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1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默写10 分)(1)日月之行, (曹操《观沧海》)(2)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谈笑有鸿儒, 4) ,千里共婵娟(刘禹锡《陋室铭》)(苏轼《水调歌头》)(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鸟类活动的句子是:“ , 6)《岳阳楼记》中,“ , ”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苦己为 人的精神品格7)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 私奉献的传统美德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1 分)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 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 bì,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 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 bó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 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分泌( ) 腐蚀( ) 绝 bì( ) bó( )斗(2)“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 )(3 分)A.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B.约定时日C.盼望,希望 D.一周年,一整月(3)画线句子运用了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2 分)的修辞手法2 分)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3.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 分) (1)请按提示修改“实践活动注意事项”6 分)实践活动注意事项敬爱的同学们:为保证本次活动顺利开展,请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尊重活动安全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财物安全2.按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3.举止文明,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有序参观4.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2019 年 10 月 15 日九年级(1)班班委会①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 ”,应改为“ ”2 分)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 分)③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 分)(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8 分)①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 的名称3 分)欧阳修宴饮 ,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 ,慨叹“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崔颢置身 ,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滕王阁, 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 格3 分)文化名人诸葛亮杜甫辛弃疾名人的“字”名人的“字”:A.幼安B.子美C.孔明③在“戏曲文化展厅”,大屏幕正在播放鲁迅小说《社戏》中演戏场景的视频,视频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 着长胡子的男子,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 请你回答2 分)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 ;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 二、阅读( 55 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2 分)十八岁的时候,祥子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 乎全做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做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 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 不完全出于( ),而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 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但这不是不能胜 过的困难,有他的身体与力气做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
然后去赁辆新 车,说不定很快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个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①上一辆车,顶 漂亮的车!看着自己年轻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 想!再来看看祥子的身材,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 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 ②去,好更显出他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 的,他( )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按照常规的审美标准,祥子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 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③粗;脸上永远红扑扑 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 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 方不挺脱④的这么说来,祥子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 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 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祥子是乡下 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 )设若口齿伶俐是出于天才,他天生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城里人 的贫嘴恶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老看 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 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祥子决定去拉车,于是就拉车去了先赁了辆破车,他要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 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因为他的脚脖子肿得象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 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过不了这一关,他就不能放胆地去跑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注]①打:买②杀进腰:把腰部勒得细一些③一边儿:同样的④挺脱:北京方言,强劲结实,挺括舒展。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偶然C.偶然毕竟 灵敏 B.忽然无疑 灵便 D.忽然无疑 灵敏毕竟 灵便5.从选文看,祥子为什么决定要做车夫?(4 分)6.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6 分)(1)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 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2)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7.从整本书看,祥子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两三句话加以概括 (6 分)8.《骆驼祥子》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刻画了其他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泼辣而有心计的 ,有残忍霸道的车厂老板 ,还有被祥子看作“孔圣人”的 3 分)[二](17 分)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 类文明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的淬炼《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 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
