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门沟铅锌矿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3MB
约63页
文档ID:156434430
关门沟铅锌矿_第1页
1/63

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前 言我院受陕西宏福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98号文精神,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的要求,以及《关于宝鸡市凤县铅锌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陕政函[2007]169号)和《关于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实施阶段有关事宜的通知》(陕矿整规办发[2007]37号)等相关文件及规定,编写陕西宏福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晶湾—寨子沟铅锌矿(整合区)开发利用方案方案编写的目的是对整合区内的资源实现统一有序的开发,以充分合理利用区内已探获的铅锌矿产资源方案编写依据的地质资料为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七总队于2008年12月编写完成的《陕西省凤县水晶湾—寨子沟整合区(SZ)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队于2006年7月编写完成的《陕西省凤县关门沟铅锌矿KT7矿体详查地质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经和公司有关人员座谈、了解情况、交换意见等,完成了该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工作第一章 概 述1.1 概 述1.1.1矿区地理位置陕西宏福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晶湾—寨子沟铅锌矿(整合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100°方位约31km处,行政区划属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坪坎镇管辖。

整合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2′26″, 北纬33°52′14″矿区距坪坎镇约2km,由矿区经坪坎、核桃坝至宝成铁路线凤州火车站为64km,其中简易公路约37km;由河口经八方山铅锌矿也有至矿区的简易公路,交通方便(见图1-1)1.1.2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整合区位于秦岭西段的南麓山地,山脉走向近东西,一般地形标高1200~1800m,最高2242.4m,最低为西河河谷1057m,相对高差300~800m区内山势陡峻、沟壑纵横,属中度切割的侵蚀构造中山地形在碎屑岩分布区地形较低缓,山顶多呈浑圆状,残坡积物发育碳酸盐岩分布区多呈高峰岭脊、悬崖、峡谷等,地势险要沿西河、银母寺河等较大河谷分布有不对称的河漫滩及堆积阶地,山间沟口常有小型洪积扇区内河流属汉江水系,西河是区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太白县靖口关山区,由北向南流经矿区东部,流至江口汇入汉江支流褒河河谷150~250m宽,流量一般1.56~6.33m3/s银母寺河由殷家沟和铜铃沟汇合而成,自西向东流经矿区,由坪坎汇入西河,主流长14km,年平均流量0.902m3/s本区属暧温带季风潮湿气候区,具昼夜温差大的森林气候型特征矿区年降水量820.57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65.62%。

降雨形式夏季多暴雨,秋季呈连绵细雨年平均气温10.6℃,11月至翌年4月中旬为霜冻期和降雪期冻土深度小于30cm,东风、东北风和西风为年主导风向,风速一般1~3m/s矿区地处秦岭山区,人口稀少,除凤县县城及乡镇外,居民多散居于河谷两岸及山坡地带整合区为农业区,经济不甚发达,农产品以玉米、小麦、大豆为主;农副产品有凤椒、木耳、香菇、核桃、板栗等区内人烟稀少,当地劳动力缺乏,生活资料尚能自给凤县地区工业以金、铅锌矿业开发为主,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区内水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但燃料、生产资料需从外地购进1.1.3整合区概况一.整合矿权概况依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宝鸡市凤县铅锌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陕政函〔2007〕169号)及《关于划定水晶湾—寨子沟铅锌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219号)文件要求,水晶湾—寨子沟铅锌矿整合区(SZ)拟整合矿权7个,分别为陕西宏福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门沟铅锌矿(6100000620116)、凤县德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晶湾铅锌矿(6100000520076)、凤县鑫晨铅锌矿(6100000420183)、凤县金凤矿业有限公司银母寺铅锌矿(6100000420317)、凤县天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晶湾铅锌矿(6100000420377)、凤县德鑫铅锌矿(6100000420370)、新兴矿业寨子沟铅锌矿(6100000420208)。

整合后采矿权人为陕西宏福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为水晶湾—寨子沟铅锌矿,矿区面积0.2019km2,规划生产能力3万吨/年采矿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圈定:① X:3750404.00 Y:36403666.00② X:3750120.00 Y:36404230.00③ X:3749792.00 Y:36404080.00④ X:3750150.00 Y:36403550.00开采标高1480~850m,限定开采矿种为铅、锌矿矿区拟整合范围内原有的7个采矿权分述如下:1、陕西宏福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门沟铅锌矿:其采矿权人为陕西宏福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采矿许可证号为6100000620116,有效期自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矿区面积0.1806km2,采矿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① X:3750325.00 Y:36403737.00② X:3750036.00 Y:36404196.00③ X:3749854.00 Y:36404108.00④ X:3750142.00 Y:36403650.00开采标高1260~1200m,限定开采矿种为锌矿。

⑤ X:3750150.00 Y:36403550.00⑥ X:3750404.00 Y:36403666.00⑦ X:3750150.00 Y:36404141.00⑧ X:3749861.00 Y:36404000.00开采标高1200~1100m,限定开采矿种为锌矿2、凤县德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晶湾铅锌矿:其采矿权人为凤县德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原采矿许可证号为6100000520076,有效期自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矿区面积0.0709km2,采矿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① X:3750349.00 Y:36403638.00② X:3750162.00 Y:36403917.00③ X:3750030.00 Y:36403861.00④ X:3750194.00 Y:36403566.00开采标高1290~1260m,限定开采矿种为铅矿⑤ X:3750404.00 Y:36403666.00⑥ X:3750185.00 Y:36403562.00⑦ X:3750058.00 Y:36403760.00⑧ X:3749861.00 Y:36404000.00开采标高1200~1100m,限定开采矿种为锌矿。

