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七

细水****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21KB
约4页
文档ID:158910205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七_第1页
1/4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七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泊船瓜洲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瓜洲,教师随机画画简图  (2)泊,教师提示注意字音与字意的联系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王安石的诗,  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王安石与江苏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王安石的父亲在江苏南京当过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过的,因此他把南京当作第二故乡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就是王安石接到圣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写下的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一水间(jiagrave;n)数(shugrave;)重(choacute;ng)山照我还(huaacute;n)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解决前三个读音mdash;mdash;理解第一句  借助简笔画理解[  (2)解决第四个读音mdash;mdash;理解第二句  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进行理解明月下,遥望家乡,自然想回家:huaacute;n)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3、品读,深化理解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A、、瓜洲隔着宽阔的长江,中山距离京口相当遥远,但在诗人笔下那家乡似乎离得很近,这是为什么?  B、为什么寄希望于明月将自己照着返回家乡?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之思乡心切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师描述情境:皓月当空,微风拂面,远眺家乡,诗人的心儿早已飞回故乡故乡的美景仿佛宛在眼前他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进行描述  2、引导学生将想象与现实作对比,体会诗人思乡且无奈的内心  3、有感情朗读配乐朗读熟读成诵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绿字  1、王安石写诗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是王安石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入、满)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绿字比一比,绿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绿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  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红杏枝头春意()旺、闹、浓)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4。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