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3G知识问答3G的含义是什么?答: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由ITU在1985年提出,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1996年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2000即IMT2000,意思是指工作频段在2000MHz、业务承载的最高速率为2000kb/s、当时预计网络在2000年商用 对3G系统有哪些要求?答:一般来说,3G系统应该满足以下要求:高速率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例如室内静止环境:2Mbps;室内外步行环境:384Kbps;室外快速移动环境:144Kbps;上下行连路能适应不对称要求;一条连接中,能提供不同QoS要求的多种业务,有语音、视频和数据等;高频谱利用率 全球主流的3G制式有几种?答:全球主流的3G制式有三种,分别为WCDMA、CDMA2000、TD-SCDMAWCDMA主要考虑GSM的演进问题,标准化工作主要是由3GPP负责CDMA2000主要考虑IS-95的演进问题,标准化工作主要是由3GPP2负责出现了多种不同的3G标准的原因包括:·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不同; · 无线接口的兼容性问题; · 频谱分配作用; · 知识产权问题;ITU不再追求统一标准的目标,而是建立IMT2000系统家族,求同存异,争取实现不同3G系统的全球漫游。
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制式的对比?答:WCDMA的优势首先是规模效应大,全球漫游能力强,因为GSM网络用户占移 动用户的70%以上,116家获得3G牌照的运营商中的绝大多数(114家)选择了WCDMA;第二,WCDMA已有核心网基于R4软交换构架的商用产品,向全IP网络演进的路线明确;第三,WCDMA可以采用异步或同步方式,风险小WCDMA劣势主要表现在:第一,标准和产品成熟度较低,版本更新频繁;第二,目前商用终端种类30种左右,相对较少,并且互操作性有待验证;第三,目前商用用户较少,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CDMA2000的优点主要是产品成熟度较高,近期建网成本可能稍低;其次非核心频段的产品已大规模商用,有成熟的组网经验,网规和网优也比较容易;还有,CDMA20001X商用终端种类较多,已经超过400种当然CDMA2000也有缺点,这主要包括:第一,将来的规模效应较小;第二,全球漫游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欧洲,虽然GSM1X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之;第三,核心频段上的产品尚未成熟;第四,必须采用GPS同步,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TD-SCDMA的优势包括:第一,可从WCDMA起步,待TD-SCDMA成熟后逐步引入TD-SCDMA;第二,既利用了WCDMA的各种优点,又体现了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相对于TD-SCDMA单独组网,漫游能力有所加强;一定条件下,两种制式混合组网可以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容易争取政策支持。
TD-SCDMA的劣势包括:第一,两种制式混合组网的能力还需验证;网络规划运营复杂,尚无经验同步建网难度较大目前TD-SCDMA的产品侧重在TSM,但TSM不适合与WCDMA混合组网;对终端的要求较高,TD-SCDMA/WCDMA双模终端开发计划尚不明朗 TDD与FDD相比有哪些特色?答:TDD和FDD分别指时分双工和频分双工TD-SCDMA所用的TDD技术是国际电信联盟选用的3种3G标准中惟一的TDD技术,它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制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不要求成对的频率资源 · 上下行链路工作于同一频率,对称的电波传播特性使之便于信道估计和使用诸如智能天线等新技术 · 通过在时域上调整上下行资源,可以更好地支持上下行非对称业务 · 与WCDMA/FDD一样,采用标准的3GPP核心网 3G和2G相比有哪些特色?答:基于3G网络承载能力的业务将更丰富到了3G时代,对会议、可视、彩信等移动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支持能力将更强除此之外,更丰富的业务:如地理位置信息搜索、电子商务、生活咨询、个性化的信息传递(随时随地传递生活咨询、股票、天气预报等信息)、网络游戏、娱乐、虚拟社区环境构建、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资料查询等,都可以在3G网络中获得全面支持;可定制的、个性化的业务将依托3G网络强大的承载能力得到体现。
在3G网络中,我们将真正体会到移动通信的自由和美妙 3G产业链的构成?答:3G产业价值链,是指在3G产业内部,各类参与的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产业上下游各类企业共同向用户提供3G业务而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图1描述了3G价值链的构成,其主要环节有:内容生产与管理、应用开发与平台运行、网关与移动网络接入、价值链集成与业务销售、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网络设备)、移动终端以及最终用户等 3G的主要标准化组织有哪些?答:3G领域的主要标准化组织包括ITU、3GPP、3GPP2和OMA等ITU-R WP8F负责超3G远景及后续业务、频谱和技术等相关研究,进行频谱的规划,3G无线传输技术规范建议M.1457(RSPC)更新,增加3G增强性技术等;ITU-T SSG负责超3G核心网远景和IP 核心网融合等3GPP负责制定基于GSM/GPRS核心网、全IP核心网,及WCDMA、CDMA TDD和EDGE(无线技术)的技术规范;3GPP2负责制定基于ANSI-41核心网、全IP核心网,和cdma2000(无线技术)的技术规范开放移动联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的成员涵盖了移动网络运营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移动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网络业务供应商、内容提供商等,它的目的就是搜集市场需求,规范业务应用层和网络功能层之间的接口,定义一个公开的标准框架,从而为用户提供无缝隙的端到端业务。