3、凤县鑫晨铅锌矿:其采矿权人为凤县鑫晨铅锌矿,采矿许可证号为6100000420183,有效期自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矿区面积0.0721km2,采矿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圈定:① X:3750276.00 Y:36403864.00② X:3750112.00 Y:36404119.00③ X:3749896.00 Y:36404016.00④ X:3750058.00 Y:36403761.00开采标高1350~1300m,限定开采矿种为锌矿4、凤县金凤矿业有限公司银母寺铅锌矿:其采矿权人为凤县金凤矿业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号为6100000420317,有效期自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矿区面积0.1521km2,采矿范围由以下16个拐点圈定:① X:3750390.00 Y:36403659.00② X:3750210.00 Y:36403574.00③ X:3750058.00 Y:36403755.00④ X:3750276.00 Y:36403855.00开采标高1350~1325m① X:3750404.00 Y:36403666.00② X:3750274.00 Y:36403864.00③ X:3750058.00 Y:36403761.00④ X:3750185.00 Y:36403562.00开采标高1425~1400m。

① X:3750232.00 Y:36403954.00② X:3750028.00 Y:36404190.00③ X:3749828.00 Y:36404096.00④ X:3750000.00 Y:36403846.00开采标高1440~1370m① X:3750404.00 Y:36403666.00② X:3750232.00 Y:36403954.00③ X:3750000.00 Y:36403846.00④ X:3750185.00 Y:36403562.00开采标高1390~1350m,限定开采矿种为铅、锌矿5、凤县天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晶湾铅锌矿:其采矿权人为凤县天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号为6100000420377,有效期自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矿区面积0.048km2,采矿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圈定:① X:3750264.00 Y:36403858.00② X:3750160.00 Y:36404030.00③ X:3749940.00 Y:36403928.00④ X:3750050.00 Y:36403758.00开采标高1480~1450m,限定开采矿种为锌矿。

此外,整合区内还有德鑫及新兴两矿权因采矿证已上交省国土资源厅而未收集到,故在此不做详细叙述二.整合区内矿山生产概况1.陕西宏福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门沟铅锌矿矿山始建于2001年,设计年生产能力1×104t,设计开拓方式为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开采范围为其采矿证所划定的范围,开采标高为1260~1100m,开采对象为Ⅳ-12与Ⅳ-15号矿体,其采空区主要分布于51-53线,标高为1250~1150m历年来累计采出矿石量2.15×104t, Pb+Zn平均品位7.3%,平均回采率84.91%,平均损失率8.70%,贫化率7.45%2004年至核实基准日消耗矿石量1.15×104t,累计采出矿石量1.05×104t,铅锌金属量578t, Pb+Zn平均品位6.8%平均回采率91.30%,平均损失率8.70%,贫化率7.25%2.凤县德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晶湾铅锌矿矿山始建于2000年,设计年生产能力0.5×104t,设计开拓方式为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开采范围为其采矿证所划定范围,开采标高为1290~1260m及1200~1100m,开采对象为Ⅳ-13号矿体。

历年来累计采出矿石量0.95×104t,Pb+Zn平均品位7.3%,平均回采率84.82%,平均损失率15.18%,贫化率6.2%2004年至核实基准日消耗矿石量0.62×104t,累计采出矿石量0.53×104t,铅锌金属量340t, Pb+Zn平均品位5.6%,平均回采率85.5%,平均损失率14.5%,贫化率7.5%3.凤县金凤矿业有限公司银母寺铅锌矿矿山始建于1998年,设计年生产能力0.5×104t,设计开拓方式为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其开采范围为其采矿证所划定范围,开采标高为1440~1370m、1425~1400m、1390~1325m,开采对象为Ⅳ-4、Ⅳ-7、Ⅳ-12、Ⅳ-13号矿体历年来累计采出矿石量2.1×104t,Pb+Zn平均品位8.4%,平均回采率86.42%,平均损失率13.58%,贫化率6.2%2004年至核实基准日消耗矿石量0.84×104t,累计采出矿石量0.75×104t,铅锌金属量435t,Pb+Zn平均品位5.4%,平均回采率89.28%,平均损失率10.72%,贫化率5.5%4.凤县天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晶湾铅锌矿矿山始建于2001年,设计年生产能力0.5×104t,设计开拓方式为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

其开采范围为其采矿证所划定范围,开采标高为1480~1450m,开采对象为Ⅳ-9号矿体历年来累计采出矿石量0.95×104t,Pb+Zn平均品位11.5%,平均回采率85.43%,平均损失率14.57%,贫化率5.8%2004年至核实基准日消耗矿石量0.62×104t,累计采出矿石量0.54×104t,铅锌金属量236t,Pb+Zn平均品位5.2%,平均回采率87.10%,平均损失率12.90%,采矿贫化率6.5%5.凤县鑫晨铅锌矿矿山始建于2000年,设计年生产能力0.5×104t,设计开拓方式为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其开采范围为其采矿证所划定范围,开采标高为1350~1300m,开采对象为Ⅳ-12、Ⅳ-15、Ⅱ-13号矿体历年来累计采出矿石量2.13×104t,Pb+Zn平均品位11.5%,平均回采率87.93%,平均损失率13.07%,贫化率7.8%2004年至核实基准日消耗矿石量1.02×104t,累计采出矿石量0.92×104t,铅锌金属量463t,Pb+Zn平均品位5.3%,平均回采率90.2%,平均损失率9.8%,贫化率5.5%6.凤县德鑫铅锌矿矿山始建于2002年,设计年生产能力0.5×104t,设计开拓方式为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

