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平角观测流程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8KB
约7页
文档ID:156812348
水平角观测流程_第1页
1/7

水平角观测流程水平角观测过程中, 包括下列内容一、 观测前的准备到达测站点后, 应立即按序作好如下准备工作1 ) 架设仪器 (包括对中、 整平) 2 ) 量取仪器高、 砚标高, 一般要求精确至1mm , 记入手簿3 ) 寻找观测目标根据计划图上本站应观测的方向, 依次从望远镜中找到应测目标, 并记下目标附近较明显的特征或背景, 以便观测时能迅速准确地找到目标和照准个别难以寻找的目标, 可在计划图上概量角度, 依水平角寻找之一般来说从低处寻找高处目标较易, 而从高处寻找低处目标较难因此, 应先在低处点位设站观测高处目标, 后到高处点位设站观测低处目标目标不清晰的点, 可加大测旗或加粗花杆等, 以防测错目标4 ) 选定零方向找到观测目标后, 应选择目标清晰、 背景明亮、 距离适中、 易于照准的目标作为零方向目的是保证零方向的观测精度, 避免因零方向观测超限而返工5 ) 作好记录准备①记录前, 首先填写好测站名称、 日期、 姓名、 仪器编号、 天气、 觇点名称等②绘出观测方向略图 (按上北、 下南、 左西、 右东方位绘制) 二、 测回法测回法是水平角观测的方法之一, 常用于两个方向的单角观测。

观测方法如图1 所示A 、B 在为观测目标,O 为测站, 欲测水平角β , 其施测方法为: 盘左位置, 照准左目标A , 读取读数为;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 照准右目标B , 读取读数为, 测得角值为以上操作称为上半测回纵转望远镜, 盘右位置, 先照准右目标B , 读取读数;逆时针旋转照准部, 照准左目标A , 读取读数, 测得角值为此操作称为下半测回上、 下两个半测回合称为一测回取两个半测回的中数则得一个测回的角值, 即 图1三、 方向观测法方向观测法简称 “方向法” , 是观测水平角的一种常用方法即把两个以上的方向合为一组依次进行观测的方法如图2 所示, 设测站上应观测的方向为A 、B 、C 、D 等目标, P为测站在上半测回中, 用望远镜盘左位置(注意: 先对好度盘位置, 检查无误) , 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 从零方向 (即起始方向) 开始, 依次照准A 、B 、C 、D 、A 各国标, 并读数、 记簿; 纵转望远镜,盘右位置, 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 依相反次序照准A 、D 、C 、B 、A , 并读数、记簿, 此为下半测回上、 下两个半测回合起来为一测回其余各测回, 只需按要求变换零方向度盘位置, 其观测、 记簿方法完全相同。

在上、 下两个半测回中, 都重复照准零方向A 并读数、 记簿, 称为 “归零” 这种半测回归零的观测方法又称为 “全圆方向法” , 通常观测方向数大于3 时, 规定必须采用此法半测回中, 零方向两次观测读数之差称为 “归零差” 当上、 下半测回归零差都符合规定限差要求时, 才能进行后面的计算工作当观测方向数为3 个时, 可以不归零, 其它操作同全圆方向法图2四、 方向观测法的记录与计算(一) 水平角观测手簿格式之一表1 、 表2 是地形测量常用的表格之一表1 为观测记簿、 计算的填表位置及计算方法说明; 表2 为一记簿、 计算的具体示例表1 水平角观测手簿格式之一现将具体记录、 计算步骤简述如下1.整置仪器后, 用盘左位置照准零方向梅山 (度盘对零) , 其读数记在观测手簿 (1 ) 处顺时针转动照准部, 依次照准梅山, 其读数分别记在观测手簿 (2 ) 、 ( 3) 、 (4 ) 、 (5 ) 处 (由上往下记) 计算归零差 (6 ) , 若不超过规定限差要求, 取平均值记在 (7 ) 处2.纵转望远镜, 盘右位置, 照准零方向梅山并读数, 记在 (8 )处逆时针旋转照准部, 依次照准梅山, 其读数分别记在 (9 ) 、(10 ) 、 (11 ) 、 (12 ) 处 (由下往上记) 。