在国际上,3G的频段有哪些?答:频率划分主要和提供给用户的业务种类及所预测的业务量有关,ITU通过对话音业务和非话音业务的分析,两次给出了3G频率划分的方案(如图2所示)1992年世界无线电大会上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划分出的230MHz带宽(1885~2025MHz,2110~2200MHz),是主要以话音业务为主考虑而估算的,其中为业务提出的总频谱需求是162MHz,占71%;有限非话业务是65MHz,占29%从今天的发展来看,当时的业务量和所需频谱估计并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需求多媒体业务、INTERNET接入、可视、会议电视等各类新业务对频谱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2000年世界无线电大会针对未来数据发展需求问题,对3G频带作了扩展:806~960MHz,1710~1885MHz,2500~2690MHz 在国内3G的频段有哪些?答:考虑到国际3G频率规划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能满足数据超过话音的需求、不适应因特网非对称传输的要求等,结合我国国情,国家无线电管理局科学地做出了我国3G的频率划分方案根据信部无[2002]479号文,我国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为:¤主要工作频段:· FDD方式:1920~1980MHz/2110~2170MHz · TDD方式:1880~1920MHz、2010~2025MHz¤补充工作频段: · FDD方式:1755~1785MHz/1850~1880MHz · TDD方式:2300~2400MHz,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共用,均为主要业务 ?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段:1980~2010MHz/2170~2200MHz在3G核心频段及其周围区域规划出55MHz TDD频带再加上2300-2400MHz附加频谱,确有尽力支持我国自主开发的TDD标准与系统的意向。
但FDD同时获得了核心频段2×60MHz=120MHz频谱,加上其周围的2×30=60MHz的预留附加频谱,共计(120+60)MHz=180MHz频谱,再加上现今运用的800MHz/900MHz/1800MHz频段的2G FDD频谱(140MHz),未来3G FDD使用频谱共计180+140MHz=320MHz3G知识百问技术篇什么是CDMA(码分多址)技术?答: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处理,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在解调后,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将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从宽带信号中分离出来,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系统中的用户和基站用不同的码来区分,可以共用同一个频段因此,CDMA是一种具有高保密性、高频谱利用率和高抗干扰能力的通信技术 CDMA技术有何优势?答:与FDMA和TDMA相比,CDMA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是扩频通信系统所固有的。
具有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保密安全性高,同频率可在多个小区内重复使用,可进行软切换等属性这些属性使CDMA多址技术完全适合现代移动通信网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国际漫游等 CDMA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功率控制?答: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的核心技术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所有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带宽和频点,“远近效应”(即如果所有的用户都以相同的功率发送,距离基站近的用户的信号将干扰距离基站远的用户)问题特别突出CDMA功率控制的目的就是克服“远近效应”,使系统既能维护高质量通信,又不对其他用户产生太大干扰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可分为仅由移动台参与的开环功率控制和移动台、基站同时参与的闭环功率控制 切换的种类和软切换的优缺点?答:切换的含义是当一个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小区穿过边界来到另一小区时,还能保持原有的通信3G系统提供了多种机制来保证切换功能的健壮性切换技术包括:1)软切换,当移动台开始与一个新的基站联系时,并不立即中断与原来基站之间的通信软切换只可能发生在同频点的CDMA信道之间 2)更软切换,将发生在同一基站不同扇区间的软切换定义为更软切换。
3)硬切换,在这一切换里,移动台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再与新基站取得联系硬切换一般发生在不同频率的CDMA信道间软切换的优点是克服了硬切换容易掉话的缺点,并且在基站覆盖边界处产生一定的路径分集增益缺点是占用了一定的基站硬件资源 3G系统中主要采用哪些分集技术?答:为提高无线信号灵敏度,移动无线系统一般都要采用分集技术在3G移动系统中采用的分集技术主要包括宏分集、空间分集、发射分集、四天线接收分集等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答:在通信系统中多个用户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是混叠的,由于区分用户信道的码之间存在一定的非正交性,所以接收时利用码的正交性把各个用户的信号分离开来时每个用户都会对其它用户造成干扰,即多址干扰信号分离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单用户检测技术和多用户检测技术两种在单用户检测技术中,每个用户采用匹配滤波器分别检测出各用户的信号多用户检测技术是通过一段已知的训练序列,对信道特性(包括多址传播特性等)进行估算,并通过测量各个用户扩频码之间的非正交性,用矩阵求逆方法或迭代法消除多用户之间的干扰,将所有用户的数据正确的恢复出来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主要优点:¤ 将本小区内的多址干扰不仅作为噪声,而且看作有用信息用于信息检测之中。
