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习要求 第三章铁路车站通过能力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区段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第三节区段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第四节编组站到达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第五节编组站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第六节编组站编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第七节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第八节客车整备场通过能力 第一节概述 1 几个概念2 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目的3 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4 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方法 第一节概述 1 概念 车站通过能力是在车站现有设备条件下 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 一昼夜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 旅客 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 货物 列车数 车站通过能力包括咽喉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 第一节概述 咽喉通过能力是指车站某咽喉区各方向接 发车进路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之和 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是指在合理固定到发线使用方案及作业进路条件下 某方向接 发车进路上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夜能够接 发该方向的货物 旅客 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 货物 列车数 第一节概述 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达场 出发场 通过场或到发场内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 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和线路固定使用方案 一昼夜能够接 发各方向的货物 旅客 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 货物 列车数 第一节概述 2 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目的如下 1 确定新建车站的通过能力 检查其是否能满足计算年度运量的需求 2 查明既有车站通过能力的利用情况 根据运量增长的需要 有计划地进行车站改 扩建 3 找出车站设备和作业组织中的薄弱环节 挖掘潜力 提高效益 4 查明车站各项设备间以及车站与区间通过能力是否协调 以便制定加强措施 第一节概述 3 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l 车站技术设备的特征 如站场的类型 咽喉区的结构 到发线的数量和进路 到发线的有效长以及车站信集闭的类型等 2 车站办理列车的种类和数量 如客 货列车的比重 沿摘列车的数量等 随着旅客列车和沿摘列车数量的增加 车站通过能力将降低 3 货物列车到发的均衡程度 货物列车到发的不均衡性与列车运行图和车站衔接的方向数有关 随着不均衡性的增加 车站通过能力将降低 第一节概述 3 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4 到发线的空费时间 到发线一昼夜不能被用来接发列车的空闲时间称为空费时间 它是由于列车到发的不均衡 列车各作业环节配合不紧密以及列车平均每列占用到发线的时间不可能为1440min的整倍数等原因而产生的 随着空费时间的增加 车站通过能力将降低 空费时间的大小可用空费系数 空表示 即 式中 t空费 一一昼夜某项设备总的空费时间 t占一一一昼夜某项设备被作业占用的总时间 第一节概述 4 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 分析计算法或称公式计算法 包括直接计算法和利用率计算法两种 直接计算法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式中N 车站某项设备的通过能力 列 t占 每列车到发作业占用某项设备的平均时间 min 第一节概述 4 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 分析计算法或称公式计算法 包括直接计算法和利用率计算法两种 利用率计算法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式中K 车站某项设备的利用率 n 占用某项设备的现有列车数 第一节概述 4 计算车站通过能力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2 图解计算法 该法是根据车站相邻区段的列车运行图 车站技术设备的固定使用方案 车站技术作业过程和作业时间标准等有关资料 绘出列车接发 车列解体 集结 编组 机车出入段等作业过程的图表 以求得车站各项设备的通过能力 3 计算机模拟法 计算机模拟法以排队论为理论基础 以计算机模拟为基本手段 把列车到 解 编 发各项作业过程作为 个相互关联的排队系统 模拟 回归出计算车站通过能力有关参数 然后计算出既有车站的能力 第二节区段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一般均采用利用率计算法一 占用咽喉时间标准的确定二 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三 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 第二节区段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一 占用咽喉时间标准的确定1 列车占用咽喉时间标准2 调车占用咽喉时间标准3 机车占用咽喉时间 t机 4 固定作业占用时间 固 5 妨碍时间 妨 一 占用咽喉时间标准的确定 1 列车占用咽喉时间标准列车接车占用时间 t接 列车接车占用时间是指自开始准备接车进路时起 至列车进入到发线警冲标内方停车时止占用咽喉区的时间 