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北美——美国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9·唐山模拟)美国基威诺半岛自然铜储量巨大,漂流铜在周边广泛散落考古发现,附近的土著居民很早就利用漂流铜直接打制各种铜器和饰品19世纪中叶后,基威诺半岛的自然铜开始近代工业开采,并通过铜港运往伊利湖畔的工厂进行加工据此回答1~2题1.有的漂流铜重达数吨,它们能够离开原生地可能借助( )A.冰川 B.河流C.风力 D.波浪2.随着基威诺半岛自然铜的大量开采,当地的伐木业同时兴起当地伐木业可以( )A.促进森林的自然演替和更新B.为当地冶炼自然铜提供燃料C.扩大耕地以便种植粮食作物D.为自然铜的采运提供原材料解析:第1题,基威诺半岛纬度较高,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漂流铜离开原生地注意关键词“漂流铜”,离开原生地的方式是“漂流”,重达数吨不可能直接在水上漂浮第2题,自然铜的运输需要船只,而早期船只主要是木质的,则D正确伐木业不利于森林资源的自然演替和更新,则A错误;依材料可知,该地主要是开采和运输自然铜,并没有冶炼,则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通过伐木来扩大耕地面积种植粮食作物,则C错误答案:1.A 2.D(2019·河北九校联考)“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 hPa。
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等降雪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图中降雪量的主要因素有( )①海洋 ②地形 ③城市 ④湖泊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4.美国东部海面冬季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是( )A.内陆寒冷气流与海洋暖湿气流相遇B.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C.内陆的低压中心吸引海洋暖湿气流D.海洋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温剧烈解析:第3题,从图中等降雪量线的分布可以看出,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从沿海向内陆降雪量逐渐减少,是海陆位置影响的结果,距海越近,水汽含量越多,降雪量越大,①正确;而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途经五大湖,带来湿润水汽,遇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降雪量大,②④正确;图中城市降雪量与周围地区差异不明显,所以降雪量与城市关系不大,③错误,故选C第4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来自内陆的寒冷气流在南下途中遇到海洋暖湿气流,形成“炸弹气旋”,故A选项正确;冬季气温较低,故B选项错误;冬季大陆内部气温低,气压高,故C选项错误;“炸弹气旋”是海洋暖湿气流和寒冷气流相遇形成,并非单一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故D选项错误。
答案:3.C 4.A(2019·冀州模拟)读图,回答5~6题5.夏季甲城较乙城温度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大气环流 B.洋流C.地形 D.海陆位置6.夏季乙城较甲城降水总量大,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大气环流 B.洋流C.地形 D.海陆位置解析:第5题,根据两城经纬度可知,甲城位于北美洲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作用较显著,气温偏低;乙城位于北美洲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气温偏高第6题,乙城位于北美洲大陆东南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而甲城位于北美洲大陆西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答案:5.B 6.A(2019·惠州模拟)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所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2~4 m,因每年平均移动100 m而为人称奇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回答7~8题7.塞布尔岛是由( )A.板块挤压隆起形成 B.生物遗体堆积形成C.河口泥沙堆积形成 D.海流携沙冲积形成8.该岛的移动方向是( )A.向西 B.向东 C.向南 D.向北解析:第7题,由题干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所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可知,塞布尔岛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由图可看出,塞布尔岛远离陆地,所以可以推断塞布尔岛由海流携沙冲积而成。
第8题,根据塞布尔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岛位于西风带,在盛行西风作用下,该岛向东移动答案:7.D 8.B(2019·河北衡水中学期中)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读图,回答9~10题9.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山脉走向B.纬度位置、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沿岸洋流、植被覆盖率D.地势起伏、人类活动10.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A.东水西调 B.西水东调C.北水南调 D.南水北调解析:第9题,由北向南,三个城市受西风影响的时间逐渐变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时间逐渐变长,因此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的年降水量依次减少,冬雨率越来越高第10题,根据图中引水渠的走向并结合该区域北部地区降水多、南部地区降水少的特征可判断,该调水工程为北水南调答案:9.B 10.C(2019·沈阳模拟)66号公路由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一路连贯到加州的洛杉矶,始建于1926年11月11日,1985年退役读下图,结合材料回答11~12题下列关于66号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公路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②仍是美国人口迁移的重要通道③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该公路西段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④旅游业的发展是该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有关66号公路沿线自然带及其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路中部穿过美国的冬小麦产区B.公路全线缺失亚热带的自然带类型C.芝加哥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美国重要的玉米带D.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加州沿海农业由放牧业转变为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该公路已于1985年退役,因此不可能仍是人口迁移的重要通道;修建之初是为了加强东西部交通,当时旅游业不发达。
据此可知D项正确第12题,读图可知,该线穿过冬小麦区,A项正确;洛杉矶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项错;芝加哥地区为乳畜带,C项错;加州发展的是水果和灌溉农业,乳酪主要是乳畜业产品,D项错答案:11.D 12.A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9·徐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图Ⅰ中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林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茂密,透光率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图Ⅱ为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 ℃,西部可达5 ℃以上降水量西部沿海达2 000~3 000 mm,东部沿海只有600~800 mm1)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4分)(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数地区偏高的原因6分)(3)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4分)(4)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6分)解析:(1)空间分布差异从总分两个角度展开,而降水差异的原因从地形、洋流等角度作答即可。
2)影响温度的因素有纬度、洋流、地形、下垫面等,从这几个角度作答即可3)茂密的雨林生长需要较好的水热条件,由材料可知,W岛西部沿海水热条件好理由只需从西部沿海水热充足角度展开即可4)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即生物多样性较少,需从水热条件、光照条件、优势树种生长习性等角度展开分析答案:(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 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2)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3)雨林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沿海地区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4)(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冷杉、云杉等针叶林树种生长;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却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14.下面图A为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描述美国本土年降水量与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并简析其关系6分)(2)指出美国本土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50人的分布区域,并简析其原因。
4分)(3)甲地区是美国蔬菜、水果、花卉等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因素6分)(4)分析乙河水运发达的原因4分)解析:(1)可从宏观角度分析年降水量和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并总结出空间分布规律可通过分析年降水量大小对生产和生活的深刻影响,进而分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2)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50人的分布区域可对照图例直接从图上读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分析,注意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决定性作用3)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区位分析,最后找出优势条件4)从河流的流向、流量、结冰期以及流经地区等角度分析水运发达的原因答案:(1)分布规律:美国本土年降水量总体上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西北沿海降水较多;人口密度大致上也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西部沿海人口密度较大 关系:年降水量对人口分布有较大影响中东部广大地区和西北沿海,年降水量较大,河流众多,水源充足,耕地比重和耕地面积大,经济发达,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好,人口密度较大;西部内陆,降水稀少,水源不足,经济不发达,人们生产、生活不便,人口密度较小2)东北部地区,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 原因:东北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带和金融贸易中心;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新兴工业发展较快,且为阳光地带,气候条件优越。
3)纬度较低,热量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交通、信息通达度高;人口密度大,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4)乙河流经美国中央平原广大地区,主要为南北流向,南北地域差异大,南北向货物运输量大;乙河流域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丰富,河流流量大,且水流平稳;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江、湖、海、陆联运成网,交通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