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Ⅰ、Ⅱ龙飞线路改迁工程放紧线作业指导书Ⅰ、Ⅱ线路改迁工程项目部2011年01月11日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1.1、工程概况1、线路长度:本期架空线路改迁段长:2X7.541千米 其中双回架空线路钢管杆段长2X5.049千米.双回架空线路角钢塔段长:2X2.492千米2、杆塔及导地线 铁塔共计:34基:其中双回直线钢管杆:15基;双回转角钢管杆:5基;单回转角钢管杆:3基;单回直线钢管杆:1基;双回直线角钢塔:7基;双回转角角钢塔:3基导线分别采用2X LGJ—630/45型和2X LGJ—240/40型钢芯铝铰线地线一根为24芯OPGW复合地线,另一根选用JLB35-150型铝包钢线 1.2、设计要求1、本工程绝缘子串选用:导地线的接续采用液压型耐张串分别选用双联FXBW4-220/160-3型和FXBW4-220/240型复合绝缘子;悬垂串分别选用FXBW4-220/120-3型和FXBW4-220/160-3型复合绝缘子;跳线串选用FXBW4-220/120-3型复合绝缘子金具使用情况详见金具组装图2、导线及地线的防震:本工程导线分别采用PVD4D30XJ和PVD4D60XJ预绞式节能型防振锤消振,地线PVD4D20XJ型预绞式节能型防振锤消振。
防振锤大锤头朝向杆塔侧,当安装多个防振锤时按等距离安装,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30mm3、防振锤安装距离表:630导线: S=1.68米 240导线: S=1.23米 JLB35-150地线:S=0.6米;个数档距(M)123630防震锤≤450450-800800-1200240防震锤≤350350-600700-900地线防震锤≤350350-600700-9004、相序与原线路线序相同5、架线完毕后铁塔塔脚需制做保护帽,混凝土标号为: C10级保护帽尺寸详见基础图二、质量目标1、工程合格率100%,2、工程优良率98%三、架线施工前准备工作1、按公司管理程序完备各种手续后,经监理认可并签字后方可进行架线施工工作2、放紧线工作应在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100%时才能进行3、其它准备工作⑴、架线施工的人员必须参加技术交底,了解工艺流程,熟悉本工作岗位的内容、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从事特殊工序的人员(焊接、液压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⑵、施工负责人、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员应熟悉设计要求、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及标准,熟悉现场重要交叉跨越、大转角塔位等情况。
⑶、架线施工中使用的牵张设备、工器具等在开工前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机器设备在架线施工中的正常使用⑷、架线工程使用的材料,如导线、绝缘子、金具等按设计要求的规格、数量已在现场材料站准备齐全,并经其检验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⑸、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已经编制架线施工技术资料,它应包括设计要求、施工方案、质量工艺要求、工器具配置表、布线图、弧垂表等并按其进行技术交底⑹、架线前应进行导、地线压接(液压)试验,试件不少于三组,并经过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合格⑺、架线前应修筑完成通往各耐张塔位的运输道路,以满足放线金具和导、地线的运输条件⑻、重要电力线路停电计划已落实⑼、检查紧线段内铁塔是否已经校正合格,有无倾斜或缺件需纠正补齐情况铁塔的预偏是否符合要求⑽、重要交叉跨越方案已经落实,并且架线段所有影响架线的跨越均已搭设可靠的跨越架⑾、跨越架的搭设要求1)、跨越架的形式:根据被跨越物的