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剧本

guoc****a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86KB
约33页
文档ID:137920627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剧本_第1页
1/33

主题曲  【悠长而富有古意的吟唱声从远处传来:  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  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  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  第一场 英台出门  时间:古代  地点:祝府  【这是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地方景深处,幽幽的光线投射在各种各样的蝴蝶彩鹞(南方人对风筝的俗称)上,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祝员外――祝英台的父亲,银心――祝英台的丫鬟上场  祝员外:(唱)恪守礼仪祝家人,  方圆百里好名声  英台做事太任性,  为读诗书去杭城  她乃祝府千金女,  抛头露面辱门庭  有心不允她把杭城进——  又怕她病势转深沉  左思右想心不宁……  【祝员外正在犹疑之际,外面传来卦板叮当及“测字排流年”的叫声  银 心:依婢子之见,倒不如请卜卦先生来卜个卦,以决疑难  祝员外:却也使得,请卜卦先生进来  银 心:遵命!(下)  祝员外:(接唱)求卜问卦定乾坤  【银心引乔装成卜卦人的祝英台上  祝英台:员外在上,卜卦人叩见  祝员外:一旁请坐  祝英台:谢员外请问员外,有何疑难问卦?  祝员外:只因小女想去杭城读书,是我不允,为此小女悒郁终日,得了一病,未知吉凶如何?  特请先生一卜  祝英台:请问小姐芳龄……  祝员外:今年二八,五月初五生辰。

  祝英台:如此待我卜来卜卦后)员外,按卦而断,还是让小姐出门的好  祝员外:何以见得?  祝英台:小姐在家多灾多病,出门可以除病消灾,到杭城读书末,更是大吉大利  祝员外:如此说来,这杭城去得?  祝英台:去得!  祝员外:多谢先生!  祝英台:免礼!(大笑)爹爹!  祝员外:你是?  祝英台:(卸装)女儿英台  祝员外:英台!你竟敢戏弄你父亲!  祝英台:(央求)爹爹,女儿乔装男子,一无破绽,你现在总可让女儿出门读书了!  祝员外:真是胡闹!纵然你乔装男儿样,鱼目怎能混珠  银 心:员外,如今她假扮书生,连员外都认不出自己亲生女儿,依婢子之见还是依允小姐去读书的好  祝员外:多嘴!  祝英台:爹爹!  祝员外:英台,想你是裙钗之女,怎能抛头露面,远走杭城?  祝英台:爹爹!古时有曹大家、蔡文姬,一代才女,留名千古,孩儿就学不得她们么?更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瞒天过海,像男儿一般驰骋沙场……  祝员外:(打断她)你不是花木兰,为父我亦无需从军……  祝英台:爹爹,让我去吧!  祝员外:(故作严厉)休得胡闹!  祝英台:爹爹――(唱)  女儿拜求老父亲,  恳请爹爹放儿行  杭城读书平生愿,  要学古人展鲲鹏。

  待等三年学成后,  伺奉爹爹尽孝心  倘若爹爹不应允,  女儿长跪不起身  祝员外:女儿,起来……  祝英台:(倔强地)爹爹不允,女儿绝不起身!  祝员外:这个……(自语)看女儿立志甚坚……要是英台真能成为一代才女……  祝英台:爹爹你答应了?  祝员外:也罢!但你要依允我三件事――  祝英台:爹爹请讲!  祝员外:此一,你此去乔扮男子,可不要露出破绽;此二,三年学满,务须速归;此三,倘若家有要事,一见家书,即速归来  祝英台:(起身)就依爹爹!如此女儿去也……!(大拜,飞奔下场)  祝员外:(突然想起什么,急追)英台,你的耳环,快把你的耳环取下来,把耳环取下来……  【铺天盖地的春潮声掠过天空大地,掩盖了祝员外的声音  【合 唱:褪去了女红妆,扮成了读书郎冲出了幽闭门,迎来了姹紫嫣红无限春光!  第二场 草桥结拜  时间:紧接前场  地点:去万松书院的途中  【梁山伯内喊:四九,前面带路――  【梁山伯与书童四九兴致盎然地上场  梁山伯:(唱)离故土,别乡亲,求学杭城,一路上,阅尽了,春色满乾坤蝴蝶翩翩河边飞,草木清风人亦醉  山伯本是一介布衣,  庸碌却难慰平生  读诗诵经效先贤,  发奋苦读求取功名。

