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爸爸 ——教学案例、反思【设计理念】1、基于绘本赏析的儿童视角的绘画教学,启发学生的美术多元智能手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全图画的书籍,它超越语言、跨越文化,给读者提供一个宽广的想象世界它带给学生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奇妙的幻想,深受学生的欢迎近年来在台湾已经轰轰烈烈地掀起了绘本教学的热潮,特别在语文教学方面,有将手绘本融入教学的可行性之行动研究或在阅读过程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跟踪研究其实儿童对图画的敏感程度胜过文字,他们通过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更喜欢喜欢关注画面的细节,每次阅读由于关注的细节不同都会有新的发现,所以绘本对孩子的图画赏析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有莫大帮助,更应该用到美术的教学上,使得教学互动更富有趣味,并能启发学生的美术多元智能以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为例,有诗意的笔触,营造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故事之中;有富有情感的色彩,可通过导读了解色彩的感情;有象征性的视觉符号——太阳、睡袍,能让学生感受独特的表现形式;有替换、添加、视错觉等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线条、色彩、视觉符号、表现手法的智能发展都为他们以后的“造型·表现”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锻炼 “欣赏·评述”的能力。
所以,通过绘本的创意教学,是促进学生美术多元智能发展的有效途径2、美术表现关注生活,关注情感美术表现的概念是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艺术源于生活,作品中体现着真实的情感才会感动别人,才会生动有趣《美术课程标准》就“美术课程的性质”是这样描述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新课标同时也提出要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应该注重加强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从生活情感中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和灵感四年级的教材《漫画与生活》一课就是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创作主题目,选择广度特别大,但不易操作本课《我爱爸爸》也属于这一课题,但重新设计了表现题材,用漫画的方式画一画自己的爸爸,使得创作主题更明确,整个教学设计从“情感回忆的导入—→爱的导读—→探究技法—→爱的赏析—→爱的表现—→爱的拓展”五个步骤步步深入,随着情感铺垫步步升华,学生想通过绘画表达对爸爸的自豪与爱的兴趣、愿望被激发出来,创作便水到渠成了因为有这种生活情感经验,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兴趣点”,这种兴趣来自于他们的心底,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本课的学习和研究中来。
3、通过图像教育,培养学生的视觉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是一种语言我们的孩子又具有哪些读图的习惯与能力呢?解析绘本图像中所蕴含的意蕴和秘密,是需要引导技巧的,图像的背景用色、线条构图、绘画笔触、人物描绘中藏有许多故事的讯息,所以图像用“美术的基本语言”(线条、色彩、构图等)来讲述藏在背后的秘密例如包含主角的情绪和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事件发生的原委脉络等像《我爸爸》中太阳的符号出现在墙上、门上、袜子和纽扣上,盘子里的荷包蛋(太阳形的),或是爸爸头上不时出现的“光环”,都呼应着爸爸阳光般的特质通过解读图像,学生明白了图像背后的意蕴,无形中培养和积累了视觉经验那么,什么又是审美体验呢?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中指出:“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审美经验,这种经验就是人们欣赏着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审美体验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解读图像,跟图像对话和交流,从而启迪儿童的情感、想象力、灵敏度、审美感,这些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的源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来源于四年级的教材《漫画与生活》一课,本课《我爱爸爸》也属于这一课题,经过重新设计后,学生创作主题更明确,整个教学设计从“情感回忆的导入—→爱的导读—→探究技法—→爱的赏析—→爱的表现—→爱的拓展”五个步骤步步深入探究,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
本课同时也是一堂情感教育课,安东尼布朗的手绘本《我爸爸》讲述的是父子亲情,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通过导读,可以培养学生爱父亲,珍惜父子亲情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漫画技法,上个学期上过《漫画大师》、《漫画与生活》对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动态和夸张变形技法已经有一定的掌握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细节,理解图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并大胆地表现画爸爸的半身像或全身像,进一步学会画儿童漫画人物2.学生通过画有鲜明个性的爸爸初步学会“替换”的夸张艺术表现方法3.学生通过“说爸爸”与“画爸爸”培养并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珍惜之情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会用“爱的变换”的艺术表现方法来画画自己的爸爸解决方法:通过两次示范层层推进教学难点:对“替换”方法的具体把握解决方法:1、通过层层情感铺垫,明确这是“爱的变换”2、边示范边讲要求,明确“局部替换”课前准备】师:《我爱爸爸》课件、范画、示范用的画架两个、记号笔、学生用纸、作业展示用的KT板。