因采矿证已上交省国土资源厅而未收集到历年来累计采出矿石量0.54×104t, Pb+Zn平均品位9.5%,平均回采率85.04%,平均损失率14.96%,贫化率8.3%2004年至核实基准日消耗矿石量0.25×104t,累计采出矿石量0.2×104t,铅锌金属量105t,Pb+Zn平均品位5.6%,平均回采率80%,采矿平均损失率20%,采矿贫化率6.25%7.凤县新兴铅锌矿矿山始建于2001年,设计年生产能力0.5×104t,设计开拓方式为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因采矿证已上交省国土资源厅而未收集到历年来累计采出矿石量0.65×104t,Pb+Zn平均品位8.7%,平均回采率89.90%,平均损失率14.96%,贫化率8.3%2004年至核实基准日消耗矿石量0.23×104t,累计采出矿石量0.21×104t,铅锌金属量142t,Pb+Zn平均品位7.2%,平均回采率91.30%,平均损失率8.70%,贫化率6.3%综上所述,整合区内各矿山历年来采出矿石量9.47×104t,铅锌金属量6710t,Pb+Zn平均品位7.6%,平均回采率86.33%,平均损失率13.67%,贫化率7.8%。

2004年至核实基准日消耗矿石量4.73×104t,累计采出矿石量4.2×104t,铅锌金属量2127t,Pb+Zn平均品位5.6%,平均回采率88.79%,平均损失率11.21%,贫化率9.6%受矿区整合以及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08年以后,矿山未进行正常生产,一直在进行断断续续的探矿工作虽然检测基准日(2007年11月30日)较早,但从检测基准日至今,由于矿山整合工作未完成,矿山采矿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未消耗保有储量1.1.4外部建设条件矿区有简易公路,交通较为方便;矿区内水系发育,一年四季均能满足矿山生产、生活用水;矿山生产及生活用电引自河口变电所,可满足矿区工业及生活用电矿山各类生产及辅助设施都已建成,适当改造后可继续使用区内劳动力资源丰富,矿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矿业发展,矿山开采外部环境较好1.2编制依据及指导思想1.2.1开发利用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1、充分开发和利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2、坚持安全、环保“三同时”的原则;3、因地制宜地建设生产工艺设施,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减少投资1.2.2开发利用方案编制依据1、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98号文,1999年4月17日);2、《关于划定水晶湾—寨子沟铅锌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陕国土资矿采划【2008】219号);3、《关于重新划定凤县水晶湾—寨子沟铅锌矿矿区范围及延长矿区范围预留期的批复》(陕国土资矿采划【2010】43号);4、《陕西省凤县水晶湾—寨子沟整合区(SZ)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单位: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七总队,2008年12月);5、《〈陕西省凤县水晶湾—寨子沟整合区(SZ)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证明》(陕国土资储备[2010]14号文,2010年1月20日);6、《陕西省凤县关门沟铅锌矿KT7矿体详查地质报告》(编写单位: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队,2006年7月);7、《〈陕西省凤县关门沟铅锌矿KT7矿体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陕国土资储备[2006]155号文,2006年9月15日);8、设计委托书及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技术人员现场调查收集的资料。

27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2010.09第二章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2.1矿产品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2.1.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1、国内外资源概况我国是一个铅锌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已探明的铅锌矿产地约600多处,探得储量8000×104t,是全球已探得储量的十分之一,居世界前列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精铅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精铅消费国我国现有铅锌生产矿山二千多处,年处理矿石近3000×104t,金属产量在200×104t左右,除满足我国经济建设需求外,还用于出口创汇,所以仍列为国家急需矿种之一以区域矿业发展看,西北地区铅锌资源丰富,但工作程度低,随着东部矿产资源的枯竭,国家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启动,铅锌资源基地重心西移,区内铅锌资源的勘查开发将得到大的发展,资源优势将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2、矿石加工利用情况铅是人类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它是最软的重金属,具蓝灰色,熔点327.4℃,沸点1750℃,展性良好,易与其他金属(如锌、锡、锑、砷等)制成合金。

锌金属具蓝白色,硬度2.0,熔点419.5℃,沸点911℃,加热至100~150℃时,具有良好压性,压延后比重7.19锌能与多种有色金属制成合金或含锌合金铅锌用途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铅主要消费于铅酸蓄电池、氧化铅以及电解阳极板,焊料、电缆及以铅为母料的化工产品领域锌其金属、合金、化合物的用途十分广泛,其用量仅在铝和铜之后镀锌业是锌的最大消费领域2.1.2国内外近、远期的需求量2008年全球精炼锌需求增加3.8%,至1178×104t,2009年全球精炼锌需求增幅较小,为3.3%,至1218×104t需求增长主要受中国推动,但中国2009年精炼锌需求下降7.6%,2008年增幅为13.2%同时,2008年全球锌矿产量增加3.9%,至1157×104t;2009年全球锌矿产量增加5.2%,至1220×104t2010年1-4月份全球累计生产铅精矿120×104t,同比增长12.3%;2009年同期的产量为110×104t;精铅产量从去年的277.8×104t增加至了284.1×104t;精铅需求量从270×104t增加至279.5×104t,印度、日本、韩国、泰国和美国的精铅消费增幅明显。

