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重新研读

daj****de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77KB
约5页
文档ID:217350523
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重新研读_第1页
1/5

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重新研读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已经完成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总体 性批判,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较倾向于自然,而 较少的关心政治,由此他在《德法年鉴》时期试图站在费尔 巴哈的立场上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即所谓现实的自 然界和现实的人的立场上—、对宗教的世俗基础进行批判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已经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因此他 说:“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 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费尔巴哈对宗教神学进行了人本主义的批判,又把思辨 哲学看成是宗教的理性表达方式,即黑格尔哲学是宗教神学 的最后一根理性支柱,如果站在黑格尔的立场上,即站在宗 教神学的立场上,虽然青年黑格尔派曾对宗教进行批判,但 依然没有脱离神学的立场,马克思认为只有费尔巴哈超出了 思辨哲学,他对宗教神学及一般哲学进行的批判转移到所谓 现实的自然界和现实的人的立场上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 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 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马克思站在这一立场上,但他 提出了更为重要的任务,即对宗教的世俗基础进行批判,“人 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 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 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马克思认为如果宗 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那么对宗教的 批判也即对世俗基础本身联盟进行批判费尔巴哈的贡献在 于他把宗教、神学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归结于人和人的世 界,而马克思认为人的世界本身应该受到批判,“真理的彼岸 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 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 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 国的批判变成了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 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马克思站在费尔巴哈的立场上要求把宗教的神圣本质 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宗教的幻觉、狭隘性以及其所设立的 颠倒的世界只不过是世俗基础本身的狭隘性,本身的颠倒二、德国的历史性历史如何在其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不同民族的历 史性如何得以确定?马克思在1843年从唯心主义转变为费 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时对此作了独特的阐述马克思通过对德国的特殊的历史环境和传统来确定德 国本身的历史性马克思说:“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 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 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 国进行的”,原本即现实社会,副本即哲学,德国人自近代以 来所发生的变革全是在哲学中进行的,所以“如果想从德国的 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 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

“即使我否定了 1843年的 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 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把握德国历史性的核心不是去批 判德国的现实,尽管德国的现实理应受到批判,但如果只关 心德国的现实,那么它必然低于批判水平,必然犯时代错误, 不会处在时代的焦点,对德国的批判不是对德国的现实而是 哲学马克思之所以提出要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正是在 于他要使他的思想集中到本世纪问题所在的核心,“正像古代 各民族是在想像中、在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一样, 我们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 我们是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当代的历史同时代人 德国的哲学史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延续因此,当我们不去 批判我们现实历史的未完成的著作,而来批判我们观念历史 的遗著一一哲学的时候,我们的批判恰恰接触到了当代所谓 的问题之所在的那些问题的中心三、德国革命和解放的性质马克思通过确定德国的历史性来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这个批判不是联系着原本,而是联系着副本,即联系 着德国哲学进行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 系统、最丰富和最终的表述,” “德国人那种置现实的人于不 顾的关于现代国家的思想形象之所以可能产生,也只是因为 现代国家本身置现实的人于不顾,或者只凭虚构的方式满足 整个的人。

德国人在政治上思考其他国家做过的事情德国 是这些国家理论上的良心其他国家即英国和法国,马克思 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是现代国家理论和政治理论的最后的和 最高的形式马克思得出两个层面的东西,其一是德国现实,其二是 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和法哲学即政治解放的层面马克思对 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批判意味着对现代国家进行批 判,德国的国家学说的现状表现现代国家的未完成,表现现 代国家机体本身的缺陷黑格尔的法哲学只不过是现代国家 的理论表现,如果黑格尔的法哲学存在缺陷,意味着现代国 家本身的缺陷马克思对德国的政治状况和法国的政治状况做比较,发 现德国根本不可能进行政治革命,“在德国,任何一个特殊阶 级所缺乏的不仅是能标明自己是社会消极代表的那种坚毅、 尖锐、胆识、无情同样,任何一个等级也还缺乏和人民魂 魄相同的,哪怕是瞬间相同的那种开阔胸怀,缺乏鼓舞物质 力量去实行政治暴力的天赋,缺乏革命的大无畏精神马克 思认为政治解放的前提是要有社会消极的普遍代表和社会 积极的普遍代表,在这一对立中才能有所谓政治解放的前提 和条件在和法国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德国的资产阶级根本不可 能承担政治革命,不可能进行政治解放。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