¤ 提高系统容量,增加用户数量,这意味着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 ¤ 降低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提高待机及通话时间 ¤ 增加通信距离,增大基站覆盖范围,降低了基站综合成本 ¤ 具有克服远近效应的能力,对功率控制的要求低 主要缺点: ¤ 对噪声有扩散,所以抗白噪声能力较差 ¤ 抗多址干扰能力不强,尤其在训练序列较短的情况下干扰较大,不能满码道工作所以应该与智能天线技术联合使用 智能天线技术的原理和用途?答:智能天线采用空分多址技术,利用信号在传输方向上的差别将同频率或同时隙、同码道的信号区分开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信道资源,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智能天线与无方向性天线相比较,其上、下行链路的增益大大提高,降低了发射功率电平,提高了信噪比,有效地克服了信道传输衰落的影响同时,由于天线波瓣直接指向用户,减小了与本小区内其他用户之间,以及与相邻小区用户之间的干扰,而且也减少了移动通信信道的多径 传输速率与覆盖范围的关系?答:WCDMA支持从8kb/s到384kb/s不同速率的数据业务不同速率的连接因为扩频增益和要求的误码率不同,导致了系统中不同速率业务的覆盖范围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速率越大的业务,其覆盖范围越小,速率越小的业务,覆盖范围越大。
为什么要对无线传播模型进行校正?答:无线传播模型是一种通用的经验公式,一般由5-8项参数组成在不同的地形环境下参数数值不同,因此需要针对无线覆盖当地的地形特点进行校正校正的原理是调整各参数以逼近当地的实际测试结果,提高无线规划的准确度,从而更有效提高网络质量 频谱差异与路径损耗的关系?答:3G使用的是2GHz频段,GSM900使用的频段是900MHZ频段,DCS1800使用的是1800MHz频段,CDMMA IS-95使用的是800MHz频段因此,带来了许多差异:1)技术体制的差异:技术体制上的差异如快速功率控制和RAKE接收机等,对传播损耗中值没有影响 2)频率的差异:相同的传播条件下频率越高衰耗越大,下表中列出了理论计算不同频率下传播损耗的大小频率(MHz)Factor82090018501950自由空间(dB)20*log (f)58.2759.0865.3465.80标准传播模型(dB)33.9*log (f)98.78100.15110.76111.533)不同反射行为的差异:反射系数对频率没有明显的依赖性4)不同绕射行为的差异:在多径电波传播环境下,例如密集市区、室内和植被茂密的区域,频率越高,绕射损耗越大。
在开阔环境下,绕射影响很小,频率差异不会起主要作用5)慢衰落标准方差差异的因素:由于WCDMA使用的频段较高, 绕射损耗也较高,因此在视距和非视距区域的边界,标准方差会增大,但增加的幅度通常不大综上所述,由于工作频段的差异,3G网络的路径损耗要大于2G网络的路径损耗,但由于3G网络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RAKE接收机,扩频调制,软切换等新技术,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部分弥补了路径损耗大所导致的覆盖范围缩小的影响3G知识百问网络篇目前WCDMA和cdma2000主要有哪些版本?答:WCDMA目前主要有R99,R4,R5,R6版本,目前比较成熟的是R99,部分厂商可以提供R4版本,目前R5、R6产品还不成熟;cdma2000目前产品系列和版本主要有 1X,1X EV-DO,1X EV-DV,目前大规模应用主要是1X和1X EV-DO 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答:WCDMA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WCDMA网络基本结构分为终端、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三个部分,具体包括如下功能实体:1) 移动终端(UE):用户接入WCDMA网络的设备,包括移动设备(ME)和用户识别模块(SIM) 2) 基站(Node B):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
3)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可以控制多个Node B,具有呼叫控制和移动性管理功能 4) 移动交换机(MSC):对位于它的服务区的移动台进行控制、交换的功能实体 5) 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存储与呼叫处理有关数据的数据库,用于完成呼叫接续 6) 关口局(GMSC):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设备,包括与PSTN和其他PLMN的互通 7)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管理移动用户信息的数据库,包括用户识别信息、签约业务信息以及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 8) 鉴权中心(AUC):具有鉴权算法,可以产生鉴权参数并对用户进行认证的功能实体 9) 业务交换点(SSP):电路域中与MSC合设,分组域中与SGSN合设,是智能网业务的交换点 10) 业务控制点(SCP):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提供业务控制和业务数据功能 11) 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执行用户位置管理、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功能 12) 关口GPRS支持节点(GGSN):提供PLMN与外部数据网的互通功能 13) 边界网关(BG):不同PLMN之间互联互通的边界设备 14) 计费网关(CG):用于收集各GSN节点发送的计费信息,并向计费系统提供最终话单的设备。
