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杭州地区七校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联考及答案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5KB
约10页
文档ID:137037866
浙江杭州地区七校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联考及答案_第1页
1/10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杭绍金温衢七校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2.本试卷分试卷Ⅰ和试卷Ⅱ两部分3.试卷Ⅰ和试卷Ⅱ的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S:32 O:16 Na:23 Cl :35.5 Mg:24 Al:27 N:14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药品橱甲橱乙橱丙橱丁橱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红磷,硫铜,锌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应该将这些碘放在 ( )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2.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⑴为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⑵为卢瑟福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⑶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⑷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⑸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

其中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 ( )A.⑴⑶⑵⑸⑷ B.⑴⑵⑶⑷⑸ C.⑴⑸⑶⑵⑷ D.⑴⑶⑸⑷⑵3.铂金色泽淡雅而华贵,象征着纯洁与高尚,近年来铂金饰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宠爱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铂的一种新核素P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t的质子数为202 B.Pt的1个原子的质量为202gC.Pt的电子数为202 D.Pt的原子核内有124个中子4.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是否透明  C.分散质直径大小  D.是否稳定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KIO3 = K+ + IO3-   B. NH3.H2O= OH-+ NH4+C.NaHCO3 = Na++ HCO3- D.CaCl2 = Ca2+ + 2Cl-6.我国古代纺织生产中常用KOH作为洗涤剂,古人将贝克(主要成分是CaCO3)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CaO)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KOH。

上述反应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B.物质的量就是指物质的质量C.1mol水,不管在气态、液态还是在气态时,质量都为18gD.物质的量既可以描述微观粒子,又可以描述宏观物质,如1mol大米等8.下列溶剂能溶解单质碘和溴,但不能把碘和溴从碘水和溴水中提取出来的是( )A.苯 B.汽油 C.酒精 D.四氯化碳9.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气的是( )A.空气 B.CO2 C. Ar D.N210.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11.VLAl2 (SO4)3溶液中含有Al3+54g,取V/3 L溶液稀释到4V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25mol/L B. 1/(4V) mol/L C. 0.75mol/L D.3/(4V) mol/L12.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13.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 HCl所含的电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11.2L H2O所含分子数为0.5NAC.常温、常压下,16g O2所含的O原子数为1NAD.标准状况下,11.2L 氖气所含原子数为1NA14.海带中含碘元素,有人设计如下步骤来提取碘:①通足量氯气 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 ③加入CCl4振荡 ④过滤 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A.②一④一①一③一⑤ B.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⑤C.①一③一⑤一②一④ D.③一①一②一⑤一④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盐酸应: MgCO3+2HCl=Mg2++2Cl-+H2O+CO2↑16.可以用来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C.溶于水后,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溶液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溶液生成17.据《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大量制造出反物质中的反氢原子,认为反物质研究领域的前景“正前所未有的光明”。

反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假若发现反氯离子,请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大胆设想反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 A.Cl- B.Cl- C.Cl+ D.Cl+18.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 0.6moL·L-1NaOH水溶液 ②20mL 10.50moL·L-1H2SO4水溶液 ③30mL0.40moL·L-1HCl水溶液 ④40mL0.30moL·L-1MgCl2水溶液 ⑤50mL0.20moL·L-1NaCl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19.在烧杯中加水和煤油(密度:0.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 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煤油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做上、下跳动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伸入蒸馏烧瓶液面下B.铂丝蘸取试样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试样一定是钠盐C.测定溶液的pH的规范操作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先从下口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放出21.已知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

