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基础与统计实务试题模拟题

wuy****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3.01KB
约14页
文档ID:129705441
统计基础与统计实务试题模拟题_第1页
1/14

  2009年统计基础与统计实务试题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D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B 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C该市所有自行车 D 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3通过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B )A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普查4 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5%,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C )A 66.97%              B  105.03%  C 93.14%              D  92.78%5 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C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6、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C    )。

A人口出生率                     B  产值利润率   C恩格尔系数               D  工农业产值比7、某市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某一种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D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8、时间数列的项数是9,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  A    )个A 8        B 9         C 10        D 79、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A )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10、由省及省以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和协调的统计调查方案是(C )A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B部门统计表制度  C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D人口普查11、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B )A  3个大类 6个中类     C  6个大类,6个中类 B  3个大类 16个中类    D  6个大类,16个中类12、在经济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 B )A 重点调查  B 全面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13、对房地产业总产出进行核算,应属于哪类核算单位进行核算( C )A 建筑业  B 工业 C 盈利性服务业   D 非盈利性服务业14、能源消费量的统计核算原则为( B )A 谁购进 谁统计    B 谁消费 谁统计     C 谁管理 谁统计   D  谁加工谁统计 15、下列项目属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的是( B )A 专利权 B 商誉  C 非专利技术 D 土地使用权 16、劳动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A 社会经济现象 B 劳动工资 C 劳动经济现象 D 劳动力资源配置17、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对象是( C )A 基本建设项目 B 企业事业单位 C 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工程 D 主题工程1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19、总量指标是用( A  )表示的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20、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 说明了( B    )A、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B、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D、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1.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D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2.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3. 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5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A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 普查4.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   )   A 简单分组  B 复合分组 C 按品质标志分组  D 以上都不对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 520     B 510   C 530     D 5406.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2%,实际提高6%,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  )A 103.9%     B 3%       C 4%       D 3.9%7.统计指标反映的是( A ) A 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B 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C 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D 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8.某造纸厂2004年产量比2003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 ,则该厂2004年产品单位成本( C)A减少6.2%        B 增加12.9% C 减少5.15%   D增加1.75%9.平均发展速度是(  C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10.若某商品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A   )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11.某商品的100件样品中,测得的优质品为98件,则样本优质品成数为( B)   A100%   B 98%    C 2%    D 无法计算12.每10年进行两次的普查为( A   )   A 经济普查  B 农业普查 C 人口普查 D 工业普查13.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房地产业属于( C  )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附加产业14.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A 产业活动单位隶属于法人单位   B 没有关系 C 法人单位隶属于产业活动单位    D 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不能一致。

15.  收入法增加值的构成包括( C   )  A 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报酬  B 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C 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D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16.反映企业的收入、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的财务统计是(  B  )     A 企业资产负债  B企业损益 C 工资和福利 D增值税17.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12000人,就业人数为380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 D )     A  31.58%   B 68.42%   C 64%  D 24%18.商品住宅按照用途可以划分为普通住宅、( A )、别墅和高档公寓     A 经济适用住房  B 单身宿舍 C 简易住宅  D 居民房19.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是( D )     A 展览费 B 利息净支出  C 运输费 D 劳动保险费20.  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 A )     A 谁购进 谁统计 B 谁管理 谁统计 C 谁销售 谁统计 D 谁消费 谁统计  调查单位和调查对象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D)A.每一工业企业中的每个职工 B.每一工业企业中的厂长   C.每一工业企业中的每个车间 D.每一工业企业   1.劳动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经济现象 B.劳动工资     C.劳动经济现象 D.劳动力资源配置2.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对象是(    )  A.基本建设项目 B.企业事业单位 C.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工程 D.主题工程   3.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4.总量指标是用(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5.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说明了(    )A.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B.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D.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2.在经济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    )。