重要程度和高度,跨越架可搭设为单侧架或封闭架,每一侧又可搭为单层或多层2)、跨越架的材料采用标准架子钢管搭设3)、跨越架长、宽、高按下述式子确定:长:L=D+4/sinθ宽:B=b+2a高:H=h1+h2式中D—新架线路两边线距离(m)h1—被跨越物的高度(m)h2—跨越架顶(网)与被跨物的安全距离(m)b—被跨越物的宽度(m)a—跨越架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m)θ—施工线路与被跨线路的交叉角(度)4)、跨越架主杆埋深不小于0.2米,杆坑底部应夯实或穿铁鞋,遇松土或硬化地面时应绑扫地杆。
5)、跨越架的支杆或拉线其对地夹角不得大于60度支杆埋入地下深度不小于0.5m6)、越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下表: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间距表(m)跨越架类别立杆小横杆钢管1.51.57)、搭设跨越架的工艺要求:架体呈铅垂状不倾斜,立横杆成90度夹角 ⑿、材料检验1)、本线路所用的导线、绝缘子、金具、光缆和光缆金具等在发运到施工现场前均应进行质量检验2)、导地线应逐盘核对盘号、线长、重量,对包装破损的应检查表面导地线的损伤情况3)、金具应做外观检查,检查金具零件是否有损坏、裂纹、脱锌等缺陷四、架线施工作业方法1、架线工程的几项规定1.1、架线施工必须经监理验收铁塔合格后,方可进行1.2、架线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 ⑴、张力架线施工工艺 ⑵、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⑶、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 ⑷、线路工程设计图纸资料及设计变更 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规定 ⑹、项目部制定的有关施工措施和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1.3、本工程导、地线架设,采用机动绞磨放线法,耐张塔直通放线,耐张塔紧线、耐张塔平衡挂线工艺。
1.4、导线和铝包钢地线采用预绞丝连接方法施工1.5、本工程导线和铝包钢的计算拉断力分别为148.7 kN、83.37 kN和107.94kN ⑴、计算放线张力公式:T=GLn2/8f G-导线每米重量N/m Ln2-放线段代表档距的平方m2 f-放线时的控制弧垂m ⑵、经过校验,放线张力大于上述规定时应在控制档内加支撑滚筒防止导线触地,此时可降低放线张力,以满足上述规定⑶、牵引力的确定: 牵引力由下式确定: P=Ten+W1(h1en+ h2en-1+¼+ hn) T-张力机的出口水平分力 e-滑轮综合阻力系数,取1.012-1.015 n-施工段内放线滑车总个数 W1-导线单位长度重量 hn-悬挂点高差走板过滑车时增加0.5t的牵引力2、布线 1.1、先选定牵张场,根据牵张场的位置配置导线,减少直线接续管的数量1.2、机械放线时,线盘放置位置应选在放线距离一端,以便向另一侧牵引展放 1.3、如相邻档高差较大时,最好将线盘放在较高的一侧,以便展放时省力。
1.4、注意导地线(包括分流线)不允许接头档, N5—N6、N12—N13、N17—N183、临锚张力放线时临锚工作较为频繁,且非常重要,如:牵引绳临锚,高空临锚及耐张塔的临锚等,现分述如下: 1.1、牵引绳展放完毕若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其两端应临时锚固,锚线张力不得少于其对地5m的张力 1.2、导、地线展放完毕,两端应临时锚固,其锚线张力不得小于放线张力(离地5m),若不能满足应提高导线张力,但锚固张力不得大于15.8kN,个别地方达不到导线离地5m时,应设专人看护 1.3、导线紧好后,除在地面临锚外,应在直线塔上打过轮临锚,其锚线张力等于紧线张力,对地夹角要小于250,顺线路方向锚线 1.4、在耐张塔进行平衡挂线时,耐张塔可不打临时拉线,相邻两直线塔上应打过轮临锚,对地夹角应小于250若单侧挂线时,在其反侧应打临时拉线,临时拉线对地夹角应小于450固定绞磨的地锚有效埋深不得小于2米,地锚不得小于8T(1.2米长×0.4米宽)地锚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20mm(6*19普通结构钢丝绳)或∮19.5mm(6*37普通结构钢丝绳),如用拉线棒代替钢丝绳时其直径不得小于∮20mm。