可用查定方法或按下式计算 接 准 t进 一 占用咽喉时间标准的确定 1 列车占用咽喉时间标准列车出发占用时间 发 列车出发占用时间是指自准备发车进路时起至列车腾空线路时止占用咽喉区的时间 可用查定方法或按下式计算 发 准 出式中 出一 自发车进路准备完毕后列车起动时起 至列车尾部离开发车进路最外方道岔或咽喉道岔联锁区段轨道绝缘节止占用咽喉的时间 min 且 一 占用咽喉时间标准的确定 2 调车占用咽喉时间标准车列牵出时间 t牵 车列转线时间 t转 取车 送车 占用时间 t取 送 3 机车占用咽喉时间 t机 机车占用咽喉时间包括机车出段 入段占用咽喉的时间 是指自准备进路时起至机车进入到发线警冲标内方或机务段内进路解锁时止占用咽喉的时间 可用写实查定的方法确定 一 占用咽喉时间标准的确定 4 固定作业占用时间 固 旅客列车 计算客运站咽喉能力时为货物列车 到 发 调移及其机车出入段等作业 向车辆段 机务段及货场装卸地点定时取送车辆的作业 调车机车出入段作业 一 占用咽喉时间标准的确定 5 妨碍时间 妨 咽喉道岔 组 的妨碍时间是指由于列车 调车车列和机车占用与咽喉道岔 组 有关进路上的其它道岔而妨碍了该咽喉道岔 组 的使用时间 直接妨碍时间 某一妨碍进路与咽喉道岔 组 的全部占用进路互相敌对时 受此妨碍进路影响而造成该咽喉道岔 组 不能使用的时间称为直接妨碍时间 间接妨碍时间 某一妨碍进路只与咽喉道岔 组 的部分进路互相敌对而造成的妨碍时间称为间接妨碍时间 一 占用咽喉时间标准的确定 第二节区段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二 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1 确定到发场线路合理分工方案2 按咽喉区进行道岔分组3 计算咽喉区各道岔组总占用时间 二 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1 确定到发场线路合理分工方案应遵守下列两点要求 均衡使用到发线 使每条线的接发列车数或总占用时间大致相等 合理利用咽喉区的平行进路 使作业量不致过分集中于个别咽喉道岔 组 某区段站 图5 3 2 到发线使用方案如表5 3 2 不能被两条进路同时分别占用的道岔 应合并为一组 二 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2 按咽喉区进行道岔分组分组原则 不能被两条进路同时分别占用的道岔 应合并为一组 如图5 3 3 a 所示 两条平行进路上的道岔不能并为一组 如图5 3 3 b 所示 交叉渡线中各平行线上的道岔不能分为两组 如图5 3 3 c 中的道岔5必须与道岔组7合并而不能与道岔组3合并成一组 二 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2 按咽喉区进行道岔分组按上述分组原则 可以看出两条平行线上的道岔不能分为一组 在一条线路上的道岔 如有两个道岔岔尾相对且分别布置在线路两侧时 这两个道岔不能并为一组 两个道岔间的其它道岔可分到两边任一组 但交叉渡线中各平行线上的道岔不能分开 二 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3 计算咽喉区各道岔组总占用时间各道岔组一昼夜进行各项作业的总占用时间 T 即T n接t接 n发t发 n机t机 t调 t妨 t固式中 n接 n发 列入计算中一昼夜占用道岔组到达 出发的列车数 包括零摘列车 n机 列入计算中一昼夜占用道岔组的单机次数 t调 一昼夜调车作业占用道岔组的总时分 包括在 t固中的调车作业时分除外 t妨 由于列车 调车车列或机车作业占用该道岔组敌对进路上的其它道岔组 而须完全停止使用该道岔组的总时分 二 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三 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1 计算咽喉道岔 组 通过能力利用率2 咽喉道岔组的选定3 计算咽喉道岔组的通过能力 第二节区段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1 计算咽喉道岔 组 通过能力利用率 三 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 2 咽喉道岔组的选定车站内凡办理接发列车的咽喉区均应计算其通过能力 它是由各咽喉区内负荷量最大即K值最大的道岔组 最繁忙咽喉道岔组 一昼夜内能够办理的到发列车数所决定的 但当有下述情况时 则需要根据以下规定选定两个或更多的咽喉道岔组 一个咽喉区如有两个以上的衔接方向时 应分别按各该衔接方向接车进路或发车进路 并考虑其直接妨碍道岔组 选定K值最大的道岔组为咽喉道岔组 同一衔接方向的列车经由各个不同的进路到 发时 应分别不同进路选定咽喉道岔组 三 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 3 计算咽喉道岔组的通过能力按车站各衔接方向计算的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按下式计算 接车发车 三 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 车站某咽喉区的通过能力按下式计算 接车N货接 N接发车N货发 N发 第三章学习要求 第三节区段站到发线通过能力 一 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的确定二 到发线占用时间的计算三 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四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五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举例六 区段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 1 概念 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一昼夜能够接 发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数 到发线通过能力可采用利用率计算法进行计算 第三节区段站到发线通过能力 1 无调中转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t中 接 中技 t待发 t发式中 接 列车接车占用到发线时间 min t发一 列车出发占用到发线时间 min 中技一 无调中转列车技术作业占用到发线时间 根据该种列车技术作业过程的规定取值 min t待发一 列车等待出发占用到发线时间 min 3 3一 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的确定 2 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t 中 接 中技 t待发 t发式中 中技 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 