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文本)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采用大作业的形式,共6次,其中两次为综合思考题,两次计算题,两次理论分析题,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每次5分,成绩鉴定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目的是强化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培养、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以考核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为主考核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本考核说明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本课程使用的文字主教材是由侯荣华专家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方经济学》(本科第2版);辅助教材是由刘臣副专家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方经济学导学》(本科第2版)考试内容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规定的重要内容,以本考核说明为主在教师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依据本考核说明规定的“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来把握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指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原理或与我国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和其从事经济、管理、会计、金融等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规定学生要准确记忆、深刻理解并能运用于现实经济生活。
掌握的内容:是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于这部分内容,规定学生对的理解,准确记忆,并能对相近或相关的理论进行比较了解的内容:是指西方经济学的常识知识,对于这部分内容,规定学生能知晓即可考试内容的分布:微观部分占总成绩50%左右,宏观部分占总成绩的50%左右重点掌握的内容占总成绩的75%左右,掌握的内容占20%左右,了解的内容占5%左右题型及答题规定本课程考试的形式为闭卷题型如下:1.单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限度回答这一问题时规定准确无误比重15分左右)2.多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重点理论的掌握限度回答这一问题时规定准确无误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比重15分左右)3.判断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限度回答这一问题规定只判断正误即可判断错误不得分也不扣分比重10分左右)4.配伍题:本题是针对本课程基本概念而设计的,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限度考试中的名词以基本概念、重点概念、中心概念为主所谓基本概念或重点概念、中心概念是指在西方经济学的某一领域中有相称大的涵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回答时只需将左侧的名词与右侧的内容相相应即可比重10分左右)5.简答题:检核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限度。
回答这一类问题时,规定思绪清楚,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同时对每个要点要作简要解释比重20分左右)6.计算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原理的运用限度回答时规定列出答题环节和计算公式比重15分左右)7.论述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重点理论、重点原理的掌握限度这类问题有两种:一种为进一步阐述题,通过对比分析,说明问题的实质,回答时规定一方面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基本要点,要点要完整、全面,分析时要有条理、要清楚;一种为联系实际题,回答时规定一方面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的全貌;另一方面,联系实际时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适当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最后能根据要点联系实际得出小结比重15分左右)复习的基本规定第一、全面、认真阅读教材,系统、深刻领略所学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把握重点内容、重点概念(重点内容为本后面所列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录像讲座、直播课堂及导学,只有这样才干对的地把握本课程的内容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西方观经济学自身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这也是在编写教材和录制录像中尽力注意的问题。
考试时间长度及工具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可以携带计算器及绘图工具考试时间本课程考试时间是:2023年7月7日(周六)11:00--13:00刘臣: 1,7,9,11,17章不考,复习时大家要注意第二章 供求理论一、重点名词:需求规律 供应规律 均衡价格 需求的收入弹性二、重点掌握: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2.需求的价格弹性3.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4.计算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与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三、掌握:1.交叉弹性2.供应的价格弹性3.需求曲线及其特点4.供应曲线及其特点第三章 效用理论一、重点名词: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二、重点掌握: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2.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3.正常物品与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4.计算消费者最大化效用时的产品数量三、掌握:1.消费者剩余及其衡量2.从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什么?3.拟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一、名词解释:边际产量 机会成本 边际成本 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 生产扩展线 规模报酬二、重点掌握:1.等产量曲线的特性。
2.等成本线的特性3.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4.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6.计算成本、收益和利润最大化三、掌握: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2.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特性3.长期成本曲线及其特性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一、重点名词:完全竞争 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二、重点掌握: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2.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3.斯威齐模型4.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收益曲线5.计算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产量与市场价格三、掌握:1.超额利润的变动规律2.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的特点3.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异同4.寡头垄断市场的特性四、了解:1.四种市场结构的条件2.一级价格、二级价格、三级价格3.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卡特尔和价格领袖制第六章 分派理论一、重点名词:边际产品价值 工资率 地租 利率 边际收益产品二、重点问题:1.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相比的特点2.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的均衡及其条件3.土地的供应曲线及地租的决定4.劳动供应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二、掌握:1.均衡利率的拟定。
2.准地租与经济地租的异同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重点名词:不完全信息 外部经济 科斯定理 公共物品二、重点掌握:1.外部性与资源配置2.解决外部性的对策3.科斯定理及其评述4.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派平等限度的?三、掌握:1.逆向选择及其防止2.不完全信息导致市场失灵3.产生委托代理的因素及对策第十章 简朴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重点名词: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投资乘数二、重点掌握:1.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2.佛里德曼的相对收入理论及其评述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评述4.影响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因素5.投资乘数形成的因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6.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三、掌握:1.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2.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3.影响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因素第十二章 总需求与总供应模型一、重点名词:总需求 总供应 短期供应曲线 长期供应曲线二、重点掌握:1.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2.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3.总供应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5.