重力牵引地锚有效埋深不得小于2.5米,地锚不得小于8T(1.2米长×0.4米宽)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20mm(6*19普通结构钢丝绳) 或∮19.5mm(6*37普通结构钢丝绳),如用拉线棒代替钢丝绳时其直径不得小于∮20mm主牵引绳对地夹角不得大于25°,其方向必须和紧线线路方向一致(垂直于横担方向)转向滑车不得小于 8T 1.5、对过轮临锚的要求过轮临锚及反过轮临锚,其卡线器应错开,防止相互碰撞,卡线器要上下放置,不允许水平放置,防止磨损导线,二条临锚绳应受力一致4、接地 接地是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必要措施,较长的放紧线施工区段与运行的高压线路平行、交叉,电磁感应是相当大的,因此应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跨越处邻近塔位应接地或使用导电橡胶滑车1.1、放紧线时,应有良好的接地;牵张机手应在绝缘垫上操作1.2、展放牵引绳时,应安装钢接地滑车 1.3、牵张设备按规定安装良好的接地 1.4、展放导线时,应安装铝接地滑车 1.5、平衡对挂完毕,横担两侧导线应用铝线接地,竣工时拆除 1.6、附件安装时,应先接地放电而后工作 1.7、安装耐张塔引流线时,必须先接地放电。
5、张力放线1.1、展放前的准备 ⑴、放线时,通讯是非常重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畅通无阻,且灵敏可靠,随时监视牵引绳及走板的运行情况,若有异状及时报告,通讯不畅通不能放线任何人不得进行与放线工作无关的通讯 ⑵、按施工作业图规定运送摆放导线,按放线次序分组堆放,场地应平整,不得损伤导线 ⑶、通知各监护人员,检查各自负责区域有无影响导线展放的障碍,并清除掉,对重要的跨越架更应加强检查 ⑷、牵引车、张力车及附属设备是张力放线的重要设备,应加强检查,维护保养,并严格遵守“牵张机械的使用与维护”规定办理 ⑸、对于转角大于30°的耐张直通塔,应挂双滑车,以确保导线展放时导线在滑车中的包络角不大于30°其张力场、牵引场也应保证展放时导线在滑车中的包络角不大于30° ⑹、在上扬塔上应悬挂线滑车1.2、牵引场操作程序 ⑴、将牵引绳按要求缠绕在牵引轮上 ⑵、启动牵引机先慢慢收牵引绳,解除临锚 ⑶、牵引准备就绪,由指挥命令牵引,否则不得牵引 ⑷、当导线牵至牵引场时,应及时锚固1.3、张力放线: ⑴、用吊车将线盘按扇形放在张力车后适当的位置,张力场人员支好放线架,使线轴离开地面能自由转动。
⑵、拆下导线外包装,引出线头,套上蛇皮套,并用10号铁丝缠绕两处,每处8圈,缠绕处应位于蛇皮套的进口端,然后把导线同张力轮上的尼龙绳连接 ⑶、用人拉住尼龙绳头,发动张力车,将导线慢慢放出张力车 ⑷、总指挥再次讯问各点情况,直至牵引车,确定都无问题时,命令缓慢牵引 ⑸、通过转角塔处,应提前报告,缓慢通过监视的人要带提升工具,若发生掉槽时,应及时上塔处理 ⑹、在控制档或跨越架处,监视导线时,尤其要注意导线触地或碰架子杆,必要时可提高张力 ⑺、线轴剩余一层导线时,应通知缓慢牵引,剩3-5圈时,停止牵引,更换线轴 ⑻、新换上的线轴,由抗弯连接器把两线头用蛇皮套连接在一起,并将余线缠绕盘上,蛇皮套的绑扎和放线时一样 ⑼、通知缓慢牵引溜放出张力车20m左右,并锚于张力车上 ⑽、去掉蛇皮套,剪掉蛇皮套部分线头,进行液压连接 ⑾、压接完毕,检查合格,张力车收余线,解除临锚,即刻进行放线 ⑿、压接后的压接管应用保护套进行保护,以防过滑车时把压接管弄弯,在压接管的前方,用铝线缠绕三处 ⒀、放完一相导线时,用同样的方法,展放余下二相导线, ⒁、张力车转移时用专用拖车拖运,拖运时应挂钩牢靠有保险,速度不大于30km/小时。