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 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 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 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 成人”的基础性活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 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 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 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2019 年 1 月 28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材料二 2019 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 观86.79%的初中生和 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 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的高中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科 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
调研也发现,我市仍有部分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 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 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 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 务摘自《长沙发布“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指标”》,2020 年 4 月 16 日《长沙晚报》)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 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 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 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 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 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 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选自刘余莉《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2020 年 4 月 30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9.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C.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10.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的一种,说说它有什么作用3 分)11.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6 分)12.材料一中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5 分)[三](16 分)爱莲说周敦颐. .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咏 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注]①著:附着②荷:也称作莲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菊花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2)濯清涟而不妖妖:(3)宜乎众矣 宜:(4)金粟初开晓更清 初: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5.《爱莲说》中,菊是的象征;《咏菊》中,菊有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16.《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6 分)三、写作( 55 分)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 分)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 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提示和要求】(1)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 照搬别人的文章答案及解析一、(35 分)1.(10 分)(1)若出其中(2)忽如一夜春风来(3)往来无白丁(4)但愿人长久(5)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春燕啄春泥(6)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7)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每空 1 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与识记的能力第(1)~(4)题考查直接性默写,根据自己的识 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 1)题注意“若”不要写成“苦”;( 2)题注意“忽”不能写成“呼”; ( 3)题注意“丁”不能写成“盯”;( 4 )题注意“长”不能写成“常”。
5 )~ ( 7)题为理解性默写, 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确定所要默写的诗句5)题写“鸟 类活动”,注意“莺”“暖”“啄”的书写,“燕”不要写成“雁”;(6)题抓住“天下为己任、苦己 为人”作答,注意“忧”不能写成“优”;(7)题抓住“奉献”二字可以作答,注意“落”不能写成 “洛”2.(11 分)(1)mì shí 壁 搏(4 分每空 1 分)(2)B(3 分)(3)拟人 比喻(2 分每空 1 分)(4)没有什么(别的)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2 分)【解析】 本题考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第( 1 )题要注意易错字和多音字泌“有两个读音, 当指地名或姓氏时,读 bì,指分泌时,读 mì腐蚀”的“蚀”要注意不要写成第四声绝壁”的“壁” 容易写成“璧”,“搏斗”的“搏”容易写成“博”第(2)题,考查“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 “不”是副词,后面修饰的应是动词或形容词,A、D 都是名词,故排除不期而至”意为“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故选 B第(3)题考查修辞手法句中写根与石头“搏斗”,故为拟人;石头“坚 如钢铁”,是比喻第(4)题考查句式转换,要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转换时注意句意不变,转换的 方法为: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怎、 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④问号改为句号。