  遥遥望,万松岭,书院檐角,  不由人,思绪长,憧憬前程  【银心内喊:公子,快走啊!乔装为书童的银心上,女扮男装的祝英台随后  祝英台:(唱)春风化雨云飞扬,  心随燕子任翱翔  花样年华诗书中,  坐拥万卷喜欲狂  红颜一洗铅华尽,  素面朝天凤作凰  【祝英台情不自禁被飞来的蝴蝶所吸引,尽力扑而不逮梁山伯看在眼里,上前帮着扑蝶……  祝英台:(唱)草桥上面一书生,白衣飘飘风骨神  梁山伯:(唱)草桥下面一书生,玉树临风正青春  祝英台:(唱)他折扇横在手——淳朴潇洒且斯文  梁山伯:(唱)他玉扇扑蝶儿——机灵活泼目含春  【一片盎然生机中,似从天边传来幽媚的歌声:梁山伯与祝英台,前世姻缘配拢来……  【两人不约而同做了一组动作:收扇、举扇、拱手、作揖……一下子,蝴蝶飞走了……  祝英台:蝴蝶飞走啦!  梁山伯:飞走了……在下梁山伯(行礼)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祝英台:(连忙还礼)不敢不敢,原来是梁公子,请受祝英台一拜!  梁山伯:原来是祝公子,请问祝公子前往何处?  祝英台:前往杭城,读书求学  梁山伯:巧啊,山伯亦是前往杭城读书求学!  梁、祝:(同时)敢问公子前往何处求学?(同时取信)万松书院山长收!妙哉!  祝英台:如此少年,若能与他同窗三载,岂非英台大幸!  梁山伯:如此英才,若能与他同窗三载,岂非山伯大幸!  银 心:真是巧极了!(走向祝英台,脱口而出)小姐……  祝英台:(急掩饰)小姐好端端在家,你提她作甚?  银 心:噢,我想小姐要是能一同出来读书那就好了……  梁山伯:敢问公子……莫非令妹……  祝英台:哦,公子有所不知。

  (唱) 我家有个小九妹,  聪明伶俐人钦佩  描龙绣凤称能手,  琴棋书画件件会  我此番杭城求名师,  九妹一心想同来,  我以为男儿固须经书读,  女孩儿读书也应该,  只怪我爹爹太固执,  终于留下小九妹  梁山伯:妙哉高论,妙哉高论!  (唱)公子宏论令人敬,  志同道合称我心  男女同是父母生,  女孩儿也该读书求学问!  祝英台:承蒙公子夸奖!  (唱)我以为天下男子一般样,  难得他也为女子抱不平  梁山伯:(独自地)山伯求学,想不到竟遇上良朋益友,(对祝)祝公子,山伯有言,不知当讲与否?  祝英台:梁公子有何见教,但说无妨  梁山伯:祝公子――  (唱)想山伯,无有姐妹无兄弟,  今有幸,得遇公子心欢喜  意欲与你两结拜,  不知公子可愿意?  祝英台:(唱)承蒙公子不见弃,  金兰结义为兄弟  从此读书有良伴,  英台哪有不愿意?!  梁山伯:如此,敢问祝公子贵庚?  祝英台:英台二八  梁山伯:山伯一十七岁  祝英台:有道是长者为兄,英台从此有了一位兄长!  梁山伯:山伯从此有了一位贤弟!  祝英台:只是,你我结拜,何以为证?  梁山伯:你我求学,草桥扑蝶,因此相识,不妨就在那草桥上结拜,让那蝶儿作了证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走上草桥,对拜,盟誓:  梁、祝:日月山川,万物荣欣,山伯英台,草桥结义。

从此以往,拜为兄弟,对天发誓,蝴蝶为证!  【幕后合唱: 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  第三场 高山流水  时间:三年后  地点:万松书院  【空旷的钟声悠悠,幕起处书院内席地坐满书生松风吹来,阵阵传诵——  众学子:(唱)峨峨兮有若泰山,我在这绝顶之端心随其物我两忘,鸟瞰那红尘如烟,自由如鲲鹏展翅,天风送我到云间  学子甲:善哉,洋洋乎有若江河……  【学子乙匆匆跑上  学子乙:先……先生他……终于下山啦!  【顿时众学子伸腰展臂,打闹起来  学子丙:诸位,先生已下山,我们何不趁机出去游荡游荡?  学子甲:对!今天是观音娘娘生日,山下庙会一定很热闹!  众学子:走,赶庙会去——  梁山伯:哎哎!诸位同学,功课尚未完成,怎可擅离书院?来来,待我等将《邶风》里的《击鼓》背完再走……  学子乙:背书背书,越背越输!你去背吧,我们走!  学子丙:(发现)哎等等!你们看,祝同学来了!  【音乐声中,英台慢慢走来……  梁山伯:(急忙迎上)英台学弟,同学们都在温习功课,你到哪里去了?  祝英台:(兴高采烈地)梁兄,英台趁你们温习功课之际,亲手做了许多彩鹞!银心、四九!  【银心、四九应声跑上,手里牵着许多彩鹞。

