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邮市环城绿色通道建设实践和思索

枕***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05KB
约6页
文档ID:136412605
高邮市环城绿色通道建设实践和思索_第1页
1/6

高邮市环城绿色通道建设实践和思索   周学勤 孙羊林 盛富云 郭家中 徐平原  摘要环城绿色通道是城市的生态隔离屏障,对改进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含有主要作用介绍了高邮市城市环城绿色通道建设的关键情况、成功做法和体会,对高邮城市发展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城绿色通道;建设;江苏高邮  城市环城绿色通道是城市绿化的一项关键绿化工程,更是城市的生态隔离屏障,是城市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搞好环城绿色通道,对改进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含有主要作用[1]  1基础情况  1.1自然社会情况  高邮市在江苏中部里下河水地域,是全国2 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高邮城始建于公元前223多年的秦朝,已经有2 230多年的建城史,因秦王嬴政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高邮城,西傍京杭大运河和高邮湖,东临京沪高速,北到高邮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至城南新区,全市总面积1 963 km2,其中城区面积40 km2 [2]  1.2环城路情况  高邮环城道路全长24 km,关键由京杭大运河东堤和大外环2条道路组成西环为京杭大运河东侧圩堤,长10 km,为国有土地,权属高邮市京杭运河管理处;北、东、南3环为大外环公路,长14 km,多为集体土地,权属高邮镇、卸甲镇、龙虬镇、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5个镇、区。

  1.3环城路绿化情况  大外环公路建成于2021年,长14 km,其中村庄、河流、道路、房屋等不宜绿化长度约4 km,可绿化长度10 km根据两侧宽度各30~50 m的标准,高邮市于2021—2021年分2年建设,实际建成绿色通道80 hm2,既形成高标准的绿色廊道,又建成大规格的苗圃基地,树种以香樟、大叶女贞、黄山栾树、杂交落羽杉、垂柳等为主,由中标单位实施西环路为京杭大运河东侧圩堤,权属高邮市京杭运河管理处,长10 km,绿化面积100 hm2,其中城区段4 km,绿化以广玉兰、大叶女贞、香樟、紫荆、垂柳、合欢等景观树种为主;城郊段6 km,以杨树、水杉等造林树种和大叶女贞、合欢等绿化树种相结合,由高邮市京杭运河管理处实施管理  2关键做法  2.1景观化设计  根据把环城路建设成“发展大道、景观大道、生态大道”的总体目标,高邮市组织林业、建设、农业、农开等部门和沿线镇区、单位及实施载体责任人,林业、绿化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并赴环城路进行实地勘察调查,共同完成工程的计划设计设计根据“因地制宜、科学计划,景观林和经济林相结合,突出关键、分段计划”的标准,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苗则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

苗木栽植时,做到乔、灌、草相搭配,常绿和落叶相结合,提升绿化层次感和景观效果[2]对集镇、村庄、交通要口等主要节点计划建设公益林,由当地政府或林业、园林部门实施,其它地段计划为商品林,面向社会招标,由中标的载体实施  2.2市场化运作  为破解环城路绿色通道建设过程中“政府少投资、群众不集资、绿化不停步、环境有改变、形象有提升、生态有提升”的问题,高邮市确定“市场化动作、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的标准,将沿线两侧除公益林以外的土地全部拿出来面向社会招标,采取既是绿化带,又是苗圃地,更是景观林,一举多得的方法[1]西外环京杭大运河东堤公益林建设由京杭运河管理处负责;北外环、东外环、南外环商品林建设则由林业、建设部门牵头,制订绿化设计方案,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绿色通道建设的实施载体,共确定高邮市园林绿化工程企业、高邮市园艺中心等4家中标单位为实施载体,由政府部门和实施载体签署造林绿化协议,即前3年实施载体无偿使用土地,后3年实施载体按时价的二分之一付土地租金,由载体根据计划设计的要求组织环城路两侧的绿色通道建设;北外环、东外环、南外环主要节点的公益林,由当地政府或林业、园林部门建设  2.3工程化造林  在土地流转到位后,各个载体立刻派出施工人员、大型机械进场施工,做到高起点计划、高标准设计、高要求施工。

对地势较低的东外环,在绿色通道两侧统一放样,统一开挖内、外2条隔水沟,隔水沟口宽2 m以上,底宽1 m以上,深1.2 m以上,内部土地统一整理、清障,依据不一样地形地貌,设计不一样风格、不一样类型的绿化小品;同时为确保造林成活率,提升经济效益,绿色通道内部还进行开沟,实施抬田、筑垛造林造林质量是环城路绿色通道建设的生命线,各个实施载体全部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直抓住质量这个中心,强化检验督促,提升工程质量,既要多栽树,更要栽好树;既要扩总量,更要提质量,真正做到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苗木的好坏是林木成活率高和低的主要确保,在造林苗木使用上更要严把质量关,在绿色通道建设中严格把关,杜绝引入部分劣质苗木、人情苗木,避免大面积林木病虫害的发生  2.4项目化管理  明确实施载体后,对计划为商品林的地段,由各实施载体根据计划设计的要求,依据各自地段的地形地貌特点,提出实施方案,并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经过后,进行苗木栽植[2]在栽植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监督,严格根据绿色通道造林技术规范要求栽植树木,并在工程完成后,由市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利用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对绿化面积逐地逐块进行检验验收,对验收结果和相关的管护方法根据计划设计的要求进行考评。

验收合格的,市政府根据和实施载体签署的协议对其进行奖励,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验收不合格的限期完善,确保按计划要求建设好绿色通道  3体会  环城路是城市的第一形象和窗口,区位主要,地位特殊,搞好环城路绿化意义重大加强沿路生态建设,道路两侧建设成高标准绿色通道,必需将经济林和景观林有机结合,既考虑景观生态又考虑百姓增收,从而将环城路建设成景观大道、生态大道、形象大道  3.1土地流转必需到位  土地是绿化的基础,更是环城绿色通道建设成功的前提因为环城路在城郊,战线长,包括乡镇和单位多,包括户数多、人口多如靠一村一组、一家一户,各自为政建设绿色通道,建设速度、质量、效果难以确保,必需将土地流转过来,集中计划、分段建设、统一管理[3]  3.2计划设计必需到位  要根据“因地制宜、科学计划,景观林和经济林相结合,突出关键、分段计划”等标准搞好计划设计;要聘任专业单位、专业人员进行计划设计;要依据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进行计划设计,计划设计既要符合绿色通道的建设要求、有共性,更要能反应地方特色、有个性  3.3载体落实必需到位  土地和资金是环城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的两大难题,而资金是最大的难题要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主动吸引各类资金投向环城公路绿色通道建设。

要在重视政府导向投入、企业主体投入的同时,突出社会资金广泛投入,经过明晰林权,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地块,进行公开招标,落实实施载体,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环城路绿色通道建设和管理[4]  4参考文件  [1] 施忠华,唐季云,施益明.通州市绿色通道工程杨树扦插育苗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21(5):110111.  [2] 张爱礼,张伟,赵正龙.高邮:绿色通道有创新[J].林业,2021(20):34.  [3] 吴希从.绿色通道 南通林改的丰产田[J].国土绿化,2021(11):3637.  [4] 戴冬荣.环城森林建设和经营策略的思索[J].湖北林业科技,2021(5):4143.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