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d****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15KB
约8页
文档ID:16643494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_第1页
1/8

标准名称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名称(英)Test method for strength of hydraulic cement mortarUDC 666. 942 : 620. 17en标准号GB177 — 85代替标准号代替 GB177 — 77附图图1;图2;标准正文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以及粉 煤灰水泥的抗折与抗压强度检验凡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经试验确定水灰比 后,亦可适用1仪器1.1胶砂搅拌机胶砂搅拌机为双转叶片式,搅拌叶和搅拌锅作相反方向转动叶片和锅由耐 磨的金属材料制成,叶片与锅底、锅壁之间的间隙为1. 5±0. 5mm制造质量符合GB3350. l —82《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搅拌机》的规定1. 2胶砂振动台胶砂振动台(图1)由装有两个对称偏重轮的电动机产生振动使用时固定 于混凝土基座上并符合GB 3350. 2 — 82《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振动台》的规定1. 3试模及下料漏斗1. 3. 1试模为可装卸的三联模,由隔板、端板、底座等组成,制造质量应符合GB3350. 5—82《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试模》的规定。

使用中的模型,模槽高不得小于 39. 8mm,模槽宽不得大于40. 2mm1. 3. 2下料漏斗(图2)由漏斗和模套组成漏斗用0. 5mm白铁皮制做,下料 口宽度一般为4 — 5mm模套高度为25mm,用金属材料制做,下料漏斗的重量为2. 5 2. 0kg1. 4抗折试验机抗折试验机一般采用双杠杆式的,也可采用性能符合要求的其他证明碳机 抗折夹具应符合GB 3350. 3 — 82《水泥物理检验仪器电动抗折试验机》中2. 5 — 2. 9 的要求加荷与支撑圆柱必须用硬质钢村制造圆柱磨损后允许尺寸为 010 —mm0. 21. 5抗压试验机和抗压夹具1. 5. 1抗压试验机吨位以20_301为宜,误差不得超过±2. 0%1. 5. 2抗压夹具由硬质钢材制成,并符合GB 3350. 4 — 82《水泥物理检验仪 器抗压夹具》的规定1. 6刮平刀断面为正三角形,有效长度为26mm2材料2.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 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2. 2标准砂应符合GB178 — 77《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的质量要求2. 3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3温、湿度3.1试验室温度17一25€ (包括强度试验室),相对湿度大于50%。

水泥试样、 标准砂、拌和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室温相同3. 2养护箱温度20±3°C,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20±2°C4试体成型4. 1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干油,紧密装配, 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层机油4. 2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为1: 2. 5水灰比按同品种水泥固定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为0. 44;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为0. 464. 3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表1表1I材 料 丨 用 量11水泥,G 1I5401标准砂,G 111350拌和水,mL |硅酸盐水泥 I238普通硅酸盐水泥 |238*矿渣水泥 |238*火山灰水泥 |248*粉煤灰水泥 |248*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水泥、矿渣水泥及火山灰水泥,应按照gb2419 — 81《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测定流动度,只有流动度不小于时方可采 用;流动度小于116mm时,须以0. 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流动度达 到不小于116mm4. 4脱砂拖拌时先将称好的水泥与标准砂倒人搅拌锅内,开动搅拌机拌和5s 钟后徐徐加水,20 — 30s加完, 自开动机器起搅拌180±5s钟停车。

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取下搅拌锅4. 5在搅拌胶砂的同时将试模及下料漏斗卡紧在振动台台面中心将搅拌好的 全部胶砂均匀地装人下料漏斗中,开动振动台,胶砂通过漏斗流人试模的下料时间应控制在 20 — 40S内(下料时间以漏斗三格中的两格出现空洞时为准)振动120±5s停车注:下料时间如在20 — 40S以外,须调整漏斗下料口宽度或用小刀划动胶砂 加速下料4. 6振动完毕,取下试模,用刮平刀轻轻刮去高出试模的胶砂并抹平接着在 试体上编号,编号时应将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4. 7试验前成交换水泥品种时,搅拌锅、叶片和下料漏斗等须抹擦干净5养护5. 1编号后,将试模放人养护箱养护养护箱内篦板必须水平°24±3h后取出 脱模,脱模时应防止试体损伤硬化较慢的水泥允许延期脱模,但须记录脱模时间5. 2试体脱模后即放人水槽中养护,试体之间应留有间隙,水面至少高出试体 2cm,养护水每两周更换一次6强度试验6. 1各龄期的试体必须在下列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龄期时间3d3d±2h7d7d±3h28d28d±3h试体从水中取出后,在强度试验前应用湿布覆盖6. 2抗折强度试验:6. 2. 1每龄期取出三条试体先做抗折强度试验。

试验前须擦去试体表面的附着 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侧面与圆柱接 触6. 2. 2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机试验时,试体放入前,应使杠杆成平衡状态试 体放人后调整夹具,使杠杆在试体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平衡位置6. 2. 3抗折试验加荷速度为5±0. 5kgf/s6. 2. 4抗折强度按式(1)计算:3P・LRf= =0. 234*P (1)2b・h[2]式中:Rf 抗折强度,kgf / cm[2];P——破坏荷重,kgf;L——支撑圆柱中心距即10cm;b、h 试体断面宽及高,均为4cm抗折强度记录至O.lkgf / cm[2]6. 2. 5抗折强度结果以三块试体平均并取整数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 ±10% 时,应剔除后再平均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6. 3抗压强度试验:6. 3. 1抗折试验后的二个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 行,试体受压面为4cmx6. 25cm试验前应清除试体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或杂物试 验时以试体的侧面作为受压面,试体的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 心6. 3. 2压力机加荷速度应控制在500±50kgf/s;的范围内,在接近破坏时更 应严格掌握。

6. 3. 3抗压强度按式(2)计算:PRc= =0.04P (2)S式中:Rc 抗压强度,kgf / cm[2];P——破坏荷重,kgf;S 受压面积即4cmx6. 25cm抗压强度计算至1kgf / cm[2]6. 3. 4六个抗压强度结果中剔除最大、最小两个数值,以剩下四个平均作为抗 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不足六个时,取平均值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插砍、张大同、范继权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62年。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