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八年级美术下(版画的学习和运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美术八年级第二学期人美版版 画 的 学 习 和运用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单色版画》第一课时《单色版画》——特点、艺 术语言 、制作方法2《一版多色版画》第二课时《一版多色版画》—— 制作 步骤和方法、表达情感3《藏书票》第三课时《藏书票》——相关知识、 艺术特征、设计制作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属于“造型 ·表现” 和“设计 ·应用”两大学习领域,共同构成的重组单元三课时的内容分层递进,相 互联系通过对单色版画、一版多色版画和藏书票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版画的造型 特点、艺术语言、设计方法和制作过程同时利用不同的材料,灵活探索不同的创作 方法,设计制作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来表达思想情感和美化我们的生活★以上关于课标要求的描述参考《美术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中相关内容: (1) 课程基本理念:注重创新精神,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设计创 作版画作品来表达情感;关注文化与生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版画和藏书 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版画和藏书票的设计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2) 课程设计思路: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个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 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3) 课程目标中关于 “造 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欣赏 ·评述”和“综合 ·探索”四个领域分目标 的内容描述 (4) 课程内容中第四学段关于“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 “欣赏 ·评述” 、“综合 ·探索”四个领域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的内 容描述)(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对版画文字介绍、图片赏析、设计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 程中感受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理解绘画的多样性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 了解版画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美感特征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的,而藏书票是版画 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版画的特性以及相同的制作方法,是版画在生活中的一种实际2运用本单元注重学生对造型元素、绘画语言和不同材料的运用,将学习技能与生活 实际应用相结合,逐步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本单元的着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色版画与一版多色版画的特点、造型语言、凸版 成像原理,并在学习制作过程中直观感受不同材料采用不同的表现技法所呈现的艺术 效果。
在掌握版画的艺术特征和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版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藏书票认识藏书票的设计制作是进一步对版画创作的实践通过对藏书票的欣赏, 理解它的功能、艺术特征和设计手法,使学生从藏书票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 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作的愿望本单元强调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设 计创作中表达个性、抒发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三)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个性普遍突出,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有较强自主学习和完成作 业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对版画和藏书票有简单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 多停留在绘画的基础上,缺乏对单色版画、一版多色版画和藏书票的造型语言、艺术 特征、成像原理以及在制作过程中的整体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实践的过程 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新鲜有趣的图例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好奇心和创 造潜力,使他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大胆设计,彰显个性同时也要从学生个体差 异性的特点出发,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在作业设计中要难易适度、层次 分明,让学生有选择性的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验美术 学习的乐趣三、单元学习目标与单元作业目标序号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作业目标水平层级1了解版画的历史、基本制 作工具。
认识版画的特点,以 及几种常见的类型认识版画的特点, 以及 几种常见的类型了解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理 解单色版画凸版成像原理、艺 术美感和制作过程理解单色版画凸版成像原 理、艺术美感和制作过程理解3能够区别多色版画和单 色版画 ,学习一版多色版画 的两种制作步骤和方法赏析版画作品,分析作 品中造型、设色、构图等方 面的特点,理解作品中色彩 所传递的情感了解版画的 两种制作步骤和方法理解4了解藏书票的知识和艺术特,学习制作藏书票介绍并分析藏书票的相 关知识,感受藏书票背后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理解5培养设计意识,将单色 版画、一版多色版画 、藏书 票运用到生活当中能够设计制作出有创意 、有个性、有情感的版画作 品运用3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结合美术学科课时所占学校周课时比例,本单元作业总用时在34分钟左右,按3 个课时作业进行设计学生需要通过本单元作业的练习,循序渐进地达到巩固单元学习目标的目的在 学习单色版画、一版多色版画和藏书票的过程中,结合单元作业进行实践练习,促进 学生对版画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理解、表现、创作和应用版画的能力单元作业的内容设计要便于教师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掌握学生单 元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帮助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的方法、内容容量、教学进度等。