2010年1-4月份全球锌市场过剩量从2009年的25.9×104t下降至18×104t锌精矿产量同比增长14.6%至390×104t;精炼锌产量同比增长19.2%至410×104t精炼锌消费量则同比增长了23%至390×104t2.2产品价格分析2.2.1国内外矿产品价格现状根据上海现货行情(SMM)显示, 1#铅成交区间仅为16000—18000元/t,0#锌成交区间为12000-14850元/t,而在往年,铅价最高价达到25320元/t,锌价最高达到31211元/t,分别下跌了30%和50%多铅锌价格尽管颓势2年,但是从斜率来说它正在努力摆脱下降通道的吸引,从两年跌幅来看,周期上2010年具备上涨开始的可能由于缺乏上涨的历史通道,未来上涨的空间将是崭新的,因此认为从周期上2010年对于铅锌价格是比较关键的一年,它将决定铅锌价格能否开始一个比较长周期的牛市2.2.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由于锌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镀锌和镀锌合金的需求疲软,预计今年全年我国锌的消费增幅仅为4%,相较以往几年10%以上的增幅,增速明显放缓目前,国内现货锌运行在8000元/t左右,由于自去年起到今年有70-80×104t的产能已经建成未能投产,明年锌价难以走出漂亮涨势,价格将在8000-10000元/t之间震荡整理。

第三章 矿产资源概况3.1区域地质3.1.1区域地质概况整合区大地构造位于东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北缘,其成矿区划位于东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中部的凤太矿田,整合区位于该矿田中部银母寺铅锌矿床东延部位3.1.2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根据《陕西省凤县水晶湾—寨子沟整合区(SZ)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陕西省凤县关门沟铅锌矿KT7矿体详查地质报告》,以2007年11月30日为估算基准日,水晶湾—寨子沟铅锌矿(整合区)共求得保有矿石量40.18×104t,铅金属量7524.18t,锌金属量22297.6t,铅平均品位1.87%,锌平均品位5.55%;陕西宏福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院对区内保有铅锌矿产资源进行开发方案设计,本方案是对区内保有铅锌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3.2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3.2.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D2g)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D3x),岩性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和浅变质的泥质碎屑岩其中古道岭组岩性主要为中厚层、薄层结晶灰岩,薄层灰岩夹含白云质灰岩及少量薄层含炭灰岩、生物灰岩,薄层含炭灰岩夹含炭生物灰岩及生物灰岩;星红铺组本区主要出露下岩段下层,分布于矿床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按岩性特征分上、中、下三部分。

其下部(D3x11-1)岩性主要为含炭钙质千枚岩夹钙质千枚岩、薄层微晶灰岩及少量铁白云质千枚岩,中部(D3x11-2)主要为钙质千枚岩、含绿泥钙质千枚岩局部夹粉砂质钙质千枚岩,顶部过渡为绢云母千枚岩及薄层微晶灰岩,上部(D3x11-3)主要为绢云母千枚岩夹钙质千枚岩及少量含白云质千枚岩古道岭组顶部与星红铺组接触界面及其附近为北矿带矿体赋存部位,接触界面偏灰岩一侧60~100m为南矿带矿体赋存部位3.2.2构造矿区位于黑山—银母寺背斜东段之陈家湾—大地沟倒转地段北翼,为一单斜构造,古道岭组灰岩分布于矿区南部,北部为星红铺组千枚岩区内断层不发育,仅于矿区东西部发育两条横向断层,其总体走向45~50°,倾向315~320°,倾角75~80°,对矿体及矿化体有一定破坏作用3.2.3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矿区岩浆岩不发育,东部仅见有少量闪长玢岩脉出露,厚10~20m,长200m左右,沿北东向横断层贯入,与矿区西部银母寺铅锌矿床出露岩脉大致呈平行排列,属燕山期产物矿化蚀变主要有硅化及方解石化,硅化及方解石化较强部位则矿化较强,局部富集形成矿体3.3矿体地质特征3.3.1矿床特征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七总队1985年提交的《陕西省凤县银母寺铅锌矿床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中银母寺铅锌矿全矿床共有46个规模不等的矿体。

按矿体的赋存部位不同分为南北两个矿带,其中南矿带有18个矿体(包括4个小铜矿体);北矿带有28个矿体(包括2个小铜矿体)北矿带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星红铺组地层的界面及附近,矿带西起215勘探线,东至46勘探线,东西长3000m,南北宽2~10m南矿带位于北部矿带以南,距古道岭组与星红铺组界面60~100m,矿带西起第3勘探线,东至60勘探线,全长2850m,宽3~20m南矿带比北矿带含矿岩性蚀变强烈,矿体局部地段以石英方解石脉为含矿岩性,多表现为脉型矿体特征整合区内共有矿体13条,其中11条为原勘探报告所提交,且主要为南矿带小规模矿体;另外两条即Ⅱ-13及Ⅳ-15为新发现矿体计算储量的有Ⅳ-4、Ⅳ-7、Ⅳ-9、Ⅳ-12、Ⅳ-13、Ⅱ-13、Ⅳ-15和KT-7号共8条矿体,Ⅱ-10、Ⅱ-11、Ⅳ-8、Ⅳ-10、Ⅳ-11 5条小矿体,其中Ⅱ-10与Ⅳ-8号矿体由两个工程控制,其倾向延伸均小于20m,其余Ⅱ-11、Ⅳ-10、Ⅳ-11矿体均为单工程控制,地质资料未估算资源量3.3.2主要矿体特征Ⅳ-4矿体:分布于43~46勘探线,为隐伏矿体,埋深60m~110m矿体赋存于星红铺组千枚岩与古道岭组灰岩接触带偏灰岩一侧约60m,受层间滑动面控制。

