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金法律原则理论思考 - 法学理论 法学理论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参考 本文是一篇法学理论论文,笔者认为德沃金从疑难案件中发现了法律原那么,并将此作为批判以哈特为首的法律实证主义的工具,最终建构起了一套影响深远的法律原那么理论通过对德沃金相关作品的进行梳理,得出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成立的三个预设,即原那么社会模式的预设、完美法律体系的预设以及完美法官的预设一、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的产生〔一〕司法实践中的疑难案件1.疑难案件的定义疑难案件是法理学中仍然存在争议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难题目前,对于疑难案件的定义尚无定论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疑难案件在英文中的表述为“hard cases〞,与之相似的概念有“controversial cases〞〔争议案件〕和“boardline cases〞〔边际案件〕三种①争议案件一般指对于案件中的事实存在争议或者对于法律的适用存在争议的案件,边际案件那么一般指涉因某些概念含糊而产生争议的案件争议案件和边际案件并不是英美法中对于疑难案件的定义在英美法学中,疑难案件主要指那些围绕法律问题所产生争议的案件虽然案件事实的查明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审判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真正的疑难案件指的是源于法律自身。
这与我国所定义的疑难案件有所区别,我国所指的疑难案件不仅指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疑难的案件,还指事实认定上存在疑难的案件由此可见,我国疑难案件的范围大于英美国家疑难案件的范围与疑难案件相对的概念是简单案件,简单案件在英文中的表述有“ease cases〞(德沃金)、“plain cases〞(哈特)、“clear cases〞(麦考密克),还有“routine cases〞等②用德沃金的话来说,“所谓容易处理的案件,即法官只是适用已确立规那么的案件〞③简单案件因其容易处理,根本上借助司法三段论就可以解决,所以几乎不存在争议相较而言,疑难案件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司法三段论,疑难案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有争议2.两个疑难案件在美国这样的一个判例法国家,已有的法律判决是德沃金证明法律原那么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据在德沃金的整个法理学理论体系中,都不不足对司法案件的分析这些案件不仅对他所需要论证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社会影响大下面,本文将对德沃金所列举的两个经典案件进行具体表明〔二〕德沃金与哈特的论战在法哲学研究中,没有一个问题能够像“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那样,引发如此持久和剧烈的理论纷争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法律实证主义有两大成果:一是,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二是,哈特的“法律规那么说〞。
哈特的“法律规那么说〞建立在批判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之上德沃金对于该元问题的答复那么是建立在批判哈特的“法律规那么说〞之上在 19 世纪时期,西方兴起了实证主义思潮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之下,奥斯丁希望从实证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法律进行严格的定义,明的确际存在的由人制定的法律的科学范围1832 年,奥斯丁出版了?法理学的范围》〔The Province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一书,提出了驰名的“法律命令说〞,即“法律是主权者的一种命令〞命令〞(order)是奥斯丁关于法律定义的核心奥斯丁认为,当你叙述一个我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要求,我没有服从你的要求时,你会采取制裁伎俩来处分我,这时你的要求就是一个命令从这一概念出发,奥斯丁提出,法律是掌握主权的人对其他人发出的命令1961 年,哈特出版了?法律的概念》(TheConcept of Law)一书在这本书中,哈特从三个角度对奥斯丁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一是,法律的内容;二是,法律的适用范围;三是,法律的起源方式通过从上面的三个角度的论证,哈特指出奥斯丁理论失败的基本原因:“在许多关键点上,把法律视为主权者之强制命令的简单模型,未能成功地呈现某些法体系的明显特征〞。
