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油豆角的贮藏方案

gao****a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42KB
约7页
文档ID:170337616
油豆角的贮藏方案_第1页
1/7

摘要: 油豆角是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为主)特有的一种优质菜豆品种为了更好地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减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损失,急需解决油豆角的保鲜问题关键词: 油豆角,贮藏油豆角的概述油豆角( Phaseolu svulgaris L. ) 为豆科菜豆属 1 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矮生或蔓生植物[1] , 是我国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为主)特有的一种优质菜豆品种油豆角无筋多肉,色泽嫩绿,味 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其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较高的蛋白质含 量水平上一般蔬菜蛋白质含量较低,而油豆角中蛋白质含量可达到其干重的 20%以上, 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平衡,含有人体所需的18 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 含量较高[2]此外,油豆角还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从口感与营养两方面 讲,油豆角都是优质的菜豆油豆角是一种冷敏性蔬菜,长时间置于不适宜的低温条件下容 易发生生理伤害,表面水浸凹陷是最主要的冷害症状,严重影响油豆角的品质露地生长的 油豆角一般在九月初采收,大棚栽培的七月中旬即可收获,采收时间比较集中,且油豆角采 后寿命极短,常温下5〜7天,豆荚就会失水变色。

油豆角贮藏中易发生的问题是表面出现 褐色斑点,俗称“锈斑”,老化时豆荚外皮变黄,纤维化程度增高,种子长大,豆荚脱水等 [3]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减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损失,急需解决油豆角的保鲜 问题油豆角果实的特点:油豆角生育期短,豆荚生长迅速,组织含水量大,采收后因组织幼嫩, 呼吸强度高,极不耐贮存,短时间内就会萎蔫、褪色、产生锈斑甚至腐烂 [4]随油豆角的 衰老,豆荚叶绿素分解,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增加,外皮变黄,外观品质变差;贮藏中豆 荚纤维化程度逐渐增高,影响油豆角的鲜嫩口感;种子长大,淀粉含量不断增加油豆角呼 吸作用非常强,高时可达200mg. kg-1h-1(C02);蒸腾作用也极强极易失水萎蔫,失去鲜嫩 感官在贮藏中油豆角容易产生表皮褐斑(俗称锈斑),锈斑是在油豆角贮藏中最常见的生理 病害,在豆荚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症状为病斑小[5],锈褐色,形状不规则锈斑的发 生与贮藏温度、气体成分、品种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贮藏温度低锈斑严重;当贮藏 环境中 CO2 浓度超过2%时,也很容易引发锈斑;不同品种油豆角贮藏中锈斑的发生程度也 不同油豆角对CO2极其敏感,因此贮藏中一定要注意控制环境中CO2的变化,避免产生 毒害作用。

油豆角因含水量大微生物容易在其表面滋生,易腐烂,导致油豆角腐烂变质的微 生物是野油菜黄单胞杆菌和菜豆灰霉病病菌因含水量大油豆角嫩荚脆硬,易折断产生机械 损伤影响油豆角贮藏效果的因素2.1 品种 品种是决定油豆角耐贮性的关键因素,不同品种油豆角的耐贮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油豆角耐 贮性品种的主要特点是豆荚颜色较深经研究发现,小油豆和三叶油豆是比较耐贮的品种, 而紫花油豆、花生米油豆、五常大油豆和八月绿等品种油豆角的贮藏性较差,仅适合短期贮 藏[6]2.2 温度 温度是影响菜豆贮藏寿命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低温是延长果蔬采后寿命最有效的方法,目前 世界上商品化的贮运手段仍然为低温贮运(冷链),它可以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和新陈代谢速 率,延缓衰老但油豆角是一种冷敏性蔬菜,不适宜的低温会造成冷害Lyons[7]提出了冷 害的机理,认为冷害就是在O° C以上低温作用下,果蔬生物膜系统发生相变,类脂由柔软 的液晶态变成凝胶态,膜上产生裂缝,细胞膜透性增大离子渗漏,同时膜上酶活能力增强 原生质流动性降低,能量和离子失去平衡,造成代谢失调,细胞中有毒物质积累,使果蔬中 毒损伤,这种影响在短期低温下是可逆的,在长期低温下,膜发生不可逆相变,最终细胞和 组织受损,严重时导致死亡。