15) 操作维护中心(OMC):对厂家设备进行配置、维护和管理的设备,按照管理的设备的不同分为OMC-R、OMC-S和OMC-G Cdma2000、TD-SCDMA与WCDMA相比网络结构有哪些不同?答:Cdma2000、TD-SCDMA与WCDMA网络结构相似,都包含了终端(UE)、无线接入网(RAN)、电路域核心网(CS)、分组域核心网(PS)智能网和业务平台等子网,但每一个子网络采用了不同的技术和结构表1给出了WCDMA和cdma2000的主要技术特征表1 WCDMA和cdma2000的主要技术特征 WCDMAcdma2000无线网1、FDD2、占用带宽5MHz 3、码片速率3.84Mcps 4、R99、R4版最高速率2Mbps5、R5版的HSDPA最高速率8~10Mbps1、FDD2、 占用带宽1.25MHz3、码片速率1.2288Mcps4、1X Release 0最高速率153.6 kbps5、1X Release A最高速率307.2kbps6、cdma2000 1X EV-DO最高速率2.4Mbps7、 cdma2000 1X EV-DV最高速率3.1Mbps核心网1、采用ITU No.7信令体系。
与现有固网信令体系相同2、R99网络结构继承了GSM/GPRS核心网结构,采用基于ATM的Iu系列接口采用MAP信令组网3、基于软交换的构架,R4采用了与承载无关的电路交换网络BICSCN的概念4、R5引入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引入IPv6,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5、智能网采用CAMEL1、采用北美ANSI No.7信令体系2、核心网电路域由IS-95演进而来;采用IS-41信令组网3、分组网络部分标准引用了IETF的标准,采用Mobile IP协议4、远期发展将实现ALL IP,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5、智能网采用WIN业务1、R99版规范中制定了网络业务能力提供、应用程序接口(API)、业务开发平台及业务开发工具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2、在R4版中,对业务开发平台、部分业务开发工具(包括LCS、MexE、USAT)作了修改,加强了其功能,还提出了文本(Text telephony)、多媒体信息业务(MMS)等业务规范1、在新业务开发上,3GPP2也提出了业务与网络分离、能让第三方参与业务的开发和提供的思想,但是规范的制定则比3GPP稍晚2、在个别方面如定位(LCS)、增强信息业务(EMS)上提出了一些规范。
TD-SCDMA采用TDD双工方式,包括TSM(TD-SCDMA for Mobile)和LCR(Low Chip Rate)两种标准,两者无线物理层关键技术相同,占用频宽均为1.6MHz,码片速率1.28Mcps,最高速率2Mbps;TSM采用基于GSM/GPRS的核心网,而LCR采用了3GPP R4的核心网络;鉴于LCR已完全融入3GPP标准,因此易于与WCDMA FDD混合组网目前没有迹象表明TSM能够向LCR平滑演进 TD-SCDMA的版本有哪些?答:主要由TSM版本和TD-SCDMA LCR版本前者无线接口物理层采用TD-SCDMA,层二、层三与GSM类似,将TD-SCDMA接入到GSM核心网;后者无线接口物理层也采用改进的TD-SCDMA,层二、层三与WCDMA类似,以Iu接口接入WCDMA核心网 WCDMA与TD-SCDMA混合组网有什么优劣势?答:该方案的优势包括: ¤可从WCDMA起步,待TD-SCDMA成熟后逐步引入TD-SCDMA; ¤ 既利用了WCDMA的各种优点,又体现了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 ¤ 相对于TD-SCDMA单独组网,漫游能力有所加强; ¤ 一定条件下,两种制式混合组网可以发挥各自技术优势; ¤ 政府政策支持。
该方案的劣势: ¤ 两种制式混合组网的能力还需验证; ¤ 网络规划运营复杂,尚无经验; ¤ TD-SCDMA的技术成熟度较差,产品进度较慢,如果同步建网难度较大; ¤ 目前TD-SCDMA的产品侧重在TSM,但TSM不适合与WCDMA混合组网; ¤ 对终端的要求较高,TD-SCDMA/WCDMA双模终端开发计划尚未提上日程 WCDMA网络的演进方向如何?能否直接选用R4版本建网?答:从R99版本向R4、R5发展的方向实际上就是向全IP发展的方向,即发展的目标是最终全部采用IP技术来承载网络侧和无线侧的信令和数据WCDMA发展到R4、R5阶段,实现了控制层和业务汇聚层的分离,并允许多种传输协议并存从网络结构上看,主要发生以下变化:1)R4阶段,MSC演变为MSC Server和MGW两个网元实体,分别进行呼叫控制和业务承载,并增加了漫游信令网关R-SGW和传输信令网关T-SGW来实现IP信令和传统7号信令的转换2)R5阶段,增加了IMS(IP多媒体子系统),而HLR也被HSS代替 R4版本由于采用软交换技术和支持多种承载技术包括ATM和IP分组传送技术以及电路承载(TDM),R4系统具有集成度高、容量大、耗电少、集中配置、业务投放和组网灵活的特点,采用R4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
运营商是否采用R4组网取决于技术问题的解决(如服务质量的控制、大规模组网等)、技术及产品的成熟性,多厂商供货环境的形成运营商会充分利用第三代网络建设的机会,从投资者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等因素来选择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采用的版本,R4或者分离的R99版本对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比采用电路承载(TDM)的R99更有优势,是否采用R4技术不仅取决于技术和产品的成熟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产品的研发进程以及3G牌照的颁发时间 WCDMA中的Qos如何分类?答:WCDMA系统中Qos主要分成四类:1、实时对话类,如:语音;2、实时流媒体类,如:视频流业务;3、交互类,如:网页浏览;4、后台工作类,如:下载、e-mail等 WCDMA技术主要从哪些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1、空中接口Uu采用CDMA多址技术,且载波带宽达到5MHz;2、Iu接口底层采用ATM承载(宽带数据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WCDMA和GSM提供的语音和电路域数据业务有何不同? 答:WCDMA语音采用AMR编码,可提供8种可变的编码速率(4.75kbps—12.2kbps);系统负荷和通话质量可以互换,可根据网络资源状况为用户动态分配合适的带宽资源。