⒂、本工程导线采用集中液压,液压人员应严格执行液压操作规程和液压施工作业指导书⒃、放线的顺序一般先放上相而后放中相,最后放下相6、紧线1.1、耐张塔挂线 直线塔紧线操作 ⑴、在耐张塔挂线的反侧打好临时拉线,本次所放导线线径较大,应打双拉线 ⑵、在相邻的直线塔挖好临锚坑,准备打过轮临锚 ⑶、当线头距耐张塔挂线点3m,停止牵引,在相邻直线塔上打过轮临锚 ⑷、松牵引绳,使线头落地,并用棚布或草袋垫好导线⑸、进行耐张管压接,压接时要注意引流板的方向 ⑹、联接金具、瓷瓶、导线,挂到横担的挂线点上 ⑺、解除相邻塔的过轮临锚 ⑻、在直线塔紧线,用牵引车紧线,也可以用二台机动绞磨同时紧线,1.2、直线塔锚线 直线塔紧线 正常情况下,都是在直线塔锚线,直线塔紧线,直线塔紧线是张力架线工序中最常用最简单的操作,所以要求在选择牵张场时,尽可能避开在耐张塔前后1.3、直线塔锚线 耐张塔紧线⑴、无论是直线塔锚线--直线塔紧线或直线塔锚线--耐张塔紧线,首先应进行压接升空工序,其方法是: 1)调查好线别一一对应,将导线压接好 2)在待紧线侧,应卡一卡线器,并用人推绞磨收紧拆除紧线侧的放线临锚。
3)装上压线滑车,通知紧线 4)当已紧好线侧的临锚松时,拆除紧线临锚,慢慢松导线,使导线升空 5)拉紧压线滑车的小绳,使压线滑车翻落下来,并松小绳将压线滑车慢慢落地⑵、耐张塔紧线过程: 1)打好另一侧的临时拉线(双拉线) 2)在紧线区段的直线塔端,打好过轮临锚和反过轮临锚 3)在耐张塔施工用孔上挂紧线工器具 4)二台绞磨同时紧线,分别调线,使弛度达到设计值,然后各塔画印 5)画印后,座飞车出线,卡上卡线器,在塔上锚固导线 6)用链条葫芦收紧锚线绳,慢慢将导线落到工作台上或地面,量准截线长度,压接耐张管,联接金具、瓷瓶、导线挂在挂线点上 7)耐张管液压联接可以在工作台上,也可以在地面在地面压接时,锚线绳的长度应能使导线落到地面顺利压接 8)在工作台上压接时,工作台上在没有卸下液压钳时,不允许再放上金具及绝缘子 9)耐张管压接完毕后,应把所需瓷瓶和金具在工作台上和导线联接在一起,用两个6吨手扳葫芦挂线 10)调松手扳葫芦,卸下工作台,解除临锚⑶、耐张线夹安装,即平衡挂线其操作如下: 1)在耐张塔两相邻直线塔上,打好过轮临锚。
2)在耐张塔上两侧同一相导线出线11m处,同时高空临锚,并用6吨手扳葫芦收紧临锚绳,过牵150-200mm在横担侧用一个挂线板联接临锚绳) 3)提升8m工作台,一端与横担主材联接,其余的挂于临锚绳上,并保持基本相平 4)以画印为准,在中间断开导线,放在工作台上5).张拉瓷瓶串,量出长度,并将画印时量出的Δl、Δh代入下式,算出割线长度 割线长度 L=N-N1+N2 式中:N:绝缘子串张拉后实测值 N1:放线滑车水平偏移引起的补充值 N2:放线滑车与挂点高差引起的补充值 N1=△Lcosα/2 N2=(h´△h±0.5´△h2)/L 式中:△L:子导线相对导线挂点的水平偏移值△h:子导线相对导线挂点的垂直偏移值 α:转角塔线路转角 h:耐张塔与相邻直线塔挂点高差 (当操作塔挂点较相邻塔挂点低时,式中取+号) (当操作塔挂点较相邻塔挂点高时,式中取-号) 6)按割线长度量好线长,并割断 7)作好线头,按照规定的角度穿耐张管,把液压机械提升到工作台上,压接耐张管,并检查合格。
卸下液压机械8)用传递绳先提升横担侧金具挂于挂线点,并分几次将瓷瓶吊上联接好,最后提升导线端金具与耐张管联接上 9)拆除工作台落下 10)拆除临锚绳,平衡挂线结束 4、驰度观测1)应严格按《弧垂表》进行观测2)弧垂测量应从导地线的悬挂点处直接向下量取划印驰度板上沿对准印记后捆绑固定,且应保持水平3)温度计应安置在距地面1米处,且不被太阳直照通风处4)相间弧垂偏差不得超过150mm,子导线偏差不得超过50mm5)观测时必须衣着灵便,穿软底鞋,打好安全带6)观测初期,注意观察前后有无被卡、被挂,要及时通知处理7)观测时,必须按实际温度观测,随时报告弧垂变化情况7、调线 导地线挂完后,如发现弧垂不符合设计要求,误差较小时,可用调节整板上的孔来进行调线;若误差较大时,应调整导、地线长度按下列公式估算: △l=8ld2M (fc02-fc2)cosφc∑(1/cosφ)/3lc4式中: △l----线长调整量 ld-----耐张段的代表档距 lc-----观测档档距 φc-----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当高差≤10%l时,可令cosφ=1 fc0-----超过误差的弧垂 fc-----应有的弧垂 M-----耐张段长(不计架空线悬挂点高差) ∑(1/cosφ)考虑耐张段内各档距高差的计算总长度。
