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试题强化卷及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1.某地下储油库拟利用人工专制盐岩洞穴进行建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定性分析【正确答案】A2.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应进行()A.一期B.二期C.三期D.四期【正确答案】B3.下列废物不适用《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是()A.石棉B.重金属C.金属淤泥D.尾矿【正确答案】D4.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A.100年一遇B.30年一遇C.50年一遇D.150年一遇【正确答案】C5.依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贮存处置场在使用、关闭或封场后对地下水的控制项目,可根据所贮存、处置的固体废物的()进行选择A.温度B.SSC.特征组分D.电导率【正确答案】C6.【真题】核查工程设计、建设变更情况及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情况,初步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属于()阶段。
A.准备阶段B.初步调查阶段C.编制实施方案阶段D.详细调查阶段【正确答案】B7.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A.生态敏感性B.生态重要性C.生态合理性D.生态完整性【正确答案】D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规定: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dB,夜间不超过()dBA.5,2B.12,5C.10,3D.15,5【正确答案】C9.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8%,最远影响距离为3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二级或三级【正确答案】C10.【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统计量中,不纳人工程分析阶段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的是()A.有组织排放量B.无组织排放量C.事故工况排放量D.非正常工况排放量【正确答案】C11.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的滩地和洪泛区A.最高水位线以上B.最低水位线以下C.最高水位线以下D.最低水位线以上【正确答案】C12.【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评价期限不包括()。
A.可行性研究阶段B.施工期C.运行期D.生态影响后评价阶段【正确答案】A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B.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各级评价的要求基本一致C.对于三级评价的改、扩建类建设项目,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的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D.对于长输油品、化学品管线等线性工程,调查评价工作应重点针对管道线路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地区开展【正确答案】A14.【真题】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A.总铍B.总锌C.总锰D.总铜【正确答案】A15.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的区域内A.6度B.7度C.8度D.9度【正确答案】B16.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确定的地下水质量类别的是()类A.ⅠB.ⅡC.ⅢD.Ⅳ【正确答案】C1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不属于修改规划方案应遵循的原则A.目标约束性原则B.现实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广泛参与的原则【正确答案】C18.某Ⅲ类建设项目拟建在工业区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正确答案】C19.当排入大湖(库)的()时,可以简化成一个排污口A.两排放口间距较近B.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近C.两排放口间距较远D.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远【正确答案】A20.【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在评价项目边界(厂界,场界)噪声时,评价量取样正确的是()A.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的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B.新建项目以该项目的噪声贡献值与其他环境噪声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C.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噪声贡献值和现有工程噪声贡献值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D.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噪声贡献值、现有工程噪声贡献值和其他环境噪声的叠加值作为评价值【正确答案】C21.按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构成的分类,环境标准可分为()A.地方与行业B.海洋与陆域C.国家级与地方级D.国家、省(市)、区县级【正确答案】C22.排气筒高度如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要求的高度,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执行A.80%B.50%C.60%D.40%【正确答案】B23.【真题】河流汇合部可以分为()三级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A.支流、江心洲、汇合后主流B.河流无感潮段、河流感潮段、口外滨海段C.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D.支流、汇合前主流、江心洲【正确答案】C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的内容与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调查评价区内所有的地下水污染源B.对于一级、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在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装置或设施附近开展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C.对于一级、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对场地全面开展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D.对于三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在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装置或设施附近开展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正确答案】B25.【真题】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集中式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B.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C.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地补给径流区D.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正确答案】C26.【真题】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A.数值法B.解析法C.水量均衡法D.类比分析法【正确答案】A27.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开发区活动环境影响识别中,对于小规模开发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仅考虑对区内环境的影响B.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C.需要同时考虑对区内区外环境的影响D.主要考虑对区内环境的影响,同时根据情况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正确答案】B28.某厂排气筒高20m,生产周期在8小时以内,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关于采样频率表述正确的是()。
A.每2小时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B.每2小时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C.每4小时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D.每4小时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正确答案】B29.对于噪声工作等级为一级的评价项目,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当敏感目标高于(含)()建筑时,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A.15mB.18mC.三层D.六层【正确答案】C30.【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析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B.以图表综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C.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D.分析评价范围内拟建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正确答案】D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根据评价范围(),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A.各环境要素的历史特点B.各环境要素的现状特点C.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D.各环境要素受影响程度【正确答案】C32.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点布设时,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外()m、高度()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0.5m的位置。