生:黑色的记号笔板书】【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2′)目标:在进入父子亲情的情境下导入新课《我爱爸爸》过程:1、同学们,知道父亲节是什么时候吗?(同学们对爸爸的关心还不够哦/你们真关心爸爸)2、爸爸总是默默地关心我们,让我们感到很幸福,一起来欣赏这些幸福的留影,同时也请你回忆属于你们的幸福时光,爸爸时刻都呵护着我们,在一起可以踢球、可以看书、可以游戏,真是幸福啊!3、总结:今天我们也来为爸爸做件幸福的事,画画自己的爸爸设计思路:通过提问“父亲节是什么时候”导入新课,并创设情境,播放视频,将学生带进感受父子亲情的情境,从而引出课题《我爱爸爸》二)爱的导读(读《我爸爸》)(6′)1、谁的爸爸?目标:介绍安东尼的爸爸,引起学生想欣赏全书的兴趣过程:1、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爸爸,看,他是谁的爸爸呢?(谁的爸爸)想知道吗?2、这位画家的名字叫做安东尼·布朗,他还是一位诗人呢他非常了不起,是“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3、接下来我们会看到他把爸爸的故事画成了一本书那你们想知道书中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吗?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吧4、仔细观察爸爸的头发、眼睛、动作,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人?画家却说: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究竟棒在哪里呢?我们继续来欣赏2、爱的秘密目标:通过读图让学生找出“爱的秘密”,感受爸爸爱我,我爱爸爸的真挚感情,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心对父亲的爱过程:1、爸爸为什么很棒啊?(学生回答预设:勇敢的、魁梧的、喜欢运动的、多才多艺的、风趣幽默的你们发现了吗,画面里的爸爸有一个共同点?(学生回答预设:爸爸都穿着黄褐色睡袍蓝色条纹的睡衣、红色的拖鞋)这可是一个关于个爱的秘密哦?你们猜猜看为什么画面里的爸爸无论做什么都穿了这件睡袍呢?穿着睡袍的爸爸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回答预设:安东尼觉得穿着睡衣的爸爸没有丝毫压力,特别亲近、温暖,而且这些也是爸爸留下的唯一纪念2、在爸爸的纽扣上发现了什么?还在哪里发现了?(学生回答预设:太阳)太阳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觉得安东尼想暗示我们什么呢?(学生回答预设:不管爸爸什么样子,在我心中都像太阳般温暖)你们的观察可真仔细,板书“太阳”也是一个小秘密3、这些小秘密无处不在,画家对爸爸的爱也无处不在表达了爸爸爱我,我爱爸爸的感情3、说说我的爸爸目标:通过导读过渡到现实中的爸爸,请同学有感情地来说说自己爸爸的本领和爱好,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好感情铺垫过程:安东尼崇拜爸爸,把他当做是无所不能的偶像,所以处处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即使是普通的小事也会被作者夸张和美化。
谁愿意自豪地说说自己的爸爸呢?设计思路:通过提问“这是谁的爸爸” 自然过渡到“认识到安东尼的爸爸”,勾起学生的兴趣一起导读《我爸爸》,在导读的时候安排了精读和通读,精读第一张图——是一张“睡意朦胧的爸爸”,但作者却说很棒,画面和文字的错位,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接下来是通读前半部分书,使学生完整地感受爸爸勇敢、多才多艺的感受,接下来引导学生去发现读懂“爱的秘密”(画面里独特的、重复的视觉符号——太阳和睡袍等),得出这些秘密其实都表达了爸爸爱我,我爱爸爸的感情接下来请同学有感情地来说说自己爸爸的本领和爱好这一环节通过导读过渡到现实中的爸爸,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细节,用自豪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这是第一次导读后的情感升华为后面的创作做好情感铺垫三)探究技法(画爸爸)(9′)1、第一次示范画爸爸(变换)(3′)目标:教师的第一次示范为了与安东尼用“爱的变化”的作品进行对比,学生在惊讶中过渡到下一环节,并让学生明确作业形式过程:你们的爸爸好像样样事情都在行,我想你们一定很爱他们,王老师也很爱自己的爸爸,在我心里他真是一个一级棒的厨师,爸爸的形象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抓住爸爸的五官特征,发型、脸型,适当夸张,表现是个厨师可以画上些什么呢?最后画出细节,用记号笔涂色,画出黑白灰关系。
第一张示范大致的图,第二张是勾画出细节的)2、探究安东尼的画法(2′)目标:探究安东尼“爱的变换”的夸张表现手法过程:1、我觉得画得不错啊,怎么没有一点掌声呢?那么接下来安东尼又是怎么来画爸爸的?会不会跟之前一样呢? 2、咦,爸爸怎么变成了马?为什么要把爸爸画成马?他只是想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爸爸 )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也像河马一样快乐3、你怎么看出它还是爸爸的呢?(马的头、爸爸的身体)这就是“变换”的方法4、无论爸爸怎么变换,都是画家对爸爸爱的表达,是一种爱的变换3、教师第二次示范画爸爸(变换)(4′)目标: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变换”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爱的变化”过程:我觉得我的爸爸工作的时候像狮子一样勤奋或许用上粗的记号笔可以让画面更精神一些第二次示范,画狮子的头的时候或许也可以画点拟人化的表情,当然我不可能画一只狮子代表我爸爸,而是要保留爸爸的特点,像安东尼一样画上爸爸去上班穿的衣服、鞋子要表现出勤奋地去工作,你们觉得画站立的爸爸好还是快步向前走的爸爸好呢?去上班,手里还可以拎上……最后加上细节,添上诗句还可有其他方法来画爸爸吗?瞧,安东尼说我的爸爸真是一个超人爸爸,哪里进行了变换?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画。
