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壤例行监测实施方案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56KB
约9页
文档ID:168079410
土壤例行监测实施方案_第1页
1/9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实施方案1、 监测范围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辖的全部地市(州), 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各选择 2个地市级行政区每个地市(州) 选择 3个当地主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作为监测区域蔬菜作物包括:果菜类(番茄、茄子、黄瓜、冬瓜等等)、 叶菜类(白菜、油菜、茼蒿等等)、根茎类(莴苣、萝卜、洋葱、 竹笋、洋葱、花椰菜等等)2、 基本情况调查在采样开始前,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1)农业生产情况种植品种、耕作制度、灌溉方式、灌溉水来源、单位面积产 量;农用化学品使用情况等2)农药使用情况 调查当地使用主要农药品种、数量和污染情况3)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数量、类型及分布等,找出影响最大的污染来源3、 布点、采样和制样(1)布点和采样蔬菜种植基地按网格布点,网格尺度按100m 100m设定从 中随机(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 抽取5个地块,在每个监测地块的中心部位布设1个采样点采集0~ 20cm表层土壤每份样品采样量为2kg采样前记录点位坐标, 拍摄照片要求所选的 3 个蔬菜种植基地在行政区域、蔬菜品种或土壤 类型上有明显不同2)样品制备①风干样品的制备风干: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 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厘米的薄 层,经常翻动。

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或用两个木铲搓碎土样, 置阴凉处自然风干粗磨并分样:粗磨后过 2mm 筛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 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称重,保留三 份样品,其中一份 500 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国家 样品库样品(2mm);另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 注明省级样品库样品(2mm);剩余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 四倍的土样),研磨过1mm尼龙筛后分成两份一份装瓶备分析 用(1mm),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等项目的 分析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细磨并分样:用玛瑙球磨机或手工研磨到土样全部通过孔径0.25 毫米(60 目)的尼龙筛,四分法弃取,保留足够量的土样、 称重、装瓶备分析用(0.25mm);剩余样品继续研磨至全部通过 孔径0.15毫米(100目)的尼龙筛,装瓶备用(0.15mm)②新鲜样品的制备 为分析测定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项目,应采集新鲜土样, 土样采集后应始终在低于4°C暗处冷藏,并在7天内进行前处理, 40 天之内完成分析4、 监测项目土壤理化指标:土壤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无机污染物:镉、汞、砷、铅、铬、铜、锌、镍、锰、钴、 钒、银、铊和锑。

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苯并[a]芘、氯丹、七氯、 代森锌根据当地特有的污染物选择上述未列入的特征污染物开展监测 (注:各省市区对未开展监测的项目请用附件详细说明未开展监测的 原因5、 监测时间和频次1〜8月,监测一次避免在施用农药、化肥后立即采样6、 分析方法执行《关于印发V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 方案的通知〉》(总站生字[2011] 161号),没有列入的项目的 监测方法执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 (国家环保总局,2006a)表 1 土壤样品实验室分析测试方法序号项目样品制备方法样品前处理 方法指定分析方法检出限(mg/kg)1pH风干研磨20目水浸提玻璃电极法0.01 〜0.12有机质含 量风干研磨20目重铬酸钾-硫 酸重铬酸钾容量法—3阳离子交 换量风干研磨20目蒸馏、离心、乙酸铵交换容量法(cmol/kg)0.10 〜2.54镉风干研磨100 目四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0.001 〜0.030电感耦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0.10 〜0.2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1 〜0.0505汞风干研磨100 目1+1王水 消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04〜0.005电感耦和等离子体质谱法0.0016砷风干研磨100 目1+1王水 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0.001 〜1.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0.005电感耦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0.407铅风干研磨100 目四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0.002〜2.0电感耦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2.0 〜3.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6〜0.20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60〜5.08铬风干研磨100四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0.0030〜5.0风干研磨100目四酸消解10风干研磨100目四酸消解11风干研磨100目四酸消解12风干研磨100目四酸消解13风干研磨100目四酸消解14风干研磨100目四酸消解15风干研磨100目四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_电感耦和等离子体质谱法_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二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_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_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0.001 〜1.00.15 〜4.0 0.010 0.50 〜1.2_ _0.0045_0.002〜2.00.20 〜5.00.50 〜3.00.002 〜0.600.50 〜1.20.50 〜5.00.005〜7.00.40 〜5.00.010 〜3.10.005〜0.0500.10 〜5.00.40 〜10_0.001 〜1.0_0.030〜2.00.010 〜1.00.003〜0.01016风干研磨100目四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7风干研磨100目1 + 1王水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18苯并(a)芘新鲜土壤样品加速溶剂索氏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19八八八新鲜土壤样品加速溶剂索氏提取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20DDT新鲜土壤样品加速溶剂索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2.00.0030.003 〜0.100.010 〜0.0500.050〜0.100.020x10-3〜4.0x10-30.60x10-3 〜10x10-30.02x10-3〜5.0x10-30.02x10-3〜5.0x10-30.020x10-3〜0.050x10-30.02x10-3〜5.0x10-3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2七氯23代森锌新鲜土壤_样品_新鲜土壤_样品_新鲜土壤样品加速溶剂 索氏提取 加速溶剂 索氏提取水浴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顶空气相色谱法0.020x10-30.20x10-3 〜0.50x10-37、 评价标准及方法1)评价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T995)二级标准,对于GB15618没有的评价标准执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环发[2008]39号)。