本句中将“还有” 改为“没有”,问号改为句号即可3.(1)①敬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2 分,每空 1 分) ②将“尊重”改成“遵守”(或 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2 分) ③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2 分)(2)①醉翁亭 幽州台 黄鹤楼(3 分每空 1 分) ②CB A(3 分每空 1 分) ③老生 小旦(2 分每空 1 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语文知识的运用及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的能力第(1)题,①题中“敬爱”一 般是对长辈或上级的敬语,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生,用“敬爱”不够得体,用“亲爱”比较合适②“尊 重”与“规定”不搭配,应将“尊重”改成“遵守”③应用文中,一定要注意日期和署名的格式问题: 署名在上,日期在下第(2)题,①题根据语境中的诗文名句,很容易从学过的《醉翁亭记》《登幽州 台歌》《黄鹤楼》等作品中找到答案②题中,三位文化名人的“字”在教材的注释中均有介绍,且表格 下方给出了备选答案,故也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答案为 C、B、A③题考查的是戏剧知识生,主要扮演的 是男性角色;旦角,则全为女性据此,第一空应填“老生”,第二空应填“小旦”知识拓展】戏剧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生行,扮演的是男性角色;旦行,扮 演的是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扮演男性角色; 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五大行当的主要分类见下表:行当主要分类生老生:主要 扮演帝王及 儒雅文弱的 中老年人小生:主要 扮演年轻英 俊的男性角 色武生:主要 扮演勇猛战 将或绿林英 雄娃娃生:指 儿童角色) 几大类青衣(正 旦 旦):端庄娴雅的女子武旦:扮演花旦:天真 勇武的女性活泼的少女 人物,如武 老旦:老年 或性格泼辣 将和江湖人 妇女 的少妇 物中的各类女侠正净(大花 脸):地位净 较高,举止 稳重的忠臣 良将副净(二花 脸):俗称 架子花脸, 大多扮演性 格粗豪莽撞 的人物武净(武花 脸):以武 打为主的角 色——末 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后归入生行丑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 武丑:精明干练而风趣幽 黠的角色 默的豪杰义士二、(55 分)[一](22 分)4.C(3 分) 【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此类题目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来解答 第一空,根据前文中“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的意思,是说拉车和其 他行业比较会多些报酬,但有偶然性,一定得遇着识货的人。
所以应选“偶然”第二空,前文说祥子健 壮的体格和车夫装扮,后面说祥子的自信,填“无疑”比较恰当灵便”,(四肢、五官)灵活;“灵 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口齿一般搭配“伶俐”或“灵便”综合以上分析,应选 C 项5.(4 分)一是他觉得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二是他相信自己有拉车的资格:有力气,年纪正轻每点 2 分 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扣住题干中的“为什么决定要做车夫”这个关键 词,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明确本题的答题区间在第一段做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 化和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这是从收入的角度来写的;“他 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这是从祥子自身的角度来写的用简洁的语言将其概括出 来即可6.(6 分)(1)在心理描写中融入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地塑造了祥子身体健壮、充满自信的形象描写 方法”2 分,写出其中两种即得满分;表达效果 1 分)(2)运用比喻手法,使用表现力很强的北京方言词汇“挺脱”以及双重否定句式,将祥子身体结实的特 征充分凸显了出来,同时形象地表现了祥子的自信心理。
语言运用方式”2 分,写出其中两种即得满 分;表达效果 1 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1)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首先要清楚本句运用 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计划着”一词表明是心理描写,对“胸”“背”“肩”的描绘,是外貌描写, “杀进腰”“扭头”“看”等词表明是动作描写;结合语境来看,这些描写方法的运用都表现了祥子身体 的壮实和自信心理2)要注意“语言运用的角度”,一般包括用词、修辞、句式、表达方式、表现手 法等本句可从修辞、用词、句式等方面赏析,“他就很像一棵树”是比喻修辞,“没有一个地方不 ……” 是双重否定句,“挺脱”是北京方言词,指强劲结实,挺括舒展综合运用这些手法,表现了祥子身体结 实和自信心理7.(6 分)形象:从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要强的“骆驼”,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 尸走肉”意思对即可)原因:祥子的悲剧,是他个性弱点造成的,更是他所处社会压迫的结果只要答出个性、社会两 方面的原因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能力,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变化的原因根据题干要求,学生首先 要有《骆驼祥子》全文阅读的积累,然后抓住“变化”和“原因”两个关键词,用两三句话加以概括即可。
回归教材】见七下教材 P73“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本题设置的两个问题在七下教材“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其中,赵园的评价话语中“作者不只从社会环境,而且 从这些人物自身发掘他们悲剧的原因”,指出造成人物的悲剧有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原因在《骆驼祥 子》的导读文字中,“他老实,健壮,坚忍……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 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概括了人物形象的变化这启示我们,语文 学习具有“学于课内,用于课外”的特点,要扎实打好基本功,多读书,读整本书8.(3 分)虎妞刘四爷(刘四) 曹先生(每空 1 分)【解析】本题考查掌握名著阅读中其他人物形象特征的能力本题其实还是考查整本书的阅读,虎妞是祥 子的老婆,一个泼辣而有心计的女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着追求自己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 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控制祥子,是家庭的支配者刘四爷是虎妞的父亲, 人和车厂的老板,残忍霸道他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跟着虎妞一起给了祥子,于是断绝了与女儿 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
曹先生是一个平凡的教书人,有点钱因为待人宽和,被祥子 认为是“圣人”[二](17 分)9.C(3 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68.75%的初中生、 76.97%的高中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 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可知,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包括工程师在内的“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 业奋斗精神”的职业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低由此可知,C 项错误10.(3 分)示例一:引用论证引用《朱子家训》,表明古人重视从生活细节培养劳动习惯,从而论证了家长让孩子 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示例二:对比论证把家长大包大揽的目的与实际结果作对比,阐述了家长不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危害, 从而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示例三:道理论证剖析家长大包大揽,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危害,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 基础性活动论证方法”1 分;“作用”2 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掌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材料一第二段中,“《朱子家训》中说……”运用了引 用论证;“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目的是……。
