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69KB
约1页
文档ID:158817438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_第1页
1/1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汉江小学郭筠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拟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根底,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根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个数,并且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二、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围绕“怎样摆放让别人能很快地看出是10根〞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摆小棒,呈现出多种摆的方法,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的.突破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难点,从而理解了数的意义,建立正确的数的概念,为培养数感奠定了的根底。

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根底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习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习11—20数的顺序和大小比拟,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促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开展我想: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的关注学生,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是一个值得我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