大量研究也表明,冷害是一个依赖于贮温和时间的累积过程 贮温过低易引起冷害,过高易加速病害的发展和促进后熟,所以低温贮藏应考虑到贮温、病 害和后熟之间的关系,从油豆角的质量、贮藏时间综合考虑减轻冷害的方法有许多,如温 度预处理、间歇升温、气调贮藏、化学处理、激素调控等[8,9,10]2.3 湿度 采后菜豆极易失水萎焉,从而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衰老死亡相对湿度较低时, 较低的水分活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菜豆的腐烂率较低;同时相对湿度较低的贮藏环境 中菜豆失水较多,容易加速菜豆的失绿黄化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减弱了对微生物的抑制 作用,腐烂率随之升高保持高湿(相对湿度 90-95%)可以延缓菜豆在贮藏过程中失水,有 助于豆荚保鲜保绿.并能延缓菜豆的后熟过程,使其抗病性增强,从而使腐烂情况有所减轻 有研究报道,薄膜包装为采后果蔬产品提供了高湿环境,抑制失水过程,从而保证正常的生 理代谢过程,延缓衰老[11]2.4 气体成分较低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对于豆角的保鲜是有利的,Ontai等[12]报道.豌豆在控制02为 2.5%, C02 为 2.6%或 4.7%条件下,贮藏三周后,感官品质与营养品质与对照相比, 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认为,低C02有助于豆荚保鲜 保绿,而高C02则有使豆荚失绿黄化的趋势至于低02是否有利于控制腐烂,结果还不明 确乙烯是影响果蔬贮藏的气体成分之一,它能够刺激呼吸跃变型果蔬的后熟衰老,引起果蔬组 织的生理失调[13]一般在贮藏环境中可以利用蛭石、乙烯吸收剂等物质除去贮藏环境中的 乙烯研究发现,菜豆对积累的乙烯反应不敏感[14],乙烯与菜豆贮藏中的腐烂和锈斑的产 生无显著相关性2.5有机肥 在栽培中人们施用有机肥往往是为了提高果蔬的产量和质量而忽视了它对果蔬采后耐贮性 的影响施用有机肥可提高油豆角的耐贮性有机肥是一种完全肥,有油豆角生长所需的各 种营养元素有机肥中钙元素对油豆角的耐贮性影响最大大量实验证明钙可影响其他元素 吸收,细胞壁结构,膜的性质,酶的活性以及抗性等,从而调节果蔬的生理生化作用,影响 贮藏效果有机肥和采前喷钙处理油豆角老化速度小于对照化肥处理2.6 采收期 油豆角以食用嫩荚为主,当达到 70%-80%成熟时要及时采收采收过早,则不耐贮藏;采收 过晚,豆荚纤维多,品质降低对于大棚栽培的油豆角,一般定植22-35d便开始采收,结 荚盛期应在1-2d采收1次[15];而对于露地栽培的油豆角,一般在开花后15-18d即可采摘 [16]。

2.7 采收技术 每天具体采收时间以上午9:00前,下午6:00后为宜采收时要用中指顶住花梗,然后用食 指和拇指捏住豆角,轻轻地掰下来,不要强拉硬扯,不要折断花梗和弄掉花蕾,不要采半截, 要有顺序的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依次采净粗细、长短、成熟度一致的豆角,不能漏采和强采 漏采易形成老豆角,既影响其他豆角的生长,又会降低品质,减少收入[17]2.8 壳聚糖涂膜无纺布无纺布具有纤维状结构,易与壳聚糖结合,涂膜后,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能调控气体和水分, 实质形成一个MAP环境,进而达到延长油豆角贮藏寿命的目的无纺布解决了壳聚糖栽体 的问题,壳聚糖的成膜性克服了无纺布透气透水的问题,两者相得益彰壳聚糖涂膜无纺布 比PE袋具有更好的调气调水性,壳聚糖分子的结构和排列产生一个适宜的02和C02渗透 系数壳聚糖能抑制呼吸扣乙烯的生成,减缓叶绿素的分解,保持果实的品质,抑制微生物 的作用,减少腐烂的发生,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3.油豆角贮藏方案3.1 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可延长油豆角的贮藏期限热处理果蔬就是将果蔬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水中,处理一 定的时间,从而达到对果蔬贮藏保鲜的作用热激处理油豆角可延长其贮藏期,抑制冷害的 发生[18]。

