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97KB
约16页
文档ID:169523571
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1/16

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一分册•食管癌和贲门癌》(1) 症状吞咽食物时有哽咽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 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 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骨痛等 症状提示有远处转移的可能2) 体征① 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②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 征,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 可能3) 辅助检查① 内镜检查:是食管癌诊断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食 管癌的定性定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作用② 血液生化检查对于食管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 CEA、SCC、CYFRA21-1、CA199、CA125 可能对食管癌、贲门 癌的诊断有意义③ 影像学检查食管造影检查:是可疑食管癌患者影像学诊断的首选, 应尽可能采用低张双对比方法CT 检查:胸部 CT 检查目前主要用于食管癌临床分期、确 定治疗方案和治疗后随访,增强扫描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 率。

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脏器、腹部及颈部淋巴结 有无转移MRI 和 PET-CT:MRI 和 PET-CT 有助于鉴别放化疗后肿瘤 未控、复发和瘢痕组织;PET检查还能发现胸部以外更多的远 处转移4) 病理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经细胞学或组织病 理学检查可诊断为食管癌① 纤维食管镜检查刷片细胞学或活检阳性②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食管外病变(锁骨上淋巴结、皮 肤结节)经活检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者③ 组织学分型鳞状细胞癌:最多,约占90%;腺癌:较少见,又可分为单纯腺癌、腺鳞癌、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等4个亚型;其他:未分化癌和癌肉瘤,少见,但恶性程度高;小细胞癌:为肺外最常见的小细胞癌,易早期转移,治 疗后复发率高,预后差食管上、中段绝大多数为鳞癌,而 下段则多为腺癌5) 分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定 有重要意义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UICC, 2009版)①T分级: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高度不典型增生(腺癌无法确定原位癌);T1a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T1b 肿瘤侵及黏膜下层;T2 肿瘤侵及固有肌层;T3 肿瘤侵及纤维膜;T4a 肿瘤侵及胸膜、心包、膈肌;T4b 肿瘤侵及其他邻近器官。

②N分级:Nx 区域淋巴结无法确定;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a 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1b 3~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 6~9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3 210个区域淋巴结转移备注:AJCC建议清扫淋巴结总数不少于12个,并应记录 清扫的区域淋巴结总数③ M分级:Mx 远处转移无法确定;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备注: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腔动脉干淋巴结不属于区域淋 巴结,而为远处转移④ 分期标准:0期 Tis N0 M0;I期 T1 N0 M0;II期 T2 N0 M0;III期 T3 N0 M0;T1 N1 M0;T2 N1 M0;T3 N1 M0;W期T4,任何N, M0;任何T,任何N, Ml诊断二)中医证候诊断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06-28发布)1•痰气阻隔证:吞咽哽噎,胸膈痞满,泛吐痰涎,病情可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苔薄腻,脉弦滑2. 瘀血阻隔证:饮食难下,食入即吐,吐出物如赤豆汁, 胸膈疼痛,肌肤枯燥,形体消瘦尚可见面色暗黑,肌肤枯 燥,形体消瘦,大便坚如羊屎,或便血舌质紫暗,或舌质 红少津,脉细涩3. 阴虚热结证: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形体消瘦, 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

舌质干红少津,脉细弦数4. 气虚阳微证: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形瘦神衰,畏寒肢冷,面浮足肿舌质淡紫,苔白滑,脉弱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汤剂1. 痰气阻膈证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推荐方药:启膈散加减沙参、 丹参、 茯苓、 川贝母 郁金、 砂仁、 荷叶等加减:猫爪草、石见穿、预知子、急性子、全瓜蒌、薤 白、石菖蒲等2. 瘀血阻膈证 治法:理气散结、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通幽汤加减生地黄、熟地黄、甘草、红花、升麻、桃仁、当归、槟榔等 加减:五灵脂、海藻、昆布、贝母、瓜蒌、黄药子等3. 阴虚热结证 治法:滋养津掖,泻热散结 推荐方药:增液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玄参、 麦冬、细生地、沙参、玉竹、甘草、桑叶、天花粉、生扁豆等4. 气虚阳微证治法: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推荐方药:补气运脾方合右归丸加减人参、白术、茯 苓、当归、黄芪、熟地、山茱萸、肉桂、制附子、杜仲、砂 仁、陈皮、威灵仙、白芍、急性子等5. 对症治疗(1) 噎:人工牛黄 12 克,蜂房 30 克,山慈姑 60 克,水 红花子 30 克,共为细末,每日服两次,每次服 3 克21 天 为 1 疗程2) 吐:代赭石 30 克,生半夏 9 克,苍术 15 克。