计算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三、掌握: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2.总供应曲线为什么根据劳动市场均衡的情况而定3.总供应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一、重点名词:失业率 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 滞胀二、重点掌握:1.失业对经济的影响2.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含义及我们为什么要阻止其恶化三、掌握:1.失业的种类2.如何防止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3.如何防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第十四章 财政理论与政策一、重点名词:财政政策 税收乘数 挤出效应二、重点掌握:1.财政政策的内容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的区别3.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4.计算税收乘数、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三、掌握:1.财政政策的职能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3.如何理解赤字预算政策4.政府增长公债发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政策一、重点名词: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 再贴现率 存款准备率二、重点掌握:1.佛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2.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3.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4.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及应用。
5.计算存款乘数、货币供应及货币乘数三、掌握:1.货币乘数的涵义与公式2.影响货币供应的因素3.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货币理论的区别4.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一、重点名词经济开放度 国际收支 汇率 对外贸易乘数二、重点问题1.资源禀赋理论2.四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形成与变化3.对外贸易乘数三、掌握1.国际收支平衡表2.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3.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4.关税与进口限额对本本进出口的影响第四部分 样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计15分请将你认为对的的答案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例: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应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二曲线的交点决定了( )A.均衡价格 B.供应价格C.需求价格 D.弹性价格参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请将你认为对的的答案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例:家庭部门是( )A.商品的消费者 B.家务的消费者 C.商品的提供者D.家务的提供者 E.生产要素的消费者参考答案:A.B.E三、判断题(每题1分,总计10分)例:均衡价格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的价格参考答案:错四、配伍题:(每题1分,总计10分)例:1.交叉弹性:是指此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彼商品价格需求量的影响限度,或彼商品价格需求量的变动对此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反映限度。
2.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五、简答题(总计20分)例:价格竞争的功能参考答案:第一,信息传递的功能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的现状与前景,表白商品的相对稀缺限度;第二,行动的刺激功能价格信号代表着公司的赚钱与亏损,影响着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价格信号引导着经济主体按其信号行事;第三,调节市场供求的功能价格的高低与商品的供求关系成反比,价格高时,商品供过于求,反之供不应求,使商品的供求关系围绕市场价格进行;第四,节约社会资源,减少成本,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六、计算题:(每题7或8分,总计15分)例:一张面值为100元的三年期的债券,每年年末可得利息10元,(年利率为10%),市场利率为8%,请问该债券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参考答案:略七、论述题:(15分)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谈市场的局限性参考答案: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的经济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其局限性,重要表现在:第一,收入分派不公第二,外部不经济第三,经济主体行为的短期化第四,宏观经济结构的失衡(请逐条联系实际阐述)李娟:请问哪几章内容是不考的?刘臣: 1,7,9,11,17章不考,复习时大家要注意。
李娟:请问这次的考试题目中有没有需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论述的题目呢?刘臣:大部分论述题没有,个别题有,但即使有图也不是很难李娟:明白,谢谢!刘臣:不客气冯俊贤:广州电大番禺分校谭丽华老师:非常感谢刘老师的指导!请问期末练习是否可以往届试题作参考呢?刘臣:可以,但不全面,建议以导学上的综合练习题为主刘臣:也非常感谢谭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冯俊贤: 好的,谢谢刘老师!刘臣:不客气冯俊贤:请问刘老师本学期论述题的分值是否调整了?番禺电大谭老师我记得仿佛上学期论述题是20分的,请问是不是这个学期调整为15分呢?刘臣:没有调整,还是本来的分值冯俊贤: 好的,谢谢!刘臣:不客气李力枝: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实用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都是对社会财富再分派,很多人对此结识局限性!!许数年前学过国民收入初次分派和再分派,知道税收(所得税)是国民收入再分派的重要手段,学了西方经济学我第一次知道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也是对社会财富再分派,联系这些年股市涨涨跌跌才理解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也是对社会财富再分派,是和平的抢劫!通货膨胀初期部分产品涨价,表白部分产品“升值”,实质是“升值”产品持有人对不“升值”产品持有人和持现钞的人的财富的和平的抢劫!此时买进生产“升值”产品公司股票是“维护”自己利益的较好手段。
当物价普遍上涨时,实质是国家对社会财富的抢劫,买进外币是“维护”自己利益的较好手段刘臣:谢谢你的支持李力枝:考试内容:我对电大学习很满意不久两年就要毕业了当初有几种选择:自考、成人院校、电大、党校假如在党政机关读党校最佳,假如还年轻,读自考最佳(我1989自考专科毕业),假如时间充足,读成人院校最佳,假如工作忙,读电大最佳假如讲学本领,与读什么学校关系不大,关键是自己过去多少年了,重翻教材,不知进步了多少年倍!假如教材不是根据电大学生具体情况讲一些较浅的理论,大家怎么学?就是这一些较浅的理论也如你说的“皮毛上的皮毛”让我们茅塞顿开:经济学离我们很近,对经济学家大论不再顶礼膜拜,对国家将要采用的重大经济行为有心理准备刘臣:感谢对电大的理解和信任高数有人大的一套经济数学很好,宏观曼昆有入门版甚好,微观斯蒂格利茨的就够了,其他的三个,对不起,说不上什么好版本,到大一点的书城问一问,营业员会给出n个版本,应当都可以用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梁小民专家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 ,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重要特点是行文简朴、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界面相称和谐,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什么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并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记录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专家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
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专家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结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两者的补充,前两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重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涉及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拟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两者之空白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性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称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
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重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少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无所谓先学哪个,一般是先学微观再学宏观,假如你想先看宏观就先把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部分看了简朴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主体,而宏观经济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刘臣:是一个体系,先学微观代阳:网上学习没有及格是否无法参与期末考试?刘臣:各位同学,今天下午的答疑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祝同学们考试取得好成绩各位老师,今天下午的答疑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祝各位老师假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