在尊重学生学习水平、能力差异性的基础上,按不同难度设计单元作业内容学 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难度适当的作业完成体现分层设计、分类指导的教学原 则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课时作业目标了解版画的历史,根据版画材料、色彩和制作方法认识和区分常见的版画种类 通过欣赏版画,知道版画是一种间接性的绘画方式,通过制版与印刷来完成,具有间 接性、复数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领会单色版画的艺术美、肌理美、印痕美和层次美等 独特美感掌握单色版画凸版成像的原理、单色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并尝 试单色版画的设计制作作业 11、作业内容通过查阅书籍、浏览网络等方式,了解版画的历史、制作工具知道版画是绘画 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欣赏中外著名的版画,根据其材料、制作方法和色彩辨别版画 的种类,并分析版画的特点2、时间要求:约 8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了解版画起源中国以及基本的制作工具合格能够根据材料、制作方法和色彩对版画进行分类良好准确说出版画的特点优秀4作业 21. 作业内容深入赏析单色版画作品,了解单色版画 (阴刻、阳刻) 和纸版画的表现技法引 导学生掌握点、线、面、肌理等造型语言在单色版画中运用,直观感受单色版画肌理 美、印痕美和层次美等独特美感。
掌握凸版成像的原理和单色纸版画 (剪贴纸版画和 吹塑纸版画) 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5芦荡轻舟 (木刻版画)鱼 (剪贴纸版画)天鹅 (吹塑纸版画)2.时间要求:约 8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理解单色版画阴刻、阳刻和纸版画的表现手法合格能够感受点、线、面等造型语言在单色版画的运用中形成 黑、白、灰的艺术美感良好掌握单色纸版画凸版成像原理、制作过程和方法优秀作业 31、作业内容参考单色纸版画 (剪贴纸版画) 制作图例,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蔬菜和水果”为 题材设计制作一幅具有装饰趣味的单色纸版画,并将作品装裱用于美化生活1) 准备材料、工具(3) 制版 (粘贴)(5) 拓版(2) 画版+剪刻(4) 印版 (涂色)(6) 完成62.时间要求:约 8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大胆运用绘画语言创作一幅以“蔬菜和水果”为主题的 单色纸版画合格完成单色纸版画剪刻、制版、涂色、拓版的制作过程良好单色纸版画的画面要质朴、明快醒目、对比强烈,要具 有黑、白、灰的形式美感优秀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以口头表述和动手实践的形式呈现,版画的学习过程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从构思、构图、制版到拓印的都是学生实践探究的过程。
这对于培养学生手脑并用, 认真、周密的品格,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课时学生的作业要以巩固性、探索性和 发展性的原则为出发点作业1通过欣赏了解版画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与生活的关 系,让学生认识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 爱作业2.主要以学生领会单色版画的美感培养学生对版画制作的兴趣,初步掌握 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作业3.通过尝试了单色纸版画的制作,掌握单色版画 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开阔视域,发掘潜在创造性,灵活地运用多种艺术手 法,将生活体验和感情融入版画创作中,创造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时代性的新版画艺术 作业1、2、3的难度呈现出递进关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1的基础上选择 完成2、3第二课时课时作业目标认识、了解一版多色版画的两种刻印方法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和版画技法,完成 对作品形象和色彩的设计、归纳、组合、整理并完成主题创作,能够在作品中表达自 己的情感作业11.作业内容通过复习上节课《单色版画》、阅读书籍、浏览网络等方式,了解一版多色版画 和单色版画在色彩、制版和情感表达的区别认识一版多色版画的刻印方法,说出它 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等内容。
2.时间要求:约 8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说出一版多色版画和单色版画的区别合格能够说出一版多色版画的主要两种刻印方法:吹塑纸刻 印法、石膏板刻印法良好准确说出吹塑纸版画和石膏版画的不同美感以及基本的 制作方法优秀7作业21. 作业内容学生观看教师对一版多色吹塑纸版画的示范,尝试完成一幅吹塑纸多色版画作品, 作品题材不限,注意在作品中的合理的运用色彩、造型、构图等美术语言,使作品富 有一定的艺术美感8(1) 制稿(2) 拷贝(3) 刻版(4) 对版(5) 上色(6) 印制(7) 完成2.时间要求:约 1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能够完成一幅构图合理,造型简练,轮廓清晰明确的多 色版画作品合格能够运用之前所掌握的色彩知识,巧妙运用色彩的对比 和调和,强调色彩的表现力良好完成的作品构图饱满,色彩协调,造型生动有趣,作品 中的色彩能够表达出一定的情感优秀作业31.作业内容以“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幅一版多色吹塑纸版画或石膏版画,题材不限可以在生 活中寻找一些更有意思的材料,尝试制作新型的版画2.时间要求:约 1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能够大胆的进行一版多色版画的创作,并完成一幅作 品。
合格画面中色彩协调、布局美观、造型生动、并具有一定 的艺术美感良好作品主题突出并具有新颖和独创性,通过作品能够表 达出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优秀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作业以口头表述和动手实践的形式呈现,作业1强调学生通过复习、查阅 资料、浏览网络等各种方法了解一版多色版画和单色版画的区别,认识一版多色版画 的两种主要刻印方法和制作步骤作业2主要强调实践性,学生在观看教师示范的基 础上进行一版多色吹塑纸版画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的运用色彩、造9型、构图等美术语言,使学生掌握一版多色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作业3是 在前面两个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以“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幅一版多色吹塑纸 版画或石膏版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更有意思的材料,尝试制作新型的版画,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等作业1、2、3的难度呈现递进关系,学生可根 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1、2的基础上选择完成作业3 (拓展创作) 第三课时课时作业目标欣赏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相关知识和艺术特征,感受藏书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 术价值通过前两课学习的版画制作方式,为自己设计并制作一枚藏书票并尝试运 用其它形式制作藏书票。