A.重点调查 B.全面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3.对房地产业总产出进行核算,应属于哪类核算单位进行核算(    )  A.建筑业 B.工业  C.盈利性服务业 D.非盈利性服务业    4.能源消费量的统计核算原则为(    )  A.谁购进 谁统计 B.谁消费 谁统计 C.谁管理 谁统计 D.谁加工 谁统计   5.下列项目属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的是(    )  A.专利权 B.商誉   C.非专利技术 D.土地使用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2、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B、C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协调职能3、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A、B、D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就是组平均数4、平均数的种类有( A、D、E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C、E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6、按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来划分,统计指标可分为(B、D、E)A 数量指标    B 总量指标  C 质量指标  D 相对指标   E 平均指标7、经过批准或者备案的合法统计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法定标识包括(A、B、C、D、E )A 表号 B 制表机关 C 批准机关 D 批准文号 E 有效期截止时间8、流动资产包括(A、C、D)A 现金和存款 B长期投资 C 应收及预付款 D存货  E递延税项9、下列人员属于工业企业按工作岗位分组类别的有(A、B、C、D、E)A 工人   B工程技术人员   C管理人员   D学徒   E服务人员    10、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范围包括固定资产的(B、C、D、E )A 大修理 B 全部更新 C 改建 D 扩建 E 新建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B、C )    A、国内生产总值        B、社会商品零售额   C、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D、年末人口数          E、年平均人口数2、下列分布数列的类型( B、C、E ) 按体重分组(公斤)学生人数(人)52以下52—5555—5858—6363以上2839685324合计212A 品质数列     B 变量数列    C组距数列   D 等距数列    E 不等距数列 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从总体看,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

这个数字资料为( C、D、E )  A 总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质量指标  D 相对指标  E 时点指标4、假定某种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20.3%,则可以说明( A、D )  A 某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20.3%  B 某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超过20.3%  C 某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低于20.3% D 总体上,零售物价上涨了20.3% E 总体上,零售物价上涨了120.3% 5、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A、B、C、D、E )  A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t) B极限误差的大小  C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的不同     D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    E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条件6、我国现行的报表制度分为(C、D、E )  A循环性普查制度    B 特殊性普查制度  C 周期性普查制度   D 经常性调查制度   E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7、我国习惯性称的工业为哪三个行业门类的统称( B、D、E )  A 建筑业    B 采矿业     C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D 制造业     E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我国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方法有(C、D ) A 工厂法 B 产品法 C 生产法 D 收入法 9、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 ) A 实际到达本单位   B 经过验收、检验    C 办理完入库手续 D款项已经支付    E必须是一次能源 10、工资总额构成的有( A、B、C、D )  A 计时工资  B 计件工资  C 奖金  D 津贴和补贴  E 出差伙食补助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是先于统计工作而发展起来的(×)2、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3、复合分组就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并列分组(×)4、相对指标必须是同类现象的指标相比(×)5、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简单序时平均数(√)6、总指数最主要的作用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7、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各级普查机构组织实施(√)8、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产业活动单位的必备条件(×)9、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   10、用作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可视为原材料投入(×) 1、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2、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4、质量指标是反映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指标(× )5、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 )6、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 ×)7、随机原则又称为等可能原则( √ )8、县级以上政府统计局可以根据相关法规文件,制定地方法规,对其管理权限内的各种地方统计调查制度进行管理。

√)9、统计上将法人企业规模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 √ )10、盈利性服务业单位通常情况下是指收支相抵还有盈余的单位( × )计算题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成 绩学生人数(人) 频率(%)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61247.5 com15.037.530.0010.00 合 计40100.00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3、在4000件成品中按不重复方法抽取200件进行检查结果有废品8件,当概率为0.9545(t=2)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    废品率的范围:4%±2.7%    废品数量区间:4000×1.3%-4000×6.7%   52-2684、某项目总投资为3500亿元,项目投产后,平均每年实现利税额1000亿元。

