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地质数据库建立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34KB
约2页
文档ID:158518821
1地质数据库建立_第1页
1/2

1 地质数据库建立 储层建模是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的丰富程度及其准确 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建模型的精度数据库的建立即 是集成各种不同比例尺、不同来源的数据,形成统一的储 层建模数据库,以便于综合利用各种资料对储层进行一体 化分析和建模为了提高储层建模精度,必须对各类数据 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尽量保证用于建模的原始数据准确 可靠性从数据来源来看,建模数据包括岩心、测井、地 震、试井、开发动态等方面的数据1)测井曲线数字化 项目的开展和研究,首先进行的是资料数字化和信息化, 包括:134 口不同时期、不同测井系列测井曲线的数字化, 小层细分层数据,构造图进一步落实,沉积微相、储层砂 体、油砂体展布等各种研究图件全部数字化后进入计算 机,该工作为数字化、信息化油田建设奠定物质基础2)精细地层核查对比 在原有地层划分对比方案(4 个砂组 13 个小层)的基础 上,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原则,对扶余油田东 部重点井、关键井目的层的 13个小层进行复查,并补充 新井小层分层资料,建立准确的、等时的、统一的地层对 比关系建立工区扶余油层小层划分数据库3)沉积微相划分 在以往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 震资料,进一步落实油藏各层段的沉积微相类型、特征; 通过露头、密井网、现代沉积、沉积模拟等资料,建立工 区沉积微相地质知识库,编制小层沉积微相分布图和砂体 分布图。

4)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 由于研究区开发时间长,测井系列多,需进行不同期、不 同测井系列测井解释方法研究及测井二次解释工作在对 测井资料环境校正和标准化的基础上,用取心刻度测井, 开展关键井的四性特征及四性关系研究解释参数主要包 括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储层参 数测井解释数学模型,以达到取心井和非取心井之间储层 参数和测井信息的最佳转换,建立储层参数数据库5)单砂体精细刻画 单砂体的正确划分与对比是储层研究的基础工作,依据小 层精细对比、沉积环境与沉积微相的整合成果,并结合试 油、试采及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单砂体空间展布特征6)储层非均质性(隔层、夹层等)研究 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以及岩心等分析化验资料(孔、 渗),结合测井解释数据,开展不同层次的非均质性研究, 分析层间、层内与平面非均质性特征,弄清储层非均质性 变化规律,比较不同微相的非均质性差别,分析储层的空 间物性变化规律7)扶余油田全区沉积体系整合研究 整合邻区的油藏描述课题相关成果,对扶余油田泉四段沉 积微相、沉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重建扶余油田泉四段全 区沉积微相展布及沉积体系发育特征2 三维构造建模构造模型反映储层的空间格架,其由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 组成。

1) 断层模型:主要根据地震解释和井资料校正的断层 文件,建立断层面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2) 层面模型:层面模型为地层界面的三维分布,叠合 的层面模型为地层格架模型建模的基础资料主要为各井 的层组划分对比数据及地震资料解释的层面数据等通过 确定性模拟或随机模拟方法,应用分层数据,生成各个等 时层的顶、底层面模型,然后将各个层面模型进行空间叠 合,建立储层的空间格架3 三维相控建模 沉积相控制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决定了砂体的厚度、几 何形态、变化规律及储层的物性特征在构造模型精确建 立后,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利用基于目标的沉积体和基 于沉积过程的模拟方法,根据研究区沉积背景及沉积微相 空间展布结果分别对 13 个小层进行三维沉积相建模4 三维储层骨架(砂体)建模 储层砂体模型是指储层砂体在平面、剖面及井间的三维空 间展布,是由许多单砂体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它是利用 测井资料处理提供的井点处各砂体的物性特征,以地质统 计学为手段,应用基于目标体的建模方法,通过对目标几 何形态(如长、宽、厚及其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在建模 过程中直接产生目标体通过定义目标的不同几何形状参 数以及各个参数之间所具有的地质意义上的关系,真实再 现储层的三维形态。

5 三维储层参数建模 储层参数模型通常是指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 度模型,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储层属性的 三维空间展布参数模型的建立是在沉积相、砂体模型的控制下,充分发 挥测井数据具有较高垂向分辨率的特征,应用地质统计学 和相控随机模拟方法,根据不同相的油藏参数定量分布规 律,分相带建立油藏参数分布模型6 模型筛选及应用(1)模型筛选:对于多个随机模拟地质模型,为了减少 数值模拟工作量,结合生产、动态和静态资料,经过进一 步的地质分析与筛选,筛选出和已有地质认识最符合的模 型,最终选定一个最优模型进行粗化输出2)储量复算: 储层建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进行油气储 量计算,即应用三维网格,分不同层及不同的沉积相带分 别进行计算随机建模方法可进行多个储层地质模型实 现,将这些实现用于三维储量计算,则可得出一簇储量结 果它不是一个确定的储量值,而是一个储量分布,可以 更客观地了解地下储量3)模型粗化:由于目前计算机内存和速度的限制,动 态的数值模拟不可能处理太多的节点,常规的黑油模拟的 模型网格节点数一般不超过 30 万个,而精细地质模型的 节点数可达到百万甚至千万个因此,需要对地质模型进 行粗化。

模型粗化后,即可直接进入模拟器进行油藏数值 模拟7 各小层开发方案调整建议综合油藏精细描述的成果,通过大量的动态资料分析,提 出有利区带预测结果,给出各小层开发方案调整方案,对 挖潜指导提出建议大地之子 14:40:33 您好,我现在有事不在,一会再和您联系封从军 14:41:58 我们这里没有开题报告,题是他们采油厂开的,这是项目 的研究内容,现在就现在您可以做硕士论文的部分是沉积 微相研究或者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目前有我和两个硕士在 这个项目里面出论文;1、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2、微构造特征研究3、沉积微相研究4、单砂体分布规律刻划5、储层参数定量解释6、储层非均质性研究7、油水系统研究8、储层地质建模及储量计算9、油气挖潜及有利区预测这 9 个研究内容,其中我博士论文是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重点包括沉积微相和单砂体刻画还有最后的有利区预 测);一个硕士重点做的是建模方面,一个硕士重点做的 是储层参数定量解释。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