设计思路:第一次情感铺垫后,学生基本想到了自己父亲的本领和爱好,不少学生已经有了创作兴趣,教师赶紧进行第一次示范,这一次示范主要目的是为了设置——即“安东尼还会怎样画自己的爸爸呢?”引导到下一环节,出示“变换”的方法,学生在惊讶中开拓了思路,原来画还可以这么夸张同时,也起着直观比较的作用,即学生的作业应该采用第二次示范的方法“爱的变换”接下来便是情感的第二次升华和铺垫了,通过“爱的变换”让学生体验“爸爸的有趣”,经过两次感情地铺垫,激发出学生“爱爸爸”并且想要创作的愿望接下来教师示范,并讲解“替换”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爱的变化”四)爱的赏析(欣赏学生作业)(1′)目标: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加深“爱的变换”的创作手法过程:同学们又是怎样来表现对爸爸的爱呢?你喜欢哪一幅?设计思路: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次强调“爱的变换”的表现手法五)爱的表现(学生作业)(15′)目标:提出作业要求过程:1、现在也请你把对爸爸的爱用画表现出来吧,要求是:• 用粗头的黑色记号笔画自己的爸爸;• 要像安东尼一样用上“爱的变换”的艺术表现手法;• 配上一句诗2、表扬好的作品,鼓励或者修改表现能力差的作品。
设计思路:作业的目标在于有创造性地表现儿童独特的角度和视觉方式,但是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还有美术造型能力未解决,所以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生活用品、动物形象)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进行更好地创作六)爱的展示(作业评价)(6′)目标:学生通过自评、他评和教师评来提高自己的欣赏和评价水平再一次升华自己对父亲的爱过程:1、将展示簿发给每个小组,请组长把同学的作业粘到展示簿上,(把作业背后的双面胶撕去,把作业竖着粘上去,找一个小组示范),并将作业交上2、321!集体的力量真大,我们把这些作业连起来就成了一本绘本,你们真了不起!表扬自己!3、谁上来说说自己的爸爸?(选2位)送奖励卡4、你可以上来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你可以点名要求他来介绍自己的爸爸(奖励卡)(选2位)设计思路:通过彩色的展板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通过自评、他评和教师评来提高自己的欣赏和评价水平再一次升华自己对父亲的爱七)拓展1′)目标:介绍绘本的概念和安东尼的其他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用新学到的方法来欣赏其他作品过程:(教师出示《我爸爸》、《我妈妈》的书)这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全图画的书,叫做绘本在绘本里面,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
绘本涉及的内容和风格多样,像安东尼.布朗就比较热衷于描绘家族情谊,除了刚才我们读的《我爸爸》外,还有《我妈妈》、《我哥哥》等,课后同学们可以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来阅读,你会发现很多藏在画面里的秘密哦教学反思】1、 与两次试教相比这次的教学环节过渡较为自然作业环节更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2、 情感教育的目标基本达成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呈现,有的学生自豪地画了像马一样在快步奔走的爸爸;有的学生说我爸爸的篮球打得一级棒,把爸爸的头变换成篮球,但上面也有爸爸的五官;有的学生在画面里画出了对爸爸的关心和爱,如像超人一样的爸爸总是废寝忘食地工作,会忘记吃饭,所以他在爸爸旁边的桌上画了一碗面,希望爸爸能按时吃饭3、 对学生的回答基本能够做出及时回应:能对较为精彩和正面的回答给予鼓励;能挖掘深度和准确度不够的回答,比如通过询问挖掘出“回答”背后的感人故事如当一个学生说:“我的爸爸像狐狸一样狡猾”从字面上理解“狡猾”是个贬义词,继续问下去,当学生说道爸爸经常跟自己开玩笑,“骗”他看其他地方,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挠痒痒,逗得他哈哈大笑通过他的讲述,父子亲情的感人画面顿时展现又如:一个学生在“超人老爸”的旁边画出一碗面条,这碗面条看似跟画面主题无关,却也是一个“爱的秘密”,当询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画的时候,她说:“爸爸经常加班到深夜,有的时候连饭都来不及吃,所以画了这碗面条”。
那你想对爸爸说什么呢”我继续问道,她马上接着说:“爸爸,你要记得吃饭,爱护自己的身体”通过询问才明白原来画的这碗面条是女儿表达“爱爸爸”的情感符号4、 预设与现场的脱节整堂课的环节是以“爱”串起来的,但是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囿于我的语言、动作、情感发挥得不到位,课堂显得比较冷静,缺乏激情所以应该多向语文老师请教,争取在在语态、教态方面有质的提高5、 教学目标更应该精确、到位教学目的明确,尝试作业才能真正有效通过这次的教学,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如何把握住一堂课的重心,如何有效运用通过学生尝试作业,真正达到解决难点的目的而不是走过场同时在教学中一堂课知识点很多而抓住一个重点即可不要面面俱到 (部分学生作业及教师上课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