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9)

Q**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0.50KB
约14页
文档ID:506703
2019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9)_第1页
1/14

2019 年春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一、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 XX 名,其中男生 XX 名,女生 XX 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二、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三、教材分析2019 春期正式使用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共有课文 28 篇,其中精读课文 21 篇,略读课文 7 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 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第五单元课文后没有安排语文园地,全册共安排了 7 个语文园地)全册内容共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安排了七次习作,第三组课文后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在第五单元的课文后面安排了一次习作例文欣赏,共两篇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附录部分包括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识字和写字各 250 个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学寓言、明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奇妙的大自然,走进想象世界,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寻找大自然的奥秘,走进童话世界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四、教学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 8 个专题的思想2.认识 250 个字,会写 250 个字累计认识 1500 个字,会写 1600 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五、教学措施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2、指导学生用好钢笔,写好钢笔字3、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4、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6、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7、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8、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做到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 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9、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时 授课内容及课时分配1 2.18-2.22 7开学第一课 安全教育 1 课时1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2 课时2 燕子 2 课时机动 2 课时2 2.25-3.1 73 荷花 2 课时4* 昆虫备忘录 1 课时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 春游去哪儿玩 1 课时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2 课时机动 1 课时3 3.4-3.8 7单元测试一 2 课时5 守株待兔 2 课时6 陶罐和铁罐 2 课时机动 1 课时4 3.11-3.15 77 狮子和鹿 美丽的鹿角 2 课时8* 池子与河流 1 课时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1 课时习作 看图画,写作文 2 课时快乐读书吧 小故事大道理 1 课时5 3.18-3.22 7单元测试二 2 课时9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课时10 纸的发明 2 课时机动 1 课时6 3.25-3.29 711 赵州桥 2 课时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 课时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1 课时单元测试三 2 课时机动 1 课时7 4.1-4.5 613 花钟 2 课时14 蜜蜂 2 课时15*小虾 1 课时机动 1 课时8 4.8-4.12 7习作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2 课时单元测试四 2 课时16 小真的长头发 2 课时机动 1 课时9 4.15-4.19 7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2 课时习作 一支铅笔的梦想 2 课时例文 尾巴它有一只猫 1 课时习作 奇妙的想象 2 课时10 4.22-4.28 9单元测试五 2 课时18 童年的水墨画 2 课时19 剃头大师 2 课时20 肥皂泡 2 课时机动 1 课时11 5.2-5.3 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 课时21*我不能失信 1 课时机动 1 课时12 5.6-5.10 7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2 课时单元测试六 2 课时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2 课时机动 1 课时13 5.13-5.17 723 海底世界 2 课时24 火烧云 2 课时口语交际 劝说 1 课时习作 国家大熊猫 2 课时14 5.20-5.24 7单元测试七 2 课时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 课时26*方帽子店 1 课时27 漏 2 课时15 5.27-5.31 728*枣核 1 课时口语交际 趣味故事会 1 课时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2 课时单元测试八 2 课时机动 1 课时16 6.3-6.6 6 期末复习17 6.10-6.14 7 期末复习18 6.17-6.21 7 期末复习19 6.24-6.28 7 期末复习2019 年春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一、教材简析2019 春期正式使用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共有课文 28 篇,其中精读课文 21 篇,略读课文 7 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 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第五单元课文后没有安排语文园地,全册共安排了 7 个语文园地)全册内容共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安排了七次习作,第三组课文后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 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第五单元的课文后面安排了一次习作例文欣赏,共两篇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 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附录部分包括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 250 个字、写 250 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 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二、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 250 个,会写 250 个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三、学生情况分析班上共有 XX 名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学,学习热情高,肯动脑筋,对学习语文有较浓厚的兴趣,学生识字量大大增加,语言有了明显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好词佳句,能够写简单的文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质疑和释疑的能力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对学习语文有畏难情绪对这些同学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采用多鼓励,勤检查的方式督促其认真学习四、教学措施1、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如何学会读书、思考、质疑,如何查询资料、探究讨论、表达交流,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新意识的树立从关注过程的角度出发,就会容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会给孩子宽松和谐的足以成长进步的空间,会给孩子更多的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启发2、创设情境,进行口语教学,双向互动,体现交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必须先“动情 ”,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以情激情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比较鉴别,学会质疑,学会带着问题阅读4、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按照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谨防时紧时松,出现“回潮” 5、注重有目的、有计划的上好作文指导课,丰富学生的积累,调动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五、教学课时安排周次 日期 课时 授课内容及课时分配1 2.18-2.22 7开学第一课 安全教育 1 课时1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2 课时2 燕子 2 课时机动 2 课时2 2.25-3.1 73 荷花 2 课时4* 昆虫备忘录 1 课时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 春游去哪儿玩 1 课时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2 课时机动 1 课时3 3.4-3.8 7单元测试一 2 课时5 守株待兔 2 课时6 陶罐和铁罐 2 课时机动 1 课时4 3.11-3.15 77 狮子和鹿 美丽的鹿角 2 课时8* 池子与河流 1 课时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1 课时习作 看图画,写作文 2 课时快乐读书吧 小故事大道理 1 课时5 3.18-3.22 7单元测试二 2 课时9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课时10 纸的发明 2 课时机动 1 课时6 3.25-3.29 711 赵州桥 2 课时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 课时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1 课时单元测试三 2 课时机动 1 课时7 4.1-4.5 613 花钟 2 课时14 蜜蜂 2 课时15*小虾 1 课时机动 1 课时8 4.8-4.12 7习作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2 课时单元测试四 2 课时16 小真的长头发 2 课时机动 1 课时9 4.15-4.19 7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2 课时习作 一支铅笔的梦想 2 课时例文 尾巴它有一只猫 1 课时习作 奇妙的想象 2 课时10 4.22-4.28 9单元测试五 2 课时18 童年的水墨画 2 课时19 剃头大师 2 课时20 肥皂泡 2 课时机动 1 课时11 5.2-5.3 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 课时21*我不能失信 1 课时机动 1 课时12 5.6-5.10 7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2 课时单元测试六 2 课时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2 课时机动 1 课时13 5.13-5.17 723 海底世界 2 课时24 火烧云 2 课时口语交际 劝说 1 课时习作 国家大熊猫 2 课时14 5.20-5.24 7单元测试七 2 课时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 课时26*方帽子店 1 课时27 漏 2 课时15 5.27-5.31 728*枣核 1 课时口语交际 趣味故事会 1 课时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2 课时单元测试八 2 课时机动 1 课时16 6.3-6.6 6 期末复习17 6.10-6.14 7 期末复习18 6.17-6.21 7 期末复习19 6.24-6.28 7 期末复习。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