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组织行为学》 (总分100分)时间:90 分钟层次: 身份证号: 得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一个组织的部门结构、人员的职责和职位都是可以变动的,以便保证知识和职权的结合,保 证集权和分权的均衡是现代组织理论中的( C )组织结构原则A、权变 B、弹性 C、双因素 D、激励2、 人对事物的看法、评价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是态度的( A )成分A、认识 B、情感 C、意向 D、感觉3、 基于霍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人是社会人,影响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以外,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是属于(C )人性假设理论D、自我实现人D、弗隆D、十分重要D 矩阵A、经济人 B、复杂人 C、社会人4、 M=V.E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D )首先提出的期望理论A、梅突 B、卢因 C、亚当斯5、 非正式组织构成了一个( A )的总体系统A、有效 B、无效 C、无关紧要6、 欧美大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组织形态是( B )结构A、直线职能 B、事业部 C、模拟分权7、 组织文化建设必须按照相应的( C )规律来进行,才能事半功倍。
A、社会 B、道德 C、心理 D、政治8、 创建成功的团队( A )要有相乘性地共同学习A、必须 B、不一定 C、同时 D、永远9、 组织行为学特别注重( C )的研究,因为它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A、社会道德 B、社会理想 C、社会知觉 D、人际知觉10、不同文化的人对人性看法是( C )的A、没有差异B、差异不大C、差异很大D、始终一致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当今世界普遍认为,成人的人格是由(AB )的因素组成的,同时也受情境因素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实践 D、社会2、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中告诉人们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 ABC )几种因素A、能力大小 B、努力程度 C、理解深度 D、激励力度3、 凝聚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CDE )这些方面A、满意度 B、工作性质 C、沟通 D、生产率 E、群体意识4、 组织风气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一旦形成,将对群体行为产生巨大的作用,主要有( BCDE)这几方面A、舆论导向 B、潜移默化C、规范作用D、筛选作用E、凝聚作用5、组织变革的外部环境起因主要为(ABC )。
A、技术进步 B、价值观念C、具体制度D、领导调换E、人员变动6、企业文化具有资本的性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增值的无形资本,其必须具备( BCD )这几方面的条件A、长期性 B、有效性 C、内部适应性 D、外部适应性 E、实践性三、 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对的打“厂,错的“X”,不需要改错1、 (X )组织承诺与员工离职毫无关系2、 ( V )现代组织本身就是特定价值体系和资源配置活动的结合体3、 ( V )崇尚成功,忽视道德内涵是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4、 ( X )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组织承诺的理解是相同的5、 ( X )工作群体规模与群体任务的性质无关6、 ( X )委员会的优点之一是委曲求全,折中调和7、 ( V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 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8、 ( X )一般认为,组织中的管理者属于冒险回避型不存在个体差异9、 ( V )人力资源实际上是经济力的核心10、 (V )一门学科应用数量统计方法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水 平。
四、 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意志:自觉的确定目的地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克服各种因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2、 承诺:一种约定,这种约定庄重而有约束力,这种约定限定个体行动的自由,人可以许诺将 来一定如何,实际上是个体在无限变化的世界中求得有限稳定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对于一种安 全,有次序生活的本性要求 3、概念技能:从观全局,动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 4、结构论:组织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将由分工与合作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职责的程度而构成 的人的集合本性要求”3、 槪意技能:纵睨全局、洞愿企业匀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世的能力*4、 结构论: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扶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 构成的人的第合5、 归属需茎:寻求被他人粤盪和接纳的-「种愿型:是保沖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曲巫更条件5、归属需要:询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一种愿望,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四、名词.解釋〔本理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1、議志:就是自觉地确定目的,井支配调节言己的纾为・口克服各神困嘩、实現吕的的心埋辻2.承诺:一种约定I这抻约定.庄重血有约审力,限制了伞体行动的肓由"人讦诺将来一■定如何.实质上星平作在无隈的交佬叫挥中取禱育限稳定的一科方丈.是牛悴对一■种安全、秩庁生话的五、 简答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1、“大五”人格因素中最基础的维度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解:外向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型,外向性对应该预测管理的销售,随 和性对应大量的合作心,责任心强工作效绩高,经验开放型培训效果高,情绪稳定差的人工作 绩效低2、什么谓跨文化管理?如何实现跨文化的有效管理? 跨文化管理是在20 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 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
它研究的是在跨文化 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 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是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 更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 挖掘和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提高 企业的综合效益他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共同性,协商性相互的勾通有效的管理,六、 论述题(本题共 1 小题,共12 分)1、根据有关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组织制度巨大变革的动因、进程和成功经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度1、 解决了合作社时期监督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效率 合作社的生产规模大,人数多,个人的兴趣、能力和禀赋不同,付出的努力会不同, 由于监督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很多人会选择偷懒,“搭便车”,当退社自由被剥 夺后,变为一次博弈,因而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高,效率低;而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中, 农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投入的劳动,精力增多,产量也会增加,那么收入就会增加, 于是就能实现自我监督,不会再轻易地偷懒由于收益增加的归属由全队改为自己, 农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的可能性2、 与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大,土地少的基本国情相适应 由于个人农产规模小,耕作主要依靠人力和蓄力,机械化水平也非常低,养活众多 人口的压力很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离用好每一寸土地,进行精耕细作合作 社完全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加之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必然会导致农民相对 粗放的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以激励,使他们自觉地在自己很长时间内 拥有使用权的小块土地上尽可能的精耕细作,促进土地利用率的提高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分离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其收益分配明确划分, 大大刺激了农业总产出和剩余产品的增加,增加了农户的财产,使得农民的生活大 幅度改善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一些地区已经向小康迈进4、 有利于运用比较优势,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各家各户的土地与劳动力边际产出是不尽相同的,在生产队体制下,各地区的粮食 主要在本地区进行分配,各管各的,资源相对停滞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又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生产各种粮食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户和地区间可以进行交 换既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局限性: 随着整体改革的深入、社会条件的变迁,家庭联产承包所有制也表现出了它的局限 性具体表现在:1、 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 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事实上是国家集体双重 所有国家通过强硬的法律手段和政策手段,严格限制集体土地的处分权,严格控 制土地的经营过程,严格控制土地承包期限。
农民对于土地只享有使用权,使得 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这样一方面限制了农田的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也限制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及其选择谋生方式的自由甚至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片的田地被 荒芜的现象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中青年劳力不足而导致的土地抛荒、弃耕等问题2、 农民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低,技术进步慢 农业的技术创新具有规模效应,创新投入很大而传播相对较容易,因而在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下,一般农民很少有积极性进行技术创新同时,由于单个农户的生产 规模较小,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用并不是很明显,而学习技术是要付出一定的学习成 本,这种情况下,农户的学习积极性很低,从而导致这个农业的技术发展缓慢,平 均土地产量难以得到很好的提升3、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耕地的条块分割不利于经营的规模化一家一户小规模 的生产经营,交易方式落后由于势单力薄,谈判资本弱,难以保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