众同学上前争抢  祝英台:梁兄,这都是我精心制成的,喏,不知梁兄是否喜欢?  梁山伯:(大悦)贤弟果然心灵手巧!  银心、四九:好,放飞!  【同学们人人放开手中的彩鹞,书院上空一片彩霞……  梁山伯:(望着彩鹞和英台,情不自禁地)呀!  (唱)高山下,流水间,万松书院,  鸟喧鸣,人欢笑,鹞随风展  三年前,与英台,草桥结拜,  三年来,同窗友,携手并肩  山伯我苦寒窗手不释卷,  贤弟他心放飞笑对圣贤  万松院,有知音,兄弟情谊,  是天作,是人合,此生欣然……  【渐渐的,众学子仿佛都“隐去”了……场上只有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梁兄,你看,你快看!彩鹞飞起来了,飞得好高!梁兄,你看哪!  (唱) 你看她,妩媚烂漫千姿百样,  可与凤凰论短长  你看她,寻寻觅觅情亦深,  欲得知音诉衷肠  我若有幸随鹞去,  自由自在任翱翔  梁山伯:贤弟,彩鹞飞得再高,只要线儿收拢,终难随风舒展,扶摇直上你我还是温习功课吧!  祝英台:梁兄……  梁山伯:贤弟,会考就要到了,我们还是背书吧  【祝英台有点不情愿地坐下  梁、祝:(同时背)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不断重复)  【一阵风吹来,松针落在两人身上。

  梁山伯:(起身抖去松针)贤弟,这万松书院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真乃读书圣地也!  祝英台:(也起身抖去松针)是啊,再坐下去,你我就变成松树了……  梁山伯:(走近祝英台,帮她拣身上的针叶,突然发现什么)贤弟,你的耳朵上为何有耳洞啊?  (唱) 你我同窗三年整,  今日忽见耳环痕  只有女子戴耳环,  贤弟啊,你穿耳朵为何因?  祝英台:(唱) 梁兄你读书不专心,  为什么要看来看去看不停  若说我有耳环痕,  想起此事笑死人  祝家庄年年有庙会,  村里人叫我扮观音  梁山伯:原来如此啊  祝英台:(唱)梁兄若是再猜疑――(白)我就要……  梁山伯:你要生气了是不是?愚兄下次不说便是接唱)我俩还是读书文  【两人继续背诵:“死生契阔……”  祝英台:梁兄,这首诗我是记住了,还请梁兄一解诗中之意……  梁山伯:贤弟,这真是一首千古好诗啊!契乃合,阔为离,以心相许的两个人,无论生死离  合,仍紧紧拉住彼此之手,直到地老天荒!  祝英台:……无论生死合离,仍紧紧拉住彼此之手……  【祝英台被诗所深深打动,她情不自禁依偎在梁山伯肩头,享受从未体验过的内心感受  梁山伯:贤弟,读书了!  祝英台:(慌忙掩饰)梁兄,英台有些困倦,歇息一会儿再背书吧……  梁山伯:哎哎,等等!四九,端水来!  【闻言,祝英台略带疑惑,当她意识到梁山伯是要履行他们之间制定的规矩时,不由羞涩……  祝英台:梁兄……英台不过想歇息一会……  梁山伯:小憩也要恪守规矩。

  【四九和银心上场  二人同:(吟)兄弟同榻三年整,  祝公子严把规矩定  一碗清水中间放,  两边各自睡安稳  若是谁把清水翻,  (唱)按规行罚要分明!  祝英台:(唱)梁兄啊承蒙你三年多关心…  梁山伯:(唱)愚兄我理该来照应……(白)贤弟小憩片刻,愚兄为一旁温课去小憩之后好好温习(下)  祝英台:知道了,梁兄!  【望着梁山伯远去的背影和眼前的这碗清水,祝英台心潮起伏……  (唱)一碗清水似甘霖,  甜润在口暖在心  这碗水是梁兄的呵护与亲近,  这碗水是梁兄的自重与人品  这碗水是英台的憧憬和仰慕,  这碗水是英台的心动与感恩  丝丝情愫早萌芽,  滴滴清水系深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愿与他,高山流水结知音!  【师母上  师 母:英台,英台!你爹爹又有书信来了!  祝英台:(拆信)唉,又是催我回去……师母,我,我不想回去……  师 母:英台,家中有事,理应回去,明日一早启程吧!  祝英台:(欲言又止)师母……  师 母:怎么?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尽管与师母道来――  祝英台:师母,我与梁兄草桥结拜,我与梁兄同窗三载,我与梁兄……  师 母:这个我早已知晓了呀――  祝英台:师母――  (唱)老师教诲恩如海,  又承师母好看待。