A.1,1.5B.1,1.2C.1.2,1.5D.1,1【正确答案】B3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调查中,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指导原则,但不宜提()原则A.全面性B.针对性C.超前性D.可行性【正确答案】C34.【真题】某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面积为160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内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A.5个B.7个C.8个D.11个【正确答案】C35.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突发噪声限值,说法正确的有()A.昼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不高于75dBB.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不高于65dBC.昼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不高于70dBD.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不高于60dB【正确答案】B36.【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通常应预测水体自净能力()的环境影响A.一般和最大两个时段B.最小和最大两个时段C.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D.任意两个时段【正确答案】C37.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地下水质量划分为()。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正确答案】C38.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及相应的()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监控浓度限值C.监控点监控浓度限值D.监控点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正确答案】C39.【真题】某建设项目的污水排入小湖,预测持久性污染物的影响浓度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推荐采用的数学模式是()A.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B.分层湖泊集总参数模式C.湖泊完全混合平衡模式D.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正确答案】C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进行敏感目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作为评价量A.敏感目标背景噪声值B.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C.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D.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原始值【正确答案】C41.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距窗约()处,距地面1.2~1.5m高测量A.1mB.1.2mC.1.2~1.5mD.1.5m【正确答案】D42.对于工业噪声,一般以()为评价量A.等效连续A声级B.A声级C.声功率级D.A计权声功率【正确答案】A43.【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进行水质预测时,关于污染源简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多个间距较近的排放口排水时,可简化为一个排放口B.排入河流的两个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简化为个排放口C.排入大湖的两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简化为一个排放口D.排入小湖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正确答案】A44.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WECPN为()的区域。
A.60dBB.70dBC.80dBD.55dB【正确答案】B45.《地下水水质标准》中的地下水质量分类,主要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的是()类A.ⅠB.ⅡC.ⅢD.Ⅳ【正确答案】C46.【真题】某建设项目拟建一座锅炉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污染源计算清单内容不包括()A.烟囱高度B.烟气黑度C.S02排放速率D.颗粒物排放速率【正确答案】B47.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是指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的协调性A.环境保护规划B.土地利用规划C.城市总体规划D.国土规划【正确答案】A48.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量值为60.1dB、(A),背景噪声值为55.1dB(A),则噪声测量值修正后为()dB(A)A.58.1B.60.1C.55.1D.59.1【正确答案】A49.【真题】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源中心的距离为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关于该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距离r加倍,衰减3dBB.距离r加倍,衰减6dB【正确答案】C50.【真题】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A.该规划方案B.不同规划方案(不包括替代方案)C.主要规划方案D.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正确答案】D5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声环境现状监测点一般布设在()处A.机场场界B.机场跑道C.机场航迹线D.主要敏感目标【正确答案】D52.某果园附近分布有大片蔬菜地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该果园土壤应执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级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B53.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下允许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的污染物是()A.总汞B.总铜C.总镍D.总银【正确答案】B54.【真题】某项目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执行地下水Ⅲ类标准(pH值为6.5~8.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pH值监测结果中,超标最严重的是()A.pH=6.0B.pH=6.4C.pH=8.6D.pH=9.5【正确答案】A55.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农业用水和鱼虾类越冬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区的()A.Ⅴ类和Ⅱ类B.Ⅳ类和Ⅱ类C.Ⅴ类和Ⅲ类D.Ⅳ和Ⅲ类【正确答案】C56.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不能体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的原则是()。
A.一致性B.科学性C.整体性D.层次性【正确答案】B57.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是()A.昼间≤70dB(A)夜间≤50dB(A)B.昼间≤70dB(A)夜间≤55dB(A)C.昼间≤60dB(A)夜间≤50dB(A)D.昼间≤65dB(A)夜间≤55dB(A)【正确答案】B58.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海水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功能区的水质和()A.水生生物洄游通道B.鱼虾类的越冬场C.虾类洄游通道D.鱼类洄游通道【正确答案】D59.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A.小于等于50kmB.大于等于50kmC.小于等于30kmD.大于等于30km【正确答案】A60.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背景噪声值比噪声测量值()以上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A.低5dB(A)B.低10dB(A)C.高5dB(A)D.高10dB(A)【正确答案】B61.【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的评价A.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C.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D.机械声源和气流声源【正确答案】C62.据《大气污染物合排放标准》,对于排气筒中连续性排放的废气,如在1h内等时间间隔采样,应至少采集()个样品,计算平均值。