表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值序号评价项目参考标准值(m g/kg)来源耕地、草地、未才利用地林地pHV6.5pH 6.5-7.5pH>7.51镉0.300.300.601.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汞0.300.501.01.53砷旱地40302540水田3025204铅80808040町332-2006食用农产 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5铬旱地15020025040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水田2503003506铜501001004007锌2002503005008镍4050602009锰*1500澳大利亚保护土壤及地 下水调研值10钻*40加拿大土壤环境质量标 准农用地标准值11钒*13012银*2013铊*114锑*2015多环芳烃*0.1016有机氯农六六六总0.10药*量滴滴涕总 量0.10氯丹0.5美国土壤筛选导则(筛 选值)七氯0.117代森锌*1.8前苏联土壤最大允许浓 度注:*评价标准参考值(2)评价方法执行《关于印发V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 方案的通知〉》(总站生字[2011] 161号)相关计算公式和分级标准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pip)= 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质量标准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综)=均单项污染指数)2+最大单项污染指数)2 亦* 2土壤污染物分担率(%)= 土壤某项污染指数jo。

各项污染指数之和表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级等级Pip值大小污染评价IP <1ip无污染II1VP <2ip轻微污染III2VP <3ip轻度污染W3VP <5ip中度污染VP >5ip重度污染表4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级标准等级综合污染指数(P综)污染等级IP 综<0.7清洁(安全)II0.7VP 综<1.0尚清洁(警戒限)III1VP 综<2.0轻度污染2VP 综<3.0中度污染8、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决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败的关键, 要求从采样布点、样品运输与保存、样品制备、实验室分析、数 据处理等过程均应严格执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技 术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和有关技术 规定的要求,抓好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本次 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1) 土壤样品采集制备、样品前处理等均须满足土壤环境 监测技术规范有关的质控要求采样记录、样品交接记录、前处 理记录、分析记录、数据处理、报告等归档记录齐全建立土壤 样品档案,保证每个样品都可以进行再现性的样品复测2) 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包括空白试验、精密度控制、准 确度控制、质量控等图,确保分析测试结果准确、可信。

3) 数据的管理和评价,包括异常值的处理以及分析测定 过程中的记录等4) 以省级环境监测站可组织地市级站开展实验室间比对 和能力验证活动,确保实验室检测质量水平,保证出具数据的可 靠性和有效性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其他技术要求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 -2004)中相关内容9、 报告编制报告编写大纲:(1)基本情况本方案前述所列蔬菜种植基地基本情况调查(1)到(3)的 内容、各类表格统计信息2)监测工作概况监测布点原则、点位区域分布、数量及其他工作情况3)土壤污染状况① 监测值统计: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含量平均值、范围、标 准偏差等;② 监测结果与评价:超标污染物、超标率、超标倍数、污染 指数等4)结论与对策① 结论包括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程度、 超标原因和发展趋势等② 问题及建议10、报送时间和要求 各省(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完成土壤环境质量 监测报告(*.doc)和监测数据(*.xls),文件均命名为“2013+省 名+TR”(如2013LNTR, 2013代表监测年份,LN代表辽宁省,TR 代表土壤,并于11 月1 日前将监测报告和监测数据报送总站。

除电子版外,还需邮寄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版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