水煎服, 每日服一剂21 天为 1 疗程3) 痛:五灵脂 60 克,没药 40 克 蒲黄炭 40 克,沉香 20 克,白芷 15 克,细辛 60 克,当归 15 克,川楝子 20 克,白 芍 20 克,元胡 20 克,共研极细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 3~5 克21 天为 1 疗程4) 梗:壁虎 30 条,天葵子 90 克,焙干研末,温开水冲 服,每日两次,每次 3 克21 天为 1 疗程二)辨证选择抗癌中成药1.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鸦胆子乳口服液、华蟾素片、消癌平片、安替可胶囊、 增生平片(胶囊)等可根据病情结合当地药物选用合适的中 药2.辨证选择中药静脉注射剂复方苦参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等可根据病情结合当 地药物选用合适的中药注射剂三)针灸治疗根据患者出现的疼痛及呕吐等不适症状,辨证选用主穴:天突、截根、双侧咽弓、双侧舌下配穴:食管上段配璇几、肺腧透心腧,食管中段配膻中 脾腧透膈俞,食管下段配巨阙、肝俞四)中医局部治疗经胃镜发现放射性食管炎或出现溃疡者,给予溃疡油治 疗(黄芪、当归、紫草、植物油)五)对症和营养支持治疗对于只能进食流食的或者,应该给予静脉营养,以维持基本能量和电解质平衡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痊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295%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270%,但V95%有效:症状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230%,但V70%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V30%2.病灶评价标准:参照 RECIST 标准二)评价方法1.证候疗效标准方法 :所有症状分为无、轻、中、重 4 级,主症分别记 0、2、4、6 分,次症分别记 0、1、2、3 分 主证:进食梗噎、呕吐痰涎 ;兼证:反酸、胸背疼痛、乏力、 大便干结症状轻中重进食梗噎进食有哽噎感,但是能进食普食进食哽噎感明显,只能进食半流食进食哽噎严重,只能进食流食呕吐痰涎偶有呕吐涎沫时吐涎沫,但数量不多 经常呕吐涎沫,质稀量多 反酸偶有吐酸饮食不慎即吐酸频频吐酸胸背疼痛NRS:1~3NRS:4~6NRS:7~10大便干结大便偏硬,1 次/日大便硬结,便难,2~3 日 1 次 大便硬结,伴腹胀,难解异常,3 日以上大便 1 次 乏力 精神不振,不喜多言;稍倦,不耐劳力,可坚持轻体力劳动精神疲乏,思睡,懒于言语,多问少答 ;倦怠较甚,勉 强支持日常活动精神极度疲乏,偶尔言语 ;四肢无力,不能坚持日常活 动2.病灶评价方法:对目标病变的评定:根据各目标病变最大直径测量值之 和的变化情况,将疗效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 SD(稳定)和PD(进展)4类:①CR为目标病变全部消失;②PR 为目标病变最大直径总和至少减少30%;③SD为病情无明显 变化,既未达PR给,也未达PD;@PD为目标病变最大直径 总和至少增加 20%。

对非目标病变的评定 :根据非目标病变、肿瘤标记物的 变化情况或有无新发病变,将疗效分为 CR(完全缓解)、IR/SD(不完全缓解/稳定)和PD(进展)3类:①CR为非目标病 变全部消失和肿瘤标记水平恢复正常;②IR/SD为1个或1个 以上非目标病变无变化和 (或)肿瘤标记水平超出正常上 限;③PD为出现1个或1个以上新病变和(或)现有非目标病 变有明确的发展迹象。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