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人事厅二二四年九月四年九月 (一)(一)为了及时、准确地搜集、为了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有关职工人数和劳动报酬等整理有关职工人数和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资料,为各级党委、政府方面的资料,为各级党委、政府制订机关事业单位有关政策、进制订机关事业单位有关政策、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特制订本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特制订本制度制度一、说 明 (二)(二)本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本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职工人数、劳动报酬和在岗括:职工人数、劳动报酬和在岗职工人数变动等情况职工人数变动等情况一、说 明 (三)(三)本报表制度的调查范围为本报表制度的调查范围为省属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各市省属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各市人事局(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人事局(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计市属以下机关事业单位;责统计市属以下机关事业单位;省直属机关事业单位,无论驻何省直属机关事业单位,无论驻何地区,均由主管部门负责统计地区,均由主管部门负责统计一、说 明 (四)(四)本报表制度实行年报、季报本报表制度实行年报、季报一套表的制度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一套表的制度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报送基层报表,季报只上报二、三报送基层报表,季报只上报二、三季度报表。
各市人事局(编制委员季度报表各市人事局(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报送综合报表,季报只会办公室)报送综合报表,季报只上报二季度报表年报报送时间为上报二季度报表年报报送时间为次年次年1 1月月5 5日前,季报报送时间为季日前,季报报送时间为季后后5 5日前日前一、说 明 (五)(五)本报表数字截止时间为报告本报表数字截止时间为报告期最后一天期最后一天六)(六)本报表中人员指标以本报表中人员指标以“人人”为为计量单位,报酬以计量单位,报酬以“千元千元”为计量单为计量单位,均保留整数位位,均保留整数位一、说 明 (七)(七)本报表制度由省人事厅负责本报表制度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解释二、主要指标解释 二、主要指标解释 单位法人代码单位法人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法人单位代码证书或或法人单位分支机构代码证书法人单位分支机构代码证书的的代码填写代码填写隶属关系隶属关系指本单位隶属于哪一指本单位隶属于哪一级行政管理单位领导级行政管理单位领导单位个数单位个数指填报本报表制度的指填报本报表制度的事业法人和机关法人单位的个数事业法人和机关法人单位的个数二、主要指标解释 编制总额编制总额指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指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分配给本单位的编制数,包括行政编制、分配给本单位的编制数,包括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工勤编制等事业编制、工勤编制等。
工勤人员编制工勤人员编制机关中使用的由省以机关中使用的由省以下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下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单独核定的,专门用于机关中的传达员、单独核定的,专门用于机关中的传达员、收发员、员、司机、打字员等从事收发员、员、司机、打字员等从事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编制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编制二、主要指标解释 期末人数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的实际人数已经招用但尚未报到的实际人数已经招用但尚未报到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增人指标,不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增人指标,不得作为期末人数统计对于新招收得作为期末人数统计对于新招收的人员,从报到参加工作之日起,的人员,从报到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放了当月工资,均应统不论是否发放了当月工资,均应统计为本单位职工计为本单位职工二、主要指标解释 单位从业人员单位从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事业单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人事关系的职工本单位仍保留人事关系的职工。
注释:从业人员该指标是从该指标是从19931993年开始增加的,相当年开始增加的,相当于过去使用的社会劳动者指标,一般于过去使用的社会劳动者指标,一般指的是全社会的就业人数;指的是全社会的就业人数;判断是否为从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是:判断是否为从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是:从业人员从事的是社会劳动,即生产从业人员从事的是社会劳动,即生产出在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或劳务仅从出在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或劳务仅从事无收入的劳动(如:义务劳动、家事无收入的劳动(如:义务劳动、家务劳动)的劳动者不能算为从业人员务劳动)的劳动者不能算为从业人员该单位全部从业人员该单位全部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在岗职工+其他其他从业人员从业人员二、主要指标解释 在岗职工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人员注释:在岗职工该指标是统计局该指标是统计局19981998年增加的新指年增加的新指标,是在原标,是在原 职工职工 指标的基础上根据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劳动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部门职劳动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部门职能分工区分为能分工区分为 