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3 苏教版

wen****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50KB
约8页
文档ID:153796751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3 苏教版_第1页
1/8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3 苏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   2、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在xx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生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3、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思考:巴金爷爷为什么写这封新,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哪些希望?   3.讨论交流    (1)朗读正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生质疑问难   4、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感知体验 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   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4、再次默读1、2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1)学生默读、思考  2)边交流边有感情朗读:  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①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结合学生回答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感受巴金爷爷一颗心存感激的心,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②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话: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一个身体不好的87岁的老人,喜欢这种热闹吗?巴金爷爷喜欢吗?)  ……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①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②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①哪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  ②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①从今年你读懂了什么?所以巴金爷爷多么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②投影出示:……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  我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多么  ③选择一句话进行说话练习  ④相信我们此时再来读这一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  5、指导看图,加深感受,感情朗读  请同学仔细观察P108、109两幅图,看看两幅图中的巴金爷爷有什么不同?(特别是面部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1、2自然段,去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这份无限有爱。

齐读)  三、对话探究:  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xx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范读,齐读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请自由读3、4自然段)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说什么?(指名说)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  二、感知体验 对话探究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1-2自然段,看看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 (1)“面对孩子们的一大堆信,老人感到很温暖” (2)“巴金爷爷克服捏笔困难拿笔写信” (3)“巴金爷爷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乡只能以信代面”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巴金是个普通人吗?巴金是:五四以来著名作家,创作了二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十二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片小说还有许多译著,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但他却为什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呢?   3.巴金为什么而写作呢?    (1)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多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字,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的意思,,体会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的思想感情    (2)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4.巴金在心中怎样评价自己的饿一生的,同时又表达了什么希望?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为什么说自己的一生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的一生?巴金思索、追求,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理解“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3)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读巴金说的第二句话,讨论: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4)“让生命开花结果”和“实现生命的意义”是不是一回事?(“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句话就是讲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   指名读,同时出示:  ②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

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师: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献)  你对“奉献”怎么理解?你用身边的事情说一说怎么做是“奉献”?(生举例说明)  师: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读给同位听一听(评一评)  指名读,评:将感动、敬佩读出来了吗?  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用心地体会一番吧!  你还画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读(同时出示句子):  ③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师:为什么感动?(生答)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当着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巴金爷爷就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出示图):请看,这是谁?做了什么?(魏青刚、费俊龙、聂海胜的事迹)  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雷锋……)  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才会灿烂无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生齐说)开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请2-3人回答)评价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下这两句话,再次领悟生命的意义吧!师引读(配乐)  3、读完,音乐止:此时此刻,面对巴金爷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思考)  (音乐起)生说:巴金爷爷,我……  4、师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  这是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对我们的希望请你说一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巴金爷爷对我们的希望?  三、建构生成  1.不管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封信,还是你们所搜集的资料中,巴金爷爷的许多语言都是可以作为座右铭来指导我们的人生的老师就记住了两句,一句是课文中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另一句是课外的“掏出心来”。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投影出示:巴金名言,选择你喜欢的名言来读一读  2.既然你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那么读起来就更能体现其中的味道了吧!指名读  四、总结    巴金爷爷,在去年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以爷爷为榜样,伴着爷爷的希望他]踏上我们的生命旅程,绽放我们灿烂的生命之花吧!  五、作业    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同学们也谈了感受和理解,读了名言课后,我们选几条喜欢的再背一背,把它记在心上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生命开花教学反思: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交流,体会巴金老爷爷用自己的一生和对自己的评价来教育孩子们该怎样做人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很有自己的主见,并能将这些道理融入自己今后的生活中,从他们的言谈之中可以看出,学生是真正理解了巴金老爷爷的心思从课后阅读了学生们写给巴金的回信中,也可以感受到学生对巴金的敬爱,以及要以巴金为榜样,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的附送: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1 苏教版 设计理念: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可以由“解读祖国”入手,以“读”为经,以“悟”为纬,读悟结合,引领学生在读悟文本中走进文本,升华主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吟诵诗句和收集整理一些关于祖国的春联、资料,激发并丰厚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和课外资料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句和知识点  教具准备:    录音,投影(小黑板)  课前先学:    通过系列图画以及文字欣赏祖国江山,获得初步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游览过的名胜古迹,激发爱国之情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能把你的所见所闻说给大家听听吗?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引导: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伟大国家,华夏民族在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作为中国人,她是我们应该共同热爱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板书课题:1、我们爱你啊,中国!    指导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学生读文,分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指导写字: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内作业:   (1) 朗读全诗,尽量能够背诵   (2) 完成学习手册剩余题目   (3) 抄写全诗一遍   拓展延伸:    1、桂林山水________,杭州西湖________黄山、庐山________,长江、黄河________,龙井茶________,茅台酒________,江南丝绸________,景德镇陶瓷________    2、黄山的“四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桂林的“四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多处风景名胜,你能写出下列与之有关的诗句吗?      桂林:__________________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      庐山:__________________长江: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全诗。

    (2)齐读第一节,说说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4、学习第2~6节的写法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1、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练习背诵   2、背诵比赛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第三节写法,介绍连云港山水或特产     我们爱你——     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4、根据不同意思造句     骄傲:     a.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b.自豪   拓展延伸:    1、以“我们爱你啊,连云港”为题目,你想从几方面来介绍她请你简要的写下来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板书设计: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教学后记:。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