包括变更列车运行方向 变更列车重量 换挂车组 技术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根据该种列车技术作业过程的规定取值 min 3 3一 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的确定 3 到达解体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t解 接 解技 t待解 t牵式中 解技一 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根据该种列车技术作业过程的规定取值 min t待解 列车等待解体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min t牵 车列牵出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min 3 3一 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的确定 4 自编出发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t编 转 编技 t待发 t发式中 转 车列转线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min 编技 自编出发列车技术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根据该种列车技术作业过程的规定取值 min 3 3一 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的确定 5 单机占用到发线时间6 固定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时间7 其它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时间此外 如该站有转场 交换 车 应按一种车列计算其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各种等待时间 待解 待发 标准应采取有效措施 将其压缩到最小限度 可用图解法或分析法予以确定 3 3一 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的确定 一昼夜总占用时间按下式计算 T n中t中 n 中t 中 n解t解 n编t编 n机t机 t固 t其它式中n中 n 中 n解 n编 n机一 列入计算中一昼夜在该到发场办理到发作业的无调中转 部分改编中转 到达解体 自编出发的列车数和单机数 t中 t 中 t解 t编 t机 办理以上各种列车一列或单机一次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min t固 一昼夜固定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min t其它 一昼夜其它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时间 min 3 3二 到发线占用时间的计算 3 3三 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 式中K 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率 M 用于办理列车到发技术作业的线路数 空 到发线空费系数 根据 站细 规定 其值可取0 15 0 20 3 3四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到发线通过能力应按方向和列车种类分别计算接车和发车的通过能力 3 3五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举例 某单线横列式区段站详图及计算行车量见图5 3 2 具有两个到发场 到发场1设有3条到发线 3 4 5道 到发场2设有4条到发线 7 8 9 10道 其固定用途见表5 3 2 各种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时间为 3 3五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举例 3 3五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举例 到发场1到发场2 3 3五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举例 车站最终通过能力是将咽喉 到发线的通过能力以及调车设备的改编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车站的薄弱环节 重新调整咽喉 车场 驼峰和牵出线的分工 最后确定车站按方向别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货物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数 在确定车站最终通过能力时 应首先将车站各项设备的能力进行汇总 3 3六 区段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 车站最终通过能力是将咽喉 到发线的通过能力以及调车设备的改编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车站的薄弱环节 重新调整咽喉 车场 驼峰和牵出线的分工 最后确定车站按方向别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货物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数 在确定车站最终通过能力时 应首先将车站各项设备的能力进行汇总 3 3六 区段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 3 方向别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咽喉和到发线通过能力按方向别汇总后 车站最终通过能力应按办理该方向列车的各项设备中受控制的 即利用率最大 某项设备的能力来确定 当车站有几个到发场分别接发列车 而经由的咽喉有几条不同进路时 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一条固定进路一个到发场 几条不同进路几个到发场 3 3六 区段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 4 车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车站最终通过能力应按受控制的某项设备的接车和发车通过能力分别进行计算 接车能力N接 n发车能力N发 n式中n n i方向的接车或发车能力 3 3六 区段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