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三潭印月》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三篇课文《走进西湖》教学,是以《三潭印月》为例文,带领学生网游西湖,领略西湖美景,初步感受西湖文化气息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初级水平,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能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但是提取信息和重组语言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他们虽然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但是口语表达的条理性需要训练 技术应用: 1.学生利用谷歌地球搜索到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并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景点 2. 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更加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面,丰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究,合作与共享的意识 3.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和交互式学习,增强师生互动的能力,更为直观,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4.学生学习网站涵盖了大量的西湖信息资料,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阅读,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将热情与兴趣延伸到课外 5.学生在新浪微博中分享自写的一处景点介绍,交流学习体会,实现多角色的有效互动,更好体现学习方式的开放和学习评价的多元 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作业要求:【注:本阶段必交1篇作业,互评1篇作业】请中小学教师提交一份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并在作业表单中填写案例简介等相关信息,说明在课堂导入、难点讲授、技能训练或总结复习方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助力有效教学。
教学案例格式可以是PPT、Word,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制作微视频提交人:石文艳 提交时间:2015-01-14 作业格式:2 设计思路所属省份河南省所属地市区县济源市作者姓名石文艳工作单位坡头镇第一小学学科学段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案例名称《圆明园胡毁灭》教学案例案例简介(至少选择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介绍,也可以多选)教学环节教学描述技术应用实施效果课堂导入激情导入 1、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 解说:同学们,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夺我珍宝,毁我园林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去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ppt课件出示教学内容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谈话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难点讲授师:圆明园太精美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却被那三天三夜的无情大火毁之一炬同学们,让我们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下来,想一想从中能体会出什么? (1)画词(看课件) (2)谈体会 (3)带点儿词语强调重读 (4)教师请现在想表达内心激愤之情的同学站起来,齐读这一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出示通过图片展示,倾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重点词句,学生深刻地领悟了课文的内涵,收到情感的熏陶。
理解训练回读2、3、4自然段(配课件画面) 师: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博大精深的园林,那里有山、有水、有花得鸟语,有寻常闹市,也有稀世珍宝下面请一位同学回读2、3、4自然段,你说作我们的小导游,让我们一边听一边欣赏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多媒体课件出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总结复习建与不建都有道理,同意重建圆明园的同学课后画一张圆明园未来的蓝图,下节课讨论、交流,同意不建圆明园的同学可以组织成小组,宣传今天的故事,让我们后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ppt课件出示学生由生疑而质疑,自质疑至解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自主活泼的学习活动中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二度对话,使学生的心与文中的种树人贴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