在岗职工在岗职工 和和 离开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岗职工公务员、管理人员及专在岗职工公务员、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二、主要指标解释 其他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按劳动统计规定按劳动统计规定不作在岗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不作在岗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人员包括:1 1、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员;2 2、在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港、在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港澳台方人员;澳台方人员;3 3、兼职人员;、兼职人员;4 4、借、借用的外单位人员;用的外单位人员;5 5、第二职业者、第二职业者二、主要指标解释 公务员公务员 指各级政府工作部门中指各级政府工作部门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以及各级党委、人大、公务的人员,以及各级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的干部人民团体机关的干部二、主要指标解释 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指指事业单位中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事业单位中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在管理岗位或专业用、聘用手续、在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工勤人员工勤人员指机关、事业单位中指机关、事业单位中在后勤服务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在后勤服务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二、主要指标解释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人事关系离开本单位仍保留人事关系的职工的职工 指由于各种原因,已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人事关系的职工用人单位保留人事关系的职工注释:离开本单位仍保留人事关系的职工 主要包括:离岗职工、未聘人员、停薪主要包括:离岗职工、未聘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上学、病休超过一年的人员留职人员、上学、病休超过一年的人员人事关系在本报表制度中主要是指工资人事关系在本报表制度中主要是指工资关系和行政关系,如果发生行政关系转关系和行政关系,如果发生行政关系转走而工资关系未转走的情况,按本单位走而工资关系未转走的情况,按本单位在岗职工进行统计;行政关系转到而工在岗职工进行统计;行政关系转到而工资关系尚未转到的情况,按其他从业人资关系尚未转到的情况,按其他从业人员进行统计员进行统计二、主要指标解释 离岗职工离岗职工指按机构改革人员分指按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政策及离岗从事民营经济的有关流政策及离岗从事民营经济的有关规定办理提前离岗手续的职工规定办理提前离岗手续的职工。
未聘人员未聘人员指事业单位改革中未指事业单位改革中未能竞聘上岗内部待聘的人员能竞聘上岗内部待聘的人员二、主要指标解释 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拥有的人数注释: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指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月平均人数:指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的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除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除得出举例:举例:注释:平均人数 某单位某单位3 3月份从业人员变动情况是:月份从业人员变动情况是:3 3月月1 1日日5656人,人,6 6日调出日调出2 2人,人,1515日招进日招进3 3人,人,2222日又调入日又调入1 1人,人,2626日退休日退休4 4人全月平均人数的计算过程是:全月平均人数的计算过程是:3 3月月1 1日至日至5 5日(日(5 5天)每天天)每天5656人;人;6 6日至日至1414日(日(9 9天)每天天)每天5454人;人;1515日至日至2121日(日(7 7天)每天天)每天5757人;人;2222日至日至2525日(日(4 4天)每天)每天天5858人;人;2626日至日至4 4月月1 1日(日(6 6天)每天天)每天5454人。
人月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5656 5 55454 9 95757 7 75858 4 45454 6 6)31315656(人)(人)注释:平均人数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相加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相加之和被二除求得之和被二除求得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按前一天的人数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按前一天的人数对新建立不满全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对新建立不满全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被报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被报告月日历日数求得,而不除以该单位建告月日历日数求得,而不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立的天数注释:平均人数季平均人数:指报告季内每天平均季平均人数:指报告季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以报告季中各月平均拥有的人数以报告季中各月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三除求得人数相加之和被三除求得年平均人数:指报告年内每天平均年平均人数:指报告年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以十二个月的平均人拥有的人数以十二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或以四个数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或以四个季度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四除求季度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四除求得。
