次数是年施四次肥,即春季萌芽肥、花期稳果肥、夏施壮果促梢肥、秋施采果肥为了节省施肥劳力和劳务成本,城固柑桔科技人员研究成功了年施二次肥的施肥技术第一次在采果后施入足量的有机肥(每亩3000-~4000公斤kg),再加上全年氮素用量的40-~50%进行施入,同时辅以适量比例的磷素施入第二次在六月下旬-~七月上旬施入,肥料种类以氮素和钾素为主,氮素用量占全年的45-~50%左右,钾素按适当比例加入,具体科学计算成商品肥数量后施入不同品种施肥时间:特早熟品种壮果促梢肥宜适当早施,以六月下旬施入为宜,采果肥以十月下旬施入为宜;早熟品种壮果促梢肥宜在七月上旬施入为宜;采果肥以十一月上旬施入为宜;中晚熟品种壮果促梢肥在八月上旬施入为宜,采果肥在十一月下旬或十二月上旬施入为宜依据上述施肥原理,生产实践中可按以下施肥种类及用量进行掌握:特早熟、早熟温洲蜜柑壮果促梢肥可按每株尿 0.15-~0.3公斤kg、硫酸钾0.1公斤kg、美国二胺0.15公斤kg或过磷酸钙0.4公斤kg施入;采果肥可按腐熟油渣1-~2公斤kg或腐殖酸铵0.5-~0.75公斤kg、碳 铵0.5-~1公斤kg、“田邦”复合肥0.5-~1kg或圈肥15公斤kg施入;冰糖桔可按每株硫酸钾0.25公斤kg、尿素0.3-~0.5公斤kg或碳铵1公斤kg、美国二铵0.4公斤kg施入壮果促梢肥,采果肥可按每株腐熟油渣2公斤kg或腐殖酸铵1公斤kg或圈肥25-~50公斤kg、碳铵1-~1.5公斤kg、磷肥1公斤kg施入;早熟椪柑、早熟脐橙、早熟柚类壮果肥、采果肥施用种类和数量可参照早熟蜜柑进行掌握。
六、整形修剪技术(一)整形(树形培养)应当因所栽植品种不同而确定适宜、合理的树形,才能达到早结果、早丰产、优质、丰产、稳产之目的特早熟品种:日南一号、大浦、山川、脱毒宫本等特早熟温州蜜柑,以自然开心形树形为宜,龙都早香柚等特早熟柚类,以变则主干形树形为宜早熟品种:兴津、宫川、山下红等早熟温州蜜柑,宜以自然开心形树形为宜中晚熟品种:冰糖桔以自然园头形树形为宜,椪柑以多主枝放射形为宜,早熟脐橙及早熟杂柑以变则主干形为宜二)幼树整形修剪应以培养树形、扩大树冠为目标修剪程度以轻剪为主,修剪方法主要是先进行定干(干高约30cm),然后选定三个主枝,主枝选定后在各次新梢长至5-~7片叶时进行摘心处理,促发新枝,继续培养副主枝和枝组,尽快形成树冠对4年生以前的幼树上所有花蕾应全部疏除,以利集中养分用于营养生长、尽快扩大树冠三)初结果树修剪对4-~6年生的初结果树,修剪应以继续培养树冠、平衡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为目标修剪程度仍应依轻剪为主修剪要点:春剪时继续选择和处理各级骨干枝,以促发新枝;夏剪时抹除部分夏梢,促发健壮早秋梢;过长的营养枝在长至5-~7片叶时及时摘心、促发早秋梢;秋剪时应在早秋梢长至8-~10片叶时进行摘心;对九月二十日以后萌发的晚秋梢适时抹除。
四)盛果树修剪应以平衡树势、优质稳产为目标修剪应以中度修剪为主修剪时期应在春、夏、秋、冬四季进行,简称为“四季修剪”,修剪要点如下:第一次:2月中旬—~3月上旬进行主要修剪干枯枝、密生枝、交叉枝、病虫枝、果蒂枝10cm以上适当短截,5cm以下的全部剪除;对树冠郁闭的应适当疏除大枝,“开天窗”,促使树冠通风透光;对树势衰弱树应适当短截重剪,促发新梢,恢复树势第二次: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主要短截长花蕾枝,疏除5cm以下的无叶花枝和畸型花、露头花,疏除密生花枝和春梢丛生芽;对当年抽出的新梢疏除三分之二,对留作后备枝的春梢在长至七片叶时进行摘心,以利促发早秋梢第三次:6月份进行主要是控制夏芽、夏梢,提高座果率方法上抹芽为主,除个别花果特别多的树保留少量夏梢外,其余夏芽、夏梢一般应予抹除但当树势较弱时,应适当保留,以恢复树势第四次:7月中旬开始进行主要是停止抹芽,开始放梢放梢时间以7月20日左右为宜,其中土、肥、水条件较好的水田地区桔园可适当推迟,土、肥、水条件较差的旱坡地桔园可适当早放,以利为翌年培养数量多、质量好的结果母枝第五次:9月中旬开始进行主要是进行调枝亮果,疏除抽发过多的秋梢,剪裁过长的秋梢,促进早秋梢老熟,防止秋梢受冻。
对九月中旬后抽生的晚秋梢应当全部疏除,以防冬季受冻第六次:12月上旬进行主要进行清园修剪,剪除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为安全越冬创造条件五)特殊情况下的修剪前述修剪方法和技术重点是指早熟、特早熟温洲蜜柑(兴津、宫川等)的修剪技术,其它中晚熟品种则应依品种特性不同而区别对待:冰糖桔:该品种成枝力较强,早春修剪时应以疏剪为主,切忌随意短截否则,会促发更多的细弱新枝,会造成树冠郁闭,内膛果着色不良,品质下降柑:该品种萌枝力较弱,早春修剪时应当以短截为主,切忌随意疏剪否则,不易促发新枝,不易形成较多的结果母枝,增加花量和产量,只会造成更加直立性的旺长,减少当年花量和果量七、花果管理技术科学合理的花果管理技术是克服和防止大小年,增强树体防寒抗病能力、延长树体经济寿命的重要举措,务必高度重视一)保花保果引起汉中柑桔(早熟蜜柑)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生理性落花落果、异常高温落花落果和病虫危害引起落花落果因此,保花保果务必分清原因,“对症下药”:预防生理性落花落果:最基本措施是增强树势,应在采果后及时重施采果肥,使树势及时恢复,提高花芽分化和发育质量;同时应采取对春梢摘心、疏芽和抹除夏芽、夏梢等方法,防止树体营养生长与花果生长争夺养分和水分。