若△l为正值,表示线长了,应减去; △ l为负值,表示线短了,应增加五、架线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检查各塔位牵引绳是否在钢轮内,如牵引绳落在跨越架上,是否拖挂架顶,沿线跨越架的位置和牢固程度2、检查各岗位工作人员是否全部到达工作岗位,并了解沿线情况,检查通讯是否畅通,能否做到及时和各点负责人取得联系保证做到在任何位置有问题时都能马上停止牵引,作出处理3、是否已清除线盘和放线通道上的障碍物,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磨伤导线4、放线的劳动力组织工作,应作好全面安排,并在施工前明确交代任务5、对展放的导线,地线应进行外观检查,放线时应特别注意不能打紧钩6、牵引导线时,展放的牵引绳应做质量检查,牵引时应使牵引绳先受力升空,确认无任何障碍物挂住时,方可正式牵引7、检查直线管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不符合应处理后再紧线8、检查导线在展放过程中是否有损伤,导线的损伤应在紧线前处理完毕9、现场核对观测档档距及其它弛度观测值参数,设立观测标志10、放线段内放线时设立的临时接地,紧线时仍应保留,并检查是否接地良好11、按照设计图纸组装各类绝缘子串和各种螺栓穿钉销子按统一规定方向12、、螺栓及弹销子穿入方向(面向大号侧分左右)A、顺线路方向一律由小号向大号;B、横线路方向两边相由内向外,中相由左向右;C、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一律由上向下穿,水平方向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双串对穿。
D、分裂导线上的穿钉、螺栓一律由线束外侧向内穿;E、直线悬垂串、跳线串绝缘子大口一律向小号侧;F、耐张串瓷瓶大口一律向上13、提升前应检查各金具和绝缘子串规格、数量、连接顺序符合设计图纸,清除绝缘子、金具表面的泥土14、安装附件时,应对导线作全面的检查,将导线上所有遗留问题处理完毕,重点检查和处理的是:A、打光导线上未处理的轻微损伤;B、拆除导线压接管保护套;C、清除导线上所有异物;D、防震锤的安装应按设计提供的安装距离控制位置,重锤垂直朝向地面,不偏扭15、跳线安装A、跳线应使用未受张力的原状导线制作,应使其原自然弯曲方向与安装后的弯曲方向一致,以使造形流畅、自然B、应先估算跳线长度并截线,先在跳线一端压接引流板,将跳线起吊到两端挂点处,安装好一端引流板在另一端和跳线串线夹处划印后将跳线落到地面再压接另一端引流板,最后连同跳线串一起安装至跳线挂点,在塔上整形,使其自然美观C、跳线安装后,测量对铁塔的最小距离,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查明原因,重新安装或改装D、跳线串加重锤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施工六、放线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质量检实行三(四)级质量检验制度,各工序作业完成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和公司安监部复检整个架线工序,由监理完成终检。
2、架线施工各工序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及方法(见图)架线施工各工序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及方法工序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或允许误差检验方法导地线展放损伤处理按《验收规范》第7.1.1-7.1.7条、7.1.14条处理观察不允许有接头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一挡内直线管及补修管数量符合《验收规范》第7.2.9条观察直线(补修)管的位置符合《验收规范》第7.2.9条观察导地线连接压接管的规格、外观质量符合设计、符合《验收规范》第2.0.18条压前检查尺量压接管握着力符合《验收规范》第7.2.3条工程前拉力试验压拉操作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检查操作证压后尺寸符合液压规程卡尺测量压接管的弯曲肉眼观察不能有明显弯曲观察钢印代号按规定代号(操作证编号)打印观察紧线耐张塔金具、绝缘子规格的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与图纸核对对跨越物和对地距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弧垂仪检查相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与图核对导、地线弧垂 