得二、主要指标解释 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各单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本单位其他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二、主要指标解释 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 指各单位在一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注释: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劳动报酬,非劳动报酬性工资总额是劳动报酬,非劳动报酬性质的支付就不能统计为工资总额质的支付就不能统计为工资总额如独生子女费等)如独生子女费等)工资总额是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支工资总额是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支付给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不计能付给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不计能入工资总额如:支付给返聘的离入工资总额如:支付给返聘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工资总额是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是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支付給合同制职工、临时工等统包括支付給合同制职工、临时工等统计为职工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计为职工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注释: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的构成:指将工资总额按其工资总额的构成:指将工资总额按其职能及发放形式区分的若干项目包职能及发放形式区分的若干项目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贴;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各单位在统计月、季、年工资总额时,各单位在统计月、季、年工资总额时,均应按实发数计算,但对逢节日提前均应按实发数计算,但对逢节日提前预发下月的工资,仍统计在应发月中,预发下月的工资,仍统计在应发月中,因补发调整影响当月工资总额变动较因补发调整影响当月工资总额变动较大时,应在统计报表中加注说明大时,应在统计报表中加注说明注释: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各单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不论是单位自筹的资金还是上级的,不论是单位自筹的资金还是上级(或政府财政部门)下拨的资金的,(或政府财政部门)下拨的资金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二、主要指标解释 工资统发工资统发指用财政性资金由指用财政性资金由各级财政部门委托代发工资银行各级财政部门委托代发工资银行将个人工资(离退休、退职费)将个人工资(离退休、退职费)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二、主要指标解释 工资统发人数工资统发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本单位纳入工资统发范围的国一天本单位纳入工资统发范围的国家正式职工及离退休、退职人员总家正式职工及离退休、退职人员总数数工资及离退休、退职费总额工资及离退休、退职费总额指指在一定时期内,工资表中应发工资在一定时期内,工资表中应发工资及离退休、退职费总额及离退休、退职费总额注释:在岗职工上年末人数(原报表制度)全部职工在岗(原报表制度)全部职工在岗职工离岗职工职工离岗职工在岗职工上年末人数全部职工在岗职工上年末人数全部职工上年末人数离岗职工上年末人上年末人数离岗职工上年末人数数举例举例:注释:在岗职工上年末人数 甲单位甲单位20032003年底共有职工年底共有职工2222人,其中人,其中在岗职工在岗职工2020人,离岗职工人,离岗职工2 2人20042004年第二季度劳动统计报表中上年年第二季度劳动统计报表中上年末人数为末人数为2222人(在岗职工离岗职人(在岗职工离岗职工)。
工)新报表制度实施后,新报表制度实施后,20042004年第三季度年第三季度劳动报表上年末不能再填劳动报表上年末不能再填2222人,应填人,应填2020人(仅填在岗职工)所差人(仅填在岗职工)所差2 2人即为人即为离岗职工,在报送报表时需说明此情离岗职工,在报送报表时需说明此情况并提供两人的名单况并提供两人的名单二、主要指标解释 增增 加加 人人 数数指在报告期内,本指在报告期内,本单位招收、录(聘)用和调入的全单位招收、录(聘)用和调入的全部人员数部人员数从城镇招收的人员从城镇招收的人员指从城镇社指从城镇社会青年、失业人员中招收(聘)参会青年、失业人员中招收(聘)参加工作的人员加工作的人员二、主要指标解释 从农村招收的人员从农村招收的人员指从户口在指从户口在农村的劳动力中招收(聘)参加工农村的劳动力中招收(聘)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复员回农村参加生作的人员包括复员回农村参加生产后,又被事业及机关招收录(聘)产后,又被事业及机关招收录(聘)用的人员用的人员二、主要指标解释 录用的复员军人录用的复员军人指从部队复员指从部队复员后,直接由单位录(聘)用的或由后,直接由单位录(聘)用的或由职业介绍所介绍的人员。
包括参军职业介绍所介绍的人员包括参军前是职工或已办理了招工手续,服前是职工或已办理了招工手续,服兵役期满后又回到原单位复工复职兵役期满后又回到原单位复工复职的人员的人员二、主要指标解释 录用的转业军人录用的转业军人指退出现役,指退出现役,转到地方由国家分配到事业及机关转到地方由国家分配到事业及机关或由用人单位直接录(聘)用的或或由用人单位直接录(聘)用的或由职业介绍所介绍的部队转业军官由职业介绍所介绍的部队转业军官和干部和干部二、主要指标解释 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指从大学、专科学校及研究生院指从大学、专科学校及研究生院(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后,直接由事业及机关录(聘)毕业后,直接由事业及机关录(聘)用的人员包括由学校推荐或本人用的人员包括由学校推荐或本人自行联系工作单位或由职业介绍所自行联系工作单位或由职业介绍所介绍的各类毕业生介绍的各类毕业生二、主要指标解释 调入人员调入人员指在报告期内由外单指在报告期内由外单位调入的人员位调入的人员包括:成建制调包括:成建制调入或兼并的全部人员入或兼并的全部人员减少人数减少人数指在报告期内,离开指在报告期内,离开本单位并不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本单位并不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全部人员全部人员。