GSM采用REP-LTP(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编码速率为13kbpsGSM数据业务只能提供14.4kbps及以下数据业务,如G3等;WCDMA可以支持GSM提供的所有数据业务,还可支持电路域的多媒体业务及高速数据业务 3G网络的无线组网原则?答:3G网络的无线组网必须满足多、快、好、省四个字,即覆盖面广、建网速度快、网络质量好、建设成本和今后的运维成本低,因此,无线组网方式将以宏蜂窝基站为基础,微蜂窝、射频拉远、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等作为有力补充建网初期,覆盖优先,根据技术成熟度不断引入扩大覆盖的新技术,如功分站、塔放、四天线分集等在实现覆盖目标的过程中,既应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网络质量,又应遵循经济实用、实施方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技术,低成本、有创新地解决广覆盖和深度覆盖问题 IP网组网策略及其演进方向?答:IPv6与IPv4技术相比,IPv6组网更加灵活,服务质量控制机制更加完善,实现了端到端的数据安全,容易管理和即插即用的特点,并且地址空间巨大,因此,IPv6的应用主要取决于IPv6产业链的形成,包括终端、网络提供商、系统设备供应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等,在无法向用户提供IPv6业务时,若各种条件成熟,可以考虑在骨干层预先采用IPv6技术。
无线网络规划包括哪些流程?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预规划:根据运营商要求估算用户流量和当地传播条件,进行需求分析;计算出网络的大致的配置; 2、无线现场测试,初步小区规划,根据配置在地图上选点; 3、站址勘察和评估并进行实际选点,做出基站实际配置; 4、最终小区规划,进行设备容量设计; 5、无线网络调整优化 网络规划中有哪些手段可以提高基站覆盖能力?答:宏基站一般可以通过加大基站功率、使用高增益天线、调整下倾角的方式增强信号强度,扩大基站覆盖范围;降低系统负荷也能相应地扩大覆盖范围;同时还可以考虑调整软切换参数适当增大软切换区域,通过软切换增益来提高覆盖如果上述办法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就要对基站上下行链路平衡做一下分析,确定系统是上行链路受限,还是下行链路受限对上行链路起作用的主要办法有:多路接收分集,功分站,多用户检测(MUD),塔顶放大器(TMA)等对下行链路起作用的主要有:发射分集、高功率放大器等对上下行链路同时起作用的有:智能天线、高增益定向天线、架高天线、扇区分裂、增加载波等 WCDMA网络规划中有哪些手段可以提高网络容量?答:一般来说,网络规划中可以通过缩小覆盖范围、增加载频、扇区化或新增基站等多种方式进行容量提升。
¤ 由于WCDMA网络中覆盖、容量和质量是相互影响的,缩小覆盖范围可以相应地提高容量但是,缩小覆盖范围后可能会导致覆盖盲区,需要新增基站,破坏原有的网络结构因此,在城区规划站点时,应考虑到今后的话务需求 ¤ 通过增加载频获得容量提升需要引入新的频点资源,同时硬切换的性能不如软切换但是载频增加方式对原有网络的改造小,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站址资源、配套设施和天馈系统 ¤ 扇区化的方式相对简单,扩容成本也比较低但扇区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有的网络结构,需要通过网络优化对原有网络进行调整(如:保持合理的软切换区域),以适应新网络的要求扇区化的方式也不需要新增站址,可以有效地利用原有站址资源和配套设施,但需要新增天馈系统 ¤ 新增基站固然可以提高网络容量,但由于城市中站点资源非常有限,获取困难,在网络覆盖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一般应避免采用,即使采用,可以在局部高话务量区域使用微蜂窝,以减少对站址资源的要求并吸收话务量 WCDMA系统网络容量、覆盖和质量的关系?答: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多址干扰受限系统,系统容量受到来自本小区用户和邻小区用户干扰的限制,当反向链路多址干扰功率超过一个事先定好的可以接受的信号质量的干扰电平时,就会发生阻塞。
干扰电平与移动用户在某时刻的位置,传播路径损耗的规律,系统的功率控制机理等有关,这些因素使CDMA系统的小区容量具有“软容量”的特点当用户容量大、干扰变高的时候,小区的覆盖范围会缩小,而在用户数或业务量减小的时候又增大由于WCDMA网络在容量、覆盖、质量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覆盖和质量以换取容量,例如采用ARC话音编码技术,降低通话速率,扩大网络容量也可以牺牲容量和质量以换取覆盖,例如采用ARC话音编码技术,降低通话速率,扩大覆盖当然在一个实际的大网络环境下,如何来平衡这种情况,使整个小区、整个城区能够在整个的覆盖以及容量的情况都能做得非常好是网络规划的难点 对WCDMA系统中可能产生导频污染的解决方法主要有哪些?答:解决的方法主要考虑缩小污染小区导频的实际覆盖范围,主要通过加大天线倾角,调低天线高度,或者降低导频的发射功率等方法来控制对其他邻近小区的导频干扰用IPv6技术 WCDMA基站和其它系统共站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答:WCDMA基站同其他系统基站共站时必须进行干扰协调为了避免相互干扰,需要注意两者是否满足隔离度要求,要尽量减少不同网收发信天线之间的耦合作用和相互影响,设法增大天线相互之间的隔离度。
当WCDMA基站同其他系统基站共站时,有可能相互会产生干扰移动通信系统间的主要干扰有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杂散干扰过大将导致系统信噪比下降,服务质量恶化;阻塞干扰过大将直接导致接收机因饱和而无法工作;互调干扰由非线性引起,使非有用信号混入,而造成干扰在工程中,一般用隔离度指标来衡量,要求天线的隔离度应至少大于某一个值为满足该要求,通常采用使天线在垂直方向隔开或在水平方向隔开的方法实践证明,在天线间距相同时,垂直安装比水平安装能获得更大的隔离度当通过天线隔离仍然无法满足隔离度要求时,需要考虑加装滤波器、重新选址或者增加系统之间的保护带宽3G知识百问业务篇3G业务的分类?答:3G业务主要包括5大类: 1)语音及语音增强业务:普通语音业务、紧急呼叫业务、可视业务; 2)承载业务:承载业务是网络提供的业务能力,用于接入点之间的信号传输,包括电路承载业务和分组承载业务; 3)补充业务:补充业务是对基本业务的改进和补充,它不能单独向用户提供,而必须与基本业务一起提供,同一补充业务可应用到若干个基本业务中; 4)智能网业务:智能网业务是在基本承载网络的基础上增建移动智能平台提供的业务,主要包括:预付费业务、综合预付费业务(一卡通)、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分区分时业务、无线广告业务等; 5)数据增值业务:数据增值业务是在基本承载网络的基础上,增建特殊数据业务引擎来实现的业务,主要包括:短消息类业务、多媒体短消息类业务、位置类业务、流媒体类业务、下载类业务、WAP类业务和Portal类业务等; 3G业务与2G业务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答:3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度和传输带宽,最高可达2Mbps。
