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

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2KB
约14页
文档ID:1564799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_第1页
1/14

小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沙湾县第二小学三年级备课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必修课程                  材料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66课时  设 计 者:王艳玲,郝婷婷/沙湾县第二小学                 【背景分析】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即办让每一个而小人健康幸福的最好学校)和育人目标(做有梦想、愿付出,有自主、能自律,有自信、懂感恩,有责任、敢担当的阳光少年),我们三年级备课组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进行本学期的备课本学期课程内容丰富,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具体表现:  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在量的计量方面,安排的是测量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集合是数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的方法与奇妙作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在每一部分核心内容教学之后,都安排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根据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从本册教材开始使用比较概括、简练、准确的语言提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即“阅读与理解” “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训练学生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或动手操作或列表分析推理,或画图表征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

并且,教材注意在习题中安排提出数学问题的要求和训练(练习三第13题、练习八第8题、练习二十三第2、3、5题等)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在本册教材的基本教学单元中,注意结合具体内容的教学和练习,以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数学思想有所感受和体会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究方法──明确算理──总结算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对具体题目计算方法的讨论到一般的计算方法概括;由对算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对计算原理的理性认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在设置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时,教材安排了探索简单的“数字编码”活动,渗透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符号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探索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广角——集合”单元中,教材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的教学。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学生在早期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集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期总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并会选取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 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 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获得倍的直观体验,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关系,能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5、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 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 量6、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米=1000 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 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 知道 1 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集合是数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的方法与奇妙作用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实施】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时学习资源学习活动评价活动开学第一课了解、规划本学期学习分享《课程纲要》1教材和《课程纲要》阅读、交流、讨论、规划学习计划小组交流汇报第一单元时、分、秒1. 认识秒、感知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丰富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秒的认识1教材多媒体课件先学单及微课课前先学、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单元检测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反馈和纠错 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1. 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 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 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前先学单、微课、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教材、多媒体课件及准备的相关习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单元检测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反馈和纠错。

两位数减两位数1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估算解决问题1第三单元测量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1、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4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2、吨的认识23、解决问题2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2.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3.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4.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1、三位数加三位数2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单元检测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2、三位数减三位数23、加减法验算 14、解决问题1第五单元倍的认识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2. 利用“倍”的概念,能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会问题,感受“倍”在生活中的存在、含义与作用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1、建立倍的概念2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单元检测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2、解决问题2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 2、根据情境解决问题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口算乘法3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易错知识警示与结单元检测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2、笔算乘法73、整理复习1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初步认识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2.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四边形1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单元检测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3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2.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1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单元检测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2、分数的简单计算23 、分数的简单应用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论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重叠问题1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单元检测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2、代换问题13、综合练习1总复习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教材、自编试题、班班通学习资源自主梳理知识结构、单元要点;系统复习,以点带面,突出重难点;针对性练习,查漏补缺。

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学业终结性评价倍的认识1多位数乘一位数1四四边形1综综合复习1【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民出版社2013版 2.教师教学用书、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3.必要的教具和学具:卷尺和测绳,钟面,操作用图片,其他教具4.每单元编制的单元测试题目及每课时的课前先学单5.网络微视频学习资源及相关的教学平台,学生网络搜集的学习资料二、学习活动1、本学期将继续采用“教-学-评一致性”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发放的课前先学单及相关的微视频来完成课前先学任务2、数学学习不但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要求你能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下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互帮互助地进行自评与互评 3、能够按照学习进度参加制作学具等实践活动 4.上网查阅有关本册学习内容的拓展知识的资料 5.完成一次实践操作作业,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指定的某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一般采用数学日记、手抄报两种形式,数学日记、手抄报为A4纸版面 【课程评价】一、评价方式学期总评成绩(100分)=过程性评价成绩(60分)+结果性评价成绩(40分)1.过程性评价(60%)过程性评价成绩(60分)= 课堂评价(20%)+作业评价(20%)+月质量检测及期中测试(20%)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及方式评价等级课堂评价(20%)日常行为要素:课堂上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积极回答问题。

能按老师的要求,集中精力去做方式:学习小组记录表现A.好 (10分)B.比较好(6分)C.一般 (4分)听讲要素: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举手发言,并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有质疑精神,善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一周之内能做到: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不做小动作方式:课堂观察组内互评A.好 (10分)B.比较好(6分)C.一般 (4分)发言要素;结合学校开展的班级课堂文化要求,发言积极且能主动使用课堂提示语提出问题,提问有新意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众不同,加1分方式:教师根据发言情况给予分值A.好 (10分)B.比较好 (6分)C.一般(4分)合作交流要素: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和同学讨论数学问题,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数学活动秩序方式:组间和老师一起评定A.好 (10分)B.比较好 (6分)C.一般(4分)作业评价(20%)课堂作业要素: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差错少能及时订正课堂错题,并主动请老师再次批改方式:教师现场赋分A.优+A(5分)B.优+B(3分)C.合格 (1分)家庭作业及课前先学单.要素: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差错少能及时订正家庭作业中的错题,并主动请老师再次批改。

方式:组间互评及老师赋分相结合A.优+A(10分)B.优+B(8分)C.合格 (6分)实践操作作业要素:能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篇幅的数学日记及数学小报方式:组间互评及老师赋分相结合A.优+A(10分)B.优+B(8分)C.合格 (6分)D.不合格(0分)月质量检测及期中测试(20%)期中阶段性评价(10%)要素: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发展水平方式:纸笔测试(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A. 优(85分-100分)B. 良(75分-84分)C.合格(60分—74分)D.不合格(60分以下)月质量检测(10%)要素:认真对待每次的月质量检测,能在测试后及时总结出错误原因,做与错题同类型题目,主动把不会的知识及时补上 方式:纸笔测试40分钟A.好(10分)B.比较好(8分) C.一般(6分)2.结果性评价(40%)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面成绩的40%计入纸笔测试90分钟备注:若学生最终的成绩在60分以下,可以采取在针对性复习之后补考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