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说明

kfc****8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50KB
约6页
文档ID:15728365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说明_第1页
1/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说明 ——————————黄方能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课时安排:大约3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1课时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大约11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及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及平移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及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时安排:大约4课时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2.平移和旋转1课时…………………1课时3.实践活动:剪一剪…………………1课时4.练习七………………………………1课时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及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课时安排:大约5课时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大约7课时1.混合运算……………………4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及除数的关系课时安排:大约9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2.解决问题…………………………………3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4.小小设计师………………………………1课时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教学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课时安排:大约14课时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6课时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及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及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课时安排:大约4课时1.认识克……………………………1课时2.认识千克…………………………1课时3.解决问题…………………………1课时4.练习二十…………………………1课时九 数学广角——推理本单元内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规律。

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列组合的数学方法教学重点: 1.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2.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在于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课时安排:大约2课时1.猜一猜(一)……………………………1课时2.猜一猜(二)……………………………1课时十 总复习复习共分为七部分:统计,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广角——推理”内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出现编排时,应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复习统计,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课时安排:大约4课时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1课时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1课时3.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1课时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1课时丫他民族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说明教师:黄方能2014年3月1日。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