预防异常高温落花落果:主要是高温干旱期进行土壤灌水和树冠喷水,以降低桔园土温和气温,减少异常高温引起的落花落果预防病虫危害引起落果,主要是防治好各种病虫危害,尤其是防治好红蜘蛛、炭疽病等各类叶部病虫害,保护老叶健康发育,为树体光合作用制造养分、满足开花座果的养分需求而创造条件二)控花控果重视“三疏”(即疏花、疏果、疏枝)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达到控花控果之目的生产实践中,可按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枝的原则进行控花控果具体应重视春季花前复剪及花期疏蕾,这是最低成本的控花;疏果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疏除小果、畸型果、病虫果和密生果三)留果定果一般应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的六月下旬进行疏果、留果和定果具体应依据品种不同、树体长势不同、树龄不同而确定相应的叶果比(即每个柑桔果实需要提供营养的叶片张数)进行定果不同品种叶果比为:早熟蜜柑、特早熟蜜柑30:1为宜;;城固冰糖桔40:1为宜;早熟脐橙50:1为宜;早熟柑60:1为宜生产实践中尚需根据不同树龄和不同树势而灵活掌握一般,树势强,可适当多留果,树势弱则宜少留果;树龄小(4~6年生初结果树)可适当少留果,树龄大(已进入盛果期)可适当多留果。
八、水分调节技术(一)防旱抗旱汉中地处我国柑桔分布北缘地区,年降雨量少于我国南方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降雨量又有变少趋势因此,只有重视防旱抗旱,才确保柑桔优质丰产具体可采用如下三项技术措施防旱抗旱:灌水柑桔在开花座果期(4月~5月),果实膨大期(7月~8月)对水分敏感,最需要水分,如发生干旱,应及时灌溉柑桔在开花座果期(5~6月),如遇异常高温(气温高于30℃),就应对桔园树冠喷水,以降低桔园气温,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夏季伏旱期(7~8月),如遇连续伏旱,可采用树带覆盖秸秆等有机物或生草栽培方法降低土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果实生长发育二)排水防渍汉中降雨量虽少于我国南方地区,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分布极不均匀在降雨量集中分布的时候,应设法及时排除,以防积水烂根而引起枝叶干枯、落叶落果等不良现象具体技术措施如下:开沟排水对水田桔园和丘陵区平地桔园等易积水园地,应采用开挖畦沟、边沟等方法排除积水,沟深应达40cm以上扒土晾根大雨过后,对易积水园地应扒开树盘的土壤,加速水分蒸发,增强根系通气能力晾根1~2天后再培土护根修窄梯地过去在坡地修建梯地时,因梯地宽度过宽(达3米以上),梯地内侧极易积水;现在宜适当降低梯地宽度(2米左右即可),以防梯地内侧积水。
顺坡抽槽对坡度﹤15O的丘陵坡地要由过去修筑梯地改为不筑梯地,顺坡向进行抽槽改土这种方式可起到暗沟排水之作用三)适当控水为生产高糖度、风味浓的优质柑桔果实,还应进行适当控水控水方法主要是在果实成熟期对园地进行适当干燥处理具体技术措施如下:停止灌水:柑桔果实成熟前10~15天不再灌水,以防果实糖度降低、风味变淡地膜覆盖:果实成熟前如遇多雨,可在树盘上覆盖地膜,遮断雨水,排出园外,使园土适当干燥高畦栽培:水田地区桔园应在果实生长发育后期开挖深度达50 cm以上的沟槽,既排除因自然降雨而产生的积水(俗称明水),又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又称暗水)九、病虫防控技术危害汉中柑桔的各类病虫等有害生物种类较多如不重视科学预防、合理控制,轻则影响柑桔树体健壮生长、果实发育和果园产量,重则造成枝叶干枯、树干爆皮甚至死树毁园等严重损失为此,应当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现代植保理念,将各类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之下一)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应当以检疫防治(又称为法规防治)、统防统治(又称为行政防治)、农业防治(又称为栽培防治)、生物防治(又称为天敌防治)、物理防治(又称为机械防治)为重要基础,然后再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又称为农药防治)。