从业务的表现形式来看,3G业务主要在语音质量、上网速度、可视、多媒体业务、数据增值业务的种类和灵活性上有较大改善;在基本的语音、补充业务、短信、漫游机制等方面与2G相差不大在3G运营初期,有差异化的业务主要是可视、流媒体业务;在3G运营成熟期,由于其业务能力的开放性,数据增值业务及多媒体业务种类将非常丰富灵活,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业务和服务,体现出更多差异性 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3G语音业务和数据增值业务的关系?答:3G语音业务ARPU值从长远看呈下降趋势,但在当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是业务的主流,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数据增值业务是3G的主要特色,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ARPU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还需进一步培育因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纵向业务网络与横向业务网络有何区别?答:纵向业务网络中各业务系统如短信、MMS等彼此独立,单一业务部署比较简单快捷,产品成熟度较高,缺点是业务融合创新难度比较大,随着新业务的引入和增加,业务网络部署难度和复杂性急剧增加;横向业务网络结构中各业务系统使用共用的管理控制部分,如数据库、计费认证、SP接入网关等,对新业务的开发部署比较灵活快速,有利于SP开展新业务,适应运营新模式,缺点是标准和产品成熟度不完善,初期投资较大。
目前业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横向综合的业务网络,大部分3G运营商都在不同程度地采用横向业务网络结构 什么是3G业务网络?它主要包含哪些网元?答:3G网络强调业务能力的实现,突出业务网络的分层结构,提出业务网络的概念;2G网络强调端到端业务的实现,基本不提业务网络的概念从业务角度讲,3G网络所能提供的任何业务都属于3G业务网络范畴,它包括语音、补充业务、短信、智能网业务、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含MMS、WAP等等)在技术实现上,3G业务网络与3G语音网络相对独立,与3G移动智能网、点到点短信网络及其他支撑网络具有互通关系,与大部分业务引擎实现的数据增值业务网络关系更紧密,数据增值业务网络是3G业务网络的重点3G业务网络涉及的子网或网元设备主要有:3G承载网、智能网、业务管理平台、业务引擎等 WCDMA系统中采用的移动智能网具有什么功能?答:目前在GSM、WCDMA体系中一般都采用CAMEL(客户移动应用增强逻辑)协议,可根据用户签约信息触发目前在GSM网中大规模使用的是CAMEL2版本,CAMEL3版本对CAMEL2进行了增强,主要有电路交换呼叫控制、分组交换控制、SMS短信控制、移动管理、签约数据控制与查询、用户位置获取等功能,在CAMEL3中可以实现类似短信业务可按签约信息触发等新业务。
如何正确处理新建移动业务网络与原有固网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答:由于3G本身的价值链变化,数据增值业务丰富多彩,为维护运营商的最大利益,主导3G价值链,简化网络结构加强对业务和CP/SP的管理控制,需要开发综合的业务管理平台一般来讲,它主要包含用户管理、业务管理、CP/SP管理、终端管理、门户、计费结算、认证授权、统计分析、网络管理等功能 什么叫OTA?答:OTA(Over The Air)即空中传输协议/空中下载协议,主要规范了移动终端到网络侧业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流程,是应用层的空中接口目前OTA协议主要由OMA国际组织来制订,主要包括PUSH OTA、OTA参数配置和OTA下载三类应用的相关规范 VHE是什么概念?答:VHE是表达可跨越网络界限和终端类型的个人业务环境的概念VHE的含义在于无论什么样的网络和终端,无论在哪里,只要被网络定位,用户就可以使用相同的个人特性呈现、个人习惯的界面和业务 3G业务平台的OSA架构是什么?答:OSA为业务的开发提供开放的接口,是VHE的一种实现分为三个部分,Applications:指具体的应用;Framework:为Applications调用业务能力特征提供基本的机制,提供业务实现的基本能力特征,包括鉴权、授权、登记、发现、通知等;SCS(Service Capability Server):提供具体的业务能力特征,如呼叫控制、用户位置定位等,由多种业务引擎提供。
如何正确处理与CP/SP的合作关系?答:CP/SP是3G价值链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提供丰富多彩数据增值业务的源泉之一,是增强运营商3G业务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因而要充分研究市场,利用灵活多样的利益分配模式,充分发挥CP/SP的业务开发积极性同时,运营商要加强对CP/SP及业务的管理规范,确保运营商的利益和核心、主导作用,积极营造3G业务开发运营的良好生态环境,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 如何充分利用固网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移动业务?答:PSTN、数据网、互联网是运营商开展3G移动业务的重要资源,是开展灵活业务的基础具体来讲,可以考虑的方向有:PSTN、PHS、智能网,互联星空,ADSL、WLAN,BOSS,门户、客服系统,客户一体化解决方案,终端定制,CP/SP合作等等 开展3G业务为什么要特别重视BSS/OSS系统的建设?