作业 11.作业内容查阅相关资料,选择一枚藏书票进行欣赏,了解这枚藏书票的相关知识,分析此 枚藏书票的制作方式,介绍此枚藏书票的主要功能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 值把你分析的结果和感受用简短的文字写下来 (50 字左右) , 并向父母或朋友介 绍2、时间要求:约 8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能从藏书票包含的三大部分介绍此枚藏书票合格能从藏书票的版材、制版手法、拓印技巧等方面分析 此枚藏书票的制作方式良好能够介绍藏书票的主要功能并结合作者与相关背景探 讨此枚藏书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优秀作业 21、作业内容参考相关设计,根据个人的喜好、个性,运用单色版画或一版多色版画,为自己 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10关祖章藏书吴为藏书志林藏书1 12、时间要求:约15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能基本完成藏书票的设计制作,构图合理,符合藏书票 的尺寸,包含有藏书票的三大组成部分合格图形与文字部分大小比例合适,相互呼应,结合巧妙良好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优秀作业 31、作业内容选用其它 (手绘、电脑制作、剪纸等) 方式,设计制作一枚的藏书票。
手绘2、时间要求:约 20电脑制作分钟剪纸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能选用一种制作方式,完成藏书票的设计制作,图案与文 字清晰、准确,并给藏书票进行标注 (电脑制作注意区分) 合格能利用不同制作方式的特点,合理选用适宜自己的方式, 体现个人的特色良好能在制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巧妙利用不同工具材料、不同 方法大胆进行尝试,注重用特殊的肌理效果来增加画面的趣味 性优秀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作业通过文字与口头表述、设计制作和拓展创作的形式呈现,作业1主要 通过查阅资料,以书面形式呈现促进学生对藏书票相关知识的了解,感受其文化内 涵和艺术价值作业2主要要求学生运用前两课学习的版画制作方式设计藏书票,培 养学生的设计模仿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动手设计之前一定要多提供优秀藏书票设计 案例,分析优秀藏书票的设计来总结经验设计时应提供相关素材作为设计参考同 时,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设计,表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业3主要是是对 藏书票制作方式的一种探索,学生在实践中应结合自身情况,大胆尝试其它形式的藏 书票制作作业 1、2、3 的难度呈现出递进关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完成作 业 1 的基础上选择完成作业 2、3 (设计或制作) 。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一.单项选择1.世界上最早的版画艺术起源于 ( )A.中国 B.法国 C.德国 D.埃及2.单色版画和多色版画是通过什么来划分的 ( )A.材料 B.工具 C.色彩 D.图案3.“纸上珍珠”指的是 ( )A. 国画 B.藏书票 C.油画 D.版画12二、简答题 4.单色版画的美感体现在哪些方面?三、操作题 (选做题)5.运用单色版画或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创作一枚自己喜欢的藏书票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选择题1√一般原创约30分钟2选择题3√一般原创3选择题4√中等原创4简答题2√较难原创5操作题5√较难原创七、单元学生作品欣赏表现性评价理论是与整体教育理论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新型教育评价理论,是支撑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依据加涅指出“学习过程,得到教学条件的支持,就导致在学习者心里形成多多少少是持久的状态。
这些状态当然是从观察他的作业而推论出来的,因为这些状态是在许多场合下的具体情境里表现出来的 加涅认为学生的内在能力是能够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外在表现便可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推断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习者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麦格劳-希尔认为“应该让学生觉得他的努力的结果不需要符合教师的意见,或其他权威……[而且]有相当大的活动自由……[包括]选择表现的材料与其他要素的自由选择 美术表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载体,从结果上而言,美术表现主要内容是“视觉造物”,在层次性上个体的美术表现能力应该是有不同的层次与发展水平的,但是又有阶段性的群体特征从功能性上而言,美术表现的功能应该能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美术表现性评价的内容上来看是指在美术测评中为学生设置的能够展示学生审美素养和视觉艺术表达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的任务,是对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路径,能够真正体现出学生美术综合能力表现性评价强调目的素养化、真实化、能力化,淡化单纯的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还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表现性评价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追求。
最后就评价的价值取向而言,美术表现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与应试教育和追求比赛的教育有本质的区别,表现性评价的手段更灵活,但不是完全摆脱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就评价效果而言,评价不是为了排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价,需要综合的能体现核心素养所对应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为我们构建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提供了重要指引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测评离不开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价值追求的追问,也就离不开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以哲学观为指导的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价