计算归零差 (13 ) , 若符合限差要求, 取平均值记在 (14 ) 处3.方向值的计算:任意方向相对于起始方向的角值为该方向的方向值, 由任意方向的观测值减去零方向的观测值求得故零方向的方向值为, 记在 (15 ) 处方向 (盘左) , 上半测回方向值为与之差) , 记在 (16 ) 处方向 (盘右) , 下半测回方向值为 与之差) , 记在 (17 ) 处该方向上、 下半测回方向值互差若不超过规定限差, 取平均值记在 (23 ) 处, 此平均值称为方向第Ⅰ 测回方向值 各方向方向值依同样方法计算, 其计算结果分别记在相应的(18 ) 、 (19 ) 、(20 ) 、 (21 ) 和 (24 ) 、 (25 ) 处各测回同方向方向值互差, 若不超过规定限差要求, 取平均值分别记在表2 中8 栏相应位置如方向第测目方向值与第Ⅱ 测回方向值的平均值为二) 水平角观测手簿格式之二表2 的记录格式常用于图根点的水平角观测中, 而在小三角测量中则常采用表 的记录格式记簿方法同前, 计算步骤如下表3 水平角观测手簿格式之二1.计算两倍照准轴误差 (2C ) 值各方向分别计算2C 值, 依次填入第 栏相应位置 (8 ) 、 (11 ) 、 (14 ) 、 (17 ) 、(20 ) 处。

同一测回中,2C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2C 互差” 规范规定型仪器同测回2C 互差绝对值不得大于2.计算各方向平均读数 (第5 栏)各方向分别计算, 计算结果依次填入第5 栏相应位置 (9 ) 、 (12 ) 、 (15 ) 、(18 ) 、 (21 ) 处零方向有两个平均读数, 再次取平均值填入该栏 (23 ) 处归零差计算同前3.计算各方向的方向值将各方向的平均读数减去零方向的平均读数 (23 ) , 即得各方向的方向值, 填入第6 栏相应位置 (24 ) 、 (25 ) 、 (26 ) 、 (27 ) 处零方向的方向值为零4.计算各测回同方向值的平均值当各测回同一方向的方向值互差小于规定限差时, 取其平均值记在第Ⅰ测回相应方向的附注栏内五、 限差规定及要求(一) 限差规定型经纬仪水平角观测限差规定如下:两个半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各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同测回2C 互差此限差规定, 对不同精度的经纬仪, 不同等级的水平角观测, 有不同的要求二) 重测规定重测就是观测结果超出规定限差而需要重新进行的观测重测通常在基本测回完成后进行其规定如下:1.凡超出上述限差规定, 均应进行重测2.2C互差、 两个半测回同一方向值互差或各测回同一方向值互差超限时, 均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3.零方向的2C 互差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 均应重测该测回方向观测法一测回中, 重测方向数超过该测回方向总数的时, 该测回应重测4.采用方向观测法时, 每站基本测回中重测的方向测回数, 不应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 , 否则重测该站重测数的计算: 在基本测回观测结果中, 重测一个方向算作一个方向测回, 因零方向超限而重测的整个测回算作 () 个方向测回每站全部方向测回总数按 () ·m 计算n 为该站方向总数,m 为测回数因对错度盘、 测错方向、 读记错误、 上半测回归零差超限、 碰动仪器、 气泡偏离过大以及其它原因未测定的测回, 均可立即重新观测, 而不算作重测测回数, 称之为补测补测数没有限制三) 原始观测数据更改的规定1.读记错误的秒值不许改动, 应重新观测读记错误的度、 分值, 必须在现场更改, 但同一方向盘左、 盘右、 半测回方向值三者不得同时更改两个相关数字, 同一测站不得有两个相关数字连环更改, 否则均应重凡更改错误, 均应将错误数字、 文字用横线整齐划去, 在其上方写出正确数字或文字原错误数字或文字应仍能看清, 以便检查需重测的方向或需重测的测回可用从左上角至右下角的斜线划去。

2.凡划改的数字或划去的不合格成果, 均应在附注栏内注明原因需重测的方向或测回, 应注明其重测结果所在页数废站也应整齐划去并注明原因3.补测或重测结果不得记录在测错的手簿页数之前面六、 水平角观测注意事项1.仪器高度要和观测者的身高相适应; 三脚架要踩实, 仪器与脚架连接要牢固, 操作仪器时不要手扶三脚架, 走动时要防止碰动脚架, 使用各种螺旋时用力要适当, 不可过猛、 过大2.对中要认真、 仔细特别是对于短边观测水平角时, 对中要求应更严格3.当观测目标间高低相差较大时, 更需注意仪器整平4.观测目标要竖直, 尽可能用十字丝中心部位瞄准目标 (花杆或旗杆) 底部, 并注意消除视差5.有阳光照射时, 要打伞遮光观测; 一测回观测过程中, 不得再调整照准部管水准器气泡; 如气泡偏离中心超过 格时, 应重新整平仪器、 重新观测;在成像不清晰的情况下, 要停止观测6.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 必须现场记录在正式外业手簿中, 字迹要清楚、 整齐、 美观、 不得涂改、 擦改、 重笔、 转抄手簿中各记事项目, 每一测站或每一观测时间段的首末页都必须记载清楚、 填写齐全方向观测时, 每站第 测回应记录所观测的方向序号、 点名和照准目标, 其余测回仅记录方向序号即可。

7.在一个测站上, 只有当观测结果全部计算, 检查合格后, 方可迁站。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