答:在目前移动市场上,新运营商作为移动的后进入者,体现主要竞争优势在全业务经营,提供业务融合和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运营商原先已拥有较为完善的PSTN和互联网等资源,在与3G业务融合方面,BOSS系统的完善将极大方便最终用户,无论是对3G业务本身还是对综合竞争力的提升,BOSS系统在业务上都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3G知识百问终结篇3G业务的分类?答:与2G相比,3G的最根本改进在于数据通信速率的提高,它使从单一的语音通信工具发展到真正的个人信息终端也就是说,、PDA、掌上电脑的融合是人们对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最大期望 3G终端的定制策略如何?答:根据运营商参与终端开发工作的程度,与终端厂商有六种合作方式,这也是终端定制的六种模式 模式一:运营商推荐终端的开发制造完全由终端厂商负责,在终端上市前,运营商要尽早获得测试样机,进行IOT测试等;在终端上市时,运营商向用户进行推荐 模式二:局部定制基于厂家能够提供的终端,运营商进行局部定制,如在终端上市前预设各项参数,预设运营商的图标、内容等 模式三:运营商定制运营商对终端的功能提出要求(软件方面),终端厂商按要求定制 模式四:合作研发与推广在研究并共同确定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运营商与应用开发商、终端厂商等共同制定终端的服务规划和各种规范,并由终端厂商进行生产 其中服务规划的内容通常为:——考虑向客户提供何种服务,而不是技术; ——在终端、应用、系统方面寻求平衡; ——提供端到端的用户体验; ——考虑收费计费问题; ——向客户提供连贯的服务支持 模式五:完全定制。
运营商主导终端研发、设计与制造运营商提出各方面的要求,包括协议、功能、软件和硬件都由运营商来确定,运营商起主导作用,厂家只负责实现 模式六:消费者定制的主导权将从运营商与制造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上,由消费者自己自主选择各种功能,实现消费“DIY”的模式在后3G、后信息网络时代,终端以及服务都将变得私人化,消费模式是消费者定制运营商根据自身定位和影响力,决定采用那种合作模式目前3G移动运营商在终端定制方面主要采取上述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定制模式 3G新运营商为什么要定制3G终端?答:3G终端的主要特色将体现在多媒体和高速数据业务上,同时它将拥有2G的所有基本功能因而一般来讲,3G终端主要包含基本功能和运营商特色业务和应用两部分基本功能在现有不同终端上兼容互通性较好,不需提出特殊要求而后者是因运营商而异的,因而通常需要定制终端,目前开通3G业务的运营商几乎都采用这种方式 3G终端的结构如何?答:WCDMA终端由ME(Mobile Equipment)和USIM(User Services Identity Module)两部分组成,ME与USIM的接口即为Cu接口ME又可以分为MT(Mobile Termination)和TE(Terminal Equipment)两部分,它们之间的接口为R接口,WCDMA终端的结构如图4。
终端如何进行分类?答:对终端进行分类应当根据不同用户群体所特有的消费习惯以及不同业务对于终端的软硬件性能的要求进行终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例子把终端分为4类:基本型、标准型、增强型和智能型由于这四类手持终端所面向的用户和业务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对这四类的硬件、软件以及业务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应当特别说明的是:同一终端可以不必局限于某一个类型内,可以涵盖多个终端类型所具有的业务能力但其各方面的特性都应满足或符合所涵盖类型的功能及性能指标1) 基本型终端(A类终端)具备最基本的语音通话、短消息功能,以及较低精度的定位业务2) 标准型终端(B类终端)在包含A类终端全部业务支持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高速数据业务、多媒体业务和JAVA应用的支持3)增强型终端(C类终端)在包含A类、B类终端全部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可视、即时多媒体消息类业务业务能力4)智能型终端(D类终端)包含A类、B类和C类终端全部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具备更为强大的或离线数据处理能力,还可以支持AGPS定位功能等 终端硬件结构是什么样?答: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如图5所示不同类别的业务对终端的硬件配置和性能的要求是有一定差别的。
移动终端的硬件配置包括射频部分,显示部分,外部接口部分,存储器部分,CPU部分以及摄像头部分 3G终端的主流操作系统是什么?答:在操作系统领域,业界公认的四个主流操作系统:Symbian、Windows Mobile(Windows CE)、Palm、linux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值得注意的是:Linux和微软的Smartphone这两种来自传统IT领域的操作系统虽然目前在终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Symbian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已经凭借着各自的优势挤入了智能终端市场 3G终端的主要业务开发平台有哪些?答:目前的终端应用平台主要包括BREW、Series60、Smartphone2000和J2ME等虽然从单纯的性能和运行效率角度来看,BREW要优于其它应用开发平台,但是还是有众多的运营商选择了J2ME来作为终端的应用平台这是因为J2ME所特有的跨平台性和使用费用低廉等特性使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更乐于选择J2ME USIM卡的功能结构怎样?答:USIM卡是一种自带有CPU和存储器的智能芯片,它共有8个管脚,C4和C8两个管脚保留不用它主要由MPU微处理器、ROM、RAM、EEPROM、I/O接口、CAU加密运算协处理器等模块组成。