  师 母:不用客气  祝英台:师母!(唱)英台原是乔装改――(赶紧跪下)  师 母:英台!(唱)师母心里早明白  祝英台:师母早就明白了?!  师 母:起来,起来吧!  祝英台:师母啊!  (唱)雪白蝴蝶玉扇坠,  烦交义兄梁山伯  倘得师母来玉成,  大恩永记在心怀  师 母:(唱)英台果是多情女,  山伯有德也有才  师母愿意做大媒,  梁山伯配祝英台  祝英台:英台拜谢师母!一切就托付师母了! 第四场 十八相送  时间:紧接前场  地点:钱塘古道  【四九、银心上  二人合:(吟)三载同窗情如海,  山伯难舍祝英台  相依相伴送下山,  又向钱塘道上来  十八相送喽――  【梁山伯、祝英台上  祝英台:(唱)书房门前一枝梅,  树上鸟儿对打对  喜鹊满树喳喳叫,  向你梁兄报喜来  梁山伯:(唱)弟兄两人下山来,  门前喜鹊成双对  从来喜鹊报喜信,  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祝英台:(唱)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樵夫将柴砍  梁山伯:(唱)起早落夜多辛苦,  打柴度日也艰难  祝英台:(唱)他为何人把柴打?  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唱)他为妻子把柴打,  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唱)青青荷叶清水塘,  鸳鸯成对又成双  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  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唱)配鸳鸯,配鸳鸯,  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祝英台:(唱)眼前还有一口井,  不知井水多少深?  梁山伯:(唱)井水深浅不关情,  还是赶路最要紧  祝英台:(唱)你看井底两个影,  一男一女笑盈盈  梁山伯:(唱)愚兄明明是男子汉,  你不该将我比女人!  梁山伯:(唱)观音堂,观音堂,  送子观音坐上方  祝英台:(唱)观音大士媒来做,  来来来,我与你双双来拜堂  梁山伯:(唱)贤弟越说越荒唐,  两个男子怎拜堂?走吧!  祝英台:(唱)多承梁兄情义深,  登山涉水送我行  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别,  请梁兄就此留步转回程  梁山伯:(唱)与贤弟草桥结拜情义深,  让愚兄送你到长亭  祝英台:(唱)你我鸿雁两分开  梁山伯:(唱)问贤弟你还有何言来交代?  祝英台:(唱)我临别想问你一句话,  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梁山伯:(唱)你早知愚兄未婚配,  今日相问又何来?  祝英台:(唱)若是你梁兄亲未定,  小弟给你做大媒  梁山伯:(唱)贤弟替我来做媒,  未知千金哪一位?  祝英台:(唱)就是我家小九妹,  不知梁兄可喜爱?  梁山伯:(唱)九妹今年有几岁?  祝英台:(唱)她与我同年——乃是双胞胎。

  梁山伯:(唱)九妹与你可相像?  祝英台:(唱)她品貌就像我英台  梁山伯:(唱)如此多谢贤弟来玉成  祝英台:(唱)梁兄你花轿早来抬  【梁山伯与祝英台依依不舍地交换手中扇子,拜别  祝英台:梁兄,就此一别  梁山伯:贤弟,珍重!  祝英台:梁兄,珍重! 第五场 思祝下山  时间:离前场数月后  地点:万松书院 钱塘古道  【合 唱:燕子归去书斋冷黄昏夕阳照古槐自从英台下山去,书院寂寞梁山伯  【梁山伯心神不定,恍惚徘徊突然传来祝英台爽朗的笑声:“梁兄,你还不来看我啊……”梁山伯循声望去,踪影全无……  梁山伯:(唱)临别赠扇握手上,  犹如贤弟在身旁  英台他,别我归家已数月,  数月来,山伯读书心迷茫  为什么,英台的笑声犹在耳?  为什么,思念常觉寒夜长?  为什么,万千心绪理亦乱,  兄弟别,哪堪料如此感伤……  【梁山伯不停地将手中扇子合拢、打开、打开、合拢……  【师母上  师 母:山伯  梁山伯:哦,师母!  师 母:山伯,我看你心绪不宁,所为何事啊?  梁山伯:师母,我……(难以启口)是弟子思念家乡了吧……  师 母:哦山伯,有一事我正想问你  梁山伯:师母,何事?  师 母:山伯!(唱)英台她与你同窗有三载,  她的心事你可明白?  她曾约你去探望,  你为何迟迟不去访英台?  梁山伯:师母!(唱)英台的嘱咐我怎能忘?  贤弟回家我常挂怀。

