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眼与眼眶,一、眼眶CT检查技术 轴位、冠状位 层厚和间距:3-5mm 双眼平视 平扫、增强,1,2,3,二、正常CT表现: 眼眶 眶壁:内、外、上、下壁眶内:视神经、眼外肌、球后脂肪、血管 眼球 眼环、玻璃体、晶状体,4,正常眼眶,5,,正常眼眶,6,三、疾病诊断: 1. 眶内肿瘤 CT表现: 位于眶内,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良性密度均匀,边界光滑清楚 眶壁可有压迫性凹陷 恶性密度不均,边界不规则 眶壁可破坏,向鼻窦、颅内延伸,7,左眼球后海绵状血管瘤,8,右视神经鞘膜瘤,9,左眼眶泪腺混合瘤,10,右眶腺样囊性癌,11,2. 炎性假瘤 分弥漫型、肿块型、泪腺型、肌炎型 CT表现: 单眼或双眼发病 眼外肌和视神经增粗,眼环增厚 眶内局限性或弥漫性密度增高或肿块 泪腺增大,12,右眶炎性假瘤,13,3. 眼格氏病 无甲亢表现,眼球突出 双眼多肌受累 眼外肌肥大(多为肌腹增粗),视神经增粗,14,双眼格氏病,15,双眼格氏病,16,4. 眶外伤、异物 眶骨骨折 眶内血肿 眶内、球内异物 高密度:金属(高),沙石、玻璃 (较高) 等密度:CT不易发现 低密度:木片、竹片,17,左内板骨折、晶状体脱位,18,右眼球后血肿,19,右眼球后血肿,20,左 眼 异 物,21,左球内异物 角膜穿孔,22,第二节 耳,一、CT检查技术 扫描范围 颞骨岩部 轴位 冠状位 层厚、间距 1mm 高分辨算法,23,二、正常CT表现: 外耳:外耳道、耳廓 中耳:鼓室(包括其内听小骨)、 咽鼓管、鼓窦、乳突气房 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等,24,25,26,27,正常颞骨,圆窗,,,锥隆起,28,正常颞骨,29,,,镫骨脚弓,密集重建图像清晰显示镫骨脚弓,30,冠状面CT: 能显示鼓室盾板、天盖、卵圆窗、面神经管垂直段等结构 更清楚显示鼓室底和颈静脉球窝的关系 有利于分辨上、中、下鼓室,31,正常冠扫,,锤骨,,内听道,,耳蜗,,,Prussak间隙,盾板,32,正常冠扫,,前庭,,卵圆窗,,,砧镫关节,,上半规管,,耳蜗,,外耳道,33,正常多平面重建图像,,,砧镫关节,,面神经管垂直段,,34,正常听小骨SSD图像,锤砧关节,,砧骨短突,,锤骨柄,,,镫骨,,锤骨柄,,锤砧关节,砧骨短突,,,,,,砧镫关节,35,三、疾病诊断: 1. 中耳乳突炎,CT表现: 鼓膜增厚、穿孔、内陷 乳突气房混浊、骨质硬化 鼓室、鼓窦内有炎性渗出物或软组织密度影 骨质破坏: 听小骨、天盖、鼓室的各个壁、盾板 面神经管水平段及垂直段,36,中耳炎,37,外耳道胆脂瘤,38,中耳巨大胆脂瘤,,39,中耳巨大胆脂瘤,40,2. 中耳癌 较少见,多为鳞癌 大范围侵蚀性骨质破坏,代之以软组织影 骨破坏以鼓室为中心,向周围累及外耳道、乳突、颞骨鳞部、乙状窦、耳蜗等,41,颞骨恶性肿瘤(骨肉瘤),女 49岁,42,颞骨恶性肿瘤(骨肉瘤),43,3. 先天畸表 外、中耳畸形:外耳道闭锁 鼓室狭小、不发育 听小骨畸形 内耳畸形:迷路、前庭、耳蜗异常,44,外中耳畸形,45,右侧畸形听小骨,左侧正常听小骨,外中耳畸形SSD成像,46,双侧前庭扩大,与半规管融合,左侧中耳炎,,,47,正常前庭和半规管,前庭半规管融合,48,,右,左,,,右,左,前庭半规管融合,正常半规管水成像,49,耳蜗畸形,50,第三节 鼻腔、鼻窦、鼻咽,一、CT检查技术 轴位 冠状位 层厚、间距 3-5mm 骨窗、软组织窗观察 范围: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51,二、正常CT表现 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窦腔、窦壁 鼻腔、鼻甲、鼻中隔 鼻咽腔、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鼓管咽口,52,正 常 鼻 窦,53,正 常 鼻 窦,54,三、疾病诊断 1. 鼻窦炎 CT表现: 窦腔内密度增高,可见气-液平 窦腔内粘膜增厚,或软组织密度影 窦壁骨质增生、硬化,55,上颌窦慢性炎症,56,右上颌窦感染(真菌),57,双上颌窦炎 鼻息肉,58,2. 鼻窦囊肿 CT表现: 窦腔内类圆形、半圆形,含液囊性病灶 CT值稍高于水 增强扫描无强化,59,左筛窦囊肿,60,3. 鼻窦肿瘤 骨瘤良性,好发于额、筛窦CT上为骨质密度,边缘光滑,61,右筛骨骨化纤维瘤,62,上颌窦恶性肿瘤 上颌窦恶性肿瘤多为原发上皮癌 CT表现: 上颌窦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增强后肿瘤密度较水肿粘膜密度高 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 向周围结构浸润,63,左上颌窦恶性肿瘤,脂 肪 肉 瘤,64,血管肉瘤,左上颌窦恶性肿瘤,65,4. 