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CO2、N2、H2、O2的四种气体,按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H2>O2>N2>CO2 B.CO2>O2>N2>H2 C.H2>N2>O2>CO2 D.CO2>H2>O2>N222.已知CS2(液)+3O2(气)=CO2(气)+2SO2(气),今有0.228g CS2液体在448ml(标准状况)氧气中充分燃烧,恢复至标准状况后所得气体的体积为( )A.112 ml B.224 ml C.336 ml D.448 ml23.一定量的Mg和MgO的混合物投入100ml 2mol/L的稀盐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mol/L的NaOH溶液,要使Mg元素全部沉淀出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最小是( )A.100ml B.25ml C.50ml D.由于Mg、MgO的质量未知无法判断24.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水电离的离子忽略不计),其物质的量浓度比为Na+ ∶ Mg2+ ∶ Cl- = 3∶5∶5,若Na+的浓度为3mol/L,则SO42-的浓度为( )A.2mol·L-1 B.3mol·L-1 C.4mol·L-1 D.8mol·L-1 第Ⅱ卷(52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4分)25.(5分)按要求完成下列题: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石蕊使石蕊变红的原因: (写出电离方程式)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在反应方程式中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6.(6分)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丙的溶液气体丙气体甲 黄绿色气体乙 加水 金属A(焰色为黄色) ② ① 金属B ③FeCl2物质D物质C 水 黄绿色气体乙 ④ ⑤红褐色沉淀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丙 ⑵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⑤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7. (9分)有一瓶溶液只含Cl-、、、Na+、、K+、Mg2+ 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经实验:(1) 原溶液 白色沉淀;(2)将(1)所得溶液 放出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气体;(3)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4)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同学认为实验(4)可以省略,你认为呢?(填符号:A-可以,B -不可以) 说明理由 28.(14分) 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第一层和第三层电子数相同;B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最内层电子数多5个;C元素的+1价阳离子及D元素的-2价离子都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E元素的一种核素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经常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写出:(1)A元素的名称 E的符号(用AZX表示) C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 (2)A的单质能在D、E两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燃烧,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AaXY(3)用下图装置来电解由元素CB组成的水溶液,回答以下问题:①如果电极材料是铁棒和石墨,则X是 ;Y是 ②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检验该Y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

③写出电解CB组成的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若电解过程中有20 mol电子发生转移,理论上最多可得Y电极的产物的物质的量是 四、实验题(本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29.实验室需用90 ml 1.0 mol/L 硫酸,现用浓硫酸(标签如下图)配制实验仪器有:A.25 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 ml烧杯   H.100 ml容量瓶 I.200 ml容量瓶(1)实验时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编号)________ _ 2)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3)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30.已知Cl2+H2O HCl+HClO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甲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水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NaOH溶液干燥的氯气(1)通入干燥的氯气后,集气瓶中湿润的有色布条很快褪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褪色,因此甲同学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心的乙同学发现,一段时间后干燥的有色布条也褪色了,他经过仔细思考,认为甲的设计有缺陷,应该作如下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同学按照乙同学的方案修改后,补做了盐酸加入到有色布条,发现有色布条不褪色,丙同学确认是HClO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丁同学认为还是不能确认HClO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他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6分)31.一根镁条置于坩埚内点燃,得到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总质量为0.47g冷却后加入足量水,将反应产物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氧化镁质量为0.486g(1)已知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杭绍金温衢七校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高一化学答题卷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4分)25.(5分)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⑴A 丙 ⑵反应① 反应⑤ 27.(9分)(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同学认为实验(4)可以省略,你认为呢?(填符号:A-可以,B -不可以) 说明理由 28.(14分)(1)(1)A元素的名称 E的符号(用AZX表示) C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 (2) (3)①X是 ;Y是 ② , ③ 三、实验题(共 12 分)29.(6分)(1) ;(2) ;(3) 。

30.(6分)(1) ;(2) ;(3) 四、计算题(共6分)31.(6分)(1)已知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2009期中考试高一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二、 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题号12345678答案CADCBCC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DBBCACC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DDDCCDCC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4分)25.(2分)CH3COOOH H++CH3COO-;(3分) (方程式定对2分,电子转移表示正确1分)26.(6分)⑴A Na (1分) 丙 HCl (1分)⑵反应① 2 Na+2H2O=2NaOH+H2↑ (2分)反应⑤ Fe3++3OH-=Fe(OH)3↓ (2分)27.(9分)(1) Cl-、 、 Mg2+ , 、, Na+、K+(每空2分,每空若有一错误离子得0分,少一个得1分)(2) A (1分) 溶液显电中性有阳离子存在必有阴离子存在(其他答案合理给分)(2分)28.(14分)(1) 镁 (1分) ; 126C (1分)+1128(1分)(2) 2Mg+CO2=2MgO+C (2分)(条件不写扣1分)(3)①X是铁棒;Y是石墨 (各1分)②产生汽泡,溶液呈红色(1分), 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1分); 2I—+Cl2=2Cl-+I2(2分) 电解③ 2NaCl+2H2O=2NaOH+H2↑+Cl2 ↑ (2分,条件不写或未配平均得0分) 10mol(1分)三、实验题(共 12 分)29.(6分)(1)CEFGH(至少写出三个得1分,全对得2分,错写多写不给分)(2)5.4ml(3)C (2分,错写多写不给分)30.(6分)(1)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潮湿的气有漂白性 ;(2分)(2) 在湿润的布条和干燥的布条之间连接一个干燥装置 ;(2分)(3)次氯钠溶液或次氯酸钙溶液滴入到有色布条,若有色布条不裉色,则证明HClO有漂白性。

2分)四、计算题31.(6分)(1)Mg3N2+6H2O=3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