二、主要指标解释 离离 休休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离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离开生产或工作岗位,正式办理了离开生产或工作岗位,正式办理了离休手续并享受离休待遇的人员休手续并享受离休待遇的人员退退 休休指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龄和指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龄和条件,退出生产或工作岗位,正式条件,退出生产或工作岗位,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员人员二、主要指标解释 退职退职指职工本人自愿,或因丧指职工本人自愿,或因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而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而办理离职手续享受相应待遇的人员办理离职手续享受相应待遇的人员开除开除指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指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职工手续的职工二、主要指标解释 辞退辞退指按照指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条例、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定和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的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的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对犯有违纪行为,由,对犯有违纪行为,由单位办理辞退手续的职工,以及因单位办理辞退手续的职工,以及因其他原因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其他原因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的职工续的职工。
二、主要指标解释 合同制职工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合同制职工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指根据指根据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制暂行规定,企业与职工签订劳,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后,由于正常或非正常原因,动合同后,由于正常或非正常原因,与企业终止和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合与企业终止和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合同制职工同制职工二、主要指标解释 调出人员调出人员指在报告期内由本单指在报告期内由本单位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位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二、主要指标解释 机机 关关指具有代表国家权力和行使国家行指具有代表国家权力和行使国家行政、检察、审判职能,组织协调社会、政治、政、检察、审判职能,组织协调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活动职能,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经济、科技等活动职能,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立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经批准建立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经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批准建立的各级党的机关,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批准建立的各级党的机关,包括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所属办事机构、人民包括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所属办事机构、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法院、检察院、党政府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法院、检察院、党委和所属办事机构、各民主党派机关办事机构委和所属办事机构、各民主党派机关办事机构和政治协商会议等和政治协商会议等。
二、主要指标解释 事事 业业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纳入各级机构编国有资产举办,并纳入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范围的社会服务组织制部门管理范围的社会服务组织二、主要指标解释 财政拨款财政拨款对应原全额预算管理对应原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对应原差额预算管理对应原差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经费自理经费自理对应原自收自支和实对应原自收自支和实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校核关系 LR01表 列校核:列校核:2 2=3 13=3 13=14=14 4=5+6 15 4=5+6 15=16=16 7 7=8 17=8 17=18=18 10 10=11=11 LR02表列校核:列校核:2=1+3 3=4-19 2=1+3 3=4-19 4=5+7+10+14+184=5+7+10+14+185 5=6 7=6 78+98+91010=11+12+13=11+12+1314=15+16+1714=15+16+1719=20+21+22+23+24+2819=20+21+22+23+24+2824=25+26+27 2824=25+26+27 28=29=29校核关系 表间校:表间校:LR01表第表第4列与列与LR02表表第第2列对应项相等。
列对应项相等校核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