  但等学业完成后,  祝家庄上会英台!  师 母:山伯!(唱)你与她,兄弟情谊三长载,  我问你,她是男儿还是女裙钗?  梁山伯:(唱) 师母你今天好奇怪,问男问女为何来?  师 母:(唱) 山伯啊!她临行有言曾相托,托我替她做大媒信物就是这玉扇坠——  梁山伯:(唱) 但不知贤弟他要娶谁?  师 母:山伯呀山伯呀!英台原是女子扮!  梁山伯:师母,你,你说什么?!  师 母:这是真的……  梁山伯:(呆若木鸡)英台是个女的……  师 母:对,是个女的!  梁山伯:(慢慢缓过神来,自语着)英台是个女的……这三载时光同窗共读……我、我怎么……  如此说来,英台就是九妹,九妹就是英台!怪不得你让我如此牵肠挂肚,茶饭无心,相思相念——(突然明白)——(唱)却原来她自己做媒自己配!四九,拿笔砚来!  师 母:既有婚约,理应早去求亲!明日禀明先生,快快下山吧!  【音乐起,梁山伯在扇上题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梁山伯:四九,你知道吗?祝公子是个女的!  【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梁山伯随即飞奔而去……  四 九:什么?!祝公子是个女的?!师母,那银心呢?  师 母:木头!银心自然也是个女  四 九:相公――  【一时难明就里的四九,慌慌张张紧随梁山伯下……  【暗转。

梁山伯内唱上:急忙忙,祝家庄上访英台――  梁山伯:(唱)一边走一边喜,同窗竟会成连理  一边走一边呆,我为何不辨红妆三长载?  一边走一边惊,十八里相送她自许亲  一边走一边想,想起了往昔情深义长  (诵)一月梅,二月俏,山伯敲冰茶水烧  英台背书记不牢,喝口热茶记性好  三月春,四月红,清风抚面杜鹃闹  英台懒睡不起早,山伯掀被高声叫  五月五,过端午,祭奠屈子粽子包  山伯裹粽手脚笨,全靠英台把手教  六月里来蚕豆小,英台顽皮偷豆角  农夫提锄追下山,山伯为她挨拳脚  七月七,八月八,明月千里照万家  嫦娥寂寞舒广袖,山伯英台看月老  过了九月是十月,艳阳天里兴致高  四书五经学得好,功名仕途淡忘了  十一十二天寒了,瑞雪初降盖山腰  彩鹞仔细收藏起,来年春天再逍遥  三年同窗情义长,小别重逢在今朝  (唱) 春风得意下山来,梁山伯要娶祝英台!  第六场 楼台相会  时间:接前场  地点:祝府  【依然是第一场中那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地方,但却散发出迥然于第一场的气息祝员外、祝英台正襟危坐,默不作声银心一旁站立  祝员外:今日马家送来聘礼,祝府门第平添光彩能攀得如此乘龙快婿,女儿,这是你的福份哪!  祝英台:女儿不嫁。

  祝员外:(一怔)为何不嫁?  祝英台:儿愿侍候爹爹,众老一生  祝员外:英台,为父何尝舍得离开你?怎奈女大当嫁呀……  祝英台:女儿不配  祝员外:马文才是太守之子,你乃堂堂祝府千金,门当户对,怎言不配?莫非你在杭城读书时节……银心,你陪小姐读书三载,做了些什么?讲!  祝英台:银心,但讲无妨  银 心:(胆怯地)小姐在杭城读书三载,遇见那会稽梁山伯相公,义结结兰,形影不离十八里送别长亭,小姐还……还亲口许九妹  祝员外:原来如此!  (唱)怪不得好言相劝劝不醒,  却原来在外有了儿女情  美满姻缘你不愿,  辜负老父一片心  自从盘古分天地,  哪有儿女自定亲?  马家是有媒有聘有父命,  梁山伯他与我祝家难联姻  祝英台:爹爹应念女儿长亭亲许……  祝以为:无媒无聘,作事不端!  祝英台:有师母为媒,玉扇坠为聘,于礼无亏  祝以为:英台你……马家乃是簪缨世家,阀阅门第  祝英台:梁家虽属贫寒,也是清白人家  祝公远:英台!你,你放肆!  (唱)忤逆女不该不听父之命,  祝英台:(唱)望爹爹恕女儿人孰无情?  祝员外:(唱)知书文应达理岂可任性?  祝英台:(唱)婚姻事关终身非是任性。

