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24分)1.(2分)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②修筑了都江堰③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④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分)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虽然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但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下列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A.女娲补天 B.大禹治水 C.武王伐纣 D.炎黄战蚩尤3.(2分)“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 ) 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 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 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 D.《禹刑》极为残忍4.(2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无为而治” B.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C.主张“兼爱、非攻” D.“仁政”5.(2分)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李冰是( ) A.春秋时期秦国人 B.战国时期秦国人 C.秦朝人 D.西汉人6.(2分)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种植水稻 B.使用磨制石器 C.用火烧烤食物 D.穿着麻布衣服7.(2分)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8.(2分)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冶铜业十分发达 B.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D.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9.(2分)《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该史料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10.(2分)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此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
以上事件可以说明(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度开始渐趋瓦解 B.有些强大的卿大夫自立为诸侯 C.战国时期大国之间频繁兼并混战 D.礼仪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11.(2分)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小李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B.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C.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D.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2.(2分)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对这一时期的争霸战争,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大的诸侯国消灭小的诸侯国,实现了局部的统一③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标志④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判断题(6分)13.(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秦朝14.(2分)秦王嬴政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他所创立的郡县制给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15.(2分)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也就是说春秋争霸战争,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的破坏,毫无进步可言三、综合题(20分)16.(4分)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和谐,又遍布矛盾的世界,而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材料二 ……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势,因势利导,共为体系,保证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以不破坏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为前提,变害为利,使山、水、人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建堰220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主要思想包含哪两部分?(2)从材料一中找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3)材料二所指的是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它使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之国”?(4)从材料二中找出它被称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原因。
17.(6分)材料一 北京人用石块、兽骨、鹿角等制作各种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工具,使用这一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材料二 下图材料三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材料四 某朝代初年分封国分布状况情况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北京人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旧石器时代是如何制造石器的?(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说明了我国早期原始农业怎样的特点?原始农业产生对对古代文明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中能看出,夏朝是谁建立的?夏朝建立有何历史影响?(4)材料四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实行的制度?列举2个当时的诸侯国18.(10分)历史地图为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阅读地图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1 图2(1)观察地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所示王朝名称并写出判断理由图1所示王朝为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所示王朝为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和图2所示王朝统治地方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两个王朝官员的产生方式有什么不同?(3)图1和图2所示王朝之间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写出每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商代时人们创制了“甲骨文”,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朝开始,①符合题意;都江堰修筑在战国时期,②不符合题意;铁制家具和牛耕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③不符合题意;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水平已经相当高了,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④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神话传说的故事是由人们幻想着编造出来的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炎黄战蚩尤都是传说,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武王伐纣发生在前11世纪中期,是有文字记载的,是历史事实,故选C3.【答案】B【解析】中华民族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所产生的法有其自身的特点。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已经出现了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禹刑并不是禹所做,而是他的后代——夏朝的统治者制定的,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以禹来命名4.【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实行“仁政”,故选D5.【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工程是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因此可知李冰是战国后期秦国人6.【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能够保存天然的火种,所以可以吃到烧烤的食物7.【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治病的草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老传说中的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教人农耕,尝百草8.【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如西周时期,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现象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中的规定反映的本质是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故选D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的意思是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向上天推荐,后来舜向上天推荐与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10.【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属于春秋时期,所以材料中公元前707年处于春秋时期,根据材料中叙述的周桓公大败威信一落千丈这个事件说明诸侯争霸的时代的开启,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分析选项BD不符合题意,C项时间不符合,故选A11.【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政治上,周王室衰落,大国争霸,士大夫开始掌握政权;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思想上出现 百家争鸣的局面1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是诸侯林立,互相争霸的时期,大的诸侯国消灭小的诸侯国,实现了局部的统一,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诸侯争霸的战争不能体现生产力提高,③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C二、判断题13.【答案】× 【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14.【答案】× 【解析】【略】15.【答案】× 【解析】春秋争霸战争虽然带来人员伤亡、财物损耗、生产破坏的恶果,但是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出现了局部统一,形成了统一的趋势;为逃避战乱,人民大量迁徙,各地区、各民族加强了联系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等;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实现富国强兵,在各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并非“毫无进步可言”三、综合题16.【答案】(1)孔子2)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3)都江堰成都平原4)它以不破坏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为前提,变害为利,使山、水、人三者高度和谐统一解析】(1)依据材料一“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仁”的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包含仁和礼两部分2)依据材料一“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3)依据材料二“建堰220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依据所学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4)依据材料二“它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势,因势利导,共为体系,保证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以不破坏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为前提,变害为利,使山、水、人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可知,都江堰被称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原因是它以不破坏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为前提,变害为利,使山、水、人三者高度和谐统一17.【答案】(1)石器、兽骨、鹿角等2)会生产粮食会建造房屋(聚落生活)为古代文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诞生4)西周鲁、齐、燕、宋、晋等地图上有的均可。
解析】第(1)问,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北京人用石块、兽骨、鹿角等制作各种工具”可知,北京人使用石器、兽骨、鹿角等;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采用不同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工具”可知,北京人打制工具第(2)问,第一问依据材料二图片河姆渡人稻谷遗存和干栏式房屋可知,我国早期原始农业会生产粮食,会建造房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原始农业产生为古代文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第(3)问,第一问依据材料三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第二问依据材料可知,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起国家诞生第(4)问,第一问依据材料四地图可知有许多诸侯国,这是我国古代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形成的;第二问依据地图可知,有鲁、齐、燕、宋、晋等18.【答案】(1)图1:西周理由:都城镐京或镐;地方为各个封国图2:秦朝理由:都城咸阳;长城;匈奴;郡的名称等或者疆域四至等2)图1:分封制;图2:郡县制图1:王朝官员由贵族担任,依据血缘关系担任不同官职图2:王朝官员由皇帝或中央任命,依据才能或军功担任不同官职3)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周天子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诸侯以尊王攘夷为旗号争做霸主;争霸战争频繁战国时期:分封制彻底瓦解;周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诸侯各自为政;各国变法图强;兼并战争频繁。
解析】(1)观察地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的王朝都城在镐;地方为各个封国,如图中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宋、晋,由此可知,图1为西周观察地图2,图2的王朝都城是咸阳;图中出现长城;图中出现匈奴;图中有郡的名称,由此可知,图2为秦朝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图1所示王朝的地方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西周的官员由贵族担任,依据血缘关系担任不同官职,分封产生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图2所示王朝的地方的政治制度是郡县制秦朝官员由皇帝或中央直接任命,依据才能或军功担任不同官职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周天子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诸侯以“尊王攘夷”为旗号争做霸主;争霸战争频繁战国时期:分封制彻底瓦解;周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诸侯各自为政,相互兼并;各国变法图强;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乱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