但在热激处理中一定要注意热激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否则效果反而更差 高压静电、辐射处理、微波处理等物理方法在油豆角的贮藏保鲜中也起到一定的做用李里 特等[19]用高压静电场处理豇豆取得了较好的贮藏效果范美华[20]用豌豆荚做试验得出了 相同的结论微波处理可杀死菜豆中的菜豆象[21]3.4.1 低温贮藏王专等人[22]以“八月绿”油豆角为试材,研究了油豆角在低温9° C左右)及薄膜包装条 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低温及薄膜包装能够大大延缓油豆角的衰老过程郭丽等人[23]研究了冰温(-1-0° C)结合小塑料包装油豆角的贮藏认为冰温贮藏是保持油 豆角新鲜度的有效方法,塑料薄膜带包装能够显著降低油豆角的冷害、失水和失鲜,从而保 持油豆角的新鲜品质3.4.2 减压贮藏 减压贮藏的基本原理是将果品置于密闭的容器内,造成一定的真空度,降低贮藏环境各种气 体的分压,已达到尽快排除田间热、呼吸热以及果实代谢所产生的CO2、乙烯、乙醇、乙 醛、乙酸乙酯、a-乙烯等有害气体,延长果实贮藏期的目的[24]季阿敏等人[25]利用自制的减压冷藏保鲜仓,对油豆角进行了阶段性实验研究表明,减压 贮藏油豆角的总体效果要优于气体贮藏(CA)和普通冷藏法。

3.2 化学处理 造成果蔬采后腐烂的主要原因是青霉、绿霉、灰霉、蒂腐、炭疽、链格孢属和念球菌属等真 菌所造成的采后病害导致油豆角腐烂变质的微生物是野油菜黄单胞杆菌和菜豆灰霉病病菌 使用防腐剂可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的活性达到延长贮藏期限的目的合理的使用化学防腐剂是 防止果蔬采后腐烂的有效方法防腐处理包括环境消毒和防腐两方面二氧化硫、乙磷铝、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特克多、仲丁胺、苯甲酸钠等化学防腐剂往往作为采后的消毒杀菌, 效果明显,但因其化学性质,对人体可产生不良影响,随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安全环 保意识的增强,使用范围及剂量应谨慎,要符合国家标准丙酸和山梨酸是目前较安全食品 防腐剂[26]二氧化硫在低于国家标准的前提下也是安全可靠的生理活性调节剂是指对植物生长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和能够调节或刺激植物生长的化学制 剂,统称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种类很多,目前广泛的应用于贮藏保鲜领域植物激素有 调节果实采后生理生化的作用,进而影响了贮藏保鲜效果苄基腺瞟吟(BA)是细胞分裂素, 它可抑制脂膜过氧化,同时抑制了 SOD和CAT活性下降,减少MDA的积累量,减缓枣果实 的衰老[27]GA3[28-29]、IAA[30]、SA[31 ]、多胺[32]、I-MCP[33]等均能影响果蔬细胞的生理 生化用,如抑制或降低呼吸强度,减少内源乙烯的生成,抑制果实营养物质的分解,保持果 实原有的风味品质等。