鼻咽癌 CT表现: 好发于中年男性 鼻咽腔两侧壁不对称 咽隐窝变浅或闭塞 咽旁、顶后壁肌肉增粗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软组织块可突向腔内 病变要向周围侵犯:向前破坏上颌窦向外累及翼腭窝和颞下窝向上侵犯颅底 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66,右侧鼻咽癌,67,左侧鼻咽癌并颅底骨质破坏,68,第四节 喉,一、CT检查技术 轴位,扫描时停止吞咽运动 层厚、间距:3-5mm 范围从会厌尖至上部气管环 发“e”音扫描可了解声带的活动情况,69,平静呼吸,发 “e”,70,二、正常CT表现 声门上区:喉前庭、梨状窝、会厌间隙、 杓会厌皱襞 声 门 区:室带、 声带、喉室 声门下区:声带平面以下 甲状软骨、杓状软骨,71,72,73,正常喉部平扫,74,正常喉部平扫,75,正常喉部平扫,,发“e”,76,三、疾病诊断 喉癌 多见于中老年人,鳞癌多见 声门上癌:包括会厌、杓会厌皱襞,室带、喉室癌 声 门 癌:源于声带 声门下癌:声门下区域的癌,77,CT表现: 软组织肿块 喉旁、会厌间隙脂肪消失,梨状 窝消失 杓会厌皱襞不规则增厚 喉软骨、气管环不规则破坏,78,喉癌(声门上区),79,喉 癌,声门、声门下区,80,喉 癌,声门上、声门、声门下,81,第五节 腮腺 颌面部,一、CT检查技术 常规轴位,必要时冠状位 层厚、间距:3-5mm 观察软组织肿瘤须平扫+增强扫描,82,二、正常表现: 腮 腺 大多呈类圆形,左右基本对称,密度介入肌肉与脂肪之间 颌面部 骨骼、肌肉、皮肤,脂肪间隙清晰,两侧基本对称,83,正 常 腮 腺,84,三、疾病诊断 1. 腮腺肿瘤 以混合瘤较常见,多为良性, 少数恶性 CT表现: 良性肿瘤: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均匀 或不均,可有斑点状钙化,囊 变区,多均匀强化 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密度 不均,常有出血、坏死、囊变, 不均匀强化,可有颈淋巴结转 移和邻近骨质破坏。
85,腮腺混合瘤,平扫,86,2. 颌骨囊肿 CT表现: 颌骨膨大,皮质变薄 内见囊性病灶,边缘光滑,呈水样密度 单房或多房,囊内可包含牙齿,87,左上颌骨含齿囊肿,88,3. 颌骨肿瘤 CT表现: 良性:颌骨内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软 组织块,颌骨呈膨胀性改变 恶性:边界不规则、密度不均、软组织 肿块,颌骨侵蚀性破坏,肿瘤累 及周围软组织及颈淋巴结转移,89,下颌骨恶性肿瘤,转移癌,90,第六节 甲状腺,一、CT检查技术 常规轴位 层厚、间距:3-5mm 平扫、增强 (有甲亢症状者不宜行CT增强扫描),91,二、正常CT表现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左右两侧叶大致呈三角形,中间有细的峡部相连 甲状腺呈均匀性高密度影,血流丰实,强化明显,92,正 常 甲 状 腺,93,三、疾病诊断 1. 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由于碘量摄取不足(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因需碘量增加如青春期和妊娠期引起,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出现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结节可出血、坏死、囊变、纤维化或钙化 毒性甲状腺肿: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2040岁女性,常有甲亢症状,94,CT表现: 弥漫性甲状腺肿呈对称性肿大,密度减低,并有均匀性强化 结节型甲状腺肿通常为非对称性肿大,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结节,少数出血,结节呈高密度,囊变结节密度较低,可有弧形、砂粒状钙化,95,弥漫性甲状腺肿,增强CT,96,结节性甲状腺肿,97,结节性甲状腺肿,平扫,98,结节性甲状腺肿,增强,99,2. 甲状腺腺瘤 为良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下女性,单发为主,包膜完整,生长缓慢。
CT表现: 低密度结节影,边缘清楚,轮廓光滑 可有钙化 结节状或环状强化,100,甲状腺腺瘤,101,甲状腺腺瘤囊性变,102,3. 甲状腺癌 病理上分为乳头状、滤泡型、髓性和未分化癌 CT表现: 肿块大小不一,轮廓不规则,边界不清 密度减低且不均匀 常有出血、囊变和钙化 多不均匀或环形强化 可伴有颈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103,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