含矿岩性为薄层含炭灰岩,矿体形态为透镜状矿体长度160m,倾向延深80m~140m矿体赋存标高1333m~1495m矿体厚0.89m~2.01m,平均1.28m,厚度变化系数86.23%;Pb品位1.02~6.75%,平均3.24%,品位变化系数154.45%;Zn品位0.08~6.00%,平均5.29%,品位变化系数104.23%Pb+Zn平均品位8.53%矿体产状 205°~219°∠73°,总体产状210°∠73°Ⅳ-7矿体:分布于43~45勘探线,为隐伏矿体,埋深65m~100m矿体赋存于星红铺组千枚岩与古道岭组灰岩接触带偏灰岩一侧,含矿岩性为薄层含炭灰岩,矿体形态为透镜状,位于Ⅳ-4矿体北侧约20m处,与其平行产出矿体由一个钻孔与两层坑道控制,矿体长约88m,倾向延深110m矿体赋存标高1345m~1490m矿体厚0.84m~1.64m,平均1.06m,厚度变化系数85.56%;Pb品位0.74~1.30%,平均1.13%;品位变化系数125.35%Zn品位1.18~4.10%,平均2.05%,品位变化系数165.48%Pb+Zn平均品位3.18%,矿体产状 205°~215°∠79°~87°,总体产状212°∠82°。

Ⅳ-9矿体:分布于46~50勘探线,含矿岩性为薄层含炭灰岩,全为氧化矿矿体形态主要呈脉状,大部分隐伏,地表出露标高1490m,矿体赋存标高1490m~1363m,隐伏段埋深20m~40m矿体长度253m,倾向延深70m~120m,矿体厚度0.93m~3.15m,平均厚度1.97m,厚度变化系数108.78%;矿体厚度沿走向及倾向比较稳定矿石品位较富,Pb品位波动于0.73~4.53%,平均品位2.34%,品位变化系数210.40%;Zn品位波动于3.68~29.94%,平均品位13.98%,品位变化系数225.46%Pb+Zn平均品位16.32%,矿体品位由西向东有由富变贫趋势,向深部有变贫趋势矿体产状 200°~232°∠72°~80°,总体产状215°∠76°Ⅳ-12矿体:分布于49~55勘探线,为隐伏矿体,埋深32m~196m矿体赋存于星红铺组千枚岩与古道岭组灰岩接触带偏灰岩一侧约100m,受层间滑动面控制含矿岩性为薄层含炭灰岩矿体形态主要呈脉状由两个钻孔与六层坑道控制,矿体长度288m,倾向延深250m,矿体赋存标高1450m~1202m矿体厚1.02m~4.99m,平均厚度1.83m,厚度变化系数115.56%;Pb品位0.75~13.60%,平均品位2.16%,品位变化系数234.76%;Zn品位0.90~4.36%,平均品位2.95%,品位变化系数132.65%。

矿体产状 206°~225°∠75°~82°,总体产状218°∠78°Ⅳ-13矿体:分布于51~54勘探线之间,为半隐伏矿地表于53线附近出露长约30m,51至52~53线之间隐伏,埋深0m~175m含矿岩性为薄层含炭灰岩矿体受小褶曲鞍部及两翼控制,且大部分隐伏,形态呈月牙状矿体地表出露标高1462~1427m,矿体赋存标高1462~1240m矿体长度130m,倾向延深222m,矿体厚度鞍部3~4m,向两翼很快变薄,南翼矿体厚度1.52~1.92m,平均厚度1.37m,厚度变化系数65.58%品位沿走向及倾向变化较大,Pb平均品位1.73%,品位变化系数123.58%;Zn平均品位4.39%,品位变化系数1013.36%矿体产状200°~220°∠53°~65°,且向深部倾角变陡北翼矿体厚度0.68~2.48m,平均厚度1.33m,厚度变化中等,厚度变化系数86.43%矿石品位由上向下由富变贫,Pb平均品位1.81%,品位变化系数87.56%;Zn平均品位4.58%,品位变化系数89.58%矿体产状15°~50°∠43°~48°,且向深部倾角变为73°~79°Ⅳ-15矿体:分布于49~55勘探线,为隐伏矿体,埋深17m~107m。

矿体赋存于星红铺组千枚岩与古道岭组灰岩接触带偏灰岩一侧,全为坑道工程控制,含矿岩性为薄层含炭灰岩矿体形态呈脉状矿体赋存标高1430m~1240m矿体长度330m,倾向延深190m,矿体厚度1.27m~1.86m,平均厚度1.59m,矿体厚度沿走向及倾向比较稳定,厚度变化系数65.45%Pb品位0.56~2.16%,平均品位1.01%,品位变化系数86.68%;Zn品位1.03~6.46%,平均品位3.46%,品位变化系数78.82%矿体产状 210°~219°∠75°~76°,总体产状215°∠76°Ⅱ-13矿体:分布于50~54勘探线,为隐伏矿体,埋深102m~104m矿体赋存于星红铺组千枚岩与古道岭组灰岩接触带附近偏灰岩一侧,含矿岩性为薄层含炭灰岩矿体形态呈透镜状,由两层坑道控制,矿体长度约213m,倾向延深105m,矿体赋存标高1345m~1240m矿体厚度1.27m~1.86m,平均厚度1.46m,矿体厚度沿走向及倾向比较稳定Pb品位0.83~1.36%,平均品位0.97%,Zn品位1.07~3.69%,平均品位2.25%矿体产状 212°~220°∠78°~83°,总体产状215°∠76°。