A.2B.3C.4D.5【正确答案】C63.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正确答案】C64.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时,要概述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分析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以()列出可能对区域发展目标、开发区规划目标形成制约的关键环境因素或条件A.表格形式B.定量形式C.方框图的形式D.数学模式计算后【正确答案】A65.【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在定量预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A.专业判断法B.类比调查法C.数学模式法D.物料平衡法【正确答案】C6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没有的污染物项目是()A.烟气黑度B.铅及其化合物C.氮氧化物D.汞及其化合物【正确答案】B6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关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目标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B.评价指标是量化了的环境目标C.评价指标值都应是定量的指标值D.不同规划时段应满足的环境目标可以不同【正确答案】C68.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以商业金融为主的区域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50dB、35dBB.50dB、40dBC.50dB、45dBD.60dB、50dB【正确答案】D6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在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时,()应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A.对建设项目实施形成制约的关键环境因素或条件B.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预测和评价C.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D.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正确答案】A70.某扩建的中型建设项目,其所在声环境功能区内有一个工业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二级或三级评价【正确答案】C71.对大、中河,河宽大于50m者,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A.0.6B.0.2C.0.5D.0.3【正确答案】C72.【真题】下列炉窑中,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A.铅熔炼炉B.石灰窑C.水泥回转窑D.生活垃圾焚烧炉【正确答案】B73.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属于第一类污染物A.总汞、总镉、总砷、总铅、总镍、总锌B.总镉、总铬、六价铬、总α放射性、总银C.总汞、总锰、总银、苯并[α]芘、总铍D.总β放射性、烷基汞、总铜、COD、甲醛【正确答案】B74.【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现有点污染源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现场实测为主B.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现场实测C.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D.评价时间不足时,可不进行调查【正确答案】C75.【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关于环境风险评价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将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B.应将事故引起厂界内人群的伤害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C.应将事故引起环境质量恶化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D.应将事故引起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正确答案】B7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做好水平衡的原则是根据()A.清污分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B.集中处理、一水多用C.早期介入D.节约用水【正确答案】A77.【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B.预测因子应根据现状评价因子而定C.预测因子应选择所有总量控制因子D.预测因子应选择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正确答案】A7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拟建停车场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A.场界噪声贡献值及周围敏感目标处噪声预测值达标情况B.场界噪声预测值及周围敏感目标处噪声贡献值达标情况C.分析施工场地边界噪声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相符性D.分析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符性【正确答案】A7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点源调查内容不包括( )。
A.排气筒几何高度B.排气筒烟气抬升高度C.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D.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正确答案】B8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通过研究某一区域、一定时段内的生态系统类群的格局、特点、综合资源状况等自然规律,以及人为干预下的演替趋势,揭示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的方法称为()A.列表清单法B.图形叠置法C.生态机理分析法D.景观生态学法【正确答案】D8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依据()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正确答案】C8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的预测方法应采用()A.解析法B.数值法C.类比分析法D.解析法或数值法【正确答案】B8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服务期满后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A.应该完全相同B.彼此不一定相同C.建设期和生产过程应该相同D.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应该相同【正确答案】B84.【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A.1:5000B.1:10000C.1:50000D.1:100000【正确答案】B8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A.一级B.二级C.三级D.根据污染源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确定【正确答案】B86.若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则该水域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应为()A.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B.最低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C.任意功能类别的标准值D.最高、最低功能类别标准值的平均值【正确答案】A87.某企业(不属重点地区)现有一台10t/h燃煤蒸汽锅炉,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其产生的污染物项目执行()A.2016年6月30日前执行GB13271-2001中规定的排放限值B.2015年9月30日前执行GB13271-2001中规定的排放限值C.GB13271-2014中表2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GB13271-2014中表3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正确答案】A88.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符合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要求的有()。
A.距人畜居栖点500mB.场界应位于地表水域100m以外C.建在溶洞区D.建在距离军事基地5km外【正确答案】D89.【真题】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总储量的()A.1/3B.1/4C.1/5D.1/2【正确答案】C90.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歌舞厅位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距最近的住宅楼只有0.9m,则该歌舞厅执行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dBA.55,45B.50,40C.60,50D.65,55【正确答案】B9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布点A.同心圆法B.放射状为主兼顾均布性C.环境功能区法D.极坐标布点法【正确答案】D92.【真题】下列设备排放的噪声中,适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A.超市货梯噪声B.学校燃气锅炉噪声C.住宅楼配套生活水泵噪声D.机关办公楼中央空调冷却塔噪声【正确答案】A93.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下可不作为地下水质常规监测项目的是()A.氨氰B.氰化物C.溶解氧D.大肠菌群【正确答案】A94.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入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水域的污水,执行()标准。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正确答案】B95.【真题】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值为依据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类A.ⅠB.ⅡC.ⅢD.Ⅳ【正确答案】B96.,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不属于规划的不确定分析的是()A.规划基础条件B.规划具体方案C.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措施D.规划所在体系中的层次和属性【正确答案】C97.排入河流的点源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其位置假设在(),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A.排污量较大的排放口B.两排放口之间C.任意一个排放口D.排污量较小的排放口【正确答案】B9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后,最终选定的方案至少应该是()A.生态影响最小B.投资估算最少的方案C.工程量最少的方案D.生态保护可行的方案【正确答案】D99.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处理A.河流B.水库C.湖泊D.河口【正确答案】B10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