220kV:±2.5% 大跨越: ±1% 正值不超过1m经纬仪检查导、地线相间允许偏差220kV 300mm 大跨越 500mm经纬仪检查子导线间允许偏差220kV 80mm 经纬仪检查附件安装直线杆塔连续金具绝缘子规格及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与图纸核对各部销钉必须齐备开口观察跳线最小电气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尺量跳线引流板安装符合《验收规范》第7.4.14条观察跳线弧垂工艺符合设计要求,流畅美观无死弯尺量、观察悬垂绝缘子串倾斜符合《验收规范》第7.4.5条观察、尺量防震锤安装位置允许偏差±30mm尺量间隔棒安装距离符合《验收规范》第7.4.11条观察、尺量螺栓、销钉穿向符合《验收规范》第7.4.6条观察线夹、防震锤、间隔棒、螺栓坚固全部紧固板手检查七、施工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1、施工中的危险点1.1、导线抽出伤人;1.2、高处坠落伤害;1.3、高处坠物伤人;1.4、触电伤害;1.5、交通事故;2、施工中危险点的控制措施2.1.1、放紧线应有专人统一指挥、统一信号,保证畅通。
2.1.2、所使用的工器具必须合格,开门滑车应将门钩扣牢或用绑线绑牢,防止绳索滑脱2.1.3、牵线前应检查牵引钢丝绳有无障碍物挂住是否升空牵线过程中在接续管或牵线板过滑车时应安排专人监护2.1.4、工作人员不得跨在导线上或站在导线内角侧,防止意外跑线时被抽伤2.2.1、攀登杆塔前检查脚钉是否牢固可靠,没有问题后方可攀登,不能利用棕绳、钢丝绳等做上下塔的工具2.2.2、高处作业时,安全带必须绑在牢固、保险的部位,并检查扣环是否扣牢在高空上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二道防线的保护,二道防线不得低挂高用2.3.1、高处作业人员要防止掉东西,使用所有工器具、材料要装在工具袋里2.3.2、所用的工器具、材料等必须用绳索传递,不得上下抛掷,杆下应防止人员逗留拉绳人员要避到起重物的倒落范围以外2.3.3、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2.4.1、交叉跨越各种线路、公路及城乡公路,做好安全措施必要时应和有关部门签定协议2.4.2、在带电体附近作业时,必须满足表中的要求带电体的电压等级项目10kV及以下35kV110kV220kV工器具、安装构件、导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大于2.0m3.5m4.0m5.0m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大于1.7m2.0m2.5m4.0m2.4.3、工作负责人应派责任心强的人员沿线路调查交叉跨越的位置、数量、管理单位、停电的位置、停电的范围、有无可能反送电等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2.4.4、使用钢管做架杆,当搭至与导线平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架杆触及带电线路2.4.5、架线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带电线路的电气距离,防止触电事故或感应电造成伤害2.4.6、跨越不停电线路时,必须搭好跨越架,架子一定要搭牢,防止架子倾倒,造成人身触电和摔伤2.4.7、作业人员不得在越线架内侧攀登或作业,并严禁从封顶架上通过2.4.8、停电、送电工作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