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女养成记 怎样让儿女高人一等 怎样在家教中做好“攻心”呢?既然要对孩子“攻心为上”,那我们家长也要“将心比心”才行为了让孩子“心服口服”,我以为家长最少要做好三项心理准备 第一条就是耐心攻心为上”的关键是让人心服口服,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需有足够的耐心你看,诸葛亮对孟获是“七擒七纵”,这么才真正赢得了孟获及其彝族部落的“心服” “七擒七纵”和其说充足展示了诸葛亮出众的军事才能,不如说表现了诸葛亮落实“攻心为上”战略的充足耐心没耐心,你就没法赢得他人的真心,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即便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今天这么一个时代,你想让孩子对你心服口服,没有相当的耐心绝对做不到孩子的一个坏毛病,做家长的纠正一次她就能改吗不太可能吧想让孩子养成个好习惯,你以身作则地示范一两次就够吗恐怕也不行吧因此,家长必需落实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要有足够的耐心 可是,我们也不得不认可,伴随生活节奏的加紧,大家正在变得越来越躁动,越来越没耐心包含我自己也是如此,有时本不该对孩子发怒的事还是发了火,有时本可和颜爱语地对孩子交代的事却用了严厉的语气事后反思,就知道这不是孩子不好,而是自己修养不够。
我们生活在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耐心不够几乎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对此一定要有警觉之心,不停地反省、修炼自己不要认为你对孩子有耐心就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得感激你,而应该反过来想,我们正是经过耐心地教育孩子才提升了自己的修养,我们也该感谢孩子 第二条是诚心耐心要建立在最大的诚意基础上才能“耐得住”,若没有诚心,通常来说是“耐不住”的莫非还有对孩子虚情假意的父母吗大家可能会这么问 不要认为你是孩子的父母你就天然真诚地对孩子很多家长全部会说自己所做的一切全部是“为了孩子”,可实际上真是这么吗我们的传统文化提倡孝道,这当然没错可是,在强调孝道之时,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神化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搞得普天下的父母在儿女面前似乎全部成了无私奉献的标兵,站在了道德的绝对制高点上可实际上呢正因部分家长以为自己先天地占有道德制高点,因此才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表现得简单粗暴、专制武断 我们今天做了孩子的父母,可我们也有父母只要心平气和地想一想,我们就得认可: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确因父母的不正确对待而受到过程度不一样的伤害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真的,但她们的种种毛病和这些毛病给我们造成的坏影响也是真的我以为这才是世间的真相。
今天,我们做了父母,也要先认可真相,然后用平等的真诚的心去和孩子交流 有一次,儿子的班级开家长会,一位母亲介绍她教育女儿的经验,我以为她讲得就很好她在女儿八岁时又生了二胎,是一个男孩有了小弟弟以后,女孩就感觉母亲不像以前那么关心她了,就问:“母亲,有了小弟弟以后你是不是就不再爱我了”这个母亲回复:“我爱你永远比爱你小弟弟多八年然后就坦然地说,我对你们两个肯定是全部爱的,但爱谁多一点,看你们的表现,你们谁更优异我就更爱谁假如你们全部很优异,那我最快乐,就一样爱;假如你比弟弟优异,我就更爱你;假如未来弟弟比你优异,我就更爱弟弟这么才公平这位母亲坦言,自己是有私心的,对儿女的爱不是无条件的这种坦诚是我所欣赏的家长有诚心,才能放低姿态,和孩子平等交流;你能和孩子平等交流,孩子对你“心服口服”的几率才会大大增加 第三条是同心同心讲的是父亲和母亲要在教子活动中搞好合作,相互配合当代社会到处全部讲分工合作,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在教子过程中,父亲担起父亲的责任,母亲要当好母亲的角色,二者缺一不可现在的情况是,相当多的父亲缺席家庭教育或在教子中发挥的作用严重不足这肯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近有一本新书,作者是美国的迈克尔·史密斯,她说:“母性教育是一个‘叶根’的教育,目标是达成生命的滋润、丰满;父性教育就是一个‘主干’教育,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实现生命的空中的充足伸展!传统家庭中,大多是母亲担任教育孩子的工作。
而在柔软的母爱之外,孩子缺乏的果敢、坚强、乐观、豁达等品质,则等候着父爱来填补因此,她的提议是:“不论工作多忙,全部要抽时间来陪同和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