  祝员外:(唱)你若不嫁马家,有辱门庭  祝英台:(唱)要女儿嫁马家,实难从命  祝公远:英台,你大胆!岂不知三从四德乃是天经地义,你若执迷不悟,胡作非为,不但有辱门楣,亦为礼法所不容!英台,为父平日哪一件事不依从于你?惟有婚姻大事非同儿戏为父已将你许配马家,是万难更改了!  【祝英台默然良久,接着痛哭有仆人上,与银心低语后下  银 心:禀员外,梁山伯……梁公子求见!  祝员外:女儿,你说见是不见呢?  祝英台:我与梁兄义结金兰,同窗三载,今日他远道来访,岂可不见?  祝员外:好吧念你与梁山伯之谊,就容你一见英台,你要好言劝他另娶淑女,  别忘了,你已是马家的人了!银心,有请梁山伯!  银 心:有请梁公子……  【少顷,银心引梁山伯上英台背身拭泪,未抬头相迎  梁山伯:祝仁伯,小侄拜见!  祝公远:贤侄远道而来寒舍,恕我未能远迎!  梁山伯:哪里,山伯冒昧登门,还望仁伯大人见谅  祝员外:英台,你与山伯乃是结拜兄妹……你要好好款待……不得有半点怠慢!贤侄,恕不奉陪!(下)  祝英台:梁兄!  梁山伯:英台!  【灯渐暗  【幕后传来幽幽的伴唱:久别重逢梁山伯,又是欢喜又伤悲喜的是今日与他重相会,悲的是美满姻缘已拆开。

  【歌声中,二人似乎到了楼上祝英台的书房  梁山伯:(望着祝英台)想起了数月前万松书院,为兄我看到了你的耳环痕……如今见你,恍若幻境!英台,读书时节,你我兄弟相称,今日,我该称你贤弟,还是……  祝英台:梁兄,如今,不妨改称兄妹吧……  梁山伯:英台贤妹……  祝英台:梁兄,你我长亭分手,别来可好?  梁山伯:英台贤妹!  (唱)那一日钱塘道上送你归,  你说家有小九妹  长亭之上你亲做媒,  为兄我今日登门求亲来  祝英台:(唱)梁兄啊,你道九妹是哪一个?  就是小妹祝英台  梁山伯:贤妹,愚兄今日终于知道了!  (唱)贤妹啊,梁山伯与祝英台,  前世姻缘配拢来  祝英台:(唱)见他欢笑我心碎,  他怎知爹爹已将我终身配  梁山伯:英台贤妹,久别重逢当高兴才是,因何你……  祝英台:(打断)梁兄!梁兄,有一事,英台难以启口……  梁山伯:英台,尽说无妨  祝英台:梁兄……自英台回家以后,爹爹作主,已将我许配……马家了……  梁山伯:什么?马家……马?  祝英台:马太守之子,马文才……  梁山伯:什么?!这……英台呀,英台!  (唱)想起了你在长亭自作媒,  你说道家中有个小九妹  既然九妹就是你,  你,你为何又许马文才?  祝英台:梁兄啊!  (唱)难道说小妹的心意你尚不知,  我、我岂愿自嫁马文才!  怎奈是爹爹绝了父女情,  他不肯把马家亲事退!  梁山伯:(唱) 你爹爹不肯把亲退,  我梁家花轿先来抬!  大媒就是老师母,  祝家厅上坐起来。

