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七上语文同步练习:8课《世说新语》二则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KB
约7页
文档ID:12580098
部编七上语文同步练习:8课《世说新语》二则_第1页
1/7

部编七上语文同步练习:8课《世说新语》二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____)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mnglng(_____)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____)跃的铁的兽 jǐ(____)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伤仲永》节选,完成小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③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④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⑤,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⑥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⑦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⑧众人矣”注)①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隶,属于②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③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④文理:文采和道理。

⑤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⑥扳:带着⑦称:相当⑧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2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未尝识书具②或以钱币乞之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④从先人还家)(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名之者谁(《醉翁亭记》)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一则》)3 . 用“/ ”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朗读停顿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一则》5 . 《伤仲永》一文,给了我们许多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述你获得的启示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县有民将出商,既登舟,伺一奴久不至舟人见其单孑①也,地复僻寂,忽发恶念,急起挤之水,携其赀②归,更诣商家击门,问商何不行商妻遣视舟,无有也问奴,奴言至舟不见主人,莫知所之也乃始以闻之县,远舟人邻比,诇③询反复,卒无状由是历年莫决至此令,因屏④人独询商妻,始舟人来问时言语情状乃若何妻云:“夫去久,舟人来击门,门未启,遽呼曰:‘娘子,如何官人久不来下船?’言只此耳。

令却屏妇,召舟人询状,其语同令笑曰:“是矣,杀人者汝,汝已自服⑤,无须他证舟人哗曰:“何服邪?”令曰:“明知官人不在家,所以扣门称娘子岂有见人不来而即知其不在乃不呼之者乎?”舟人骇服,遂正其法选自祝允明《野记》,有删改)(注释)①孑:孤独②赀(zī):钱财③诇(xing):探听④屏(bǐng):除去,排除⑤服:承认,供认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⑴更诣商家击门⑵远舟人邻比⑶卒无状⑷遽呼曰7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⑴由是历年莫决⑵岂有见人不来而即知其不在乃不呼之者乎?8 . 文中可供县令作为破案线索的是哪句话?请找出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9 .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县令有哪些特点三、对比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0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2)未若柳絮因风起(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11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撒盐空中差可拟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2 . 下面将谢道韫的话和谢朗的话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13 . 元方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②,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③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④,跑⑤号如前状前树又鸣⑥,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⑦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少顷:不一会儿工夫③致:使④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⑤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⑥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⑦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4 . 解释加点的词1)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2)狼亦黠矣__________(3)大狼闻声仰视__________(4)意甚仓皇__________15 . 翻译两个句子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16 . 选出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A.友人惭,下车引之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两狼之并驱如故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7 .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 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母爱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写两狼一明一暗“诱敌”乙)文开头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谋”的结果D.(甲)(乙)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描写和议论18 . 同样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应对方法不一样,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注释: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9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遂葺宇其上遂: (2)于斯已办斯:(3)森壁争霞争: (4)岂徒语哉岂: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幸富菊花,偏饶竹实2)蝉吟鹤唳,水响猿啼21 . 给文中划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3处)森 壁 争 霞 孤 峰 限 日 幽 岫 含 云 深 溪 蓄 翠22 . 这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宋有狙①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③之曰:“与若芧④,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节选自《列子》)注释:①狙:猕猴 ②家口:家中口粮 ③诳:欺骗 ④芧:x,橡果23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B.朝三而暮四,足乎/不足挂齿C.与若芧/若隐若现D.俄而匮焉/俄而雪骤24 .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25 . “朝四而暮三”,每天吃的橡果总数其实不变,为什么“众狙皆伏而喜”?这表现了狙的什么特性?五、名著阅读2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1)选文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2)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保尔面对疾病时,表现出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第 7 页 共 7 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