①在批判奥斯丁的根底之上,哈特提出了自己的“法律规那么说〞1.哈特的法律规那么说哈特认为,在一个小型的简单的原始社会中,仅存在初级规那么〔primary rule〕而在复杂的大型社会中,除了需要初级规那么,还需要次级规那么次级规那么分为三种:一种是,成认规那么(rule of recognition);一种是变更规那么〔rule of change〕;一种是裁判规那么〔rule of adjudication〕初级规那么是对社会成员科予义务的规那么法律条文中有许多此类规那么,如,刑法中禁止抢劫、杀人或超速驾车这类的规定就是初级规那么次级规那么那么是关于初级规那么的规定,“它们规定了初级规那么被确定、引进、废止、变动的方式,以及违规事实被决定性地确认的方式〞②如,议会如何组成和怎样制定法律,人们如何订立合同和执行遗嘱哈特指出了初级规那么的三个缺陷:一是,原始社会所产生的初级规那么不能成为一个体系,因为它不具有可鉴别的标识;二是,初级规那么具有静态性格,即它的变动模式是一种迟缓的生长过程,不具有适应社会开展而独有的变更规那么的办法;三是,初级规那么得以维持的社会压力是分散的,故而是无效率的。
针对初级规那么的这三个缺陷,哈特提出了次级规那么在次级规那么中,成认规那么是哈特的“法律规那么说〞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鉴别科予义务之初级规那么的决定性规那么〞③哈特在批判奥斯丁的根底之上,将“法律是什么〞的答复指向了“规那么〞〔rule〕这一概念,似乎规那么这一概念是对“法律是什么〞的唯一答案然而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规那么所不能解决的案件,这类案件被称为疑难案件二、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的内容〔一〕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的预设1.原那么社会模式的预设根据德沃金对原那么的定义①,他认为原那么是公平和正义的要求公平和正义是法律的价值目标,但在不同的社会模式之中,人们对于公平和正义的理解不同社会模式是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政治文化制度前提在?法律帝国》中,德沃金一共描述了三种社会模式:第一种是“环境模式〞;第二种是“规那么手册模式〞;第三种是“原那么模式〞②在“环境模式〞中,社会成员将会因为一些偶然发生的事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地理环境中联结在一起德沃金用了一个形象的例子表明了这种模式有两个不同国家的人,他们分别轻视对方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在一场国家间的海战中,他们被海水冲到了一个荒岛上为了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原先敌对的两人不得不合作。
虽然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模式,但是不具有共同的政治价值比这种模式好一点的是“规那么手册模式〞在“规那么手册模式〞中,社会成员之间需要遵守一定的规那么,这种规那么会赋予社会成员某种义务社会成员只需要遵守规那么所明确的义务即可换言之,除了规那么所明确的义务外他们便再也没有任何需要履行的其他义务第三种模式是“原那么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每个成员都被予以有平等的关怀和尊重此外,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只限于来自于规那么,在某些时候还来源于原那么德沃金从协作(association)的角度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表明德沃金认为,“环境模式〞中的社会成员只把对方当作自己的伎俩,这种社会模式不是协作型社会;“规那么手册模式〞中的社会成员虽然存在协作,但协作方式是以谈判和妥协为主,协作程度有限;“原那么模式〞中的社会成员之间彼此成认权利,相互担负义务,存在一种深度协作其中,德沃金推崇的是“原那么模式〞由此,德沃金创设了一个原那么社会〔Thecommunity of principle〕在原那么社会模式中,“整体性〞政治道德原那么为该社会的根底在这个原那么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规那么的约束,也受到原那么的约束。
〔二〕德沃金对法律原那么的界定原那么〔pricinple〕③是德沃金在反驳哈特对“法律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答时所使用的概念他围绕这一概念谈论了许多问题,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由此建构了一个法律原那么理论德沃金对于原那么的定义分为初始阶段、开展阶段和最终阶段初始阶段的原那么含义很广,“任何不以哈特所称的‘规那么’之方式作用的规范,都可能被德沃金称为‘原那么’〞④德沃金前期对于概念的把握不是特别严谨,他自己也成认有时候会把原那么和政策混用,不过他自己在后面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在后期的作品中对两者加以辨别开展阶段的原那么主要是和政策做了辨别为了与政策辨别开,德沃金是这样定义原那么的:“我把这样的一个准那么称为一个‘原那么’,它应该得到遵守,并不是因为它将促进或者爱护被认为符合需要的经济、政治或者社会形势,而是因为它是公平、正义的要求,或者是其它道德层面的要求〞⑤最终阶段的原那么的定义更为分明我的观点不是说,‘法律’〔the law〕包括固定数量的规范,其中一些是规那么,另外一些是原那么的确,我想反对这一观点,即‘法律’是一套固定的任何种类的准那么〞①德沃金想要叙述的是,在面对法律权利和义务时,我们要考量多种因素。