然而,这却剥夺了……机会”将目的与结果进行 比较,运用了对比论证;“家长这样的做法, ……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运用了道理论证 回答作用时,需要结合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文章的分论点或论点来分析知识拓展】常用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③对比论证:把……和……作对比,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④比喻论证:把……比作……,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⑤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 闻趣事,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11.(6 分)①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②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注意培 养学生的劳动习惯③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④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 合⑤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阅读三则材料,从中提取信息要点由材料 一第三段“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可提炼出“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 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由材料二“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我市仍有部分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可提炼出“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 惯”;由材料三最后两句话可提炼出“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要与立德、增智、 强体、育美相结合”等。
此外,由材料一可知,部分家长不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据此可提炼出“要重视 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12.(5 分)示例一:劳动能让我们的学习环境更美,我们打扫卫生,布置教室,张贴书法、绘画作品,使教室更美 我们要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示例二:劳动能让我们生活环境更美,我们在庭院、小区栽花种草,使庭院、小区更加舒适、美观我们 应该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联系生活经历 3 分,创造美的体验 2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联系日常生 活,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角度思考,说说在什么样的劳动中创造了怎样的美,言之成理即可[三](16 分)13.(4 分)(1)只(2)(过分)艳丽(3)应当(4)开始,刚刚(每小题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的能力1)~(3)题为课内重点词语,结合 日常积累,或联系句意进行推敲即可作答第(4)题虽然是在课外古诗中的词语,但联系学过的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初”可知,是“开始,刚刚”的意思14.(4 分)(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每小题 2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子的能力首先,判断句子是否属于特殊句式, 本题第( 2)句是省略句其次,抓住关键词第( 1)题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翻译为“的”;“甚蕃” 翻译为“很多”第(2)题中的“中通”译为“内部贯通”,注意“蔓”“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15.(2 分)隐逸(者)耐寒(每空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的能力第一空,题干已明确其写法是“象征”,依据“予 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可知,该空应填写“隐逸(者)”第二空,抓住“耐寒唯有东篱菊”可知,菊花 有“耐寒”的特点16.(6 分)情感:《爱莲说》喜爱(赞美)莲,《咏菊》不喜爱(鄙弃)荷原因:《爱莲说》中,莲具有坚贞高洁、正直不阿的品格;《咏菊》中,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情感”2 分;“原因”4 分意思对即可回答“原因”时,从写法、主旨等角度解说,言之成理也 可)【解析】本题考查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的能力回答时,注意联系文章的写法和主旨来分析两文都运 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爱莲说》中,作者认为“莲”是“花之君子者也”,表达了对莲花坚贞高洁、正 直不阿的品格的赞美;《咏菊》中,作者赞美了菊花的耐寒,写“荷倾”正是为了反衬菊花耐寒,据此即 可得出因为“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
参考译文】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着在瓦上,芭蕉折断,荷叶倾倒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金 粟一般的花蕊刚刚绽开,早晨更多了一份清香三、(55 分)17.【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来自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该文是部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九 课课文,因此降低了理解难度这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和意义,激励人们关 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材料选取的四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和健康人格的期盼请根据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写作的主题要以材料为依据;“选择一个方面”提示我们可以以“庄严” 为主题,可以以“真诚”为主题……但不可面面俱到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则提示考生在文体方面, 可以是写认识和思考的议论性文体,也可以是写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的记叙类文体在行文上,可运用下列方法构思:一是由浅入深,如以“努力”为主题,即追问为什么努力,怎样努 力,努力的结果会怎样等二是由此及彼,辩证思考,如以“我们不伟大,但我们庄严”为主题进行论述时,要思考“伟大”和“庄严”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二者的态度,这样的立意角度新颖独特;当然,在写 作过程中“庄严”应是写作重点佳作展示】完美的残缺无情的时间悄然而逝,许多往事已经被我渐渐忘记了。
然而,有一件事却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时时刻刻鞭策着我那天天气奇热,阵阵热浪扑面而来,蒸得人透不过气来,我们一家三口乘车去看望多日不见的奶奶 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等车,大家都快有点吃不消了我用手罩在眼睛上方挡住刺眼的阳光,伸长脖子向远处 张望终于,一辆客车晃悠晃悠地开了过来天哪,车上这么多人呀!我人小眼尖,早早就把车里的情况看 得一清二楚又要练站功了!”我不由在暗地里憋着劲,心想:成败在此一“挤”在车身刚刚停稳,还趴在地上不停喘粗气时,我就已溜到车门边车门一打开,没等车上的乘客涌下 来,我就充分发挥了身材的“优势”钻了上去,幸运地把屁股落在别人刚刚离开的座位上坐上发烫的座 位上,我得意地向车门望去,乘客上上下下,挤成一团最后上来的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在车厢里 被人群挤来挤去,显得很吃力,最后在售票员的搀扶下才总算是有了一块立足之地哪位同志给老大娘让个座……”耳边传来售票员焦急的话语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是让还是 不让呢?让吧,到奶奶家可有五十里呀,站这么远也不容易;不让吧,能忍心让这个老人在人堆里被人挤 过来挤过去吗?”我左右为难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最终还是决定尊老爱幼,忍痛割“座”。
我挪动 了身子,刚想起身,但看到周围坐着的叔叔阿姨们一点反应也没有他们的表现使我心里又咯噔一下: “连叔叔阿姨都不让座,我又何必当‘小雷锋’呢?再说,这么远要我站着去,我真吃不消呢!”找到了这个 冠冕堂皇的借口,我那稍有动摇的心又踏实了,连忙扭过头去看窗外风景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一阵细细甜甜的声音,“老奶奶,您坐这儿吧!”这声音在嘈杂、拥挤的车箱里显 得那样清脆,那样有穿透力车厢里顿时静了下来,人们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透过缝隙,我看到说话的 是一个和我一般大的男孩,只是比我娇小瘦弱些就在此刻,我突然觉得我是那样渺小……到终点站了,下了车我急切地寻找着那位小男孩,因为我想对他说些什么当我看到他时,我像触 电一样,浑身一颤,愣在原地,因为小男孩正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男孩的身影渐渐变小了,最后离开了 我的视线但我仿佛觉得小男孩就在我的眼前,而且是那样高大、完美无瑕名师点评】本文主题鲜明:在客车上让座的小男孩虽然身体有所“残缺”,但他的精神是那么的高大与完美选 材虽然司空见惯,但在小作者的笔下显得鲜活灵动,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的结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叙述过程中,运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多种写法刻画人物形象。
在语言运用方面,化用成语、俗语, 如“成败在此一‘挤’”“忍痛割‘座’”等,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