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荆轲刺秦王》复习案

ha****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01KB
约2页
文档ID:156255315
《荆轲刺秦王》复习案_第1页
1/2

《荆轲刺秦王》复习案班级: 姓名: 编号:_______【学习目标】1、 结合课下注释,查字典,积累并掌握本文重要文言知识点,背诵“易水诀别”;2、 分析文本,提要钩玄,理解并能概括主要人物荆轲形象 【学习重难点】1、 掌握重点实词“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诏、被、兵、阵、私”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于、之、其、故、且、因”等虚词的用法2、 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评价任务】各小组能够分工明确,梳理归纳文言知识点,能分类展示和讲解问题导学】一、字词积累,注意重点字的读音至燕( )南界 愿得谒( )之 督亢( )地图 皆为戮( )没 痛于骨髓( ) 揕( )其胸 偏袒扼腕( ) 切齿拊( )心 收盛( )樊首 瞋 ( ) 目 以药淬( )之 血濡( )缕不敢忤( )视 变徵( )之声 厚遗( )蒙嘉 图穷匕见( ) 卒( )起不意 以药囊提( )轲 被八创( ) 箕踞( )以骂 目眩( )良久二、 总结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日以尽矣 ( ) 今日往而不反者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秦王还柱而走 (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二)词类活用:1、樊於期乃前曰 ( ) 2、函封之 ( )3、太子迟之 ( ) 4、皆白衣冠以送之 ( )5、又前而为歌曰 ( ) 6、发尽上指冠 ( ) 7、使使以闻大王 ( ) 8、群臣怪之 ( )9、前为谢曰 ( ) (三)古今异义: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古义: )(今义: )2、仰天太息流涕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4、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5、 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 今义: 6、 诸郎中执兵 古义: 今义: 7、 左右乃曰 古义: 8、 今义:9、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 今义:(四)固定结构 1、将奈何 2、 荆轲有所待 3、将军岂有意乎 4、荆卿岂无意哉 5、仆所以留者 6、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7、事所以不成者…… (五)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1)判断句(2)省略句(3)被动句 (4)倒装句 三、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

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归纳整理】总结本文出现的被动句,并翻译达标检测】1、默写易水诀别一段2、试着用散文语言把易水诀别这一情节描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的可感画面提示:送行者的穿着、表情、动作、心理      荆轲的高歌:表情、动作、精神      荆轲的离去:动作、心理      易水边的环境………【课堂反思】。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