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论点,是准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能够有分论点论点应该准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①准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准确,如果论点本身不准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所以,论点准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个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所以,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二)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三)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使用的5)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相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能够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能够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6)归纳论证:也就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7)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8)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9)因果论证:它通过度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能够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能够因果互证事例一:六尺巷传奇(古代宽容的事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事例二:宰相肚里能撑船(古代宽容的事例)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事例三:将相和传奇(古代宽容的事例) 公元279年旧中国时代,赵国的蔺相如守完壁归赵,立了大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自恃功高,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常常称病不上朝,不跟廉颇争位有时蔺相如坐车外出,碰见廉颇就赶紧避开门客以为他胆小怕事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先男家之急而后私仇啊!”这话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很觉惭愧,便袒衣露体,负荆登门请罪。
说:“我粗野低贱,志量浅狭,开罪于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于是将相重归于好,成了生死之交 事例四:千金之交(古代宽容的事例) 有个“”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的故事管、鲍二人少小相识,后来合伙经商,管仲总是要从中多占一些便宜,鲍叔不以他为贪,知他是家贫的缘故此后,管仲出了不少馊主意,几乎使生意做不下去了,鲍叔也不认为他蠢,而认为是没有遇上好时机后来鲍、管二人分别投奔齐国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门下,小白胜而纠死管仲跟着倒霉被囚鲍叔不以胜者自旌,反而力荐管仲于齐桓公(小白),也不计较自己会处在管仲之下桓公果然拜管仲为相,治理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主管仲后来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事例五:仁义胡同(古代宽容的事例)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事例六:周恩来度量宽宏(现代宽容的事例)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被人们称作礼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总理请一位姓朱的理发师给他刮脸,刚刮到一半,周总理忽然咳嗽了一声,朱师傅没提防,刮了个小口子,朱师傅心里一阵紧张,忙说:“我工作没有做好,真对不起总理周总理微笑着宽慰他说:“怎么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没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躲得快事后,周总理还一再向朱师傅道谢,尽力消除朱师傅的顾虑 事例七:李斯特义收学员(现代宽容的事例)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事例八:关于宽容的故事(现代宽容的事例)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
小和尚怆惶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无独有偶,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宽容是一种智慧 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自己,就是给自己一片快乐的空间;宽容他人,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他人一片快乐的空间;宽容自然,就是一种豁达 古语说的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化能容纳百川天空之所以蔚蓝,是因为它有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 宽容自己,就是给自己一片快乐的空间,战胜困难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面对困难时,应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宽容自己,纵观历史,许多宽容自己的人都有了伟大的成就周处摆脱自己的过去,从新做人,为国家效力,是宽容自己;司马迁成对困难不放弃,坚持写《史记》,是宽容自己;勾践面对挫折不气馁,实施伟大报负,是宽容自己。
宽容自己,也就是给了自己一片快乐的空间宽容是一种智慧 宽容他人,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给他人一个快乐的空间,在人与人相处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纵观历史,许多宽容别人的人都受到了别人的尊敬宽容他人,就是蔺相如对廉颇忍耐;宽容他人,就是齐桓公对管仲的不计前嫌;宽容他人,就是诸葛亮对孟获的大度宽容他人,使自己得到一种快乐,一种愉悦,是一种自己,架起了人生沟通的桥梁,宽容是一种智慧 宽容自然,就是一种豁达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的力量和自然相比,就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天气不好的时候,总是有人抱怨,可仔细想想看,抱怨是没有用的,该来的还是要来,自然是不会根据人类的想法而改变的去抱怨天气,生活在抱怨之中,不如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去感恩于自然,去想想人类的过失,学者反思,学者去宽容自然我们应该宽容自然,宽容自然,是人生的大智慧 宽容是抑郁时的解决方法,使你豁然开朗;宽容是人生航船上的指明灯,指引你前进;宽容是烦恼时的一缕微风,轻轻的抚去心中的不快宽容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小议宽容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
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 寓言中动物的宽容是以德报怨,佛教中弥勒的宽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来理解宽容呢?其实,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如水 通常的“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马理智地选择了宽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同样的方法还击对方,那么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报怨” 宽容似火 因为更进一层次的宽容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心平如水的宽容,已属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动容 从寓言中我们看到,犯下过错的那匹马已认识到自身的荒谬而羞愧难当,这时被咬的马体现出的宽容与安慰,便恰似一团火焰,明亮而温暖宽容,不仅融化了彼此的冰冻,更将爱的热力辐射进对方的心窝在被某些人评论成“物欲横流”的时代,自下而上空间正日益缩小的人们所缺的不正是发生在两匹马之间的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温情,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是诗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宽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寓言中的马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对于人类却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 为生活的平淡与多舛而心存积隙的人呵,请你选择宽容吧这丝毫无损于你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宽容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宽容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当然,宽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