简言之,原那么只是一种法律对于道德因素的考量的表现形式综上所述,德沃金针对哈特的观点提出了法律判决的依据除了规那么,还有原那么、政策这些准那么的观点在这些准那么中,原那么是德沃金用以反驳哈特的“法律规那么说〞的主要工具德沃金重视原那么,特别是道德原那么事实上,德沃金谈论法律原那么时,大多数时候是在谈论道德原那么与排他性实证主义的观点相反,德沃金认为道德原那么是法律的渊源在建构性解释之下,法官可以引用道德原那么作为判决依据,被引用的道德原那么被称之为法律原那么〔legal principles〕②德沃金从下列几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他对于法律原那么概念的理解三、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的评价.............................22〔一〕法律原那么理论的作用....................................221.通过诉诸政治道德处理疑难案件................................ 12 法学理论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参考 .......222.通过提供合法性证明维护法律权威..............................23四、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对我国的启示....................27结 语.................................30四、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法律原那么理论能为我国带来什么?德沃金在?认真对待权利》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提到了关于文化差别下理论的价值问题。
根本价值观的检验告诉我们,即使一个观点产生于外国,或者是针对接受者的文化之外的文化作出的,它都可能与接受者相关〞②我们不能奢求适合一种文化的所有东西都适用于所有文化,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法律原那么理论的理由法律原那么理论的研究不是让我们可以直接照搬使用,最重要的是给予学者们在思想上的灵感法律原那么理论虽然存在瑕疵,但是它根本上形成自身的逻辑框架这个理论的出现推动了英美法理学的极大开展,中国法理学中关于法律原那么的观点和学者对于法律原那么的研究也或多或少借鉴了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这就是法律原那么理论价值的体现受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的影响,我国主流观点认为法律是由法律概念、法律规那么和法律原那么三要素构成③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法律原那么是法理的载体,能够作为法律规那么根底或根源的原理或准那么从经验层面来看,法律原那么存在于各种法律之中它不仅存在与国内法和国外法中,还存在于像欧盟法这种超国家法之中如,国内法的公序良俗原那么、老实信用原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那么;国家法中的主权原那么、国家平等原那么;超国家法中的平等与不歧视原那么、爱护合法冀望原那么等等从逻辑层面来看,面对事物不断的开展,法律有时难以对新情况进行预测,所以法律需要具有开放性,以此来填补法律空白。
我国所认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原那么是在法律条文中明文规定的,可以直接被用作审判依据而仅仅还在学术讨论中的未明文规定的法律原那么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以被当作一种法理用来加强法官论据的合理性从我国目前在司法审判中运用法律原那么的实践来看,我们不仅适用了法定的法律原那么,还使用了学理性的法律原那么法定的法律原那么的适用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结语德沃金从疑难案件中发现了法律原那么,并将此作为批判以哈特为首的法律实证主义的工具,最终建构起了一套影响深远的法律原那么理论通过对德沃金相关作品的进行梳理,得出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成立的三个预设,即原那么社会模式的预设、完美法律体系的预设以及完美法官的预设在这三个预设之下,德沃金展开了对法律原那么的论述具体包括了对法律原那么概念的界定、法律原那么与法律规那么和法律政策的概念辨析以及法律原那么的辨认办法德沃金对法律原那么的论证,为处理疑难案件提供了一种司法解决办法,从而防止了法官使用强意义上的自由裁量权;为法律和政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合法化的证明,从而维护了法律权威此外,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也存在三个不可无视的局限尽管如此,他的这一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价值我国不仅在理论上借鉴了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而且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了德沃金所提到的法律原那么适用模式。
由此可见,德沃金法律理论对我国的影响之深德沃金通过建构法律原那么理论,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法学家是如何思维的他一直在为法律原那么理论辩护,他有关法律原那么的阐述分布在各个论文与著作之中,但总的观点是明确的从整体来看,德沃金是一个理想化的法学家,他的法律原那么理论也存在理想化的地方但不可否定,这一理论确实引起了学者的广泛讨论,并推动了学界对于法律原那么的研究梳理法律原那么理论是为了在前人的根底上,更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一理论,目的是为了重现德沃金所要叙述的一个思维逻辑,由此,更好地去了解德沃金是如何构建起这样的一个法律原那么理论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今后研究德沃金法律原那么理论的学者提供一种借鉴和新思路参考文献〔略〕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