试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回收年限投资回收年限=3500/ 1000=3.5 年改项目投资回收年限为3.5年5、某公司2006年12月8日成立,从业人员28人,12月12日录用9人,12月28日解聘6人,试计算该公司12月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和全年平均人数(1)12月平均人数=12月每天是由人数之和/12月日历日数=【28*4+(28+9)*16+(28+9-6)*4】/31=27 人    全年平均人数=27/12=2 人1、有两种水稻品种,分别在五块田上试种,其产量如下:甲品种乙品种田块面积(亩)产量(公斤)田块面积(亩)产量(公斤)1.21.11.00.90.86004954455404201.51.41.21.00.9840770540520450要求:(1)分别计算两品种单位面积产量2)假定生产条件相同,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宜于推广 1、解:x=产量\面积=x·f \ f2、某建筑公司当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500千元,其中:装饰产值500千元,安装工程800千元,各项工程的间接费率3% 、计划利润率为5%、税率为7% 计算该企业的总产出2(1500+500+800)×(1+3%)(1+5%+7%)3、某企业期初资产总额1200万元,负债总额48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720万元,该企业本期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5万元,存人银行. (2)将资本公积30万元转增资本. (3)以银行存款5万元预付采购材料货款. (4)以银行存款归还长期借款25万元. (5)根据销售合同预收A公司货款9万元,存入银行. (6)经股东大会批准决定,应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20万元.计算企业期末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200+15+5-5-25+9=1199万 期末负债总额=480+15-25+9+20=499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720-20=700 或: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199=499+700 4、根据下列资料计算某地区第四季度就业人口数占劳动力资源数的平均比重。

日 期9月30日10月31日11月30日12月31日就业人口(万人)劳动力资源人口(万人)280680285685280684270686  5、某地区1996年——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如下:(12分)年  份19971998199920002001国民生产总值(亿元)40.945.11 68.55861.9 发展速度(%)环比—110.3 151.8584.67 106.72 定基— 110.3167.84 141.81 151.34增长速度(%)环比—10.351.84 -15.33 6.72 定基—10.3 67.48 41.81 51.34 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单项选择题1.居民用多于基期15.5%的货币额只能购买多于基期5%的商品量,因为物价( )  A.上涨3.1% B.上涨10.5%   C.上涨10% D.下降10.5%2.国有绝对控股是指国家资本或股本所占比例( )的企业  A.大于50% B.大于或等于50% C.大于51% D.49%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  A.都是大于100%算超额完成计划 B.都是小于100%算超额完成计划  C.大于100%还是小于100%算超额完成计划应根据现象的性质方面来确定  D.多数情况下是小于100%算完成计划6.在标志变异指标中,能相对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 B.全距   C.平均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7.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是( )  A.展览费 B.利息净支出 C.运输费 D.劳动保险费 8.下列各项中,( )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  A.病假工资 B.劳动竞赛奖   C.见习工资 D.讲课费9.以某市国有工业企业为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的所属行业是( )  A.变量 B.不变标志 C.变异标志 D.统计指标 10.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则总体单位是( )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3.统计的涵义一般是指().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科学 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14.肉类总产量是指()  A.毛重 B.去掉皮毛的重量  C.去掉头、蹄、下水后的带骨肉的重量 D.去掉头、蹄、下水和骨头后的重量15.作为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变形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其权数一般是()。

  A.p1q1 B.p0q0 C.pnqn D.w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负担系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被扶养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 B.被扶养人口与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比例  C.被扶养人口与14-65岁人口的比例 D.被扶养人口与15-65岁人口的比例 2.投资效益指标反映了( ) A.投资活动的规模 B.投资活动的成果 C.投资成果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D.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 3.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基础是( )  A.产品生产总量 B.产品销售总量   C.产品库存总量   D.产品消耗总量4.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 )  A.总和 B.总差 C.连乘积 D.连除商5.原材料能源消费的核算原则为( )  A.谁购买谁统计 B.谁支配谁统计 C.谁消费谁统计 D.谁管理谁统计 6.非盈利性服务业产值按( )计算。

  A.全部经营收入 B.全部经营支出 C.收入与支出的差额 D.提供服务的总费用 7.以各个工业企业为调查单位,所有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数量指标 E.质量指标 8.平均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中的平均数是(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9.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 )进行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  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 10.统计指标按其时间标准不同可分为( )  A.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基期指标和报告期指标 D.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2.确定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一般要求( )  A.间断 B.重叠 C.不等 D.间断或重叠3.将某地区30个商店按零售额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分配数列,其变量值是( )。

  A.零售额 B.商店数 C.各组的零售额数值 D.各组的商店数 4.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5.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最基本的特征是( )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差异性6.( )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A.及时性 B.完整性 C.连续性 D.真实性7.综合反映不能同度量的多种事物动态变化的相对指标为( )  A.总指数 B. 个体指数  C.综合指数 D.平均数指数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  A.汇兑净损失  B.无形资产转让收入 C.利息净支出 D.汇兑手续费 9.原材料能源消费总值的计算方法是( )  A.实际消费量*计划价格 B.实际消费量*实际购进价格  C.计划消费量*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价差 D.实际消费量*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价差10.某工业企业去年某产品年产量20万件,其年末库存量为5万件,年产量和年末库存量( )。