生产实践中,务必克服和防止单一依靠农药进行防治的不良习惯否则,既不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要求,还会加大防治成本,达不到预期效果和目的二)农药防治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426-2000)”等政策法规规定,任何绿色食品生产,都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毒性的农药提倡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生物源(含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允许限量使用低毒有机合成农药和个别中毒化学农药每种允许使用的有机合成农药,每年只准使用一次严格控制施药量,注意不同作物农药的交替作用和合理混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三)农药防治的基本经验过去各类柑桔病虫防治图册中均对每种病、虫单独列出防治方法,每种病、虫喷药次数少则二、三次、多则四、五次,由此导致桔农在生产实践中喷施农药次数每年达10次以上,有的甚至达15次以上根据综合治理的理念和原则,城固林果试验场研究提出了抓住各个时期主要病虫进行防治,同时兼治次要病虫的防治思路和防治技术这样既可减少每年喷药次数、节省劳力成本,也可降低农药成本开支兹将该场研究提出的汉中柑桔病虫防治经验介绍于下:十月至三月:首先将病虫枝、干枯枝剪除后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病源虫源;其次是春节前后各喷一次波美1~2度石硫合剂进行药剂清园;第三是在入冬前按水50kg+石灰15kg+硫酸铜0.5kg+食盐0.5kg配成石灰浆涂刷树干,消来越冬树干病虫,同时预防低温冻害。
四月:当平均每叶有红蜘蛛2~3头时用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或48%乐斯本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再加上10%吡虫啉1000倍液防治花蕾蛆和蚜虫五月:五月下旬采用25%扑虱灵800~100倍液防治矢尖蚧;加上95%机油乳剂200倍与15%哒螨灵1000倍液和70%甲托800倍液兼防红蜘蛛和炭疽病六月:当柑桔春梢叶背出现铁锈色时采用99%敌死虫200倍液加上0.5%的果圣水剂500倍液防治锈壁虱,同时兼治蚧类七月:当每叶有螨4~5头时,用73%炔螨特3000倍液或10%烟碱乳油进行防治;加上10%世高2500倍液防治炭疽病八月: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80%果病净乳油2000倍液防炭疽病;加上40%速扑杀1000倍液防治蚧类;如发现潜叶蛾,应在秋梢芽长5mm时喷布20%除虫脲1500倍液进行防治九月:用1%中生菌素水剂1500倍液或60%傲农1000倍液防炭疽病;加上2.5%华光霉素300~500液或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十、防寒防冻技术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汉中年平均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均有提高的趋势,有利于汉中柑桔安全越冬,有利于消除汉中柑桔发展中存在的最大瓶颈和隐患。
但汉中毕竟位于我国柑桔经济栽培的最北缘地区冬季气温低于我国南方地区是客观存在因此,全市干部群众不能因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而高枕无忧,仍要立足于防寒抗冻栽培,才会防止对汉中柑桔产业造成损失在防寒防冻技术措施方面,国内外研究提出的方法措施很多,多种技术专著和资料中均有介绍但据笔者多年经验,在诸多防寒抗冻措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是选用抗寒砧木(枳可耐-20℃)、选用抗寒品种(早熟蜜柑可耐-9.0℃、冰糖桔可耐-10.0℃、早熟椪柑可耐-8.0℃、早熟脐橙可耐-7.0℃、早熟杂柑可耐-7.5℃)、选择避冻的小气候环境(海拔高度、坡向、地形、地势等选择标准前已述及)、高质量高标准栽植建园(建园技术要点前已明确)、培育健壮树势(及早采收销售、合理防治病虫、合理定果限产、秋季合理修剪、及时秋施基肥冬前树干涂白)只有充分运用以上基本措施,同时辅之以其它必要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防寒抗冻效果衡文华 城固县林果试验场 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