A.矩形弯曲河流B.矩形平直河流C.非矩形平直河流D.非矩形弯曲河流【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70题)1.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A.依法评价原则B.早期介入原则C.公平公正原则D.完整性原则E.广泛参与原则【正确答案】ABDE2.下列关于河流取样断面的布置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B.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C.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D.在拟建排污口上游10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正确答案】ABC3.以下哪些行为不属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A.抢修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的排放监管B.抢险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的排放监管C.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D.某建筑物在学校附近进行基础工程施工【正确答案】ABC4.生态现状评价可以用的方法是A.图形叠置法B.系统分析法C.质量指标法D.数学评价法【正确答案】ABCD5.河流水质预测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是()A.河流为恒定流动B.持久性污染物C.连续稳定排放D.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充分混合段E.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正确答案】ABCE6.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
A.工程B.环境C.社会D.经济【正确答案】BCD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内容中,须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是()A.评价区域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敏感性、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对规划实施具有重大制约的资源、环境要素B.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风险评价结论C.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评价结论D.,跟踪评价方案,跟踪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正确答案】ABCD8.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A.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区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因子变化的预测B.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仅考虑反映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C.须考虑环境质量背景与已建的和在建的建设项目同类污染物环境影响的叠加D.对于环境质量不符合环境功能要求的,应结合当地环境整治计划进行环境质量变化预测E.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均应根据其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性、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而定【正确答案】ACDE9.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复杂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污染物类型数大于3B.含有两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10C.污染物类型数不小于3D.含有两类污染物,或者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10【正确答案】BC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线源调查的内容包括()。
A.平均车速,各时段车流量、车型比例B.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C.街道街谷高度D.各种车型排气口高度【正确答案】ABC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关于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潜水含水层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3个,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1~2个B.潜水含水层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5个,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1~2个C.原则上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D.原则上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及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正确答案】AD12.《地下水质量标准》依据(),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A.地下水的使用功能B.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C.人体健康基准值D.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正确答案】BCD1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系统完整性是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应从()进行评价A.生态系统的组成B.生态系统的结构C.生态系统的功能D.景观和斑块【正确答案】ABC14.【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要求的敏感目标有()。
A.森林公园B.经济林地C.重要湿地D.天然渔场【正确答案】ACD15.水库评价项目进行二级评价的评价范围A.上游集水区域B.库区C.下游水文变化区域水体和陆地【正确答案】ABC16.下列情况需要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三级工作的是()A.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2类及以上地区B.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小于3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C.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小于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D.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及以上地区【正确答案】CD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的确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影响评价仅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B.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C.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为参照边界D.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正确答案】BCD18.下列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属Ⅲ类的是()A.鱼虾类越冬场B.洄游通道C.仔稚幼鱼的索饵场D.水产养殖区E.鱼虾类产卵场【正确答案】ABD19.河流水质预测S-P模式的适用条件是()。
A.河流充分混合段B.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C.持久性污染物D.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E.河流为恒定流动【正确答案】ABDE20.下列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属Ⅳ类的是()A.一般景观要求水域B.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C.一般工业用水区D.水产养殖区E.农业用水区【正确答案】BC21.一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A.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B.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C.长期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D.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日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正确答案】ABC22.下列情况中不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是()A.5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B.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C.5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测量方法D.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评价与管理【正确答案】D2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包括()A.论证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的合理性B.论证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C.论证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D.论证规划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正确答案】ABCD24.同时具备()特点的大型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预测建设过程阶段的水环境影响。
A.地面水质要求较高B.建设阶段时间较长,如超过三年C.可能进入地面水环境的堆积物较多或土方量较大D.建设阶段时间较长,如超过一年【正确答案】ACD25.【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A.在确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后,才能开展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B.在确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后,就可以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C.在完成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基础上,才能完成声环境影响预测D.在完成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基础上,才能开展新建项目噪声部分工程分析【正确答案】AC26.【真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划分的污染物类型包括()A.持久性污染物B.放射性污染物C.非持久性污染物D.酸碱性污染物【正确答案】ACD27.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确定所涉及区域各功能区环境质量目标及环境质量达标情况B.开发区与所在区域的经济承受能力C.当地地形与气象条件D.适当的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正确答案】ACD28.对于改扩建项目一级、二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
