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复习卷1. ,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范仲淹《岳阳楼记》)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冰霜正惨凄, 《赠从弟》5.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5.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 《岳阳楼记》) 6.纷纷暮雪下辕门, 7.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8.不以物喜, 范仲淹《岳阳楼记》) 9.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10. ,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1.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 ,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1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 15.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16. ,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17. ,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 18.行到水穷处, 《终南别业》19.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20.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21.天街小雨润如酥, 最是一年春好处, 22、晓镜但愁云鬓改, 蓬山此去无多路, 2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5.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2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2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形容众宾客饮酒的欢乐场面的成语是: 觥筹交错 28.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29.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了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30.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写的那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3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人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2.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3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一段文字,写了一年四季山间景色的变化,请你依次写出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4.《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35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讲究“画中有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能揭示送别意境的两句诗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6.①《行路难》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7.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8.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山气日夕佳 39.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并写明出处或作者。
40.古诗词中有不少含“草”字的句子,请写出一句(课内外均可)41.写出两个表达惜别之情的古诗词名句42.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句子写到了“月”,请写出两个含“月”的句子:43.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风”、“雪”的句子,请各写一句 风: 雪:44.李白的诗以夸张、奇特的想象见长,请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来 古诗鉴赏练习卷饮 酒(其五)·东晋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解释黑色斜体字:结庐(简陋的房屋) 何能尔( 这样 ) 相与还(相伴) 欲辨( 辨别)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恬淡闲适、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菊是高洁的象征,“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它包含着诗人心志高远,超脱尘世,不慕荣利、热爱自然的志趣 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见”是无意中看见,是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
效果不一样用“见”表现出诗人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能达到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3、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返璞归真才是真意4、赏析陶渊明的《饮酒》并答题①写诗人悠闲自得的一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心远 5、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本诗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D、《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行路难》(其一)·唐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解释黑色斜体字:珍羞( 通“馐”,美味的食物) 直万钱( 通“值”) 今安在( 哪里) 济沧海( 渡 )1、赏析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并答题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停 投 拔 顾 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解释黑色斜体字:三重茅( 泛指多 ) 俄顷( 一会儿) 漠漠( 阴沉迷蒙的样子 ) 向昏黑( 渐近)大庇(遮盖,掩护) 突兀( 高耸的样子) 长林梢( 高 )1、根据要求摘录诗句:①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是:卷 飞渡 洒 挂罥 飘转 ②诗中升华精神,最能表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胸怀的两句诗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忍能对面为盗贼”表明了:战乱社会 风俗衰薄 百姓贫苦。
3、①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诗中有描写、叙事、抒情,请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如:第一节开头两句是叙事,以下三句是描写;第二节全部是叙事;第三节开头两句是描写,最后一句是抒情,其余都是叙事;第四节全部是抒情,兼有议论(以上答案供参考,答出一点即可)②仔细品读该诗,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表现了杜甫一种饱览民生饥苦、体察人间冷暖的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4、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是指忍心能够当面做贼,公开抢抱着自己的屋上茅草钻入竹林B、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丧乱以来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饥苦,本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D、本文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频繁的韵角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解释黑色斜体字:不得控( 拉开 ) 瀚海( 沙漠 ) 阑干( 纵横交错的样子) 风掣红旗( 拉,扯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边塞风光奇美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用互文写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3)从视觉角度看,诗中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4)妙用比喻,描写雪后美景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巧用对偶,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6)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7)意境深远,书写悠悠情思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诗的前十句重在 塞外强劲的风雪和严寒 ,后八句重在写 饯行和雪地送别的依依深情 。
3、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意境相同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作者 因朋友返京而无限惆怅和依依不舍之情 的思想感情 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诗人的联想:诗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个新奇的联想,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B、“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寓“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这一幅图景跟开关的那一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特有的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着他的乡土之思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是说一直走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惟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解释黑色斜体字:吟鞭(吟诗) 落红( 落花 )1、赏析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并答题①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②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D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E、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顽强性格和献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