KT-7矿体:未出露地表,属隐伏矿体该矿体分布于47勘探线以西,950m-1100m标高间,控制长160.0m,倾向延深90.0m,厚0.39-4.83m,平均厚度1.59m,呈脉状,产状为200-210º∠70-85º矿体沿古道岭组上段薄层含炭生物灰岩与星红铺组底部含炭千枚岩接触面产出由三条沿脉控制,段高30m矿体铅品位0.91-6.74%,铅平均品位2.92%;锌品位一般为1.89-13.72%,锌平均品位7.86%含矿岩石主要为矿化硅质岩、硅化灰岩等,矿体与围岩界限截然,易识别辨认整合区内主要矿体特征表 表3-1矿体编号走向长度(m)倾向深度(m)厚度(m)总体产状矿体形态品位赋存标高(m)备注Pb(%)Zn(%)Ⅳ-41601521.28210°∠73°透镜状状3.245.291495~1333Ⅳ-7881101.06212°∠82°透镜状1.132.051490~1345Ⅳ-92531461.97215°∠76°脉状2.3413.981581~1555Ⅳ-122882481.83218°∠78°脉状2.162.951450~1202Ⅳ-131302221.33210°∠57°月牙状2.355.511462~1240Ⅳ-153301901.59215°∠76°脉状1.013.461430~1240Ⅱ-132131051.46215°∠76°透镜状0.972.251345~1240KT-7160901.59205°∠78°脉状2.927.861100~950此外,整合区内有Ⅱ-10、Ⅱ-11、Ⅳ-8、Ⅳ-10、Ⅳ-11共5条小矿体,其中Ⅱ-10与Ⅳ-8号矿体由两个工程控制,其倾向延伸均小于20m,其余Ⅱ-11、Ⅳ-10、Ⅳ-11矿体均为单工程控制,对其未估算资源量。

矿体特征见表3-2整合区内小矿体(未计算储量)特征一览表 表3-2矿体编号走向长度(m)倾向深度(m)厚度(m)总体产状矿体形态品位赋存标高(m)备注Pb(%)Zn(%)Ⅱ-1020202.28205°∠75°脉状0.742.981430~1410Ⅱ-1140300.98212°∠80°脉状4.190.261336单工程控制Ⅳ-89510-200.58212°∠65°脉状1.105.061581~1555Ⅳ-1035200.95195°∠61°脉状0.054.031510单工程控制Ⅳ-117030-401.58185°∠70°脉状1.158.861502单工程控制3.3.3矿石特征一、矿石矿物成份金属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其次为黄铜矿,次要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白铁矿等,此外有菱锌矿、白铅矿、铜兰、孔雀石等次生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铁白云石、方解石,其次为绢云母、绿泥石等二、矿石的化学成份矿石具有工业价值的主要元素为Pb、Zn其含量变化为:Pb0.20~6.75%,平均2.36%;Zn 0.08~29.94%,平均6.52%铅锌密切共生,相伴出现,组成铅锌矿石,且铅锌含量由上至下由高降低。

铅:以独立的方铅矿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石类型中,单样最高品位6.75%,平均2.36%锌:以独立的闪锌矿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石类型中,单样最高品位29.94%,平均6.52%矿石中除Pb、Zn主元素外,Ag、Cd、Hg、Cu局部地段达到综合回收利用的标准Ag在各矿体中均有分布,其含量变化为19.04~37.34×10-6,主要以类质同象及微细银矿物赋存在方铅矿单矿物中,极少数以银黝铜矿、深红银矿、黝锑银矿等银的独立矿物存在Cd主要分布于Ⅳ-4、Ⅳ-9矿体中,其含量变化为0.018~0.033%,主要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中,在方铅矿中则含量甚微Hg主要分布于Ⅳ-7、Ⅳ-9矿体中,其含量变化为0.0112~0.0158%,主要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中Cu仅见于Ⅳ-13矿体中,品位0.196%,分布于矿体边缘部位矿石中除含有益组分Ag、Cd、Hg、Cu外,还含有As、Fe、S有害组分其中As主要赋存于毒砂中;Fe主要赋存于黄铁矿、菱铁矿、闪锌矿、铁白云石、铁方解石中;S与硫化物多少成正比,主要赋存在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及毒砂中上述有害组分含量较低,对选矿影响较小三、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按结晶程度分可分为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及他形粒状结构;按矿物间组合关系分主要有填隙结构、紧密连生结构、熔蚀结构、交化斑状结构及不等粒结构,其次有反应边结构、交化文象结构、压力影结构,此外有少量乳浊状结构、环绕结构及内部加大边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斑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变余层纹状构造,次为莓球状构造、脉状构造及角砾状构造氧化矿石主要有皮壳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多孔状及空洞状构造、土状及粉末状构造,次有胶状构造及放射状构造四、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矿石自然类型按有用矿物共生组合分为铅锌矿石、铅矿石、锌矿石及少量铜矿石其中以锌矿石为主,铅锌矿石、铅矿石、铜铅矿石次之,仅45线部位Ⅳ-10号矿体中部可圈出少量铜矿石按含矿岩性可分为硅化灰岩型、硅化铁白云岩型及碳酸盐石英脉型,其中以硅化灰岩型为主,硅化铁白云岩次之,碳酸盐石英脉型仅见于个别地段矿石工业类型按氧化程度分为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及硫化矿石,按氧化矿氧化率≥30%、混合矿氧化率10~30%、硫化矿氧化率<10%的划分原则进行划分整合区内矿体大部分为隐伏矿,均为硫化矿石,为整合区主要矿石类型,平均氧化率Pb为6.38%,Zn为2.20%混合矿与氧化矿石甚少而零星分布,仅Ⅳ-9号矿体为氧化矿,Ⅳ-13号矿体为混合矿3.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4.1水文地质1、矿区地表水体特征矿区地表水体主要为银母寺河,次为南支沟季节性流水矿区位于银母寺河西南坡,银母寺河为常年流水,自北西向南东流入西河干流,其年平均流量0.86m3/s,6-9月份丰水期平均流量1.58m3/s,枯水期流量0.25-0.47m3/s。