A.新污染源B.老污染源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正确答案】ABCD29.下列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不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造纸工业B.啤酒工业C.医疗机构D.餐饮业E.烧碱工业【正确答案】ABCE30.开发区总体布局及区内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分析包括()A.分析开发区规划确定的区内各功能组团的性质B.分析开发区规划确定的区内各功能组团与相邻功能组团的边界和联系C.根据开发区选址合理性分析确定的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内各功能组团的发展目标和各组团间的优势与限制因子D.分析各组团间的功能配合以及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周边组团设施对该组团功能的支持E.合理性分析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和各功能组团间的相容性【正确答案】ABCDE31.下列属于点源参数调查清单的内容的是()A.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B.排气筒高度C.排气筒内径D.年排放小时数E.烟气出口速度【正确答案】ABCDE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属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的是()A.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B.隔水层的岩性C.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D.地层岩性【正确答案】ABD33.【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属于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
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C.《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正确答案】BC34.下列步骤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的是()A.确定预测范围B.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C.确定计算点D.选择预测模式E.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正确答案】ABCDE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某矿山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的依据有()A.矿山工程的特点B.评价工程周期C.地面水环境特点D.当地环保部门要求【正确答案】ACD3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一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不小于7B.含有三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小于10C.只有一类污染物,或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不小于7D.含有两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小于10【正确答案】AD37.按声源种类划分,声环境评价类别可分为()A.固定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B.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C.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D.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正确答案】AC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属工程分析的内容。
A.施工方式B.施工时序C.生态现状评价D.运行方式E.总平面布置【正确答案】ABDE39.划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是()A.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B.工程规模C.环境敏感程度D.工程性质【正确答案】AC40.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下列()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A.科学性B.层次性C.公众参与D.早期介入【正确答案】CD4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根据下列()条件进行A.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B.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C.受纳水域的规模D.投资规模E.水质类别【正确答案】ABCE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说法正确的是()A.各环境要素和专题的评价范围按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B.未制定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根据建设项目可能影响范围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C.各环境要素和专题的评价范围按可能影响程度确定评价范围D.当评价范围外有环境敏感区的,应适当外延【正确答案】ABD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和调整,说法正确的是()A.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包含永久占地和水域,但不包括临时占地B.改扩建工程的工程占地范围以全部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C.在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D.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时,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正确答案】CD4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开发强度分析的内容包括()。
A.估算关键性资源的需求量B.估算污染物的排放量C.估算规划实施的生态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D.估算规划实施的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量【正确答案】ABCD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A.分析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B.分析建设项目选线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C.分析建设项目设计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D.分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正确答案】ABCD46.下列属于点源参数调查清单的内容的是()A.x坐标、y坐标B.烟气出口温度C.排放工况D.评价因子源强E.毒性较大物质的属性【正确答案】ABCD4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应从()层次进行A.企业B.国家C.区域D.行业【正确答案】ACD48.Ⅱ类土壤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B.蔬菜地C.果园D.茶园E.牧场【正确答案】BCDE49.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预测的内容是(),A.评价区域季(期)、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B.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的频率C.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D.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E.一次(30min)和24h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正确答案】CD50.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就是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
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 )、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A.产业结构与布局B.环境功能区划C.发展规划D.功能区划发展规模【正确答案】AD51.下列属于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Ⅱ类的是()A.源头水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C.仔稚幼鱼的索饵场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E.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正确答案】CDE52.《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的区域包括()A.城市规划区B.乡村C.铁路干线两侧D.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所产生噪声影响的区域E.内河航道两侧【正确答案】ABCE5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IT2.3-93),水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中预测点的数量和预测点的布设应根据()确定A.评价等级B.污水排放量C.受纳水体特点D.建设项目的特点【正确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