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课《食用菌》教学设计

xia****ia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51KB
约5页
文档ID:157286237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课《食用菌》教学设计_第1页
1/5

六年级上册第4课《食用菌》 课型:观察课 教材分析: 《食用菌》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中的一课本课是按照“探究蘑菇的生长环境,观察蘑菇的生长环境——交流有关食用菌的资料——了解蘑菇的繁殖特点,识别有毒蘑菇”的思路编写的这是在学生菌世界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不断扩大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 了解食用菌的种类,能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 课堂环境下蘑菇等菌类实物资源的局限性,使学生从感官上对食用菌进行观察与了解受到限制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措施: 重点是进行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一是要学生尽量利用好身边资源,从市场等地方搜集种类尽可能多的食用菌;二是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突破课堂活动中观察类资源的局限性,从多角度、多场景中进行观察认知;三是在教学形式上,以活动为主线,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成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①能通过实物、互联网资源及其它信息源,认识更多的食用菌②能通过实物观察、互联网资源,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2.过程方法目标:①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食用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基本形态特征②亲身经历科学调查、观察、查阅和整理资源等科学探究的过程③能对网络信息、其它信息源的信息进行有效获取与加工,进而建构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②学会分享、欣赏他人的研究成果③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方法: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活动为主线”的原则,本课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讲授法、谈话、讨论法此外,在每个活动环节,充分发挥互联网搜索的大信息量、即时查寻、媒体形式多样等优势,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活动中的技术支持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活动准备:师生利用“百度搜索”、图书查阅等形式搜集尽可能丰富的教学资料;收集平菇等一种或几种食用菌,准备放大镜和镊子等观察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之前,同学们已经通过访问、上网等方式了解到一些有关食用菌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共同来梳理一下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

二、探究过程 1、活动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摆放、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每个同学在整理资料的同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本课必须依靠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课前准备活动是否充分、有效直接决定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否能够得以突破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生成 2、组织交流 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 交流主要内容: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 学生:(1)下雨后的粪堆旁边(2)下雨后的草丛中 (3)在腐败的木头上泼上水后也能长出不少伞状的蘑菇 (4)长期遮阴的地方容易长出蘑菇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呈现真实的蘑菇生长环境 3、小结:蘑菇生长在潮湿、阴凉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前搜集整理资料,将零散的信息经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梳理,使学生对蘑菇的生长环境有较为明确的认识3、组织观察,认识蘑菇的结构,认识蘑菇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蘑菇的外部结构,观察蘑菇各部分的特点及内部结构特别注意: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蘑菇,特别是从野外采到的蘑菇观察完毕,必须要洗手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准备好的几种蘑菇学生讨论交流一段时间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结果。

生:蘑菇的上面长着盖,下面长着长长的柄,在盖的下面长有很多褶有的盖是圆的,有的盖是半圆形的教师指导学生将菌柄用镊子剥开,观察菌柄内部结构,并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结果生:撕开后,能看到很多丝状的东西顺着撕开比较容易师:大家看到的菌柄中的丝状物就是菌丝,顺着菌丝就能很容易的把蘑菇剥开请同学们交流并总结蘑菇的结构特点生:蘑菇上面长着盖、下面有柄、里面长着菌丝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蘑菇外部结构教师小结:成熟的蘑菇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丝以及地下菌丝教师提出问题:蘑菇是靠哪个部分吸收养料进而生长的?生:菌柄、菌丝、地下菌丝教师小结: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进行生活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于简单工具,学生对常见的、容易收集到的几种食用菌进行观察,借助于课本资料及教师提供的课件图片,认识并说出蘑菇的外部结构名称从感性认识过度到对蘑菇的一般性结构特点的认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4、指导学生了解蘑菇的繁殖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将采集到的成熟的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有什么发现?(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口鼻尽量远离白纸,以防蘑菇孢子吸入口鼻)学生:有很多微小的颗粒落到纸上很小,必须用放大镜看。

师:它像不像植物的种子?学生:像师:这就是孢子,蘑菇依靠孢子进行繁殖还可以利用菌丝进行繁殖,就像有的植物既能用种子繁殖,也能用植物体的其它部位繁殖一样用多媒体展示蘑菇的孢子生殖过程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由动手实验观察,通过课前查阅互联网,更进一步了解蘑菇的特点——蘑菇是靠“孢子”繁殖的 5、指导学生识别有毒蘑菇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食用菌》,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叫做食用菌呢? 生:不能 教师:请举例说明 生:在粪堆旁边长出来的蘑菇脏,不能吃不是买来的蘑菇不能吃不能随便从野外采集蘑菇 6、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图片,结合课本资料卡教授给学生辨别有毒蘑菇的方法 一看颜色 有毒蘑菇颜色鲜艳,有红、绿、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二看形状 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有毒蘑菇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盖厚实,菌柄上有菌轮,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三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柄,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后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四闻气味 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设计意图:利用资料卡,结合实景画面科学明了的优势,进一步增长学生识别有毒蘑菇的知识和经验7、认识各种各样的食用菌 在学生进行实物观察之后,教师给学生展示蘑菇的图片资料,丰富学生的观察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部分食用菌图片,让学生抢答,说出名称 双胞蘑菇、香菇、金针菇、平菇、羊肚菌、蒙古口蘑 设计意图:利用多幅彩图,让学生充分感受每种常用食用菌的外表形态,体验食用菌的丰富多彩,了解食用菌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生抢答,实现师生间基于信息的交流互动8、 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蘑菇的结构特点、繁殖方式、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及很多的食用菌,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知识三、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一:到菇农家里采访,了解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试着学习养殖少量蘑菇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菇农,根据菇农要求进行采访和学习) 拓展活动二:在雨后寻找蘑菇,有条件的可以拍下照片(附以说明,如名称、采集地、采集时间、环境条件等)或进行脱水后制成标本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引起中毒及其他不安全事件)设计意图:学生可利用以上条件,进一步了解食用菌的生长、繁殖条件,以此锻炼学生的观察、交流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板书设计:4、食用菌蘑 菇 的 组 成: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种类繁多 颜色各异有毒蘑菇的识别:颜色、形状、分泌物、气味。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