值观是开展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首先要明晰的问题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物,是一种可被认知、被评价的客观存在美术表现素养是内隐、复杂的精神层面的素养,一般来说结果不容易量化评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学生在美术表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思维表现的外显以及美术表现与学习的关系来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应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其根本目的何在,这是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实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国际教育评价新理念是当下主流认同的理念但是,当下关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存在着诸多功利主义倾向、管理主义倾向、简单化倾向,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因为对于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深度的沉思和追求。
对学习主题“人”“美术”与“学习”内涵的理解把握是价值观的关键笔者认为基于整体教育观的视阈,明晰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内涵,借鉴整体教育的价值论来审视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是建构“为了更好的学习”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小学生美术素养测评模型的必然逻辑斯马茨在《整体论与进化》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 整体不能分割为部分,部分相加也不等于整体,分割了的整体总会丧失一些东西整体教育指向的是完整的人,以及生命的完整性,强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关注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年轻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寻求学习者在智力、创造力、精神、社交、生理和情感等诸方面潜能的发展思维而整体教育和模糊美学都意识到人类的活动涉及到身心、情感、物质等方方面面的关联与影响,艺术学习被认为是艺术经验获取的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追求,美术教育是学生本真的彰显,基础美术教育的测评应该以人的整体性、全面性为价值根基但是,对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学生看作无生命的、割裂的存在物,纯粹概念化的测评,偏向考察学生对书本已有知识、信息的单纯记忆和掌握,以及单一的技能考核,割裂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追求,削弱了学生的整体需求,进而导致了艺术学科的边缘化危机,还导致了艺术素养测评的“妖魔化”现象,由于价值取向的单一还导致了基础美术教育者乃至全社会都以“画得像不像”“题做得对不对”为标准,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是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的整体教育价值取向。
整体教育主张“联结”,强调人不是机械的部分相加,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克拉克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通过某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联 人生而就处在各种关系与联结中,学习要联系到自我、身体、家庭、环境等,知识诞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并且知识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学习应是整体的,包含了线性思维与直觉的联系、身心的联系、跨知识群的联系、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整体教育主张“转变”,其以永恒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世间万物是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变化整体教育视教育为转变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式地学习,教育和学生是一个不断融合、互相依存的共同创造的过程整体教育还强调教育是“灵性”的努力,创造美好世界的教育要从探寻灵性开始,并非强迫接受的社会规范,灵性是生命互为联结的完美状态,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通,也包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重塑人的精神纽带,通过“慢学习”的形式建立学生的共情、同感、欢乐与希望等潜能,体验万物互通,敬畏宇宙通过灵性知识的学习,人们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成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追求美术表现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表现活动,美术表现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行为,是绘画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通过美术表现的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下创造一定视觉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 。
所有艺术努力的核心是表达和体验作为人的意义② ,人们一直以来有一种共识,美术表现是一种敬畏和安慰的体验,认为美术表现是快乐和批判的重要源泉科尔曼提出,“我们转向艺术,不仅是为了了解生活,而且是为了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会独立思考,更要会整合所有感官和能力,这也印证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美术中,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和讨论思考宏观问题,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与自我想象,都是学生在美术表现经验的组成部分在整体教育中,学生的心灵、身体和精神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构思的过程,表现的探索、反思、批判、想象等都为探索心灵、身体与精神提供了更深刻、更真实的洞见美术教育的包容性,让学生学会接受、拥抱,并最终同情他人,使共同点成为焦点,同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差异简言之,整体教育视阈中的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以“完整的人”为基本价值追求,更注重心灵、身体和精神共同作用的感性的个体“人”,更重视完整的“人”的意义与价值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2。