  聘物就是玉扇坠,  莫非不能夫妻配?!  祝英台:(唱) 玉蝴蝶,玉扇坠,  蝴蝶本应成双对  岂知你我自作主,  无人当他是聘媒!  梁山伯:(唱)纵然是无人当他是聘媒,  我也要与你生生死死两相随!  贤妹啊,你我山盟海誓情义在,  梁山伯,定要娶你祝英台!  (白)你父怎可欺贫爱富,就因马家有财有势便可拆散你我姻缘?!倘若他们再不允,我就一纸状书告上公堂!  祝英台:梁兄!爹爹此意已决,马家有财有势,你告他何用?是爹爹收了马家礼,饮了马家酒,允了马家媒,不退马家亲……梁兄,要恨要怨你就责怪我吧……英台此生已无望,梁兄你……你就另娶淑女吧……  梁山伯:贤妹,想你我草桥相识,以蝶为证,义结金兰,万松书院,三载同窗,情深意长,十八里相送,贤妹你暗许婚配,愚兄我懵懂憨呆是师母道破天机,愚兄我一路狂奔,来到祝府迎娶九妹!想不到,祝府马家已结联姻,贤妹你已许他人!怨只怨愚兄憨呆蠢笨,不解风情,不识裙钗,是愚兄枉对了贤妹的一番爱意真情!愚兄对不起你……贤妹愚兄想你――  梁山伯:(唱)贤妹妹我想你,神思昏沉寝食废  祝英台:(唱)梁哥哥我想你,三餐茶饭无滋味  梁山伯:(唱)贤妹妹我想你,提起笔来字忘记。

  祝英台:(唱)梁哥哥我想你,拿起针来线忘记  梁山伯:(唱)贤妹妹我想你,衣冠不整无心理  祝英台:(唱)梁哥哥我想你,懒对菱花不梳洗  梁山伯:(唱)贤妹妹我想你,打开扇儿似见你  祝英台:(唱)梁哥哥我想你,折叠扇儿难忘你  梁山伯:(唱)你想我来我想你,  祝英台:(唱)今生料难成连理!  梁山伯:既然如此,愚兄告辞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难以言说的悲郁心境中,将彼此赠送扇子交还临别时刻,两人不由自主打开扇子,只见“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赫然题写各自扇面!  梁山伯:贤妹,这诗莫非是你泣血而书?!  祝英台:梁兄,这诗莫非是你思我而题?!  祝英台:梁兄!  梁山伯:贤妹!  【难舍难分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痛楚,情不自禁紧紧相拥!这是同窗三年的“兄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真正的恋人之情拥抱彼此!  【幕后传来撕心裂肺的歌声: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第七场 山伯之死  时间:前场数日后  地点:梁山伯住处  【银心、四九跪于台前,他们身后隐约可见梁山伯  四 九:相公……  银 心:小姐……  (唱)月光凄清寒人心,  四 九:(唱)阴风阵阵送悲音。

  银 心:(唱)小姐她哀鸣阵阵声泣血,  四 九:(唱)相公他命悬一线病体沉  银 心:魂断了……梦碎了……  四 九:山穷了……水尽了……  银 心:为什么,前世姻缘的好兄妹,今生永别情难依?!  四 九:为什么并蒂连理擦肩过,义结金兰成绝唱?!  二人合:相公啊,小姐啊,今生无缘乞求来世吧!  【灯渐亮,只见梁山伯独坐暗伤……  梁山伯:(唱)执扇儿,犹见你,来到身旁,  牵不住,君之手,我已魂丧  诗一句,泪千滴,字字带血,  天地间,怎容得,如此恸伤?!  贤妹呀,我怨你裙钗假扮读书郎,  义结金兰草桥旁  我怨你书院求学自逍遥,  高山流水共酬唱  我怨你,“偕老”二字泣血题,  魂系执扇赠兄长  我怨你哀你更思你痛你怜你更想你,  此一刻,悲怨交织我痛断肝肠!  贤妹啊,你乔装难改红颜命,  自许姻缘成梦想  你身心放飞难舒展,  无情的手啊将那收回的彩鹞折翅膀!  执子之手难牵手,  “与子偕老”成虚妄!  贤妹呀,莫怨你我无姻缘,  从此生死各一方  莫怨兄长抛你去,  命短夭殇身先亡  此生有幸相识你,  生死聚散、地老天荒、愚兄我执扇无憾赴汪洋!  英台珍重啊……  【梁山伯气绝倒地……幽怨的呼唤包裹着歌声弥漫四周,仿佛为他离去而哀伤!“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远远走来身着白衣素服的祝英台,只见她哀容满面,木然痴立……  祝英台:(唱)噩耗惊闻魂魄消,  泪飞倾盆哭嚎啕。

