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5 5课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记住安史之乱的基本过程,知道黄巢起义的原记住安史之乱的基本过程,知道黄巢起义的原因、唐朝灭亡的过程;了解五代十国的出现因、唐朝灭亡的过程;了解五代十国的出现2、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与后期统治的不同,提高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与后期统治的不同,提高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认识统治者统治措施的重要性,知通过学习,认识统治者统治措施的重要性,知道统治者勤俭执政和重要性道统治者勤俭执政和重要性预习课本,解决如下问题预习课本,解决如下问题1、安史之乱的原因、时间、叛乱首领、结安史之乱的原因、时间、叛乱首领、结果和影响分别是什么?果和影响分别是什么?2、黄巢起义的原因、影响、唐灭亡时间黄巢起义的原因、影响、唐灭亡时间3、五代十国的实质、对社会影响、发展趋五代十国的实质、对社会影响、发展趋势是什么势是什么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武周政治武周政治(前期)开元盛世(前期)开元盛世(后期)天宝危机(后期)天宝危机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一、安史之乱1.原原 因: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李林甫:宰相专权19年,口蜜腹剑 v杨国忠:专权、贪得无厌,身兼十余职 v高力士:宦官干预朝政v安禄山:三镇节度使,重兵在握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755年安禄山、史安禄山、史思明思明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路线图:河北南下占洛阳攻潼关逼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为帝(唐肃宗)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2、爆发爆发本为杂胡,随母改嫁后姓安本为杂胡,随母改嫁后姓安早年浪迹边疆从商,早年浪迹边疆从商,3030岁后从岁后从军,以英勇骁战升为平卢将军,军,以英勇骁战升为平卢将军,4040岁是为平卢节度使,岁是为平卢节度使,4949岁时岁时身兼三镇节度使身兼三镇节度使认杨贵妃为义母,但与杨国忠不认杨贵妃为义母,但与杨国忠不睦;睦;755755年在范阳起兵,称年在范阳起兵,称“大燕大燕”皇帝;皇帝;757757年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年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安禄山材料一: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方覃(材料一: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方覃(tn)怀)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旧唐书卷一二卷一二郭子仪传郭子仪传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杜甫无家别无家别材料三:安史之乱前,全国户数材料三:安史之乱前,全国户数890多万,安史之乱多万,安史之乱乱后仅剩乱后仅剩190多万余生的人民甚至多万余生的人民甚至“以纸为衣以纸为衣”3 3、影响: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材料: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材料: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2)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由盛转衰是我惹的祸吗?是我惹的祸吗?“红颜祸水红颜祸水”是导是导致唐朝灭亡的真致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正原因吗?杨玉环杨玉环统治腐朽统治腐朽宦官专权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藩镇割据战争频繁战争频繁赋役繁重赋役繁重生活困苦生活困苦连年灾荒无连年灾荒无以为生以为生农民大起义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 1、黄巢起义黄巢起义原因:原因:待到秋来九月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黄巢2.朱温建梁:朱温建梁: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唐朝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黄巢起义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更迭与分立黄巢起义黄巢起义十国:十国:五代:五代:梁、唐、晋、汉、周梁、唐、晋、汉、周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原因:原因:统治腐败,矛盾尖锐统治腐败,矛盾尖锐影响: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胜到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胜到衰的转折点经过:经过: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叛乱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叛乱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楚、前蜀、吴越、闽、南汉、楚、前蜀、吴越、闽、南汉、吴、荆南、后蜀、唐、北汉吴、荆南、后蜀、唐、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