2、矿区含水层、隔水层特征(1)含水层矿区含水层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完整岩类裂隙水含水层残坡积物含水层:残坡积物主要分布于坡底及支沟中,厚0-3m,表层为黄褐色腐植土、下部以灰岩角砾为主,少量砂质粘土,残坡积物层透水性好,地下水多沿残坡积物层与基岩接触面迳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溪流方式排泄风化裂隙水带: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星红铺组千枚岩及薄层灰岩中,深约50m,风化裂隙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该带渗透性差,其水位与坡度、降水关系密切构造破碎裂隙水带:含水构造破碎带主要有两组,一组为北西西向的顺层构造破碎带;另一组为斜交层理的北东东向构造破碎带北西西向的顺层构造破碎带为含矿带,其中硅化强、热液脉发育,破碎带已胶结,富水性、透水性弱;而北东东向破碎带形成较晚,胶结程度弱,富水性、透水性较强,但其规模小,还未见明显涌水现象2)隔水层矿区隔水层主要为古道岭组粉砂岩、薄-厚层状结晶灰岩及星红铺组未风化、弱风化千枚岩等,岩石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或密闭,透水性弱3、坑道充水因素(1)风化裂隙带对坑道充水影响矿区地下水或季节性沟谷溪水易沿风化裂隙带贯入坑道,在1205m中段平硐50-100m段,风化千枚岩有渗滤漏水现象,其涌水量达0.1-0.3 L/s,随大气降水变化显著,该涌水可通过平硐自流排出地表。

2)构造破碎带对坑道充水的影响在矿区坑道中,北西西向含矿构造破碎带具压扭性特征,其中方解石石英脉发育,脉体呈网脉状,充填胶结程度高,但矿体边部因断层多次活动,挤压劈理面发育,但挤压劈理面紧闭,仅有渗滤涌水现象,含矿构造破碎带渗滤涌水量为0.038L/s,富水性差、透水性弱,为弱含水层;而北东东向破碎带发育规模小,导水范围也较小构造破碎带对坑道充水影响较小3)银母寺河对坑道充水的影响矿区北邻银母寺河,距银母寺河500m,其间为一套隔水的千枚岩类组合,且地层走向平行于银母寺河,虽矿体和坑道位于银母寺河床标高以下,银母寺河对坑道补给微弱,坑道涌水量小4、矿区水文地质类型KT7矿体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含水层主要为含矿构造破碎带,其富水性差、透水性弱,单位涌水量为0.038 L/s,矿坑涌水量小,仅为0.5-1.0m3/d ;银母寺河北邻矿区,与矿区地层走向线近于平行,主要隔水岩层起隔档作用,使银母寺河对坑道补给微弱综上所述,矿区为以裂隙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矿床3.4.2工程地质1、矿体围岩及矿石工程地质特征矿体上盘为薄层含炭灰岩,下盘为含炭千枚岩夹薄层灰岩,含矿岩石为硅质岩或硅化灰岩、硅化千枚岩,含矿岩石及上盘围岩完整稳固,为半坚硬岩组;矿体下盘含炭千枚岩夹薄层灰岩面理发育,局部还发育有小褶皱,但岩石总体较稳固,坑道不需要支护。

2、矿区构造、结构面矿区处于磨沟-田竹园倒转背斜北翼,北西西向顺层或层间断层发育,该组断层控制着矿体矿化体产出,矿体矿化体内石英网脉胶结,胶结程度高,矿体两侧局部挤压劈理化带发育,但其宽度多小于0.2m,对矿体开采影响不大另一斜交层理的北东向后期平移断层,长大于24m,宽5-15cm,具右行平移性质,该断层错断矿体及部分地层,水平断距9-14m,但规模较小,影响范围也较小3、坑道稳定性及支护情况矿区内矿体及围岩较完整稳固;含矿层及矿体向南陡倾,矿体规模一般较小;北西西向控矿断层胶结程度高,北东向后期平移断层错断矿体及部分地层,但规模较小,对矿区影响较小,采矿和探矿坑道均较稳定,不需要进行支护4、矿床工程地质类型矿体及围岩较完整稳固,矿区构造、结构面不发育,施工坑道较稳定,不需要支护故矿区属工程地质简单型矿床3.4.3环境地质整合区位于陕西秦岭西段的南麓山地,山脉走向近东西,一般地形标高1200~1800m,最高2242.4m,最低为西河河谷1057m,相对高差300~800m区内山势陡峻、沟壑纵横,属中度切割的侵蚀构造中山地形区内乔、灌木丛生,植被发育,环境质量好,无污染源3.5储量3.5.1工业指标由于整合区内各矿体进行资源量估算的时间不同,所以采用了不同的工业指标。