中草药保鲜剂对果蔬进行处理,保鲜效果十分明显,中草药的某些成 分可抑制抗坏血酸酶的活性,减少水分的散失,减低果蔬的霉变率,维持较高的营养成分, 已经研究的中草药有丁香、大黄、姜和大蒜等[34,35]3.3 气调贮藏通过控制油豆角贮藏环境的气体条件延长贮藏期限°CA(controlled atmospherestorage在可控 制的环境条件下调节产品周围的气体,并通过测控装置对气体连续监测而使气体浓度达到最 佳状态,以达到长期保鲜的严封包装[36,37]MA(modifiedatmosphere storage)自发气调贮藏, 是指将果蔬密封在具有特定透气性能的塑料薄膜(或带有硅胶窗的薄膜)支撑的袋或帐中,利 用果蔬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塑料薄膜的透气性能,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自行调节密闭环境中的 02 和 CO2 的含量,使之符合气调贮藏的要求,从而延长果蔬贮藏期限的贮藏方式[38-40]郑永华(2000)对枇杷[41], Drake(1990)和彭丽桃(2002)对樱桃[42,43]的MAP试验都证实了 MA 可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减缓生理品质等方面的衰退随着塑料薄膜工业的发展,果蔬的自 发气调贮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MA中薄膜的选择极其重要,它直接影响贮藏效果在 选择薄膜时要注意薄膜二氧化碳和氧的渗透系数以及两者之间的渗透比MA与低温结合使 用贮藏效果更好孙美玲等[44]试验表明聚乙烯薄膜气调贮藏可延长油豆角的贮藏期限,保 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在气调贮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CO2和02的浓度范围过高的二氧化 碳浓度会使油豆角产生生理上的毒害作用,从而加速果蔬的衰老豌豆的适宜二氧化碳浓度 为 5%[45]大量的研究表明菜豆对二氧化碳极其敏感,超过 2%的浓度就会诱发菜豆锈斑 的发生,同时加快细胞脂膜过氧化的的速度,积累大量的自由基和有毒物质[46,48]3.4涂膜处理2%的壳聚糖,0. 2X10-6的脱氢醋酸钠和30 X 60-6的6-BA混合配制而成的保鲜剂, 在12° C的环境下贮藏油豆角具有良好的效果[49,50]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 搔壳素等,是一种丰富的天然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和工业原材料,它在自然界的产量 仅次于纤维素[51]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无毒性,不与体液反应,不会引起组织的排异反应, 也不蓄积在体内因此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对人类是十分安全的,用于果蔬的贮藏保鲜十分适 宜。

几丁质/壳聚糖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簿膜,限制了气体的交换,使果实表面CO2积累, 同时减少02的浓度,这种高浓度CO2和低浓度02环境,能够降低果实的呼吸作用当然, 如果操作不当(如膜的浓度太高)就可能使膜内CO2浓度太高,果实转向无氧呼吸,从而产生 异味壳聚糖有较广泛的抗菌性离体试验表明,壳聚糖能抑制一些真菌[52]、细菌[53]、病毒[54,55] 的生长繁殖壳聚糖拌种可提高对水稻恶苗病[56],小麦纹枯病[57]、苗木立枯病[58]、油菜 菌核病[59]等的抗性壳聚糖诱导提高植物抗病性具有多种机制首先,壳聚糖可以诱导植物的结构抗病性,如使 植物细胞壁加厚或木质化程度加强,产生侵填体、突体(papillae)等;其次,壳聚糖周围植物 抗病性的激发子(elicitor )可调节植物体内与抗病有关的酶活性的变化,这些酶包括苯丙氨酸 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生产植保素(如 豌豆素pisatin)、酚类化合物等抗菌物质;诱导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PR蛋白)如几丁质酶和p 一 1, 3 一葡聚糖是两种重要的PR蛋白,它们能水解病原真菌的 细胞壁,抑制病原物生长,产生新的激发子诱导植物一系列防御反应[60-63]。