严禁采用口头或约时停电、约时送电的方式进行任何工作在未接到停电工作命令票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体2.4.9、在接到停电命令后,必须首先进行验电,验明线路无电压后,应立即在作业范围两侧挂接地线,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上的分支线也必须挂工作接地线2.4.10、放、紧线过程中跨越架要始终有专人看守,防止导线被架子挂住或掉到架子外边,落到带电线路上,保证线材顺利通过2.5.1各种车辆的驾驶员在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车辆的制动、方向等,以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施工人员不得乘坐机动三轮车上下班2.5.2放、紧线过程中,导地线跨越的公路乡村路必须有专人看守,提醒过往车辆慢行,保证交通安全3、其它要求:3.1.1、凡参加架线作业的人员,均应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工作,并熟悉本工序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3.1.2、各项工序应明确分工3.1.3、对架线使用的各种工器具,绞磨、卡线器、手板葫芦及地锚等,除在开工前按《安规》规定的试验周期进行检验(修)外,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3.1.4、在同一放线段内不同工序的操作,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严防工作造成混乱3.1.5、凡在挂瓷瓶及滑车、附件安装、出线等高空作业时,必须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脚穿软底鞋,严禁脚踩均压环等3.1.6、每个耐张段内应设有可靠的接地环,送电前应有专人负责拆除3.1.7、牵张设备、机动车辆、绞磨等施工机具应专人操作与保养,严格按照设备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严禁超重、超负运行3.1.8、各种地锚的规格、埋深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如地形、地质变化须改变规格和埋深时,必须经技术人员同意3.1.9、重要交叉跨越、带电跨越施工应设安全员现场监护3.1.10、现场设备、材料放置合理,排放有序,施工用机械设备完好、清洁3.1.11、各工序安排合理有序,衔接紧密,配合得当,严格控制安装工艺,按设计要求施工3.1.12、起吊所用的工器具和设备必须经过技术检查和负荷实验,不合格者严禁使用并且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严禁以小代大3.1.13、跨越架对电力线、公路、通讯线的最小(最大风偏后)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被跨物名称跨越架部位35KV以下电力线公路通信线与架面水平距离(m)3.5至路边:0.60.6与封顶杆垂直距离(m) 1.5至路面:6.01.0八、文明施工措施1、各施工现场指定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佩戴相应的“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袖箍或胸卡。
2、施工现场设安全围网、施工标志牌和安全警示牌避免过往行人在现场停留3、果园内施工时,牵引设备布置时,应尽量避开树木,减少农民损失4、施工人员应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得随意摘取果园内的果实,以保持良好的工农关系,保证施工顺利进行5、最大限度的保护庄稼及地表植被不受损坏,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并派专人进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