  A.都是时点指标 B.都是时期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多项选择1.在医院总体中,医院所数(A)、医院职工人数(B)和病床张数(C)三个指标( )  A.都是总体单位总量 B. A是总体单位总量,B、C是总体标志总量  C.都是总体标志总量 D.B是总体单位总量,A、C是总体标志总量2.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3.可以多次周转使用的原材料能源,在统计消费时( )  A.按新料的第一次投入使用进行统计 B.每周转一次,就统计一次  C.按周转量进行统计 D.按每次消费量进行统计5.抽样调查抽取调查单位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6.若单位成本下降,总成本不变则销售量指数( )。

  A.增长 B.降低 C.不变 D.与单位成本下降幅度一致7.某商店计划规定本年费用水平比上年下降4%,实际下降了6%, 则该商店的费用水平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50% B.97.92% C.102.1% D.101.9% E.98.1% F.66.7% 8.反映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是( )  A.质量指标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平均数指数 9.由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用以加权的权数为( )  A.时期长度 B.时点长度 C.间隔长度 D.指标值项数 10.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 )  A.迁入率-迁出率=净迁入率 B.迁入率+迁出率=净增迁率  C.迁入率+迁出率=总迁移率 D.迁入率-迁出率=总迁移率11.累积增长量等于( )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   D.逐期增长量之差12.某地区总人口数为P,其中15岁以下人口数为P1,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人口数为P2,则该地区文盲率为( )。

  A.P2/P*100% B.(P2+P1)/P*100% C.P2/(P-P1)*100% D.P1/P*100% 13.若价格指数下降,销售额指数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D.为零14.库存是反映( )的原材料能源的数量指标  A.一个时期   B.一个时点 C.加工使用 D.购入15.用p表示产品价格,用q表示产品产量,则    综合反映( )  A.产品价格和产品产量变动的绝对额 B.产品产值变动的绝对额  C.多种产品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额 D.多种产品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额1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业务税金及附加的是( )  A.资源税 B.所得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营业税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 )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和综合汇总  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2.下列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统计指标包括( ) 。

  A.应付工资总额 B.应付福利费总额   C.固定资产折旧 D.银行借款 E.应交增值税3.以下属于工业生产用原材料能源消费的有( )  A.生产本企业产品使用的原材料能源 B.制造产品包装箱使用的原材料能源  C.新产品试制使用的原材料能源 D生产性修理活动使用的原材料能源E工业性作业使用的原材料能源 4.将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为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共5个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成绩是80分的学生应归入70-80分这一组 B.第一组的假定下限是50  C.相邻组组限是重叠的 D.第三组组中值为75 E.该数列是等距数列5.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  A.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B.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E.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  C.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6.乡镇的口径范围不包括( )。

  A.乡 B.城关镇 C.非城关镇 D.城市街道办事处 E.工矿区7.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  A.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 B.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单位 C.统计分组应有分组标志  D.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  E.统计分组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分”,对总体而言是“合”8.人口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包括( )  A.对人口情况进行统计调查 B.提供人口统计资料  C.进行统计监督   D.进行人口统计分析   E.进行人口统计预测9.下列属于非盈利性服务行业的有( )  A.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 B.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C.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D.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E.公共设施服务业10.动态平均分析指标有( )  A.平均发展水平  B.平均增长量 C.平均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反映经济适用房特点有( )  A.国家统一下达计划 B.国家统一分配  C.免收土地出让金 D.主要销售给中低收入家庭 E.由住房单位自行建造3.生产活动统计的内容按统计的形态可分为( )  A.实物量统计 B.投入量统计 C.价值量统计 D.服务量统计 E.产出量统计 4.下列人口统计指标中的时期指标有( )  A.出生率 B.年未人口 C.年人口增长率 D.离婚率 E.成人文盲率 5.按其实施围划分,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 )  A.基本统计指标体系 B.国家统计指标体系  C.行业(或部门)统计指标体系 D.地方统计指标体系 E.基层单位的统计指标体系 6.计入中间投入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  A.与总产出的计算口径一致 B.本期消耗的外购货物(非固定资产)  C.本期购入的货物 D.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  E.本期消耗的外单位提供的服务7.单位从业人员的统计范围中不包括( )。