3.5 包装材料 现在很多工厂在进行油豆角的批量化加工洪伯铿等[64]对油豆角真空包装保鲜技术的研究 表明,真空包装具有较好的护绿效果,也较好的保持了油豆角的营养品质这种技术既简单 方便又适合工厂的产业化操作目前大多数还采用塑料制品进行包装,虽然有较好的效果, 但某些方面还很不理想,如对水和气体的调节等,希望开发出一种新的包装材料参考文献[1] 程敏生, 李广惠, 胡秀芳. 东北油豆角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J] . 北方园艺, 2004( 2) : 25-28.⑵述民1993.普通菜豆的营养特点与加工刺甩中雹粮油学报,9: 46〜50⑶ 史虹莉不同脂肪酸组分饮食对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学位论文]2003[4] 马文,任运宏,张敏.蔬菜的贮存与保鲜.金盾出版社, 19 98: 164[5] 许孝堂.钙素营养与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关系.内蒙古农业科技, 2 000(5): 34—35[6] 洪伯铿;张春梅;陈杪二氧化氯在油豆角保鲜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4(10)[7] Lyons JM, Chilling injury in plants, Ann.Review Plant Physi01.1973, 20: 423—446[8] 潘永贵,李正国.降低采后果蔬冷害研究进展.中国果品研究, 1997, 2 : 21 〜 22[9] Salchol Ketsa,Sugunya Chidtragool, Susan Lurie.Prestorage heat treatment and poststorage quality of mango fruit.HoaScience, 2000, 35(2): 247—249[10] Chien Y .Wang.Heat treatment affects postharvest quality of kale and collard, but not of Brussels sprouts.HortScience, 1998, 33(5): 881〜883[11] Ben-Yehoshua S, Shapiro-Boris S,Z E Chen, et aLMode of action of plastic film in extending of lemon and bell pepper fi'uits by alleviation ofwater Stress.Plant Physiol, 1984, 73: 87-93[12] Ontai S.L, Panll R.E, Mikal E, el a1.Controlled—atmosphere storage of sugar peas.HortScience, 1992, 27(1): 39—41[13] Kader.A . Postharvest respiration,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compositional changes of Chinese jujube fruit.HortScience, 1982, 17(6): 678—679[14] 宗汝静.黄碧玉,卢永新,等.菜豆贮藏中影响锈斑和腐烂发生的因素及其控制.园 艺学报.1983, 10(1): 35〜39[15] 傅茂润;杜金华二氧化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08)[16] 马永强;石忠志 1-MCP 处理对油豆角贮藏期间衰老及品质的影响[期刊论文]-现代食品科 技 2006(04)[17] 唐惠敏油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L)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2003[18] 马俊莲,张子德,陈志周等.热处理对菜豆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 23(1): 57—59[19] 李里特,赵朝辉,方胜.高压静电场下黄瓜和豇豆的保鲜试验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 3(6): 107 一 ii0[20] 范美华.张昆宁,平慧敏.高压静电场对豌豆荚的保鲜实验初探.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98, 20(物理学专辑): 25—6[21] 娄巍,吕杰.微波加热快速杀灭菜豆象试验.植物检疫, 1997(2): 87—89[22] 洪伯铿;郭春锋;王红梅涂膜与臭氧杀菌在油豆角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技2004(11)[23] 孙晓丹油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L.)主要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学位论文]2003[24] 王莉;张平;王世军果蔬减压保鲜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保鲜与加工 2001(05)[25] 季阿敏影响气调贮藏油豆角因素的研究[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03)[26] 张晓斌.丙酸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中国饲料, 2001, (6): 24—2 5[27] 吴彩娥,王文生,寇晓虹等.CaCl。

