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和牙髓间的交通途径:(1)根尖孔 (2)侧、副根管 (3)牙本质小管临床类型 (1)牙髓病引起牙周病2)牙周病引起牙髓病3)牙周病和牙髓病共存,相互影响途 径1 沿牙周膜间隙向龈袋排脓2 穿透骨密质到骨膜下,向龈沟排脓3 牙髓治疗中或治疗后,如封烈性药、根管壁侧穿等临床特点1 牙髓无活力,或活力异常2 牙周袋和根分叉病变局限个别牙3 X线显示:牙周骨质破坏与根尖病变相连,呈烧瓶形治 疗1 牙髓多已坏死,应先行根管治疗2 对病程久的患者,应行牙周治疗3 预后:较好,根尖病变和牙周病变 常能愈合途 径 1 逆行性感染(临床常见)2 长期存在的牙周病变 3 牙周治疗治 疗1 牙周病变严重:直接拔牙止痛2 牙髓活力尚存:先行牙周治疗3 牙髓活力迟钝:牙周治疗+牙髓治疗这是指二者发生于同一个牙齿,各自为独立病变,当病变发展到严重阶段,二者可相互融合和影响治 疗 同时彻底进行牙髓、牙周治疗总体治疗原则1 尽量查清病源,确定治疗主次2 死髓牙先做牙髓治疗,配合一般牙 周治疗3 活髓牙先做牙周治疗,效果不佳,再做牙髓治疗病 因 1 根分叉区菌斑控制困难 2 解剖形态复杂 3 牙合创伤临床表现 依病变程度分为依病变程度分为4 4度度:牙周袋深度达根分叉,可探及根分叉处,但牙槽骨无破坏。
X线显示无骨质吸收分叉区骨质颊(舌)吸收,但未相通X线显示仅牙周膜增宽,或骨密度降低根间牙槽骨全部吸收,探针可穿过,有牙龈覆盖X线显示该区骨质消失,透射根间牙槽中隔完全破坏,牙龈退缩,根分叉区完全开放,能直视根分叉病变根分叉病变根分叉病变治疗目的1 消除或改善因病变造成的缺陷2 形成有利于控制菌斑和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形态3 促进早期病变的新附着形成GTR)治疗方法:龈下刮治,翻瓣术根向复位瓣手术,使根分叉区充分暴露,有利菌斑控制和:颊侧根向复位瓣手术和舌侧牙周袋切除术效果不佳和严重者,可行截根术、分根术、半牙切除术成人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的特点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的特点伴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的特点牙周-牙髓联合性病变的治疗原则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特点治疗目的n控制菌斑,消除炎症n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n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n自身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治疗计划 1.基础治疗 2.手术治疗:基础治疗后 菌斑指数 3.修复治疗:牙周手术后 4.维持与复查疗效:每定期复查 目的:去除牙周刺激 控制牙周炎症 基础治疗n菌斑控制n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n食物嵌塞的治疗n咬合调整n松牙固定术n拔除无保留价值的牙。
n药物治疗1 机械方法n 刷牙、使用邻面清洁措施(牙线、牙签、牙缝刷)2 化学法3 生物法 菌斑无色、质软,粘附于牙面,肉眼无法观察菌斑附着的部位菌斑显示剂可使菌斑着色,便于观察菌斑面积:菌斑面积:20%20%,理想,理想菌斑面积:菌斑面积:40%40%,接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