  A.乡镇企业人员 B.外籍雇员 C.大专院校实习生 D.私营企业人员 E.企业内部退养人员 8.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统计内容的是( )  A.从业人员统计 B.劳动报酬统计 C.劳动时间利用统计D.劳动安全统计 E.劳动争议统计 9.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 ).  A.标志 B.数量标  C.指标   D.数量指标 E.变量 F.连续变量10.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驻生产单位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其中包括()  A.全部货物的价值 B.全部服务的价值 C.固定资产折旧价值  D.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E.生产活动的新创价值11.人口统计资料来源于( )  A.人口普查 B.人口抽样调查 C.人口重点调查 D.人口的经常性登记 E.人口典型调查 12.建筑业总产值的组成部分为()  A.建筑工程产值 B.设备安装工程产值 C.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  D.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E.被修理房屋本身的价值13.下列平均数中属于数值平均数的有(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14.计时工资中应包括()  A.职务工资 B.基础工资  C.岗位工资 D.专业技术等级工资 E.见习工资15.属于同一个总体数值之比的相对指标有( )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1.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主要特点有( )  A.统一性 B.规范性 C.强制性 D.稳定性 E.可比性 2.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确定性变量 D.随机变量 E.可变变量 3.时间数列的特征主要有( )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不规则变动 D.随机变动 E.周期变动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1 D.定基发展速度减1   E.逐期增长量分别除以基期水平5.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就可计算( )。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水平 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D.各期逐期增长量 E.累计增长量 6.原材料能源统计可从数量方面反映( )  A.生产资料消费 B.生活资料消费 C.生产资料储备   D.产品数量 E.产品产量7.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 )  A.综合指数 B.平均数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整劳动力的范围?( ) A.男子18-45周岁 B.男子18-50周岁 C.男子18-60周岁 D.女子18-45周岁 E.女子18-50周岁 9.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B.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D.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E.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10.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四次人口普查数 B.某厂近5年钢铁产量 C.某市近5年企业数  D.某商店各季末商品库存量 E.某商店1999-2000年商品销售额11.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 )。

  A.统计设计 B.统计预测与决策 C.统计调查   D.统计整理 E.统计分析12.时期数列的特点是 )  A.指标数值有可加性 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取得 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  13.平均数指数( )   A.是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总指数 B.是计算总指数的唯一形式  C.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D.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指数形式 E.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 14.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A.商品零售额 B.职工人数 C.计划完成百分数 D.合同履约率 E.企业经济类型 15.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2.9533亿人这是一个()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时期指标  D.时点指标 E.质量指标   F.数量指标1.下列项目中属于财务费用的有( )。

  A.诉讼费和咨询费 B.利息净支出 C.汇兑净损失 D.教育费附加 E.技术转让费 2.法人单位一般包括( )  A.企业法人 B.事业单位法人 C.机关法人 D.集团法人 E.社会团体法人 3.价值量统计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可采用( )计算  A.现行价格 B.不变价格 C.可比价格 D.浮动价格 E.批发价格 4.收入法的增加值是( )之和  A.固定资产折旧 B.劳动者报酬 C.生产税净额 D.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E.营业盈余 5.原材料能源统计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 )  A.平均指标 B.价值量指标 C.实物量指标 D.综合指标 E.变异指标 7.以下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A.历年银行储蓄存款余额 B.历年产值与利润   C.各月末职工人数  D.各商品销售量 E.历年粮食库存量 F.历年人口总数8.下列种植方式当中,哪些情况下不同作物的播种面积应按比例分别折算,各种作物播种面积之和等于所占耕地面积?( )。

  A.间种   B.套种 C.混种 D.复种   E.补种9.某市2001年职工平均工资为2万元,平均实际工资为1.9万元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说明物价上涨 B.说明物价下跌 C.说明物价没有变动  D.由于物价上涨,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只有1.9万元  E.由于物价下跌,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只有1.9万元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年末人口总数 B.钢材库存量 C.粮食产量  D.高等学校招生人数 E.工业总产量 F.农业机械拥有量。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