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蚂蚁【课题与课时】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课标要求】7.2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2.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2.能根据昆虫的特征制作昆虫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昆虫的共同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设计说明:围绕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和对学情的分析,将“知道”具体 化为“观察、归纳”等步骤,经历从观察蚂蚁到归纳蚂蚁的共同特征,再到归纳 昆虫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制作模型,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昆虫特征的认识评价任务】1. 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检测目标 1)2. 任务二:哪些动物能与蚂蚁归为一类(检测目标 2)3. 任务三:制作昆虫模型(检测目标 3)【资源与建议】1. “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是研究动物分类的方法,通过研究蚂蚁进而 总结出一类动物的特征课前需准备的物品有牙签、橡皮泥等,在家长帮助下观 察蚂蚁、蝴蝶、蜻蜓,并捉几只蚂蚁带到课堂,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小动物。
2. 学习过程:首先探究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其次根据图片或标本分析 哪些动物能与蚂蚁归为一类;最后制作昆虫模型,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昆虫特征 的认识3. 本课学习重难点是“能依据观察到的动物特征,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 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通过制作昆虫模型,加强学生对昆虫特征的理解设计说明:第 1 条认识学习本课的目的与价值,介绍本课学什么及与后续学 习内容的关联,明确课前准备的任务;第 2 条了解本课有三个学习任务或环节; 第3 条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并明确突破难点的途径学习过程】课前探究 在家长帮助下到公园、草地等地方近距离观察蚂蚁、蝴蝶、蜻蜓等动物,了 解它们的身体特征《蚂蚁》课前预习单我知道蚂蚁生活在 等地方画一画我观察到的蚂蚁:任务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检测目标 1)(参照教材活动一)1. 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2. 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3. 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4. 观察蚂蚁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5. 教师提供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让学生说一说如何使用6. 教师明确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观察指导: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7. 教师布置观察任务:每个小组选 3 只蚂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观 察蚂蚁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中屠迅录园他我血逋的吗蚁身侏都部分的无織;8.8. 师生根据蚂蚁的身体结构图进行小结: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 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 (3)准确说出蚂蚁的身体特征;(4)语言表达完整、规范设计说明:遵循学生学习特点,知道怎样观察小动物,通过画一画将观察 具象化任务二:哪些动物能与蚂蚁归为一类(检测目标2)(参照教材活动二)1. 出示各种动物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与 蚂蚁类似呢?2. 学生观察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通过集体观察来 验证学生的猜测3•师生共同总结蝴蝶、蜘蛛等几种动物的特征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特 征与蚂蚁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出可以与蚂蚁归为一类的动物,并做好记录•我扣遗的能与妈规卿为一奥询动轴:1呵特证4. 师生小结: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 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评价标准:(1)能对比蚂蚁的身体特征,发现其他动物与蚂蚁的异同点;(2) 能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
设计说明:通过对比,发现昆虫的共同特征,符合归纳、推理的要求 任务三:制作昆虫模型(检测目标3) 1.用橡皮泥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2.教师出示制作要求:选择制作哪种昆虫的模型,小组讨论这种昆虫的外 形特点选择制作使用的牙签、橡皮泥等所需的材料制作模型时要合理分工、 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等3. 展示作品,师生评价4. 请大家课后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并将自己观 察的结果写在活动手册中评价标准:(1)制作模型时,要合理分工,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2) 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设计说明:进一步加深对昆虫特征的理解,动手操作的同时感受学习乐趣 【学后反思】 1.通过这一课的探究,我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有哪些?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昆虫? 设计说明: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