  楼台一别成永诀,  人世无缘难到老  梁兄为我赴黄泉,  生死情,离别恨,  撕心裂肺向谁告!  梁兄啊我以为天从人愿成佳偶,  谁知晓姻缘簿上名不标  实指望你挽月老媒来做,  谁知晓喜鹊未叫乌鸦叫  实指望笙箫管笛来迎娶,  谁知晓未到银河就断鹊桥  实指望大红花轿到你家,  谁知晓白衣素服来吊孝  梁兄啊为什么以心相许成永诀,  阴阳阻隔难到老?  为什么地老天荒牵手情,  生离死别在今朝?  为什么你我难修同船渡,  茫茫红尘孤魂飘?  【祝英台悲愤欲绝,痛不欲生!  【传来祝员外的画外音:“英台啊,人死不能复生你需自己保重才是!银心,你要好好服侍小姐,即到马家交拜天地……  祝英台:(唱)老父逼嫁声声紧,  大红花轿门前停  梁兄为我身先去,  又怎能身穿嫁衣马家行?!  梁兄啊“与子偕老”生前订,  执子之手不了情!  我定要黑坟碑旁立红碑,  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生死永随梁山伯……  梁兄,英台来也!  【身披鲜红嫁衣的祝英台缓缓行至梁山伯坟前,毅然决然踏入他们的永恒心灵空间……  尾声?化蝶  【离别的离别了,相爱的相爱着久远的传说,飞越时光,穿透红尘,流芳人世间风和日丽,繁花似锦,梁山伯和祝英台从梦幻般的万花丛中携手走来。

二人对拜,折扇,起舞……  【合 唱: 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  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  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  全剧终  编剧简介  冯 洁:女,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舞台剧代表作《寒情》曾参演东京国际舞台艺术节并在日本多座城市进行巡演  杨东标:男,著名作家、剧作家,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包括越剧《明月何时圆》、《江南女巡按》、甬剧《浪子奇缘》、《好母亲》,姚剧《野杨梅》、王阳明等已出版《说戏与戏说》,《看企鹅回家》等专著汤 琴:女,著名旅美华裔学者、教授从事文化研究多年  改编之一者言  杨东标  参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版《梁祝》的改编,纯粹是一种偶然  一次与郭晓男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梁祝》过去我也曾动过改编《梁祝》的念头,但一直未敢动手毕竟《梁祝》是一部经典,尽管经典也非十全十美,倘若历史上没有《梁祝》这么一出戏,当年徐进编剧的那个本子,拿到今天的“创作会议”或“专家论证会”上来一定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大剧作家也会无所适从。

——但是,袁雪芬、范瑞娟的舞台创造征服了观众,征服了历史,数十年来演出传唱,梁祝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那些凄婉动听、如诉如泣的唱腔,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令人一听便怦然心动何谓大雅通俗?《梁祝》便具有这样的品格我历来以为经典是不能轻易颠覆的,《梁祝》即便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也不是说改编就可以随便改编的郭导似乎颇有同感,他以为梁祝那些的基本情节——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会以及许多动听的唱腔都是不可动摇的因此,我们谈得挺投缘他便盛情地邀我为此剧再写一稿因此前,已经有了冯洁和汤琴的改编本这样,我便成了一个半途而“入”者应命执笔,仓促上阵,连茅威涛、郭晓男的改编初衷还来不及与之细细磨合  但是,我们的合作过程很愉快几次坐在排演场里,我不能不为郭晓男和茅威涛的创作精神所感动当新版《梁祝》完整地呈现在舞台上时,很多场面,我为之震动无疑,作为导演的郭小男和作为主演的茅威涛所倾注的心血以及所展示的艺术才华都是令人钦佩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众多的《梁祝》演出版本中,郭晓男的导演手法是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他在保持了凝重、洗练、大气、书卷气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新版《梁祝》的舞台表现是全新的,他是真正的脱臼而出。

  在郭晓男的艺术空间里,一切都显得那么灵动自由,张弛有度比如说,“高山流水”那场戏,我在写“一碗水”的时候,觉得很难独立成为充实的一场戏而一旦到了晓男的手里,则成为一颗闪光的珠子穿入其中,显得非常丰盈饱满,中间所有的时空转换,都如行云流水,恰到好处一段唱词足够了又如,最后的“化蝶”,没有坟墓,没有花轿,没有习俗的场面一时花雨缤纷,腾空而起,如花似蝶,满台生辉,剧情与意境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这真是郭晓男的一个绝招,一个妙笔听说,他为了这个意境,已经构思了十余年了  新版《梁祝》是茅威涛和“小百花”越剧创新的又一次实践它的成功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启迪,而如何对待经典的改编则是灵魂尊重经典,别开生面,勇于超越,才是最可贵的。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