和6-BA处理对枣果实采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II向.园 艺学报, 2001, 28{5): 457—459[28] 姜微波,刘尊英,冯双庆等.豌豆苗采后GA、乙烯和A B A处理对纤维合成的调控作用 园艺学报, 2003, 30(3): 2 96—298[29] 贺军民.GA3和钙处理对草莓采后硬度变化、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陕西农 业科学, 199 8(3): 26—27[30] 陈昆松,李方,张上隆.ABA和IAA对猕猴桃果实成熟进程的调控.园艺学报,1999, 26(2):81—86[31] 韩涛,李丽萍.水杨酸处理对桃贮藏期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0, 15(4):41—45[32] 张秋明,郑玉生,魏岳荣等.柑橘多胺代谢及其随生长结果调控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 学报,2 OOO,2 6(4):27i-273[33] BeaudrY RM et a1 .Use of I-MCP to reduce the requirement for refrigeration andmodified a 二 mospheres in the storage of apple fruit.Hortscience, 2000, 35{3) :469 — 497 [34]高海生.利用中草药提取物保鲜果蔬.世界农业,1993(5):23—26 [35]宋晓刚.陈敏,吴雅红等.几种中草药保鲜纸对鸭梨保鲜效果的研究.食品科学,1996, 17(2):144—146[36] 郭晓光.气调保鲜库及配套设备简介.中国果菜,2001(1):9-10[37] 陈昆松,于梁,周山涛.压力果实气调贮藏的研究.园艺学报.1991,18(2):131—137 [38]Kader A ,Zarory D,Kerbel EL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 of fruit dan vegetables .CPC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39]Ben—Yehosgua S,Shapior B,Evenchen and Nutrition,1989,Z,Lurie S.Mode of 28:1 —3 0action of plastic film extending life of lemon and beii pepper fruit by alleviation of water stress.Plant Physiol,1983,73:87—93[40] 邱丽萍.MAP技术对果蔬保鲜的作用.农产品包装,1999(1): 25—27[41] 郑永华,席屿芳,枇杷薄膜包装贮藏效果研究.食品科学, 2000, 21(8): 56—58[42] 杨晓宇,田呈瑞,马岩松. MAP 处理甜樱桃贮藏生理的影响.食品科学, 2002, 23(6): 148〜150[43] Drake. S R. Modifled atmospherepacking of sweet cherries . Proceeding ofthewashingdon state. Heft Association, 1990, 86: 210[44] 孙美玲,李国庆.菜豆气调贮藏的研究.农业与技术, 2002, 22(6): 98—99[45] Tomkins, R G. Peas kept for 20 days in gas storage. The Grower, 1957, 48(5): 226-27[46] Grc-eschel E C, Nelson A I, Steinberg M P. Changes in color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beans stored in controlled refrigerated atmoepheres. J Food Sci, 1966, 3: 488-496[47] 刘传富.菜豆的贮藏保鲜技术.农业科技通讯, 2001, (5): 33[48] 陈昆松,于棵,周山涛.鸭梨果实气调贮藏过程co。

伤害机理初探.中国农业科学,1991, 24(5): 83—88[49] 杨鑫,柳志强,王静.油豆角的涂膜保鲜研究食品科学2003, 24(5): 147—151[50] 杨鑫,柳志强,王静.可食性膜对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 29(8): 4d 一 47[51] 崔广话.甲壳素的性质、制备及其应用.中国资源再生. 1996, {3): 13—14[52] 于汉寿,张益民,吴汉章.壳聚糖对几种病原真菌的作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 11(5): 33一37[53] 郑联英,朱江峰,孙昆山.壳聚糖的抗菌性能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 18(2): 22 —24[54] Pespieszny H. Antiviroid activity of chitosan Crop Protection, 1997, 16(2): 105—106[55] Pospieszny H. Chirow S, Atabekov J . Induction of antiviral resistance in plant by chitosan. Plant Science, 1991, 79: 63—68[56] 姜海平,阚李斌,丁兰兰等.壳聚糖拌种可控制水稻恶苗病.中国稻米, 1995(5): 29[57] 于汉涛,吴汉章,张益明等.壳聚糖拌种对小麦生长剂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江苏农业科 学, 1997(6): 9-10[58] 苏村水,陈卫东,卓海浪.壳聚糖对、苗木立枯病的防治作用及机理初探.福建林业科 技,2 001,2 8(3):40—43[59] 于汉寿,吴汉章,张益明等.水溶性壳聚糖对水稻恶苗病和油菜菌核病的作用.江苏农 业科学,1998(5):38—40[60] Cancer C..Vergano PJ andWiles J.L.Chitosanfilmmechanical andpermeation proerties as affected by acid,plasticizer,and storage,Journal of Science-1998,63(6):1049-1053[61] Gemma H,DU JM.Effect of application various chitosan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on the storability of‘Jonagold'apple.Acta Horticulture,1998,464:53 6[62] Reddy MVB,Belkacemi K,Corcuff F,et a1.Effect of pre—harvest chitosan sprays Oll postharvest infection by Botrytis cinerea and quality of straw harvest infection by Botrytis cinerea and quality of strawberry fruits.Postharvest Biol Tech,2000,20:39-51[63] B1 Chaouth A,Arul J,Asselin A,et al.Chitosan coating to extend the storage life of tomatoes.HortSeience,1992,27(9):i016-1018。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