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daj****de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97KB
约3页
文档ID:177550838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1/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 重 要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 创业 教育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专业 教育基础上,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 改革人才 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二、主要目标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促进高等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摆在突出重要 位 置,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育理念, 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 需要的 高水平创新人才三、实验容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基地应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基地本科专业教育和 文化 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容融入专业教学主渠道,贯穿人 才培养 全过程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 养人才模 式。

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 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容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 设计和应用,支持学 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改革考试 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 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爱好和思辨力2. 建立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实验基地应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 到专 业系列课程,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鱼,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 要与专 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课程 体系、教 学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改革应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课程开设,同时组织 建设与创新 教育有关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课程,以及与创业教育有关的项目管理、企业 管理、风险投 资等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 色的高质量教材3.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实验基地应探索构建基地 100%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 参 与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的校、市、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体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 研究条件 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 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编 制商业计划书、 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创业实 践项目是学生团队, 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 实验)的成果,提出一 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 动4.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高校和实验基地要有计划地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鼓 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 学者 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从教学考核、职 称评定、 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 提高教师教 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鼓励实验基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 或相应的研究 机构5. 创设鼓励创新创业的多元平台实验基地应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术交流平台,通 过举 办各类竞赛、讲座、论坛、俱乐部、学术刊物、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 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支持学生参加校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 业提供交流 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 积极创造条件 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 主创业定期组 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 验,推广创新创业 教育优秀成果,组织编写创新创业教育先进经验材料汇编和大学生创业成 功案例集等四、支持和保障1. 组织与制度保障我委将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纳入市级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容,并成立“创新创业 教 育”专家工作组,对实验基地建设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推动实施实验基地应成立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牵头负责,建立健全教学、财务、人事、就业、科 研、 团委、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和配套 政策,明确分工,切实加大人员、场地、经费投入,将实验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 本科生教学 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2. 经费保障学校是基地建设的主体,基地所在高校要根据实验容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对基地建设 的 经费投入,保障基地的正常运转部属高校的实验基地建设经费由“985 工程”和"211 工程” 的市政府配套经费等经费中投入;市属高校的实验基地建设经费由“085 工程”专项 经费等投 入。

3. 条件保障高校的示性实验教学中心、各类开敖实验室和各级重点实验室要向实验基地的学生提供 实 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高校的大学科技园要积极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任务,为实验 基地 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同时,高校要拓宽思路,整合校外 优势资源,建设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习基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体验与实践五、组织实施1. “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建设50 个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2. 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采取申报评审制拟申请高校以学院或系为单位进行申 报, 每所高校每批最多申报一个实验基地建设周期为三年3. 实施程序1)高校申报:每年6 月份,拟申请基地向我委报送申报材料;(2)专 家评 审:我委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经我委审核后正式公布基地;(3)基地建设: 实验基地 根据申报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做好计划执行、经费使用等工作;(4)检查验收建 设期间,我委 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建设期满,我委组织专家根据申报方案对基地建设情 况进行评估验收。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