1.根据《陕西省凤县水晶湾—寨子沟整合区(SZ)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单位: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七总队,2008年12月)及其评审备案证明,Ⅳ-4、Ⅳ-7、Ⅳ-9、Ⅳ-12、Ⅳ-13、Ⅱ-13和Ⅳ-15等7个矿体进行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如下:①边界品位:混合、硫化矿Pb 0.5%、Zn 0.7%,氧化矿Pb 1.0%、Zn 2.0%;②工业品位:混合、硫化矿Pb 0.8%、Zn 1.0%,氧化矿Pb 1.5%、Zn 3.0%;③矿床平均品位:混合硫化矿Pb+Zn 5.0%,氧化矿Pb+Zn 10.0%;④最小可采厚度:1m,当矿体厚度较小而品位较高时,采用米百分值衡量;⑤夹石剔除厚度:2m;⑥伴生元素指标:Ag≥10g/t;Cd≥0.01%;Hg≥0.005%;Cu≥0.1%2.根据《陕西省凤县关门沟铅锌矿KT7矿体详查地质报告》(编写单位: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队,2006年7月)及其评审备案证明,KT7号矿体进行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如下:①边界品位: Pb 0.5%、Zn 1.0%;②工业品位: Pb 1.0%、Zn 2.0%;③矿床平均品位: Pb+Zn 5.0%;④最小可采厚度:1m;⑤夹石剔除厚度:2m;⑥米百分值:Pb 1.0、Zn 2.0。

3.5.2保有及备案储量1.根据《〈陕西省凤县水晶湾—寨子沟整合区(SZ)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证明》(陕国土资储备[2010]14号文,2010年1月20日),以2007年11月30日为估算基准日,整合区范围内Ⅳ-4、Ⅳ-7、Ⅳ-9、Ⅳ-12、Ⅳ-13、Ⅱ-13和Ⅳ-15等7个矿体保有资源量如下: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混合硫化铅锌矿石量6.93×104t,Pb金属量1119.80t,平均品位1.62%; Zn金属量2335.51t,平均品位3.37%,Pb+Zn金属量3455.31t,Pb+Zn平均品位4.99%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混合硫化铅锌矿石量21.86×104t,Pb金属量3784.48t,平均品位1.73%;Zn金属量8253.63t,平均品位3.78%,Pb+Zn金属量12038.11t,Pb+Zn平均品位5.5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氧化铅锌矿石量7.55×104t,Pb金属量1499.20t,平均品位1.99%;Zn金属量8689.96t,平均品位11.51%,Pb+Zn金属量10189.16t,Pb+Zn平均品位13.50%122b+333)混合硫化铅锌矿及氧化铅锌矿石量36.34×104t,Pb金属量6403.48t,平均品位1.76%; Zn金属量19279.10t,平均品位5.31%,Pb+Zn金属量25682.58t,Pb+Zn平均品位7.07%。

保有伴生有用组份银金属量6.84t,平均品位27.26g/t;镉金属量28.785t,平均品位0.0297%;汞金属量12.825t,平均品位0.0154%;铜金属量87.808t,平均品位0.196%2.根据《〈陕西省凤县关门沟铅锌矿KT7矿体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陕国土资储备[2006]155号文,2006年9月15日),整合区范围内KT7号矿体保有资源量如下:总资源量矿石量(硫化矿)3.84×104t,铅金属量1120.70t、锌金属量3018.50t;矿体铅平均品位2.92%,锌平均品位7.86%;其中控制的资源量矿石量(332)2.50×104t,铅金属量736.17t、锌金属量2027.92t;推断的资源量矿石量(333)1.34×104t,铅金属量384.53t,锌金属量990.58t3.整合区范围内8个铅锌矿体共计保有资源量如下:总矿石量40.18×104t,铅金属量7524.18t,锌金属量22297.6t,铅平均品位1.87%,锌平均品位5.55%;其中122b矿石量6.93×104t,Pb金属量1119.80t,平均品位1.62%, Zn金属量2335.51t,平均品位3.37%;332矿石量2.50×104t,铅金属量736.17t,平均品位2.94%,锌金属量2027.92t,平均品位8.11%;333矿石量30.75×104t,Pb金属量5668.21t,平均品位1.84%, Zn金属量17934.17t,平均品位5.83%。

保有资源量估算汇总表 表3-3矿体编号矿石类型储量类别储 量品 位矿石量(万吨)Pb(吨)Zn(吨)Pb+Zn(吨)Pb(%)Zn(%)Pb+Zn(%)Ⅱ-13硫化铅锌矿石3332.52 248.05 590.65 838.70 0.98 2.34 3.33 Ⅳ-4硫化铅锌矿石122b0.52 159.12 283.32 442.44 3.06 5.45 8.51 硫化铅锌矿石3331.63 553.37 896.13 1449.50 3.39 5.50 8.89 Ⅳ-7硫化铅锌矿石122b0.33 36.99 67.10 104.09 1.12 2.03 3.15 硫化铅锌矿石3330.47 52.98 96.12 149.10 1.13 2.05 3.18 Ⅳ-12硫化铅锌矿石122b2.16 518.84 641.21 1160.05 2.40 2.97 5.37 硫化铅锌矿石3337.95 1434.96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