传统的USIM卡的主要完成两种功能:存储数据(控制存取各种数据)和在安全条件下(个人身份号码PIN、鉴权密钥K正确)完成用户身份鉴权和用户信息加密、完整性算法的全过程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和业务需求的不断提出,基于USIM卡的增值应用开发也在不断增加 USIM卡中主要存放哪些数据?答:USIM卡中保存的数据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由USIM卡生产厂商存入的系统原始数据 (2) 由网络运营部门或者其他经营部门在将卡发放给用户时注入的网络参数和用户数据叫号码、运营商名称等3) 由用户自己存入的数据号、固定拨号等4) 用户在用卡过程中自动存入和更新的网络接续和用户信息类数据:如TMSI/P-TMSI、位置区识别号LAI、路由区识别号RAI等 2G SIM卡与3G USIM卡的区别?答:主要在存储容量、支持任务、鉴权算法、卡片速度、工作电压、号码本等几个方面有所区别2G SIM卡存储容量一般为16、32、64KB,只能支持单任务,GSM 采用COMP128算法鉴权,与卡片的工作速度为57Kbps,工作电压为3V/5V,号码本存储一般为一个名字一个号码;3G USIM卡存储容量一般为64KB以上,可支持多任务, WCDMA采用MINIRAGE算法鉴权,与卡片的工作速度为115Kbps,工作电压为1.8V/3V,号码本存储可以一个名字对应多个号码。
3G知识百问经济篇经济分析模型中的三个关键评价指标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答:三个评价指标分别为: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PP):是指项目投资的回收时间,即累计的净现金流量为正的时间,也就是从项目投建之日起,用项目各年的净收入(年收入减年支出)将全部投资收回所需要的期限 净现值(NPV):是指项目分析期内产生的所有现金流量的当前价值,净现值越大说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越强 内部收益率(IRR):是指项目对投资的利用效率,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内部收益率则项目可行内部收益率越高,项目对资金的利用效率越高,同时也说明项目抗财务风险的能力越强 中国的移动用户ARPU值现状和变化趋势?答:语音业务ARPU变化比较平稳,数据业务ARPU会随着数据业务种类的丰富和用量的增加而上升,整体ARPU呈现“浴盆”形状;2004~2005年形成谷底,之后缓慢上升,2004~2010年ARPU值的变化幅度在70~100元之间 新运营商3G网络建设的大致成本构成?答:3G网络建设成本中,无线网投资约占总投资的70~80%,主要包括基站、基站控制器、传输、机房铁塔等配套、电源等的投资,核心网投资约占总投资的20~30%,主要包括电路域如MSC、HLR等,分组域如SGSN、GGSN、DNS、BG、CG等,智能网如SCP等,支撑系统如计费、网管等。
3G运营成本中,影响最大的五项成本是什么?答:3G运营成本中,市场与销售成本、客户维持成本、管理费用、人工成本和电路租金是最主要的成本构成因素五种成本的和占到运营成本的70%以上 新运营商发展3G可以采用的规避风险措施?答: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是收入的变化对净现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运营成本,最后是投资成本因此规避风险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增收,要扩大用户市场,提高移动收入;其次是节支,要降低运营成本和投资成本,尤其是关注运营成本的节省,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可以使项目收益更乐观3G知识百问市场篇现阶段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特点是什么?答:现阶段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用户增长已经越过高峰期,用户净增量从2001年开始步入下降通道2、用户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全球移动用户主要分布亚太、欧洲和北美三大地区的移动用户总量占到全球的86%,三大区域中亚太地区的移动用户最多3、全球3G的发展已经步入起步阶段;4、消费市场仍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 未来五年全球移动用户市场的发展特点是什么?答:未来五年,全球移动用户市场的发展特点是:1)全球移动用户市场的发展重点在亚太地区,重中之重在中国;2)语音业务所占的收入比例会下降,但仍是移动收入的主要来源;3)移动数据业务虽然比重不高,但是增长势头迅猛,不容忽视;4)低ARPU值并不意味着低利润。
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现状如何?答: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迅猛,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了1.2亿,已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中国移动用户突破1000万户,花费了10年,从1000万户到1亿户花费了5年 中国的3G市场发展前景如何?答:3G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市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3G在中国投入运营6年左右的时间内将经过市场导入期和成长期,3G用户将达到1.98-2.66亿户,占总用户数的36-40%左右;6年内3G运营收入累计将达到1万亿,3G系统设备市场累计将达到6000亿左右,3G终端市场累计将达到4000亿左右 目前2G运营商引入3G的目的是什么?答:新运营商将有选择的进入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其它环节,例如:在经营3G业务初期,很可能采取的策略是进入终端环节,通过合理的定制提升运营商3G业务的竞争力 从已经开通3G业务的运营商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答:目前开通3G运营的主要有NTT-DOCOMO、Hutchison 3、J-PHONE、KDDI、SKT等运营商,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概括起来主要有:1、业务开发模式,如通过开放的平台提供标准API接口来满足第三方开发快速业务的需求;2、业务经营模式,如创建很好的价值链环境,合作共赢模式等;3、对第三方CP/SP的管理和控制,如:NTT-DOCOMO将网站分为官方和非官方等;4、对用户群的细分,如NTT-DOCOMO的I-mode,SKT的NATE等;5、终端对端到端业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