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遗传基本定律中的F2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80KB
约7页
文档ID:177526302
遗传基本定律中的F2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_第1页
1/7

自交与自由交配归类1.自交与自由交配辨析(1)自交:狭义的自交仅限于植物,指两性花的自花传粉(如豌豆),或者雌雄同株植物的异花传 粉(如玉米),其实质就是参与融合的两性生殖细胞来自同一个体;广义的自交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型 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动物一般不说自交,只能说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相当于自交2)自由交配:也叫随机交配,是指种群内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随机交配,不受基 因型的限制,属于杂交的一种自由交配的概念在动植物中均适用2.自交与自由交配相关题型的解法1、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24%,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72%,自交一代之后,种群中 基因型AA和基因型aa的个体分别占( )A.60%、40% B.36%、42% C.42%、22% D.24%、22%2、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 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片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 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 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1/4 B.1/6 C.1/8 D.1/163、让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连续自交4代,则所得到的该生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 是多少?如果逐代淘汰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所得到的该生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 例是多少?4、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 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 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 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 表: 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 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组合一9331组合二0101组合三30105、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片代在自交产生 的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果蝇Bb的 概率是( )A.1/2 B.4/5 C.4/9 D.2/36、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 此时从岛外入侵了 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V的基因频率 约是( )A.43% B.48% C.52% D.57%(4)自交和自由交配同时出现的题型7、某植物种群中, AA 个体占 16%, aa 个体占 36%,该种群随机杂交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 分比、A基因频率和分别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遗传基本定律中的F2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当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对相对性状是会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偏离 9:3:3:1 的孟德尔比例,杂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虽然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 律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及其表现型比例如下表:F2表现型比例相当于自由组合的比例测交F2表现型比例12:3:1( 9:3):3:12:1:19:3:49:3:(3:1)1:1:29:79:(3:3:1)1:315 : 1( 9:3:3):13:19:6:19:( 3:3):11:2:113 : 3(9:3:1):33:11.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全为黑颖,F]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 : 3 : 1已知黑颖(基因B)和黄颖(基因Y)为显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 表现为黑颖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A.bbYYxBByy B.BBYYxbbyy C.bbYyxBbyy D.BbYyxbbyy2. 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 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片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 形、 89 株圆形、 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 aaBB 和 Aabb B. aaBb 和 Aabb C. AAbb 和 aaBB D. AABB 和 aabb3. 香豌豆中,当A、B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色为红色(基因Aa、Bb独立遗传)。

一株红 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的个体开红花,若让此株自花受粉,则后代红 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A. 1/4 B. 1/9 C. 1/2 D. 3/44. 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 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A. 3:1 B. 13:3 C. 1:1 D. 15:15.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 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 2:1 B. 9:3:3:1 C. 4:2:2:1 D. 1:1:1:16. 菜豆种皮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 (a)和B (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一 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一修饰效 应出现),且有累加效应现有亲代种子P](纯种,白色)和P2 (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 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 P1和P2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P| x f,B. 片的基因型是AaBbC. F2中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基因型有2种D. 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 3 ; G : 77•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表现型比分别为9: 7、9:6:1、15 : 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l : 3、1 : 2 : 1、3 : 1 B.1 : 3、4 : 1、1 : 3 C.1 : 2 : 1、4 : 1、3 : 1 D.3 : 1、3 : 1、1 : 4 8.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 的基因(A和a, 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 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 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A. 3 种 3: 1 B. 3 种 1: 2: 1 C. 9 种 9: 3: 3: 1 D. 9 种 1: 4: 6: 4: 19. 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叫和片、和R2和r2控制叫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 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 白粒r1r1r2r2杂交得片,片自交得F2,则F?的表现型有A. 4种 B. 5种 C. 9 种 D. 10种10.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基因 B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 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 9: 3: 3: 1 B. 3: 3: 1: 1 C. 4: 2: 2: 1 D. 1: 1: 1: 111.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 T )T存在,B不存在(bbT)T不存在(B—tt 或 bbtt)性别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1) 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片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F1自交,F2的性别为 ,分离比为 。

2) 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 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 1: 112.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 苷,基因 B 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现型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苷、无氰基因型A B(A和B同时存在)A bb (A存在,B不存在)aaB 或aabb (A不存在)(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那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 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 ,或者是 2) 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片均表现为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 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片均表现为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 4) 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 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

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13.8、 现有 4 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 2 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 个表现为P三角形果实爲卵圆形果:实I珂 三角形黒实IF2三垢形果实卵區形果实(知1株) (加株)扁盘形(扁盘),1 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 4 个南瓜品种做了 3 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X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 : 6 : 1 实验2:扁盘X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 : 6 : 1实验 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 F1 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 : 2 :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定律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 ,扁盘的基因型应为 ,长形的基因型应为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 F2 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 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 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1 :,有 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14.(2011山东卷)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 别是A、a,B、b表示。

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1) 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 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 2) 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 ;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3) 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 ,导致生物进化4) 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 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 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① ② ③ 结果预测:[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II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III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自交与自由交配归类1C 2B3 : 15/32AA 15/17AA4 8/9 5 C 6 B 7 C遗传基本定律中的F2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1—5 ACBBA 6—10 AADBC11.(1) BbTt 雌雄同株异花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和雌株 9:3:4(2) bbTT,bbtt (3)bbTt,bbtt12.(1)(种类)不同 合成终止(或翻译终止) (2)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3)3/64(4) AABBEExAAbbeeIAABbEeI 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aaB_E_或aabbE_的个体13. (1) 2基因的自由组合( 2) 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 3) 4/9 4/9 扁盘:圆:长 = 1 :2 :114. (1)AABB和aab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卵圆形=3:1 AAbb和aaBB( 2) 7/15 AaBb、Aabb 和 aaBb( 3)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 定向改变( 4)答案一:① 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② F]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③ 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I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5: 1II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27: 5III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 1答案二:① 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② 气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③ 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I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 1II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5: 3III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 1。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