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习题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9KB
约5页
文档ID:152838239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习题_第1页
1/5

l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针对性训练 1.“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这是《史记》对战国时期一次变法的记载,实施这次变法的人物是: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下列改革或变法促进民族融合的是: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戊戌变法4.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5.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这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确立于: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结构图6.右图中全国工业总产值结构的变化是哪一改革政策的体现?A.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责任制B.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下列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C.农奴获得“份地”需要用高价购买 D.获得解放后的农奴仍受“村社”管理8.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1860年 9911600 79541879年2874200051937 A.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 B.解放了黑人奴隶 C.废除了农奴制 D.实行了五年计划9.《金球通史》中写到:“(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①废藩置县 ②西方技术 ③欧美学制 ④欧美生活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0.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A.对外掠夺 B.工业立国 C.学习西方 D.鼓励人民富起来11.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 D.努力发展教育12.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13.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改革前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③都改变了社会性质,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⑤都加快了两国对外侵略扩展的步伐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14.中外历史上,推动社会发展,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有:①商鞅变法 ②戊戌变法 ③彼得一世改革 ④俄国1861年改革 ⑤大化改新 ⑥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15.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

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 C.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 D.资本家经营鞋帽厂16.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改革17.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18.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金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为解决此危机,我们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是:A.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B.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的改革 D.罗斯福新政19.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严重的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20.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21.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本改变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以重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国防工业C.平反冤假错案,彻底根除了个人崇拜 D.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22.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匈牙利也发生了社会剧变,我们从东欧剧变中得到的启示是:A.根据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二、组合列举23.列举与下列改革有关的人物:(1)扩大公民的权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___________;(2)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_____________;(3)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___________;(4)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使秦国成为我国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_______________。

2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某班准备开展历史小论坛——“美国发展之路”探究活动请为其论点提供史实证明各一例1)争取民族解放——(2)维护国家统一——(3)领先科技发展——(4)摆脱经济危机——(5)反法西斯侵略——(6)推行霸权主义——25.善于吸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注重模仿和创新是日本能够在世界格局中不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请列举日本在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上的崛起史实:(1)古代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完成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改革:________________(2)近代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制度、摆脱民族危机的改革:__________________(3)现代成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后发展科技的战略: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3.(1)伯利克里 (2)孝德天皇 (3)查理·马特 (4)商鞅24.(1)美国独立战争(2)美国南北战争(3)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发展方面领先(列举爱迪生、莱特兄弟等人的贡献也可)(4)罗斯福新政(5)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或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参加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等)(6)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争霸(或美苏争霸;实行冷战;科索沃战争等)25.(1)大化改新 (2)明治维新 (3)科技立国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 ,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中公孙鞅指的是谁?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的“治世”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魏主”是谁?他在诏书中推行了什么政策?有什么作用?(3)上述两位人物的改革能够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答案:(1)商鞅;主张按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通过改革,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后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3)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实行改革;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与时俱进。

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7世纪中期,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等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和一些曾经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世界历史》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材料一中日本“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指的是什么?有何历史作用?(2)材料二反映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思路是什么?与明治维新前相比,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3)与明治维新同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在向西方学习的方式与结果上与明治维新有何不同?(4)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答案:(1)大化改新确立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繁荣奠定了基础。

是日本由奴隶还是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效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前日本闭关锁国,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对外开放,同时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3)洋务运动方式: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触动封建制度;而明治维新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生活等等方面结果: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危机,而洋务运动只是封建统治者失败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理4)开放国兴,闭关国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繁荣的强国之路;要树立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建设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起到了什么作用?后来僵化的“苏联的模式”指什么?(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的?(3)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案:(1)俄国十月革命;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3)罗斯福实行新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到改善;开创了资本主义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9. 活动与探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请结合20世纪各国的重大改革,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二三年代,列宁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各有何特点?对世界历史各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20世纪五六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有哪些?这些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20世纪后期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产生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4)综合以上史实,你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坚持哪些原则?答案:(1)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显著成效,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和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等没能彻底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3)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善于吸取、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